2023/03/03

景美街48號老厝

1.已不存在的古厝

  景美街48號高家百年老厝是已經不存在的古厝。曾是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高銘發先人的故居。臺北市政府基於防災需要及都市計畫的完整,拆除高家古厝及左兩家民宅以規劃出一條與景美街相交叉的街道。但其碎瓦殘片已經煥化成景美國小的公共藝術作品,作品總稱為「景美心・臺北情」,共有四件:「生命的搖籃」、「生命的禮讚」、「未來的哩程」、「時光的探索」,尚可供後人緬懷。

2.景美高家的由來

  遠在唐朝末年,林姓、高姓、張姓家族因避黃巢之亂,由河南光州遷徙至福建安溪一帶居住。清康熙末年,又因當地資源貧瘠,生計艱困,輾轉移居來台,由最初的淡水溯溪而上,至北投、萬華、大安,直至270多年前(乾隆初年)來到景美溪與新店溪交匯的溪仔口。後來張姓族人溯霧裡薛溪(今景美溪)進入內湖(今木柵);高林二族人留在景美平原,林姓族人往北開墾,建立三塊厝、番婆厝聚落;高姓族人則向東發展至景美老街一帶。根據原來古厝內供桌上靈位的記載:高姓第31世「培」,已遷入景美,歷經32世「鐘」、33世「派」字輩至1990年代已繁衍到37世「銘」和38世「泉」字輩。

3.古厝的特色

  高家古厝建於清朝末年,是典型的福建住宅,揉合泉州杉木,紅磚及紅瓦建築而成。牆壁厚達二尺二,全以泉州磚砌成。因其厚,故廚房碗櫥可嵌進牆壁內,是舊時建築的特色。二十四坪大的高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特殊的古式屋樑,挑高的室內空間和位於半空的房間設置(閣樓),與今日的樓中樓景觀頗有異取同工之妙。閣樓外牆上有個小窗戶,據說是古時用來探察來訪者的身份。隔間木板上有葫蘆型開孔,在日治時期是為讓房間內的燈光透出照明走道用的。

 

閱讀 371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高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