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火車站站名: 景美火車站 位 置:羅斯福六段與車前路交會口 興 建:大正10年(1921年) 拆 除:民國54年(1965年) 一、設站原因 大正10年(1921年),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完成萬華到新店鐵路,稱為「萬新鐵路」,先期設有14站,後調整為11站,萬華--馬場町--古亭--螢橋--水源地--公館--十五分--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文山郡役所,全長10.7公里。景尾站是其中大站,火車站位於今羅斯福六段與車前路交會口(客拉客餐廳前)。火車動力是蒸氣火車頭,一般客運掛兩組車廂。 二、景美火車站的記憶: 景美車站內有鐵軌道6條,係木造平房建築,站體不大,卻是全線軌道數最多的車站,代表景美火車站運量龐大。附近有堆煤場,包括原僑興戲院附近、文山二分局附近皆是。目前景美民眾60歲以上的人,大都有坐過萬新鐵路火車的經驗。景美耆老有人在童年時,步行鐵軌到萬華遊玩,是道地的地方典藏記憶。 三、車站附近: 照片左上角遠處可以看見秀朗橋附近的尖山,火車站附近全是農田。1950年代,景尾主要街屋,在於景美老街渡船口往北延伸到景美集應廟兩邊,景文街是瑠公圳圳道與公路車道,加上景美國小,街屋也陸續增加中,過了火車站往西、景美集應廟以北,就是以農田為主的農村景致。火車站因鐵路癈棄而拆除拓寬成羅斯福路六段。
一、景美地區自古多水災 景美地區自古多水災,以地理位置來看,位於景美溪與新店溪交會口,景美溪環繞流經木柵景美,流入新店溪。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成淡水河,再流入台灣海峽。影響此區域水患的主因有:雨量集中、海水漲潮河水無法宣洩及人們過度開發山坡地所致。 二、溪仔口萬慶清水祖師廟附近水災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位於溪仔口,是景美溪與新店溪交會口附近,自古是景美地區渡船口,後因河道淤塞,才將渡口往上游移至景美渡船口。 這裡水患是新店溪河水無法宣洩,或因海水漲潮,或因河水瀑量。所以景美溪邊自古即有水患,在1924年(日本大正13年),就有新店、景美大水災記錄,一直到民國70年代景美溪沿岸,仍時有水患。 照片呈現是1981年(民國70年)民眾圍觀溪流溪仔口萬慶巖清水祖師廟的水患,河水暴漲沖毀河邊堤岸及房舍,並有大量雨水由上方流入溪中。在日治時期開始就在此區域建堤防,但高度不夠、雨量大時仍會氾濫成災,於是政府才在1980年代,將景美溪沿岸堤防加高並開闢成快速道路,同時進行景美溪溪底疏浚工程,加上沿岸設置無數的抽水站與匣門,進行有效水患防治。
一、石門宮的繁榮時期 景美石門宮位於景美溪渡船口東側山邊大石上,也是霧裡薛圳穿越石門宮的隧道口;地名稱石門,因大石延伸至溪邊,霧裡薛圳通水時必須在大石鑿門通水而名。1830年代到1920年代,早期河運發達,帶動景美頂街的繁榮,此地是各項貨物轉運站,最多時景美、深坑、石碇、新店有船隻200多艘。 而景美至木柵道路始於1908年霧裡薛圳廢除之後,圳岸拓建為道路,1919年後轉為輕便車道。景美渡口在1921年萬新鐵路通車後,陸運取代河運,於是景美頂街繁榮開始走下坡。 二、石門宮為景美頂街的信仰中心 石門宮建於1839年(道光19年),為頂街信仰中心,並設有以「文義 軒」北管陣頭,與景下街進興宮的「文樂軒」,常有拚場較勁,兩軒社於戰後1950年代合併。 石門宮奉祀神明為盤古帝王,廟前有一對聯,是景美舉人「高選鋒」所題:「石印足痕滿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從前討番、入深山開墾,祈求平安,一時香火鼎盛。照片呈現信眾站滿景美街與木柵路一段口往石門宮拜拜,人潮洶湧、盛況空前,為景美留下珍貴影像。
一、景美溪 發源於雪山山脈二格山,上游有烏塗溪到石碇匯入崩山溪後稱石碇溪,到雙溪口匯入永定溪稱景美溪,一直流到景美溪仔口附近匯入新店溪,新店溪下游與大漢溪匯合即稱淡水河,流入台灣海峽,是大台北的母親之河。 二、石門宮的繁榮時期 景美溪古稱霧裡薛溪,以早期凱達格蘭族霧裡薛社原住民生活領域而名。景美溪流至景美石門宮,即位於景美溪渡船口附近,也是霧裡薛圳穿越石門宮的隧道口,1830年代到1920年代,早期河運發達,帶動景美頂街的繁榮,此地是各項貨物轉運站,最多時景美、石碇、新店有船隻200多艘。 三、景美渡口的衰落與石門宮被拆除 從前討番、入深山開墾,祈求平安,景美人必至石門宮祈求盤古帝王庇佑,照片呈現信眾站在景美街與木柵路一段口位居高處的石門宮廟前,此時遠處世新大學旁已興建房舍,汽車通行於景文街及木柵路一段往木柵。 1982年(民國71年)因交通流量考慮,必須移除大岩石、拆除石門宮,拓建景興路與拓寬木柵路一段,石門宮於是回歸於塵土。
廟名:景美石門宮 始建:道光19年(1839年) 原址: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 主神:盤古大帝 拆除:民國71年(1982年) 遷移:世新加油站上方 結果:法律問題而無法建成 一、見證霧裡薛圳歷史: 台北最早的水圳道-霧裡薛圳,獨立運作大約在1740年-1907年,自木柵鯉魚山邊引景美溪溪水經石門至公館往北,灌溉台北西區農田700甲土地,而石門宮就建在鑿洞通水的的大岩石上方(舊地名為石門)。1907年霧裡薛圳被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廢除公館前的主幹道,但石門宮仍屹立在石門隧道上方,直至1982年,因拓寬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石門宮被拆除。 二、遷移無成: 原先地方人士欲在今景興路世新加油站上方重建,但因山坡地法律問題而無法如願,僅建初坯未完工,留下「石門宮」牌樓照片,見証石門宮存在與遷建過程。
廟 名: 景美石門宮 始 建: 道光19年(1839年) 廟 址: 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 廟內主神: 盤古大帝 一、石門地名歷史由來: 原位於景興路318號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處是圳後山延伸下來的大岩石,大岩石旁原來是景後街的出入口,此處舊地名為「石門」,因霧裡薛圳自景美溪引水至此,遇到橫互在前的大岩石,於是鑿洞成門讓水通行而名。霧裡薛圳是台北最早的水圳,大約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霧裡薛圳已完工通水。圳路自木柵埤腹取景美溪水,經今世新大學前,在石門鑿山洞穿越,再經今景後街到公館,灌溉台北西區古亭、萬華、大安、中正、中山等一帶之農田。此水圳於日治明治40年(1907年),因推動水圳整併計畫,將霧裡薛圳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因而廢除霧裡薛圳景美到公館段主幹線,公館以後的霧裡薛圳被整併為「瑠公圳第二幹線」。 二、建石門宮的意義: 石門宮正建於此水圳隧道上方,供奉「盤古大帝」,廟門傳說有一對聯,是清末舉人高選鋒所題:「石印足痕滿盤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傳說盤古大帝是掌管工程的主神,供奉應與隧道工程艱鉅有關,建廟時間是道光19年(1839年),是景美頂街重要的信仰中心。…
這是一首在景美流傳的打油詩,不論小孩、大人皆能朗朗上口,內容是敘述著當時名人的事蹟,是用閩南語來描述。曾一度失傳,直到1997年耆老座談會時,才由高錦煌先生回憶口述,寫成文字,刊載在「梘尾景尾鄉土專輯」中讓地方故事可以流傳,讓名人軼事得以記載下來。 順序是橫向由左至右,有起頭、有結語,每兩句形容一位人物,共有十九位知名人士被傳誦。人物有職業上的專長、有工藝上的成就,有讀書人、醫生、實業家,可說是職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的縮影。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早期景美地區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 照片是景美地區早期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賣豆漿、米漿、燒餅、油條…或是賣熱豆花的小販。一根扁擔,兩個擔子,服務到家門口附近,人們只要在固定的時間出來,就可以買到早點或豆花。這種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早期似不多見,現也幾已不復存在,轉而以流動攤販或開店的型式來賣早點或豆花。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景美地區早期沿街叫賣的包子小販 照片上是早期景美地區推著攤子沿街叫賣包子的小販,場景是在現在羅斯福路六段與景福街口的台灣銀行前,是在1965年萬新鐵路拆除後的照片,道路還是尚未鋪上柏油泥土路,右側有一部汽車,是當時有錢人家的奢侈品,台灣銀行旁邊可看見竹制鷹架,正在興建大樓。 在筆者的記憶和閱讀經驗裏,叫賣包子的小販,也兼賣饅頭,不知這張圖裏的小販是否也兼賣饅頭?想想似無不賣的理由。不管如何,這張圖片為早期景美地區的生活留下可貴的記錄,也為一個時代的生活留下了生活的見證!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早期景美騎單車收廢五金的小販 照片上是早期景美地區騎著單車收廢五金的小販,只要你拿出家裡不用的廢五金,就可以跟他換麥牙糖,也因此總是被小孩子期待著。通常他手上會帶著一支鐵罐和木條製成的「搖竹」,製造出「答!答!答!」的聲音,讓人知道他來了! 這樣的小販現今已幾不復存在,這張照片不僅記錄了景美早期的生活,也為我們保存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殊為珍貴!
廟名:竹林義應公廟 始建:民國50年代竹林公廟,民國103年竹林義應公廟 廟址:景興路297巷 廟內神明:地藏王菩薩、竹林公、義應公 由景興路297巷前行右側,有座竹林公義應公廟,入口前牌樓原是石門宮盤古帝王,但因法律問題無法克服予以拆除,後新設竹林義應公廟牌樓。 竹林義應公廟前身為竹林公廟,僅供奉竹林公,初建於民國五十年代;約在七十年代,始有地藏王菩薩;民國103年(2004年),復有義應公(景美育英街義民廟)遷入,合稱竹林義應公廟。 本廟起初是一座高不及腰高的小廟,立有神像,放有骨灰罈。民國63年(1974年)再次修建,樂捐碑文則是民國68年(1979年)設立。過去曾有"竹林公會"的組織,每逢農曆4月29日的廟慶,會在景美街上舉行祭典,演戲酬神,非常熱鬧,後來就逐漸沒落,也沒舉辦祭典了。 竹林公是景美仙跡岩上有竹林下,經常出現著唐裝孤魂,民眾祭拜有求必應而供奉;景美義民廟原在育英街巷內,為日治初期抗日犧牲的義軍的骨灰,因土地產權問題於民國103年(2004年)遷廟至此。在全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廟宇整修完成,氣象一新。 竹林義應公廟,是兩廟的合體,一為奉祀竹林中的孤魂,一為祭祀抗日的死難孤魂,屬性同質,得以共祀,加上地藏王菩薩坐鎮呈現悲天憫人的宗教情懷。
一、車前路的由來: 車前路,即是「車站前的道路」,就是景美火車站前的馬路,如同台北館前路是博物館前的道路,代表景美火車站在當時的熱鬧與繁忙。當時在景美火車站下車後,沿著車前路即可到景文街的公路局車站換車至木柵、深坑、石碇、平溪等地 二、堪稱台北第一短的道路: 車前路全長83.3公尺,連接羅斯福路六段憨景文街,堪稱台北第一短的道路。於1960年代即是目前的寬度,車前路旁很多空地都是原來堆煤場,如今全是高樓。有中信銀行、台新銀行、永豐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此設點,代表景美街中心地位仍然存在。曾經有區民建議改為巷子,結果85%區民皆反對更改,理由是「路」比「巷」有價值。
第 5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