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廟 名:景美集應廟 始 建:咸豐6年(1860年) 廟 址:景美街37號 主 神: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林氏夫人 一 、景美集應廟主祀神來自於-唐代河南雙忠廟 景美集應廟主祀神是保儀尊王,信眾稱為尪公,集應廟也稱為尪公廟 。 保儀尊王,相傳是唐代武將張巡。在八世紀中葉唐玄宗在位時,發生安史之亂,那時武將張巡與太守許遠,奉命死守睢陽城,(睢陽城在今鄭州與徐州之間),以3000兵力力抗安史10萬亂軍,兩人忠肝義膽,最後壯烈成仁,期間守住了江淮穀倉,確保大唐江山,使郭子儀能起兵平定亂事。亂事平息之後,唐肅宗下旨於河南建雙忠廟奉祀張巡、許遠,為歷史上當代戰死當下即受封蓋廟之唯一。河南商丘固始高、張、林家族奉為保護神,唐末黃巢之亂陸續舉家遷移福建安溪。後於清康熙末年又舉家遷到台灣,於溪仔口上岸,拓墾景美木柵等地,帶來安溪保護神-尪公。 二、宋代追封為保儀尊王保儀大夫: 到了宋代,皇帝追封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一般人以張巡為尊王,許遠為大夫,也有兩者互換。…
始 建:咸豐6年(1860年) 廟 址:景美街37號 修 建:三次整修 特 色:保留完整,工法特殊,列台北市市定古蹟 一、 修建過程與保留文物 景美集應廟創建於咸豐10年(1860年),於同治6 年(1867年)遷建於此,歷經三次修建。建築雖不是非常壯觀,但非常細緻典雅,修建過程保留完整,留下文物甚多,有清同治砂岩石柱,日本大正年間龍柱、石獅,及同治6年(1867年)、大正13年(1924年)、民國48年(1959年)、民國92年(2003年)等不同年代匾額。 二、 特殊建築工法 採用抬樑式大木結構建築,輕巧美觀。廟頂泥塑剪黏、壁堵石雕,及名家三重許連成門神彩繪,及保留1867年初建原型,樣樣匠心獨運,深得國內古蹟建築行家讚譽。於民國64年(1975年),獲列國家三級古蹟,民國90年12月19日起改列台北市市定古蹟。
廟 名:景美集應廟 始 建:咸豐6年(1860年) 廟 址:景美街37號 特 色:唐代武將受封為安溪守護神 照 片:拍攝於民國40年代 一、 集應廟的由來 集應廟的由來,要上推到唐代。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位於河南光州的 高、張、林家族,舉家遷移到福建避難。沿途奉祀河南地方守護神張巡、許遠作為保護神,一路平安抵達福建安溪。而且在遷移過程中,族人集體感應保護神明的庇佑,於是在福建安溪建廟祭祀,廟的名稱始稱為集應廟,也就是集體感應的廟宇。 二、景美集應廟建廟由來…
景美集應廟於民國105年在廟宇後方興建社區文化館,一二樓出租做為營業空間,三樓為廟方自用空間及文物館展示,地下三層樓做為停車空間,解決景美商圈停車問題。 前方廟埕將將況大道景文街,中間的戲台(中正台)將予以拆除,期間有些私人地將予以承購,占用廟方空間獎予以補償搬遷,待仍有不願搬遷的攤商,則進行訴訟,土地一塊一塊解決。待廟前方攤商產權做合理解決後,廟方將在捷運站1號出口正對面的景文街旁,興建一座壯觀的三門牌樓,當成是景美地區的重要地標,連接集應廟廟埕,廣大的廟埕將做為社區文化廣場,供公益使用。屆時景美集應廟與景美市場商圈、仙跡岩風景區、與景美老渡口自行車道將可串連,使古蹟周邊改造計畫,期能能帶動景美老街區的新發展。
景美集應廟遷建於1867年(清同治6年),廟址在景美街37號,1924年、1959年級2003年重修。 在彩繪作品中,以門神彩繪為最出名。門神故事中門是傳統秦叔寶、尉遲恭,是唐太宗與龍王故事。龍邊是老侍官造型,表現「合境平安富貴」,虎邊是年輕侍官,表現「多福多壽多子孫」。景美集應廟門神彩繪,傳聞是出自於台北三重廟宇彩繪大師-許連成大師之手,門神最精彩處是「四顧眼」,即不論站在前方任何面對角度,都會感覺門神眼神與你交會,這是近代畫師的作畫技巧。 彩繪另一項傑出作品是廟內前殿上方「四不足警世語」。一般信眾到廟裡拜拜,不是求平安,就是求發財、求順遂、求健康、其功名。台灣廟宇正是一般民間信仰的反映,但自古先民即了然這種人心趨向,特在廟宇彩繪當中,加上這四則警世故事,以勉勵眾生當求所求,不可求不當之求,陷入「貪心不義」之途。四則警世故事分別為:「彭祖焚香延壽年」、「石崇巨富苦無錢」、「嫦娥照鏡嫌面醜」、「漢(梁)武帝君欲作仙」,充分顯示警世作用。在未設正式學校教育之前,廟宇扮演著社會教育的功能,到廟參拜的同時,也可教導後輩子孫忠孝節義與做人處事的道理。
景美集應廟遷建於1867年(同治6年),廟址在景美街37號,於1924年、1959年、2003年重修。前殿大木是「二通三瓜」,正殿大木是「三通五瓜」,通是通樑,瓜是瓜筒,這是疊斗式的大木架構,廟宇龍邊護龍則是抬樑式大木架構,兩者的區別在於對桁的承接方式不同。相片中可以看到兩根直通,下面稱大通,上面二通,兩根通之間有兩顆南瓜形木雕,叫趖瓜斗,大樑和二通之間一顆叫坐瓜斗。趖瓜斗包住通樑,坐瓜斗只是坐著沒包覆。這樣結構,將大樑和屋脊重量層層分散,接到點金柱時,重量已變得少很多,這種結構稱為兩通三瓜。 集應廟其他木結構: 其他木結構有:搭配的斗拱、托木(插角)、員光(兩柱之間,穩定柱樑),獅座、雞舌等木作配件組合而成,大木結構上都有精彩的名師彩繪,一般皆是傳統忠孝節義與教孝教忠的歷史傳說故事,在古代資訊貧乏的時代,信眾的為人處事教材,往往來自於廟宇彩繪故事。 另外集應廟尚保留清代傳統廟宇的特色,是前殿步口上的紅色木柵欄,其他地方廟宇大部份已拆除,唯景美集應廟仍保有此項傳統。
景美集應廟遷建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廟址在景美街37號。廟門石獅是精彩石雕作品,石材為觀音石雕成,具有鎮守廟門及歡迎賓客之意。 左邊雄獅呈現腳踩繡球、口含珠、頸繫鈴,意思為有求必應。右邊雌獅逗幼獅、唇露舌,意思為威而不猛。石獅除鎮守廟門外,也是穩固廟門作用。兩獅轉頭對看,形拱衛姿勢,充分顯示南方獅的姿態。 最精彩為兩獅背上有1867年「同治丁卯年」落款,胸前有1924年「大正甲子」年落款,乃因原石獅為同治年間以「砂岩」所雕,因年代久而剝落,於是在大正13年間,以觀音石重新雕刻,才出現「同治」與「大正」年代字樣,實則為石獅前身是同治丁卯年(1867年),於1924年(大正13年)重置。
美集應廟遷建於1867年,廟址在景美街37號,1924年、1959年、2003年重修。最精彩的建築工法為前殿屋脊「手工泥塑剪黏」。 泥塑剪黏工法是以水泥鐵條做好架構,再以彩色玻璃、彩碗裁剪細片黏貼而成,主要呈現吉祥如意的歷史神話故事。 前殿呈三川殿造型,三川殿上方三川脊,中間明間(中門)上方屋脊(中央)站立「福、祿、壽」三神仙,意為「吉星高照」。 三仙兩旁為「龍首魚身」之鰲魚-,意為「鯉躍龍門」,又鰲魚喜吃火,有防火平安之意。 脊下方有洞為「西施脊」,脊肚處中間為「王母娘娘」,旁有「八仙」,是「八仙瑤池慶壽」,傳說吃蟠桃可延年益壽,意寓「長壽」之意。 左右兩邊次間(邊門)屋脊上為「雙龍護衛」,為五爪龍,呈雙龍護衛。但實際上龍爪只四根,因集應廟屬王爺級廟宇,嚴守廟宇等級分際。屋脊上的燕尾及垂脊上的花草人物,工法精湛。 正殿屋脊「雙龍護塔」,為單純一條龍大脊,脊上是雙龍護塔。 四垂脊「四牌頭」,由左至右四個剪黏故事題材分別為:「周文王聘姜子牙」、「穆桂英大戰楊宗保」、「姜子牙大戰聞太師」、「堯聘舜」等四大民間故事。
景美集應廟遷建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廟址在景美街37號。前殿及正殿各有一對龍柱,皆保留傳統匠師慢工出細活精彩作品。 前殿入口龍柱,創作於1924年(大正十三年),是單龍盤於八角石柱上,頭下尾上,中間穿插封神榜、三國演義傳說人物,龍柱上有「大正十三年」曾被改為「民國十三年」痕跡,後又改回「大正」的字樣記錄,為戰後台灣許多文物被竄改的歷史真實呈現。 正殿龍柱也是八角龍柱,龍首居下、龍尾朝上,取從天而降之勢。加上中間雲朵、波浪、及八仙場景等裝飾,傳統匠師能使硬態石雕表現出具有動態律動感的視覺感受,真是絕佳的作品。
1950年代之前,景美除了集應廟為地方信仰神中心之外,在景美渡船頭的頂街旁也建有石門宮,為頂街的信仰中心。經過景美的萬新鐵路於1921年通車,造就景美下街攤商活躍,生意逐漸勝於頂街,於景美街集應廟側邊,1934年另建進興宮土地公廟為下街的信仰中心。於是頂街與下街各自有其信仰中心,建立陣頭與北管樂團,頂街稱為「文義軒」,下街稱「文樂軒」,於迎神賽會時,互相較勁,成為地方年度盛事。 1950年代後,為謀求地方和諧,於是地方人士提議將兩軒合併為「義樂軒」,以景美集應廟為陣頭駐點廟宇,文物由景美集應廟保管。在正殿龍虎邊水車堵交趾陶下方,有神明出巡用的法器,正殿最前方左右兩側有供奉七爺與八爺的神將,法器與七爺、八爺正是兩陣頭合併改名「義樂軒」的陣頭法器與神將,留下景尾街發展過程中,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
一、 豬公祭典 景美集應廟每年農曆元宵節後,經擲茭決定日期,由祭祀公業輪值,負責舉辦祭品與豬公祭典事宜,並聘請道長上疏祭文,設宴款請親朋好友,連絡情誼。 每年準備數隻大豬公,嘴巴啣著鳳梨、吉橘,脖子掛上錢幣項鍊及雞、鴨、魚等祭品,香案擺設鮮花、香燭、供品,並敬香獻酒,虔誠禮敬保儀尊王及諸神明,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依宗教系教授研究,稱「饋食之禮」。 二、 集應廟舉辦盛況 過去農業社會,景美集應廟豬公祭典,是景美地區年度盛事,盛況比美農曆過年,是日參與觀眾,總是人山人海,將廟埕擠得水洩不通,實非今日民眾所能想像。 景美集應廟每年輪流殺豬公,是由福建泉州帶來的習俗,景美二甲、木柵二甲、北投一甲來輪值,輪到北投時就由北投集應廟來景美將老祖迎香至北投供奉,隔一年再由景美集應廟將老祖迎香回景美。
每年農曆元宵節後,景美集應廟依輪值主辦豬公敬神祭典,祭典日期由擲茭所決定。民國103年於2月16日(農曆元月17日)下午一點起,在景美集應廟廟埕舉辦豬公祭,主要是祭祀主神保儀尊王的庇佑。 民國103年值年單位是祭祀公業高萃記旗下的十五分甲,負責準備祭典事宜,並聘請道長上疏祭文,並設宴款待親戚好友連絡情誼。廟埕共有四隻大豬公,豬公嘴巴啣著鳳梨或橘子,脖子掛者錢幣項鍊及垂掛雞、鴨、魚及豬內臟,香案擺著鮮花、香燭、供品,並敬香獻酒,虔誠祭祀保儀尊王,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豬公祭典的來由依真理大學宗教系張家麟教授的研究,是根據禮記士大夫祭拜天、地、神祇、祖先用豬祭拜稱為「饋食之禮」,而儒家鄉紳階級(士)以豬來祭拜保儀尊王張巡乃維持傳統禮俗精神。在過去農業時期,景美集應廟豬公祭典當日觀眾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與現在工業社會僅由高氏家族維繫及觀禮,大異其趣。 景美高家之祭祀公業分為高同記及高萃記兩個系統,以景美「石門宮」盤古帝王廟為基點,南北延伸為分界線(今景興路)。高同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西,為沿景美溪西下之下游,高同記之同記代表「同心協力」,分成四甲分別是溪仔口甲、大坪林甲(含阿泉坑) 、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南、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北﹔高萃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東,為沿景美溪東溯之上游﹔高萃記之萃記代表「萃集一心」,分成四甲分別是內湖甲(含待老坑)、頭廷魁甲、十五分甲、深坑甲(包括石碇坪林)。後來高萃記廟產再一分為四,分別是保儀尊王、高萃記、高集記、高材記。祭祀公業有田地公產生產稻米,以「石」為單位(一石為120斤),每記分一百六十石,各記再分給各所屬之甲,每甲各四十石。 景美集應廟值年及迎香之甲份,就以高同記之祭祀公業四甲、高萃記之祭祀公業四甲及北投集應廟來輪值,其輪值的年份如下表所示: 民國103年由高萃記之十五分甲值年,民國104年就由高同記之台北鐵道北區甲來值年,到105年除正常值年外,北投集應廟會到景美集應廟進行五年一次的迎尪公老祖及尪娘至北投的迎香儀式,尪公老祖及尪娘留在北投集應廟一年,隔年106年就由北投負責值年,該年高萃記輪值至北投集應廟將尪公老祖及尪娘迎回景美集應廟,值年的甲份就依上表順序輪流。
第 8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