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美街及頂、下街的形成
景美街在清朝統治時期,因位於輸水木梘的尾端稱「梘尾街」, 日治時期以「梘」字少見,改稱「景尾街」,1950年(民國39年)景美設鎮,又以「尾」字不佳,定名為「景美街」。
景美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的一段,1908年(明治41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景尾街圳路填平,今日的景美街道路於焉形成。然景美街實際上是一個街廓的概念,是指以景後街(東),景文街(西),第一橫街的景美街(北)和臨溪的景美街(南)所圍起來的區域。
1919年(大正8年)於今景文街137號設景美公有市場,市場內豬肉攤以南到溪邊的景美老街,當時人稱「頂街」,為景美早期最熱鬧的街道,能在頂街開店的以本地有錢人居多 ; 豬肉攤以北的部份則稱「下街」, 則是外地人趕集和攤販聚集的地方。
二、日治時期因交通便利下街取代頂街而起
1920年代的下街,景美溪河道廢弛、1921年萬新鐵路的建造完成及後續公路的相繼通車,因交通便利,逐漸聚集人口和許多外地趕集的攤販。1943年的下街,房子已相當密集,許多街屋的深度甚至較頂街的房子要來得深長,沿下街做買賣的外地人也都發了財。一直到今日,下街仍維持著比頂街還要熱鬧的景況。
三、台灣光復後的下街
1949~1950年的下街熱鬧已遠甚於頂街,使當時剛退伍的恒茂藥房第四代傳人張水柳先生,於1952年將藥房從頂街移到下街的景美公有市場旁。196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外地人口的湧入,沿著下街進興宮廟周邊形成彎彎曲曲的市集,白天為菜市場,晚上則為熱鬧的夜市,總計臨時攤位近300攤,有成衣、雜類物品、各種風味的小吃攤,從早到晚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土地公廟北邊附近的景美集應廟,亦擁擠在攤販團團包圍中,與下街市場連成一氣,景美老街的商圈,由第一橫街的景美街往北延伸至景中街。
唯好景不常,1955年景美橋通車,1965年萬興鐵路停駛,隨後北新橋通車,景美淪為通過性地帶,商機漸失。許水德擔任市長時(1985~1988),曾計劃以景美街為台北南區的觀光夜市,唯景美夜市又因受限於街道寛度不夠而作罷。1990年之後的下街,雖與景中街商圈串成一氣,但傳統叫賣式攤販的舊街形態難敵新商圈的財團運作經營方式,三十年來維持不變的景美下街終究難掩其落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