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自清乾隆五年(1740)開始,郭錫瑠先生為了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的農田,用其一生心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經過20年的努力不懈,成功從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築圳引水灌溉台北盆地東畔一千二百多甲的農田。而後其子郭元芬先生將取水口由青潭改在碧潭,並將橫跨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原用來運送灌溉用水的「ㄩ形」大木梘,改成「V形」的菜刀梘,以防止行人通行破壞木梘,瑠公圳終能順利運作。 瑠公圳的管理組織及圳道水路分布,幾經更動,由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上,在景美地區有一條興福支線,灌溉興福庄的農田,其圳路是從今景美國小左前方(以前衛生所前、景美公有市場北側),經景後街再沿景美山山邊,將灌溉用水送至景興國小附近。圖片上是景後街188之9號前興福支線的遺跡,由此小巷可穿過景美街到景文街原來瑠公圳的 主幹道。 興福庄又名十五分庄,西起於橋頭(今興隆路一段與二段分界點,近景興路),東至馬明潭山(今興隆路三段底、再興中小學前),北以蟾蜍山為界,南臨溪仔口山(今景美山),為一三面臨山的谷地,並有萬盛溪流貫其間。
1907年(日治明治41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將霧裡薛圳與上埤併入瑠公圳組合中,並開始投入大量經費整治瑠公圳。原來木梘(水橋)效率不佳,且須經常拆卸及維修,於是日本政府在1908年(明治41年)建造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瑠公圳位從景美街局部改道景文街的原因有四: (一)灌溉用水不能停止供應,原來輸水的木梘沒有替代設備,所以必須另外擇地興建輸水橋樑工程。 (二)原走景美街的圳道,到下街偏左轉入景美集應廟前方直行流向公館,把圳道拉直是有其必要性。 (三)景美老街人口密集、商業繁忙,在水圳兩邊僅供人員通行的 騎樓,而將景美老街的水圳轉變成一般道路道路勢在必行。 (四)景美新店往來頻繁,亟需有一座聯繫兩方的陸運交通橋樑,以供人車通行,取代在景美溪的擺渡。 基於以上四原因,就從原本在新店快樂旅社東側往景美街的圳道,改行快樂旅社的 西側,並新建水陸兩用的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瑠公橋--下方箱涵通水,上方橋面供人車通行),圳道則改行景文街,但至車前路前方50公尺流入景美街西側,在集應廟北方在街上原來景美街的 就圳道直行往公館。
瑠公圳的圳道水路分布,到了日治時期有了重大的轉變,1901年(日治明治34年)實施公共埤圳政策,將私人產權經營的水圳,開始以政府公權力介入來管理水圳。但有些水圳重疊、灌溉效率不佳,於是在1907年(日治明治40年)再實施公共埤圳組合,開始進行水圳整併,其中最早將瑠公圳、霧裡薛圳與上埤等三圳埤,規劃合併組成「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 在景美地區,由景美溪取水灌溉台北盆地西區農田的 霧裡薛圳被整併後,公館以南的主幹線就被廢除,原來圳道被填平為道路,而公館以北的霧裡薛圳系統則被併入瑠公圳水利組合的第二幹線。 之後陸續併入台北盆地各地的灌溉埤塘,改為「瑠公水利組合」,而依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其圳道幹線及支線分布如下: (一)幹線、第一幹線、第二幹線。 (二)支線十二條(興福支線、第一霧裡薛支線、第二霧裡薛支線、第三霧裡薛支線、林口支線、大安支線、東支線、西支線、西新庄子支線、牛埔支線、五份埔支線、舊里族支線)。
霧裡薛圳相傳開鑿於清雍正年間,比大家所熟知的瑠公圳要早,但它卻已漸漸被遺忘,一般人大都只知有瑠公圳,而不知霧裡薛圳。 而霧裡薛圳為何被日漸遺忘,其最主要原因可能在於,1901年(明治34年)起日治期間在台灣實施埤圳公共化,此時霧裡薛圳、瑠公圳等都被認定為公共埤圳,到1907年(明治40年)之後又逐步整併各地埤圳系統、圳道,因此,霧裡薛圳終被整併為「公共埤圳瑠公圳水利組合」,同時埤腹附近的霧裡薛溪取水口被廢除,景後街到公館街的俊道則被填為道路,久而久之霧裡薛圳即漸被遺忘。 由明治32年(1899年)日治時期調查景美老街鼠疫(百斯篤/PEST)所留下的文件,當時除了流經景美老街的瑠公圳外,還有一條由木柵路一段流經景後街的水圳,這條水圳就是1907年被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水利組合」的霧裡薛圳。
 景美溪在舊時稱「霧裡薛溪」,又稱「內湖溪」,其上源為永定溪與石碇溪,流經新北市石碇、深坑兩區與台北市文山區。溪流經石碇與深坑之後,過頭廷魁(動物園所在地),溪流向西南走,開始有較寬闊平坦之河段,到政大附近,有指南溪(大坑與小坑溪匯合下游)匯入,到了樟腳附近,出現倒S形之曲流,過景美後,在溪仔口附近流入新店溪。 溪仔口港闊水深,位居景美溪與新店溪的交會口,是為景美客貨運輸出入的港口,當時行駛景美溪與新店溪上行駛船隻有二百艘之多。清代駛至溪子口附近的船上常有來自大陸的福州杉、石料、唐山磚、酒缸等,而由新店、宜蘭、烏來、石碇、坪林等地出產的貨品,也以溪仔口為對外轉運中心,因而在清代乾隆年間就發展成街肆,溪仔口街上有輾米廠、雜貨店、染房、肉攤等,非常繁榮。而後因為泥沙淤積,進而逐漸沒落,到了日治初期,溪仔口的船隻已漸減少,市況大不如前。 上圖是1950年代從萬慶巖清水祖師廟眺望溪仔口的情景,一葉扁舟航行於景美溪中。
景美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秀朗社所居,根據日學者伊能嘉矩的《大日本地名詞書續篇¬¬—臺灣》所述,雍正七年(1729)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由林口庄(今水源地、公館一帶)開墾拳山〈臺北盆地東南盆緣丘陵一部分,外形如拳頭,即公館蟾蜍山一帶〉,結果與秀朗社發生衝突,有百餘人遭殺害;後5年,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建立公館庄(今公館街)。 當時的移民,從今水源地、公館翻過蟾蜍山向東、向南開墾,或沿著景美溪右岸前行,來到公館街及溪仔口落腳,開闢了萬盛庄、逐漸形成十五分庄(興福庄)。也就是說到乾隆初年(約1740年)今景美地區的溪仔口、三塊厝和十五分庄一帶均已開墾,後來並形成興福及萬盛兩庄;到嘉慶道光年間,梘尾漸成聚落及市集,才成為景尾街。 清乾隆年間,先民開墾時期,景美轄屬於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淡水堡;嘉慶年間在拳山附近再設「拳山堡」,光緒年間更名為「文山堡」,取其「文山秀氣」之意,其範圍包括今日之臺北市文山區(景美、木柵)、深坑、石碇及新店、坪林等地區,約是景美溪、新店溪流域。今台北市文山區之名稱,即是拳山堡、文山堡的緣由。
景美溪在舊時稱「霧裡薛溪」,又稱「內湖溪」,其上源為永定溪與石碇溪,流經新北市石碇、深坑兩區與台北市文山區。溪流經石碇與深坑之後,過頭廷魁(動物園所在地),溪流向西南走,開始有較寬闊平坦之河段,到政大附近,有指南溪(大小坑溪匯合之下游)匯入,到了樟腳附近,出現倒S形之曲流,過景美後,在溪仔口附近流入新店溪。 早期的景美溪很深,船隻可由基隆、淡水通道艋舺再到景美,由於有水運渡口功能才使景美街於嘉慶道光年間成為市集,當時有煙館、茶館、染房、食堂、小吃攤、肉攤、雜貨店等,異常熱鬧,各地民眾,如木柵、新店、深坑、石碇等地,都會到景美採購用品,早期的景美可說是一個日常貨物的集散地。而後隨著1908年水陸兩用的瑠公橋的完竣、景美通往木柵道路的拓寬、1921年萬華新店鐵道相繼通車等因素,景美溪的運輸功能終被公路與鐵路所取代。 除了河運交通外,景美溪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照片中婦女成群於景美溪中洗衣與聊天,景美溪也形成了 另一種社交場所!
景美街舊稱「景尾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因在清嘉慶年間渡口由溪仔口遷移至街口的梘腳潭,而使景尾街逐漸繁榮。1908年(明治41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原圳路空溝填平,景尾街由圳道變成往木柵深坑的道路。 1919年(大正8年)日治政府設景美公有市場〈今景美街與景興路282巷交叉口〉,以公有市場為界,舊市場豬肉攤以南到溪邊,這段稱「頂街」,為早期最熱鬧的街道,也多是早期在地人開設的商店,有茶館、南北貨、米穀雜貨、藥房、染房、日用百貨、菸酒…等;而豬肉攤以北到景美集應廟,這段稱「下街」,原本多是到景尾街擺攤的外地攤商,生意也較差。後因河道廢弛,萬新鐵路及公路相繼開通,人流逐漸轉移到下街,也形成今日下街比頂街熱鬧的景況。 隨著時代變遷,現今景美街就是所謂的景美老街,雖已老態龍鍾,但仍是交易熱絡的市集,充滿活力,上午是傳統菜市場,晚間則成為景美觀光夜市,但大都集中在下街的區域,為周邊地區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
自清代以來景美地區開墾後漸形成的萬盛庄〈含後來的景尾〉、興福庄兩庄,其行政隸屬之變遷,分清朝、日治及民國三個時期,如下表。
通常橋都是因地名而命名,然而景美卻是因橋而產生地名。 景美地名是由「梘尾」而來,其來源乃因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瑠(1705~1765)開鑿瑠公圳時,引新店清潭溪水源灌溉大台北東區農田,經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架設大木梘輸送灌溉用水,景美街位於木梘的尾端,故稱地名為「梘尾」。 木梘就是圳路跨越溪流時所架設的木製過水橋。 日治時期,因「梘」字少見,日人將「梘尾」更改名稱為「景尾」(梘與景以閩南語發音相同),1920年後隸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管轄。光復初年,景尾為台北縣深坑鄉的轄區;至1950年(民國39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景尾自深坑鄉獨立設鎮、木柵設鄉,設鎮時因景尾的「尾」字不佳,好像是窮途末路、風景最差的意思,當時縣議員林佛國提議更改為「美」字,經大家同意後,定名為「景美」,行政區域為台北縣景美鎮。目前景美地區的在地人以閩南語發音,仍稱景美為「景馬」而非「景米」。現今台北捷運、公車行經景美,閩南語播報站名時,仍稱景美為「景馬」。
名 稱: 景美山-龍吃水景觀 地 點:景美山與景美溪交會(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與景美溪邊) 特 色:山水連成一體 一、南港山系餘脈: 景美山早期稱為溪仔口山,民眾稱為仙跡岩,是南港山系延伸出的餘脈。南港山系是由南港東往西至蟾蜍山、寶藏巖,在中埔山附近支脈進入木柵景美的興隆山、馬明潭山、景美山,尾稜延伸到景美老街附近的圳後山。 二、圳後山與景美溪交會: 圳後山古代與景美溪相連,也就是山脈直下溪水中,形成所謂地理上的「龍吃水」景觀。一般民間以為龍能吃到水,是地靈人傑寶地風水。 三、龍吃水景觀的改變: 早期景美往木柵,因山脈橫阻,通行路徑一為舟船往返,一為必須攀越景美山,出入費時。 首次變動:龍吃水景觀是乾隆年間「霧裡薛圳」的開闢(約1740年代),水圳沿世新大學山邊架設,水圳兩岸成為人行路徑。 第二次變動:為1908年(明治41年),景美街水圳填補為道路及拓寬往木柵道路開通,事件記載在「開道碑」上。1919年(大正8年),以路基架設「輕便車道」,自景美通往木柵、深坑、石碇,自此奠定景美成為台北南區交通的樞紐。輕便車隨萬新鐵路拆除而癈弛,變更為公路。…
仙跡巖(巖是漳泉對山上宮廟寺的稱呼)位於海拔一四四公尺的景美山上,建廟以前,信徒於狀若仙人足印的岩石上放置香爐供信徒焚香膜拜。民國三十五年間,在景美頂街行醫的林金水發起建廟提議,鄉民熱烈響應,經善眾公推地方耆老林佛國違建廟主任委員,敦請名醫林黃鐘鎮長規劃興建經多年籌劃、募款興建,終於民國四十年修築完成;後經德高望重的謝木海先生持續投入建設,舊八景於焉形成;之後監察委員許炳南先生繼任主任委員,於登山口建立牌樓,並經多次擴建而成今日廟貌。 仙跡岩廟樓上主祀神孚佑帝君(呂祖純陽仙翁呂洞賓),信眾奉稱為仙公,龍邊恭奉釋迦牟尼佛,虎邊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樓下分別奉祀地藏王菩薩及福德正神。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為仙公聖誕,有慶祝祭典,另外農曆元月七日至九日有拜春斗之祈求平安禮斗法會,農曆九月七日至九日亦有拜秋斗之九皇星君禮斗法會的祈福祭典活動。 仙跡巖經多次增建,前山後山有長壽路、登仙坡、凌雲路、明遠台、消遙嶺、御風亭、抱根石及腳印巨石等舊八大景觀。在廟前正殿石柱上題有多副對聯,其中一副刻上「仙氣此山中風光鍾秀,跡痕留石上雲樹生春」,頗能形容仙跡巖意境。
第 12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