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景美集應廟為景美地區150多年歷史老廟,台灣傳統老廟於節慶必演出各種酬神戲曲,尤其是早期農業時代更是鄉里間年度盛事。到廟埕看戲,也是一年之內難得的庄民休閒活動。 一般演出野台戲,以歌仔戲、布袋戲為主。戲台是以木板臨時搭建,演完即拆除。漸漸地,廟方為能滿足戲班演出,及庄民看戲需求,有建立長久使用的戲台。 景美集應廟廟埕戲台建於1959年(民國48年),所以戲台構造為鋼筋水泥所建造。之後,由於集應廟邊攤販活動活絡,攤販空間發展至廟埕前方、側方,整個集應廟全被攤販圍繞,甚至於廟埕戲台下方四周也被攤商所使用。一直到1980年代是景美市場最繁華時期,周邊商圈形成「一日三市」,早上菜市場到中午,晚上夜市從傍晚到深夜,加上周邊全天店面興圈,真是人潮錢潮滾滾。 1990年代,台灣商業模式隨著經濟成長,新型態商業模式陸續引入,百貨公司、商店街、量販店、超市、超商陸續在台灣市場興起,新商圈吸引新一代消費客群。景美市場在原地踏步,無法滿足時代需求,人潮逐漸淡去。 景美集廟是市定古蹟,廟方為吸引更多來景美逛街購物人潮,希望整頓廟埕四周環保及戲台附近攤商,並逐漸收回不合理的使用,將來待法律程序完成,希望拆掉廟埕戲台,使廟前廣場為地方的文化活動場所,並在景文街設置廟門牌樓,成為景美捷運站1號出口觀光地標,帶動景美市場再造新時代風潮。
1.日治初期的初等教育 日本治臺初期,臺灣總督府並未建立完整的學制,為因應現實需要,1896年先設國語傳習所,兩年後設立公學校加以取代。在初等教育部分,臺灣人學童就讀的「公學校」、原住民學童就讀「蕃人公學校」、日本人學童就讀「小學校」。三個系統分軌進行差別待遇教育。公學校的教育目的在「涵養國民性」、練習國語(日本語)、修練實用技能」,不以升學為前提。 2.日治時期的景美國小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以集應廟龍邊(左側)廂房為為教室,是日本人在文山地區首度設立的教育機構。次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1898年9月30日依「臺灣公學校令」正式成立「景尾公學校」,1901年成立女子部。1904年於景文街現址購置校地,闢建校舍,學校始具規模。並於1941年公、小學校合併,改稱景尾國民學校。 3. 1915年景尾公學校的畢業合影 由照片可知,1915年景尾公學校的畢業生人數不多,約只有十五人上下,應與此時臺灣民眾受教育觀念尚未普及有關,據統計1915年公學校兒童入學率未達10%。穿著上似仍以漢服為主,髮型上斷髮者有之,然辮髮者似居半數以上,這種現象可從當時日本對於臺灣男性辮髮採取漸禁政策,僅透過學校教育和媒體加以宣傳鼓勵,直到1915年才透過保甲制度全面推動斷髮來理解。
在景美溪畔景美街頭屹立半世紀的許興泉洋樓,1982年因開闢景興路及拓寛木柵路,部份土地被徵收,南半邊前後遭多次拆除,洋樓因此成為半壁廢墟,並一度成為居民擔心的危樓,爭論不休,今非昔比,令人唏噓! 由被拆除後的狀況來觀察,二樓陽台兩側原應分立兩根希臘愛奧尼克式的立柱,現存一根,柱頭四角各有一秀逸纖巧的渦卷裝飾。其他在樑柱承接轉角處,二樓欄杆,二樓樓頂女兒牆及側面弧形山牆等建築外觀,均呈現匠師的藝術巧手。 因賠償訴訟及產權問題,洋樓遲遲未能重建。2012年6月僅剩半壁殘垣的許興泉洋樓終被徹底鏟除改建成新大樓,起造人是原豪宅主人許能才先生的四子許春輝先生,新樓於2015年完工,因二、三樓立面保留「許興泉」商號名稱及原來洋樓的愛奧尼克式希臘古典柱頭樣式,讓豪宅的歷史得以延續,2016年並榮獲第18屆國家建築金質獎。
1997是景慶社區發展協會出版《梘尾・景美鄉土專輯》的一年,為景美地區留下了可貴的文史資料,也是舉辦「景美人文日」的一年。 「景美人文日」由景慶社區發展協會、世界新聞傳播學院、陽明信用合作社景美分社、陽信文教基金會合辦,當日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的高理事長銘發致歡迎詞並介紹景美人文日的由來。主辦單位在景行公園安排表演節目、民俗童玩攤位(仙人擺渡)及品嚐文山春茶,景美國小合唱團等多個學校、社區團體都上台表演歌唱、相聲,公園內還有景美老照片展,也有透過跳蚤市場進行環保宣導,資源回收,吸引了不少親子參加,公園裡裡外外都擠滿了人潮。 這項活動特別發行了景美護照,免費贈送給民眾。拿著護照的民眾,循著護照標示的地圖到狹小的景美街上的百年老厝、景美集應廟、景美國小百年金龜老樹…處古跡尋幽訪勝。參觀過的民眾都表示,每天到景美市場買菜、逛街,卻從未發現景美歷史就在其中。 景慶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1995年,致力於社區在地人文傳承及環境美化,打造溫馨美麗的理想家園。短短兩年即有如此的成果,實令人敬佩。惜人文日似乎僅舉辦過一次,未能成為一種行之有年的傳統,殊為可惜。
 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是景美地區聯合遶境的例行慶典活動,民國108年11月11日景美集應廟在景後街架設臨時祭壇,是慶典活動的起點及終點。 己亥年參加遶境的廟宇陣頭有進興宮、木柵集應廟、景美代天宮、景美十五份福興宮、會元洞清水祖師廟、福興巖清水祖師廟、公館福德宮、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木柵忠順廟、文山溪洲福德宮、景美集應廟共十一座廟宇的陣頭神轎共同參與。 上午九時開始拜廟,十時準時出發,中午於文山運動中心休息,至下午五點結束遶境活動。遶境時有警車隨隊監督,盡量以電子炮取代傳統鞭炮,以符合環保的潮流。 108年少了萬隆集應廟,增加文山溪洲福德宮,遶境路線與往年有局部改變,以遶境至當年度參加的廟宇拜廟為路線規劃原則,遶境路線如下: 景美集應廟後方廣場出發→景後街→景新圖書館左轉→景興路→景美代天宮→景興路→興隆路二段22巷會元洞清水祖師廟→三段112巷紫雲宮(112巷8弄7號)→文山運動中心(中午休息)→興隆路三段(警察學校、萬芳醫院)→興隆路二段福興宮(福興路4巷9號)→一段興福巖清水祖師廟(興隆路一段99巷) →直行羅斯福五段→羅斯福路五段170巷→-汀州路四段左轉→右轉溪洲福德宮→右轉汀州路四段(師大分部) →羅斯福五段206巷→公館福德宮→羅斯福路五段、六段→景福街→萬慶街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景福街230巷→育英街→左轉羅斯福路六段→右轉車前路→左轉景文街→進興宮→繞轉景美集應廟神尊拜廟→廟後廣場(圓滿)
1.台北製罈會社(1927~1947)與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1949~1985) 「公賣局製瓶工廠」全名「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其前身為「台北製罈會社」(「罈」,是酒瓶的意思)。製罈會社坐落於今天羅斯福路六段142巷,是景仁里寶貴的文史重地。成立於1927年(日治昭和2年),成立的原因是為了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由令人敬重的景美耆老林佛國先生會同幾位好友捐地數甲,爭取「台北製罈會社」到當時的景尾設廠。 為了運輸產品和原料,當時的萬新鐵路在今天羅斯福路六段、三福街口處設有「製罈會社前車站」,並有一小段支線沿著溪口街直接進入製瓶工廠。當時的台北製罈會社,讓景尾地區的經濟著實有著飛躍性的發展。 台灣光復後,1947年(民國36年)改稱為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分公司「景美第一製造廠」,算是個過渡時期,兩年後,1949年(民國38年)即被菸酒公賣局接收,改稱「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1985年(民國74年)之後,改為「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及「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類研究所」。 2.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員工的休閒活動 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員工公餘的休閒活動是什麼? 照片中讓我們知道當時一群員工似乎在公家提供的休閒娛樂室中下棋聯誼,有人穿著襯衫,也有人似乎僅著T恤形式的汗衫,一派輕鬆。下的是圍棋,而非象棋,與現今一般公餘的文康活動也大異其趣。
一、迎香慶典活動背景 辛卯年(民國100年)農曆正月20日(國曆二月22日),由北投集應廟至景美迎回保儀尊王老祖及林氏夫人老媽神尊回北投恭奉一年,並熱鬧舉行北投及淡水地區的遶境活動(詳見本部落格景美集應廟分類中辛卯年北投集應廟迎香慶典的報導)。壬辰年(民國101年)依往例由景美集應廟至北投迎老祖及老媽回鑾,依輪值順序今年由祭祀公業高同記主辦,時間已於去年歲末請示保儀尊王,訂在正月21日(國曆二月12日)進行迎香慶典。 二、迎香慶點準備出發 連續幾天陰雨濕冷的天氣終於放晴,當天非常難得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大清早,四頂神轎已移出在景美集應廟廟埕(兩頂是二祖二媽的坐轎、另兩頂是準備至北投迎回老祖老媽的坐轎),擇良辰也將保儀尊王分靈的二祖及林氏夫人分靈的二媽神尊由神龕請至神桌上。陣頭陸續到位,六點半將二祖二媽神尊經過香、過火,請至神轎上安置妥當。六點四十分在菁桐聚樂社女子北管團的引領下,步出廟埕,步行至集應廟後方停車場,開始往北投集應廟進行迎香的慶典活動。 這次景美集應廟的迎香隊伍,依序是前導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轎、迎香信徒遊覽車,由景美集應廟後方停車場搭車出發,直接前往北投集應廟。 三、北投集應廟送行 約七點四十分到達北投集應廟,在廟埕進行迎接轎神轎儀式(鳴炮與衝轎)。景美集應廟代表入廟祭拜,並請出老祖老媽神尊入轎安置。 在八點時刻,神轎步出北投集應廟,廟方安排進行送轎遶境儀式。步行遶境路線較為簡單,由北投集應廟出發,經稻香路左轉中央北路一段,接中央南路一段,右轉三合街二段至捷運奇岩站前。 遶境隊伍依序是北投集應廟的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香爐車、竹子湖保儀尊王神轎車,景美集應廟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驕,前導轎車、淡水坪頂集應廟令旗車、興福寮真聖宮大鼓車、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淡水國隆社北管團、坪頂集應廟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淡水玄樂社北管團、北投集應廟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披虎皮)。 在捷運奇岩站前十字路口進行最後送轎儀式,各廟宇的保儀尊王神轎在激烈的鞭炮聲中來回對衝,完成儀式後,陣頭神轎分別搭上車前往景美。 四、迎香隊伍回景美遶境 大約十點遶境隊伍搭車抵達景美,在台師大公館校區下車整隊後,步行遶境回景美集應廟。 遶境隊伍依序是前導景美集應廟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前導轎車、北投集應廟的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香爐車、竹子湖保儀尊王神轎車、淡水玄樂社北管團、北投集應廟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驕。 在景美步行遶境路線是由台師大前羅斯福路五段往南方向行進,後轉入景文街,在文山劇場對面的迎香慶點牌仿進入景美街,經過擁擠熱鬧的景美市場回到景美集應廟。 五、圓滿完成迎香慶典活動…
一、景美聯合遶境的歷史 以前景美集應廟「迎尪公」原是在農曆五月12日舉行,後來配合國民政府實行的統一祭典,於是景美地區各廟宇改在農曆十月15日聯合舉辦。 選在農曆十月15日三界公生當日舉辦景美聯合遶境活動之原由,乃源於農業社會在秋收後正值農閒時刻,景美人擬舉辦活動,一起熱鬧一下,一方面感謝五穀豐收,一方面互相聯誼、增進情感,也就是過去所說的「景尾大拜拜」,或台北市所謂的「南區大拜拜」。 在早期以景、興、萬字開頭的各里(註一)廟宇的陣頭,會先在景美集應廟集合,由景美集應廟提供便當、礦泉水及毛巾給參加的人員,在良時出發遶境。由景美集應廟出發後,景、興、萬字開頭之各里廟宇,再到各里區域進行繞境活動。到後期就統一路線,各廟宇陣頭在景美集應廟報到後,一起出發在景美地區遶境。 民國99年,正值景美集應廟建廟一百五十週年,總共有十六個廟宇(註三)的各式陣頭參加,場面盛大,鞭炮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常。由於陣頭參與太過盛大,以致交通大亂,到處鑼鼓聲天噪音太大,也引起民眾投訴,怨聲四起;加上景美集應廟本身也為了打開廟埕直通景文街之願景,遭遇許多阻礙,甚至在進行訴訟,就無心力再籌辦大型聯合遶境活動。民國100年(辛卯年)農曆十月十五日不同於往年之聯合遶境,景美集應廟自行舉辦境大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民國101年恢復景美聯合遶境 由於民國100年場面陽春不體面,101年年又恢復各廟宇聯合遶境。 當天景美集應廟在後方廣場設臨時神壇,擇良時將保儀尊王、林氏夫人請至神壇,以為各陣頭報的聚集點,以及拜廟後的出發起點。 前幾天都陰雨綿綿,大家都擔心會影響遶境活動得進行,沒想到當日上午天氣出奇的好,不但沒下雨還出太陽,中午過後雖偶有小雨,遶境活動仍可順利進行,一直到傍晚遶境活動接近尾聲,雨勢才逐漸加大,這也是過去保儀尊王出巡時常有的現象,就是小雨會停下、大雨會變小。 早上九點起,各陣頭陸續報到。接近十點鐘,各廟宇陣頭陣頭到齊,繞境隊伍就在令人愉快的天氣下整隊出發了。 三、聯合遶境的廟宇陣頭 參加101年的遶境慶典有進興宮、公館福德宮、福興巖清水祖師廟、會元洞清水祖師廟、景美福興宮、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景美代天宮、景美集應廟等八座廟宇的陣頭神轎。 在隊伍的最前方是景美集應廟的路關前導車。接著是進興宮,隊伍依序是前導車、令旗、鼓亭、土地公輦轎。 排序第二是公館福德宮,隊伍依序是前導車、蜈蚣大鼓陣、旗排車隊、神將團。 排序第三是福興巖清水祖師廟,隊伍依序是令旗、大旗舞獅隊、神轎。…
文山興安宮位於仙岩路16巷64號的興安宮,建廟於1917年(大正6年)。當時在仙跡岩山麓下開採煤礦(名為永豐煤礦)時,因應採礦工人入礦坑前需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而設立,建廟之初,為容不下一人的小廟,曾於民國40年重建。 永豐煤礦曾停採一段時間,留有賴琳松先生(當時為礦工的工頭)為首等12戶未遷居,繼續管理興安宮。民國63年再次採礦,由賴氏發起於民國68年重建廟宇,並於73年擴建。附近麥田山莊興建時,為使基地完整,經協調廟宇往外遷建,由建設公司出資建造二層樓粗胚,再由信眾集資修飾外貌,於民國83年完工,呈現目前的廟貌。因廟宇外移,目前廟地所在位置,為當時永豐煤礦的礦坑口。 興安宮供奉主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左配神為觀世音菩薩,右配神為呂純陽仙公祖(呂洞賓),又陸續供奉三太子、關聖帝君、媽祖、上帝公等,為一民間常見多神祇廟宇,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及廟慶時,皆辦理進香慶典。 因所處鄉里住有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廟宇供奉的福德正神特別稱為翰林土地公。
相片顯示是1960年代的木柵路一段世新大學轉彎處,緊鄰景美溪邊,一輛大型公車掉落景美溪,當時尚未拓寬木柵路一段及裝設護欄設施,至車輛不小心掉落溪邊,是景美至木柵的危險路段,右上角遠方可看見瑠公橋。如今通往木柵,除木柵路一段外,還有興隆路可到達(1974年開通),及由新店直接過景美溪橋進木柵路(1995)。 木柵路一段到三段,為景美通往木柵的主要路線,早期靠河運連繫,或爬越景美山到達。直到霧裡薛圳在1740年代開通,有人以圳道堤岸為道路,由景美抵木柵。霧裡薛圳併入瑠公圳後,圳道於1908年廢除,在1919年建輕便車道,由景美抵達木柵、深坑、石碇。1960年代輕便車廢棄後,改闢建為公路,由公路抵達木柵。
 木梘(水橋)是瑠公圳的水源圳路跨過霧裡薛溪(今景美溪)的重要水利工程,木梘是作為運輸送水源的重要工具,但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架設木梘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若碰到大洪水來時,居民們也有一套防災方法,就是在大洪水來襲前,先將木梘拆下,放置在附近一處固定場所。 在景美溪上架設木梘附近亦即景美街頭設有梘寮(梘寮舊址在景美街181、183號),用來放置拆下木梘的物件及維修所需之器材及工具,等到洪水退去之後,就可與就近將木梘重新組合起來,梘寮的設置地點是有其方便性的考量的。 在張傳生醫師手繪「1943景尾」的文化地圖中,此處呈現景尾街房屋櫛比鱗次中唯一的一處空地,因當時木梘已廢除,原來放置木梘材料的梘寮尚未有建築。
《台北縣志》有所記載:仙跡岩位於景美鎮後山巔,海拔140餘公尺,上有大石生紋,長三吋有奇,狀若足蹟,鄉人奇其事,因曰「仙跡岩」。民國35年,信眾建廟於山巔,上憑懸崖,下臨平野,登山步道數百級,砌以青石,直達禪院。憑殿俯視,則台北盆地盡在眼底,蔚為壯觀,地近台北,假日遊人甚多,仙跡巖主祀孚佑帝君,據說孚佑帝君在民間信仰中被奉八仙之一,俗稱「呂祖」或「仙公」。 傳說一:據說以前台北人要到文山堡,當經過公館蟾蜍山時,就會出現一陣煙霧,然後路人就突然消失不見了。呂洞賓認為是妖怪在作怪,於是站在仙跡岩上將蟾蜍釣起來降伏。自此以後,蟾蜍山就沒有再傳出「吃人」怪事。由於仙公站的大岩石上留有「三寸」腳印,所以後人穿鑿附會說是仙公的足跡,因此稱「景美山」為「仙跡岩」。 傳說二:相傳八仙之ㄧ的呂洞賓,在仙界為苦戀八仙之中的何仙姑,但因追求不成一個不留神,卻被仙姑推下凡界,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就是今天公館的蟾蜍山,因不喜歡蟾蜍山的地理位置,便踏出一步來到景美仙跡岩,而今仙跡岩上的足印,就是當年呂洞賓所留下的足跡。不過何仙姑是呂洞賓渡化成仙的徒弟,沒有民間傳說想像中的兒女私情,而三戲白牡丹也另有其人,此人名為「顏洞賓」,和呂洞賓差一個姓,卻一直誤傳是呂洞賓,根本是「岳飛打張飛」,只能說呂洞賓是美男子,民間傳奇難免穿鑿附會、以訛傳訛。 傳說三:八仙之一孚佑帝君,即為我國唐朝時代成道者呂祖純陽仙公(稱呂洞賓仙翁),自萬華飛躍今公館奉山(即蟾蜍山),因不滿意地理環境,便跨出一步來到景美仙跡岩,如今仙跡岩上之“腳印”即是當時呂洞賓仙翁所留下來的痕跡,然再轉身一躍至木柵猴山雲遊。民間相傳呂洞賓施展仙功,從北方的蟾蜍山欲躍往木柵指南宮,結果「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錯誰人無」(閩南語),一不小心失足,就在景美山留下仙跡岩這個足跡。 傳說四: 景美地方父老還傳著有關牧童腹痛隨即跪求拜神而奇蹟似康復的故事,由於人們到處宣揚事跡,爾後及在山上建廟以為念 傳說五:仙跡岩在壬辰年(民國41年)8月24日初建落成典禮時,八仙之一鐵拐仙翁降筆詩:「五百年前到此遊,風光不減舊時秋,青山不老顏容笑,白石無瑕足跡留,學道問誰求指點,了凡由汝可潛修,絕勝景色天然地,客來登臨豈放休」,可見當時仙跡岩上之足跡為李仙翁鉄拐於五百年前所留跡。
第 1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