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許能才生於1881年(光緒7年),十多歲的時候與父親從外地來到景美謀生,起初在一個雜貨店當學徒,沒有受過什麼學校教育,但十分好學,常利用做學徒的空餘自我充實,奠定他日後經商的基礎。1910年(明治43年)時年29歲的許能才與劉宗鏻,高王等成立泉香公司,地址在公館,工廠則在景尾頂街,以「許興泉」為商號,經營釀酒。後來也創設食油工廠,經營農場,致力農作物之改良與增產,頗有成效,受當局嘉獎。 許能才在文山區銷售的酒被稱為「蝦仔酒」,據說他取景美溪的水來釀酒,不僅保留酒的純味,同時還有泉水般的清涼和甘甜,有時候還會意外發現酒中有小溪蝦,「蝦仔酒」的稱呼便由此而來。釀酒讓他大發利市,「許能才蝦仔酒,賺甲起洋樓」的順口溜,在當時傳唱多年。日治時期又因釀酒業改為專賣制度獲得一筆補償金後,轉至興隆路二、三段投資煤礦及地產買賣,至家財萬貫號稱文山首富。 經商成功的許能才在地方上漸扮演重要角色:日治時期曾擔任阿片煙膏總包銷人、深坑莊協議會員及方面委員(福利委員)、景美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監事等要職。1928年(昭和3年)台灣許氏宗親會成立,亦被推任副會長。1954年逝世,享年73歲。育有四子,長子坤元,台大法律系畢業;二子冬霖,台大外科畢業;三子瑞徵;四子春輝。 許能才以富饒聞名,1930年(昭和5年)曾耗資兩萬元興建完成許興泉洋樓,是文山區最華麗的建築。但其最為人稱道的事有二:一是他在地方上設立「講善台」,聘請有學問的讀書人講述忠孝節義的故事和道理,讓無法上學的人都能來聴講,對地方良善風俗的潛移默化極有貢獻;其二,在中日戰爭其間,每一年許能才都在景美地區辦冬令救濟,解民生之困頓,傳為美談。
許興泉洋樓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起建於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於1930年(昭和5年)。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的交口,依山傍河,建地百餘坪,是景美當時唯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也是文山地區最美麗的洋樓建築。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許興泉」為其商號,後又投資煤礦及地產,家財萬貫,號稱文山首富。 洋樓舊貌為兩層樓建築,內部裝潢華麗,格局現代化且獨樹一幟,擁有自家抽水馬達的自來水設備。一樓有大廳,辦公室,客房,餐廳,廚房,還分設客人用的前樓梯和家人專用的後樓梯。後院是一個大花園,有池塘,小橋,噴泉等庭園造景,並有以水泥板架設的層層花臺,種植許多菊花和茶花盆栽。 二樓分隔有大廳(奉祀祖先牌位)、客廳、卧房,尚有一間和式房間,其三扇落地窗從屋頂直下,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望去去,可看見景美溪,亦可夜觀星空。二樓陽台是一正方形空間,約3-4坪大,擺設桌椅,是觀看迎神廟會盛況最好的地點。二樓樓頂是平面露台,地面鋪磁磚,設有花棚、涼亭以及大型盆景,由此眺望四周,景象一覽無遺,甚至可達新店附近山林。據聞當時在萬新鐵路火車上的乘客只要看到許家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
 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64號現在的台北富邦銀行所在地的大樓,前身是景美鎮第一屆鎮長林黃鐘長公子林鶴年醫師所開設的鶴年醫院。鶴年醫院是診所兼住宅,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完工於1952年,前方有庭院,進出診所則由側門出入。 當時鶴年醫院是重要的醫療院所,照片中可看見多部三輪車停在鶴年醫院大門前景文街上,等待看完醫生後的載客生意。由於景文街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動線,在其樓房圍牆還租給景美戲院及僑興戲院架設電影廣告看板。 林鶴年醫師除了行醫外,喜愛建築業,根據其子林瑞麟的形容:「父親是早上看診、下午看地」,可見的林醫師是醫師兼實業家的雙重身分。1970年代,林醫師自己的建設公司將自家住宅改建成七層樓的瑞興大樓,於1978年完工,是當時景美地區第一棟大樓。
1.今日景文街之形成 清領時期的景文街似無正式名稱,在跨景美溪的「木梘」完成後,與景美街均屬「梘尾街」的範圍,日治時期應大致亦然。唯當時的「梘尾」,以「梘」字少見,被改成「景尾」。光復後稱中正路,1968年併入台北市後,始稱景文街。 1908年(明治41年),因興建鋼筋水泥的瑠公橋,將瑠公圳部份圳道拉直改走景文街,其東半側因此成為瑠公圳圳道的一部份。光復後的景文街,因都市快速發展,許多農地變為建地,瑠公圳逐漸失去灌溉功能,1968年(民國57年)圳路加蓋鋪路,成為一般兩線道的道路,今日之景文街始正式形成。 2.日治時期景文街的重要性逐漸提昇 (1)漸成交通要道 日治時期的景文街在交通上的地位漸形重要。1908年(明治41年)鋪設南門至新店輕便車鐵道,1919年(大正八年)鋪設景美到石碇間長十多里的輕便車鐵道;萬新鐵路(1921年通車)景美站是沿線軌道數最多的大站,站前的車前路,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直通景文街;在公路方面,當時台北通往新店的唯一道路(北新幹道),亦由今之羅斯福路沿蟾蜍山邊入景文街,再經瑠公橋通往新店。 (2)漸成景美的政治、行政與教育中心,地方機關林立 明治三十年(1897),位於景文街尾的景美國小,其前身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成立,最初借景美集應廟龍邊廂房上課,1898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並於同年成立景尾公學校,購買景美頂街兩棟高家房屋做為教室,六年後(1904年)正式遷入景文街尾的校舍。1918年(大正7年),景美信用購利組合(光復後稱農會)成立, 位於今景文街1號,是景美的第一個政府機構。此後,在短短630公尺長的景文街上逐漸出現派出所(現為文山二分局)、鎮公所、衛生所…諸多單位。一直到1990年(民國79年)景美和木柵合併為文山區後,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和衛生所於1993年(民國82年遷入木柵路三段的文山區行政中心新廈,機關林立的情形才有了改變。 3.光復後的景文街 (1)光復初期 光復初期的景文街稱中正路,由其路名可知當時的景文街已是景美地區最主要的一條道路。不僅政府機關林立,也有醫院、診所、糕餅店、商會與食堂….等,可想見其繁華。醫院有林黃鐘醫師於1916年(大正5年)在下街開業的石鐘醫院,光復後遷景文街,其子林鶴年繼父志,改名鶴年醫院。日成珍糕餅店,原在景美街,1955年(民國44年),遷至景文街。食堂則有1938年(昭和13年)開始營業的義興公共食堂,堪稱當時文山區最具規模的食堂,目前是景美年代最久遠的餐廳。 (2)1968年納入台北市之後 1960年代是台灣經濟開始起飛的年代。1968年之後的景美成為台北市的一部份,工廠都遷走了,工廠和農田空下的地開始建公寓,瑠公圳也加蓋子,景文街正式被命名為景文街。1977年,樓高七層的瑞興大樓在景文街附近竄起。1980年代,景文街拓寛,銀樓激增,全盛時期短短的200公尺內,有13家銀樓,銀樓多至今仍是其特色。 現在的景文街,在地人共同關心的課題是:多數地方沒有人行道,騎樓窄窄的,高高低低,障礙物又多;機車格總是一位難求,為求方便,路邊亂停,常常逼得路人只能走到道路中間,人車爭道,險象環生。企盼能有所改善!
一、已不存在的石頭屋 在景後街143巷的幽靜巷道裏曾經有一棟佔地一百五十坪、屋齡近半百的石頭屋,現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台北市立圖書館景美分館對面的新大樓。 石頭屋的主人是在景美出生的尹金城先生,性忠信篤敬,雖非地方名人,但對地方相當關切。在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的時候,曾參與景美區耆老座談,時年約83歲,對地方發展如數家珍,殷切盼望景美地區的文獻資料能更充足,並提供給臺北文獻委員會。 二、石頭屋的蓋成 尹金城先生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在北投看到別人蓋了一座很漂亮的住宅,回來之後,幾經思考之後下定決心賣掉市場內的房子,以售屋所得買下石頭屋所在的農地,並積極籌思蓋石頭屋的計畫。 由於尹先生屬意的建材--「耐火石」(又稱唭哩岸石)產於北投山區,採石運石就是一項大工程,這種石頭紋理均勻,青黃中透著晶亮,尹先生唯恐運送中震動受損,於北投山區僱師傅採集,並鑿打成約半尺寛、兩尺長規格後,不採運量大、速度快的卡車,而用牛車運送,為的是這石頭能夠免於受損。當時的牛車一次僅能裝運六塊石頭,每天深夜由北投出發運送到景美已經是清晨五點多,就此數千塊的石頭在每天多輛牛車運送下,足足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搬運作業。建材準備就緒後,尹先生請淡水、北投一帶的建屋師傅,以精細的工法,塑造出獨特的格局,耗費近一年的時間才完成。可見尹先生對石頭屋的鍾愛與執著。 三、石頭屋的意義 石頭屋內部十分寛敞,隔有五房,庭院內的造景亦大多為石頭堆砌而成。不管是在當時或後來,在景美地區都是極為特殊的建築。1990年代尹先生以92歲高齡去世的時候,房子仍在,如今改建成大樓,石頭何在?似已無人關切,網路上也找不到對景美石頭屋的介紹。幸賴景慶社區發展會出版了《梘尾・景尾鄉土專輯》一書,為石頭屋及其主人留下篇幅,讓其後代及後人得以緬懷先人對夢想執著的精神和熱愛鄉愛土的情懷。
在車前路與景文街交叉路口,在三C配件行(前公路局車站)的愛玉冰攤販,自民國五十三年開始擺攤,當時在景文街的瑠公圳還有潺潺水流(民國五十七年加蓋),萬新鐵路的火車還在行駛(民國五十四年停駛),而目前3C配件行的平房建築是當時公路局景美站所在。當時許多人搭萬新鐵路的火車在景美站下車後,再沿著83.3公尺的車前路前行至景文街公路局,換搭客運車到木柵、深坑、石碇等地。 此地位處在火車站與公路局的交通要道,當時是熙來攘往的人潮聚集地,現今亦是熱鬧的路口。葉老闆說,攤販自黃大洲先生當市長時開始管理,愛玉冰攤販亦是合法取得營業許可,每年要繳交綜合所得稅,每三年要更換一次營業許可證。 愛玉冰從一碗五毛開始賣起,現在每碗20元,老闆說能夠營業那麼久,主要是料好實在有信用,愛玉是自己做的,檸檬汁是現擠的,糖水也是用二砂糖慢火燉成的。老闆很細心,現場喝的用碗裝,很環保喔!邊走邊喝的塑膠袋袋口會綁鬆一些,要帶回家的袋口會綁緊一點。愛玉冰攤販以前冬天還賣炸紅豆粿,老闆年紀較大體力無法負荷,就單純只賣愛玉冰,最後幾年也由小孩接手經營,可惜在2014年左右,就結束營業了。 此一愛玉冰攤販見證著景美地景的變遷,站在此路口可回憶瑠公圳、火車路、公路局車站的場景,結束營業後,口味道地、真材實料的古早味愛玉冰,只能變成景美人舌尖上的記憶。
福安宮的廟址位在懷恩隧道上的景美山的山腰上,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據廟史記載,清末陳氏渡海來台,定居於仙跡岩的山腰,供奉土地公於此;後由其子孫與附近居民組織福盟,籌資興建小廟安奉。 自登山步道開通後,登山者漸增,經由此登山的遊客經常參拜,以致香火鼎盛,但因廟小且破舊,於是陳氏親族陳萬得先生發起重建,幸蒙各界諸善男信女踴躍捐款建廟,遂於民國74年完工安座,呈現今貌。 廟門入口廟名「福安宮 」的匾額,為當時監察院長黃尊秋先生所題贈,門聯由當時景美地區的監察委員許炳南先生所題贈。此廟雖位處偏僻山腰,但卻有院長級的名流題字相贈,蓬璧增輝,相當特別。另外金紙亭幾與廟同高,也是本廟一大特色。 造訪此宮,可由興隆路二段220巷65弄(興隆公園南側)上仙跡岩步道,大約100公尺處依指示牌左轉,往三段304巷方向,步行10公尺的右方;亦可由興隆路三段304巷巷底,在興得里活動中心前方上仙跡岩登山步道直行,即可抵達。
1.藝閣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成書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連橫的〈詩意〉一文均有記載,台灣竹枝詞中記載更多。 2.景美地區迎閣移動方式的變遷 「迎閣」是景美地區獨特的藝閣民俗活動。 早期的藝閣以人力扛抬,逐漸演變至人力板車承載,另有牛車、木輪車。隨著時代進步,增加了鐵牛車及馬達三輪車的輔助,後又進一步由車輛帶動,並由小貨車發展成大卡車、大拖車。1960年代,景美地區曾盛行過幾年在元宵節舉行「迎閣」活動,由圖可見當時已經出現由車輛取代人力或畜力的情形。
1. 藝閣與台灣藝閣的分布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成書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連橫的〈詩意〉一文均有記載,台灣竹枝詞中記載更多。 台灣之藝閣分布主要在台中以南,以雲林北港、台南學甲、嘉義朴子、佳里地區和台中海線地區為主。位居台灣北部的景美,元宵節曾盛行的迎閣(「迎囝仔」)活動,在台灣的藝閣活藝中不論就其地點,或內容形式上來看,都有其特殊性。 2.景美地區的藝閣活動:迎閣 迎囝仔,又稱「迎閣」,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迎囝仔」就是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 閣具是用四支長約八尺的竹木為扛架,中置一只一尺半寛的座椅結合而成,簡單卻堅固。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由於社會變遷,這項景美地區極富地方民俗色彩的活動逐漸沒落。直至2000年,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逢廣等人,再次結合地方力量,重啟迎閣踩街活動,以嘉年華會形式再現消失了近半世紀的「迎閣」盛事,每個小朋友裝扮各異,有的打扮成格格,也有的打扮成超人,「閣」亦裝飾得各具風格,競創意也比人氣,已為「迎閣」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一、車前路的盛況因鐵路而起: 景美因河運的帶動,在景美頂街渡船口一帶(近景美溪),是景美街最先繁榮的區域,隨著1921年日本時代興建萬新鐵路,陸運取代河運的功能,景美街的發展向下街延伸,景美火車站前的車前路、景文街一帶,逐漸繁榮。 二、景美公路局車站: 車前路不僅是火車站前的道路,同時也是連接景文街上公路局車站的道路。照片中,即是位於車前路與景文街交會口的「景美公路局車站」(今手機配件店的三角窗),車站上方留有車站文字看板。 景文街另一邊為瑠公圳圳道,當時尚未加蓋(1968加蓋),明顯可看見跨在圳道上方的便橋,方便行人穿越,路人坐在便橋上聯天,圳道旁即為今日的景美照相館(鏡頭位置)。當時公路局是由台北到景美,再到新店、木柵、深坑,甚至走北宜公路到宜蘭的交通幹道,即今日台9線的一段。也有乘客會坐火車到景美站下,沿車前路到景文經公路局轉搭巴士。公路局車站提供搭車者上下車,也販售車票及兼賣食品、什貨。
一、景美地區自古多水災: 景美地區自古多水災,以地理位置來看,位於景美溪與新店溪交會口,景美溪環繞流經木柵景美,流入新店溪。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成淡水河,再流入台灣海峽。影響此區域水患的主因有:雨量集中、海水漲潮河水無法宣洩及人們過度開發山坡地所致。 二、景明街水災: 景明街變電所附近,位於興隆路一段138號附近,這裡不臨近景美溪,為何還是有水災?原來在興隆路邊,自古有一小溪名「萬盛溪」,發源於辛亥路中埔山及景美溪北麓,會合後流經興隆路二段的「橋頭」-十五分遺址-萬盛橋-萬盛公園,在羅斯福路四段97巷穿越今羅斯福路五段,在今師大分部前方匯入景美溪,在此段因建堤防使景美溪東河道廢棄後,由萬盛溪繼續沿用景美溪河道,往北流入寶藏巖前匯入新店溪。 1960年代,景美進入開發期,許多河道被不當使用,遇有颱風豪雨,興隆路一段、二段周邊,總會傳出水患,至2017年仍然相同,所以臺北市政府在附近興建「滯洪池」與「隧道排洪」,才解決興隆路二段與辛亥路、福興路附近的水患。景明街1960年代的水災,充分說明景美地區在山丘環繞的谷地地形,遇到急降雨即容易淹水;而先前的水患則是都市開發後,萬盛溪天然河道被廢棄,排水不良所至。
名稱:景美代天宮 廟址:景興路201巷12弄8號 供奉:媽祖 特色:台灣經濟起飛,中南部移民進入景美落地生根 一、廟的興建: 位於景興路景中街交會口後方仙跡岩山邊,供奉天上聖母媽祖。為民國70年,由雲林崙背奉天宮分香而來,於民國80年與建商換地興建,為景美地區規模最大媽祖廟,集道教神祇於一宮,見證民國70-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大量中南部移民進入北台灣工作定居,所帶來的另一波原鄉神明信仰在台北落地生根。 二、恭奉主神: 媽祖,於宋代湄洲莆田人,名默,稱默娘。喜淨禮佛,得道普渡眾生,升天成道。元、明封天妃,清代因施娘攻台,奉為保護神,清帝冊封天后。 每年農曆除夕,廟方舉辦上香團拜與發發財金活動,居民參加踴躍。每年3月,廟方舉辦返回崙背奉天宮進香活動,參加人數眾多。
第 4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