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登入
切換導覽
  • 回首頁
  • 地理
  • 文史
  • 公民參與
  • 產業
  • 生態
  • Wenshan Studies
  • 標籤#Tag
  • 投稿名單

文史
history
  • 邱螢輝 / Chiu Ying-hui 線上文史導覽 | 景美溪舊河道的變遷與昇華 93
    邱螢輝 / Chiu Ying-hui
    線上文史導覽 | 景美溪舊河道的變遷與昇華
    線上文史導覽連結
  • 公民新聞社 萬盛溪追憶和維護認養 47
    作者 公民新聞社
    萬盛溪追憶和維護認養
  • 公民新聞社 萬盛溪的美麗與哀愁 43
    作者 公民新聞社
    萬盛溪的美麗與哀愁
地理
geography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霧裡薛圳圳路 1334
    何文賢 / He Wen-hsien
    霧裡薛圳圳路
    《淡水廳志卷三》241記載:內湖陂又名霧裡薛圳,在拳山堡,距廳北一百餘里。莊民所置。其水由內湖溝仔口、鯉魚山腳築陂鑿穿石門過梘尾街、後溪仔口、公館街後通流,灌溉大加蠟西畔古亭倉、陂仔腳、三板橋、大灣莊、下陂頭及艋舺街一帶等田七百餘甲,至雙連陂為界。 由此推論霧裡薛圳可能的舊圳道如下: 1.景美溪堤防邊和興路26巷11弄小巷往北 2.清溪翠堤社區中庭(和興路6巷2-16號) 3.埤腹抽水站圍牆內往北 4.木柵路一段(世新大學前方) 5.木柵路與景興路交口(舊稱石門,乃霧裡薛圳鑿穿山岩通水而得名) 6.景後街→景華街52巷(景美國中東側) 7.穿過景華公園和景興國中 8.景興路42巷4弄→三福街74巷…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景美街1號與2號距離遠 1229
    何文賢 / He Wen-hsien
    景美街1號與2號距離遠
    「街」以前是街廓的概念,日治時期也是行政單位,與庄相同等級,首長稱街庄長。 梘尾街在清朝道光年間已形成,是渡口前的商店街,日治時期把梘尾街改名為景尾街,初期設文山堡辨務所於景尾街,是文山堡的行政中心。景尾街是街廓的區域,因此現在的景美街在景文街與景後街就有橫的街道叫景美街,直的街道也叫景美街的特殊現象。戰後在還沒有道路名稱前,景美街的住址就以頂街屬景南里(日治時期的頂街保),下街屬景行里(日治時期的下街保),直接以在里內設門牌號碼;後來房屋愈來愈密集道路愈來多,於是開始以街道來命名並設立門牌號碼。因景美街是老街區域,於是景美街1號與2號差距甚遠,直的景美街從景華街開始,景美街1號就接近景華街;而進興宮前面的街道是第一條橫的景美街,景美街2號就在橫的景美街上(近景文街)。 對不熟悉的尋路人若要找景美街2號,應該是很難找到,在此地送信的 新郵差,開始應該也會很辛苦。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2000年至2020年景美地景變遷 1094
    何文賢 / He Wen-hsien
    2000年至2020年景美地景變遷
    歷經1990年代景美商業營運的高峰,2000年代逐漸走下坡,營運空間一直沒有改善的景美夜市生意大不如前,放映首輪片的巨星影城於2005年結束營業、漢神百貨於2006年結束營業、僑興戲院於2007年結束營運,景美商圈人潮衰退。此時在捷運萬芳醫院站帶來轉運人潮、萬芳醫院營運帶動商機、加上附近學校多,萬芳醫院商圈商業活力後來居上。原景美商圈漢神百貨原址,經重新招商後,2013年由瀚星百貨重新開幕,經營內容幾經調整,現走日系風格的服飾及餐飲路線,生意較有起色,也吸引景美街商圈第一家星巴克咖啡進駐,希冀此商圈能恢復往日榮景。 這段期間房地產景氣扶搖直上,也帶動建商合建案及都市更新案加速進行,已完工多案住宅大樓。最令人矚目的是2015年在車前路的建案「岳泰風範」完工,是景美地一棟33層鋼骨大樓。另外在景興路與景美老街之間,原來是平房為主體的基地,也都更成27層鋼骨大樓,在屬於第三種商業用地加上都更及各種獎勵容積下,在不大的基地建成超高大樓,形成旱地拔蔥的景觀,對景美老街的天際線帶來巨大的衝擊。景美集應廟後方空地興建社區文化會館2019完工,廟埕前戲台2020年初拆除,為打開廟埕的重要進展。 在公有地的開發,規劃多時的景隆街萬隆變電所地下化最引人注目,終於在2009年在北側基地興建地下6層、地上15層的大樓,施工期長達10年,在2019年完成主體工程,大樓地下3-6層為部分變電設備地下化的空間,但因附近居民抗議訴求原地地下化,變電所地下化仍未有進展。公有地開發最值得關注的是羅斯福路六段142巷財政園區的基地,經多次地上權招標,於2013年由華固建設取得70年地上權開發,並提供財政部的辨公大樓,住商建築於2016年起完工入住,財政部也於2018年9月遷入新建的辦公大樓,大樓前方為開放空間綠地,寬敞的林蔭大道、綠地上的公共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是改變地方的重要公有基地開發,財政部辦公人潮也帶動周邊商業活動,是公有地開發成功的案例。另外在興隆路二段原國防部軍法司的萬隆東營區,也已搬遷,舊建築已拆除,基地開放為臨時公園,基地為社福用地,未來規劃為多用途的社福大樓。 2000年至2020年景美地景重要變遷如下: 1.2003年興隆路一段台北花木批發市場完工 2.2006年漢神百貨結束營業 3.2007年原義芳化工廠部分用地開發為景美運動公園完工,僑興戲院謝幕 4.2009年景文街106巷景美夜市第二橫街開通,萬隆台電大樓開工,景美舊橋拆除重建。 5.2010年景美橋重建完工 6.2011年景美往木柵河濱公園自行車專用道完工…
生態
ecology
  • 黃世仁 仙跡岩生態觀察 565
    作者 黃世仁
    仙跡岩生態觀察
    感謝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黃世仁老師提供照片 【仙跡岩生態觀察】 拍攝日期:2021年11月2日、11月3日 拍攝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00 拍攝地點:台北市文山區仙跡岩步道 拍攝者:黃世仁老師
  • 李素真 景美國小的公共藝術 2287
    李素真
    景美國小的公共藝術
    景美國小的公共藝術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整理) 景美國小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與歷史, 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稱為「景美心台北情」。四件作品分述如下: $1(一)時光的探索 素材:木、陶瓷、鍍鋅鍛鐵、強化玻璃 作品位於校門左側,被堆放13年的古厝建料,孕藏豐富的故事與時間因子,是架構時光機最佳的物件。藝術家利用這些物件架構出互動式的公共藝術裝置「時光的探索」,時光機融合了附近的雀榕與樟木的景觀,展現出特殊的風味。 (二)未來的哩程 素材:木板 「未來的哩程」位於鄉土穿廊東側牆面,是一件木板浮雕作品,藝術家將已拆除的古厝板料,進行幾何切割,進而重新拼出一幅既抽象又具未來感的都市意象。整個作品結合景美街懷舊照片,表達出老景美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發展的展望。…
  • 李素真 景美國小的老樹 3062
    李素真
    景美國小的老樹
    景美國小的老樹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在景美校園內的百年金龜樹) 景美國小校園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舊操場中兩棵高齡的金龜樹,因為一直相互為伴,也就被稱為「夫妻樹」。在景美國小建校之時,他倆就已在那兒了。哇!已經超過一百二十歲了喔!(約植於1890年)真是令人肅然起敬!不論晴雨,他倆總是默默的陪伴天真活潑的小朋友,也送走了一批批的畢業生。算來,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 他倆的條件,符合台北市受保護樹木的定義(樹齡大於50歲、樹高超過15公尺、或離地80公分處的胸圍達2.5公尺),分別被編為1415和1416號,列管保護著。在一百多年的生活中,他們曾經生病過,還好,有樹醫生的醫治,至今仍安然無恙,真是謝天謝地! 金龜樹是豆科植物,原產於熱帶美洲,耐鹽耐風又定砂,在台灣常是學校、公園、或行道樹的樹種。她是常綠闊葉大喬木,二回羽狀複葉,四個葉片組成一片複葉,遠看像是一隻展翅的金龜子,故而得名。3至6月開花,花淡綠白色,會散發出特殊的香味,吸引金龜子前來覓食,這也是樹名的由來喲!果實為莢果,螺旋狀扭曲,成熟時裂開,種子黑色。其樹幹彎曲多節瘤,樹皮可提製黃色染料,功能還不少呢! (上圖:為紀念金龜樹而立的石碑) 另外在游泳池大樓旁有兩棵楓樹(楓香),校園後方靠羅斯福路六段圍牆邊也有一棵楓樹,這三棵樹齡都超過50,樹高都達15公尺以上,所以都被列為受保護的樹木,編號分別為1411、1412和1413。楓香是台灣原生種植物,屬金縷梅科,落葉大喬木。單葉互生,掌狀3裂或5裂,葉柄長。每到秋天,葉子轉紅,楓紅美景,常是人們追逐的焦點,更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其落葉壓乾後,可做成書籤;球形的蒴果,是乾燥花之素材。她的樹形優美,常被栽種為行道樹,木材可供建築。 (上圖:景美國小小園內的楓香老樹)…
產業
industry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都更下的景美街困境 1477
    何文賢 / He Wen-hsien
    都更下的景美街困境
    在周邊大樓林立下的景美街,是未來都更的重點區域,圖片的下半部分是景美街的現況,由平房、二樓、三樓、四樓為主體的老舊建築,屋齡在50年上下;在圖片的右上角是車前路於2012年都更的建案--「岳泰風範」,是把原來平房及二層樓的建築改建成33層鋼骨大樓,開啟景美街附近改建成超高大樓的序幕;接下來在臨景興路與景後街、景美街的區域進行的2016年都更案--「天際」,27層建築矗立在景美老街上,更是直接衝擊到景美老街的老街景觀。 若未來沒有任何的建築作業規範,一條因河運渡口而興起的百年老街,有拱型紅磚騎樓的老街元素,也是1908年前瑠公圳水圳圳道遺跡,將會完全毀滅於追求最大利益的都更浪潮下!現在正是拯救景美老街歷史記憶的關鍵時刻,急需公商民認真思考共創三贏!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原貌仍在的泰興染織廠 874
    何文賢 / He Wen-hsien
    原貌仍在的泰興染織廠
     坐落在三福街2號的泰興染織廠於1962年1月4日核准設立,從早期從時印染、染整的紡織業轉型為室內裝潢工程、不動產開發租售業,目前公司還在正常運作(公司登記在三福街2之1號),是景美地區早期工廠還留在原地經營的私人企業,而且基地仍保持原來一樓平房的工廠樣貌。工廠所在基地被都市計畫預定道路切割成南北兩處,此道路是在民國80年代開闢的三福街4巷,是此區域早期的巷道,三福街4巷除了東西向外,在景興國中、景華公園西側的門牌號碼也是三福街4巷,是一條側T字型的巷道。2002年南北兩廠區皆租給道生托兒所經營,到2009年北廠區還是道生托兒所,南廠區已委由東東托兒所經營,2011年北廠區由道生托兒所改成自營的泰興染織廠附設員工托兒所,南廠區還是東東托兒所。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兩間托兒所皆已結束經營,現在南廠區是一家經營土埆厝的懷舊餐廳,北廠區則閒置狀態。
  • 何文賢 / He Wen-hsien 中農化工廠基地變遷 751
    何文賢 / He Wen-hsien
    中農化工廠基地變遷
     中農化工廠於1949年在景美設廠,廠址在今羅斯福路五段192巷南側(在武功國小附設幼稚園對面),1977年工廠搬遷至楊梅幼獅工業區後,基地開發為數棟四樓及五樓的公寓住宅。中農化工廠前身是1949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請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設立魚籐(樹根含魚藤酮,可殺農業害蟲)精乳劑製造工廠,工廠就設在景美。1952年由中國農民銀行增資將之改組為中農化工廠,1955年台灣土地銀行參與投資,再改組為中農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中農化工主要產品為農藥、環境衛生用藥、特用化學品等。 1970年中農化工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收購,並由該會榮民產品供銷中心接管。1971改隸直屬退輔會,1977改稱榮民化工廠,並將工廠由景美遷至楊梅鎮幼獅工業區,1997年結束營業。 資料來源:《流光遁影再展風華》第224頁榮民化工廠(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出版)
公民
citizen
  • 社大行政團隊 111-1公民周:社區小故事-我的大新聞 50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
    111-1公民周:社區小故事-我的大新聞
  • 公民新聞社施增與 太極要穴經絡養生 官貴中開講 45
    作者 公民新聞社施增與
    太極要穴經絡養生 官貴中開講
  • 陳榮瑞 棒球茶經 32
    作者 陳榮瑞
    棒球茶經
  • 你目前位置:  
  • 首頁

景美校本部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 27 號 (景美國中)
電話:(02) 2930 2627/傳真:(02) 2930 6117
服務時間:平日 (除週三) 15:00 ~ 21:00/週三 18:30 ~ 21:00
週六:10:00 ~ 16:00 (寒暑假期間,週六不服務)

木柵校區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三段 102 巷 12 號 (木柵國中)
電話:(02) 2234 2238/傳真:(02) 2234 2217
服務時間:週二、四 15:00 ~ 21:00
週三 18:30 ~ 21:00 (寒暑假期間,週三不服務)

回到上面

© 2023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管理者]

  • 回首頁
  • 地理
  • 文史
  • 公民參與
  • 產業
  • 生態
  • Wenshan Studies
  • 標籤#Tag
  • 投稿名單
  • 用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