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景美街頂街的發展

一、景美老街及頂街、下街之形成

  景美街在清朝統治時期,因位於輸水木梘的尾端稱「梘尾街」, 日治時期以「梘」字少見,改稱「景尾街」,1950年(民國39年)景美設鎮,又以「尾」字不佳,定名為「景美街」。

  景美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的一段,1908年(明治41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景尾街圳路填平,景美老街圳道便道路於焉形成。然景美街實際上是一個街廓的概念,是指以景後街(東),景文街(西),第一橫街的景美街(北)和臨溪的景美街(南)所圍起來的區域。

  1919年(大正8年)於今景文街137號設景美公有市場,市場內豬肉攤以南到溪邊的景美老街,當時人稱「頂街」,為景美早期最熱鬧的街道,能在頂街開店的以本地有錢人居多;豬肉攤以北的部份則稱「下街」, 則是外地人趕集和攤販聚集的地方。

二、頂街的興衰

(一)頂街以地利之便成為文山地區的貨物集散地 

  清代的交通以水運為主,1820年左右(清嘉道年間),由於景美溪入新店溪的溪仔口渡口附近河道淤積,改由上游的「梘脚潭」上岸,是為梘尾渡口,渡口邊的梘尾街因佔地利之便,於1837年(道光十七年)左右漸成街肆。

  當時景美無路可通木柵,深坑及石碇,無橋可通新店,坪林和宜蘭,景美靠著河運成為文山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包括萬華、大稻埕都到這裡做買賣,在渡口邊的頂街遂成為台北盆地南方最繁華的街肆,除了茶行、染布行、中藥行、糕餅店、雜貨店、五金行和釀酒廠、銀樓…之外,碼頭邊船桅林立,舟楫繁忙。頂街街端一側開起了「南方食堂」解決來往人群吃的問題;繁榮帶動富裕,另一側在1930年也蓋起了百餘坪的巴洛克式兩層樓建築--「許興泉洋樓」,這樣繁榮的景象大致一直持續到日治初前。

(二)交通形式的改變造成頂街的沒落

  日治初期瑠公橋圳完工(1908) 往木柵道路也鑿通擴寬(1909),商販逐漸轉移新店、木柵做買賣,頂街開始由盛而衰。接著,1920年代,景美河道廢弛,萬新鐵路(1921)的建造完成及公路的相繼開通,下街因交通便利漸聚人口,頂街開始失去貨物集散的地位,街市亦漸形蕭條。臺灣光後後,1950年頂街的熱鬧程度已確定遠遜於下街。

  即便如此,日治中後期的頂街仍與下街經常互別苗頭,例如:每逢節慶繞境,頂街的「文義軒」 和下街的「文樂軒」在戲碼和戲服上各出巧思以求壓倒對方,一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各項迎神賽會活動被迫停止為止。臺灣光復後,1960年代每年的元宵節藝閣遊行及端午節划龍舟比賽,頂、下街雙方人馬亦大車拼、龍爭虎鬥到人疲力竭,曲終人散。

 

閱讀 459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高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