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瑠公圳圳道流經過景美,清澈的溪水除灌溉之外,也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用水,居民的 生活經驗也與瑠公圳密不可分。除了日常生活之外,也提供碾米所需的動力。 林慶豐號米行事景美的名人林永生先生所經營,他曾任日治時期台北州文山郡新店庄的庄長,也投資經營萬新鐵路的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擔任監查役(監事),1950年(民國39年)景美設鎮時擔任景美鎮代表會主席。他在車前路開設林慶豐號,經營米店,碾米工廠設在萬隆變電所附近的 三塊厝,地點就在瑠公圳旁,當時就是利用瑠公圳急速的水流所產生的動力來碾米。 照片中是1910年代,林慶豐號米行設置在瑠公圳圳道的樁米水車,當時跨越瑠公圳的 橋樑是以木材為原料。
在景美街景美集應廟往北十公尺的市場內,有一處Y字形的街道,只要是Y字形的道路,背後都有其過去發展的地景紋理。 照片左側是1908年以前由新店端走木梘水橋經景尾街往公館方向的瑠公圳,這是瑠公圳在景美地區最原始的圳道,也就是現在景美街道路的的前身。而照片右側是1908年後由新店端走瑠公橋經景文街東側往公館的圳道,此一圳道在車前路前方十公尺處由上海生鮮包旁切入景美市場內,與原來舊道會合,再以原來的圳道往北到公館。 景美集應廟的戲台--中正台,在1960年完工,就夾在瑠公圳的舊道與新到的中間,到前方形成會合的Y字路,周邊的商店就以鐵皮臨時搭建或以塑膠傘撐起來當臨時攤位來做生意,市容非常的混亂。 照片右側1908年後的新圳道,因靠近景美文街,是以景文街的 門牌號碼來編排;而舊道則是景美街道路的主幹道,地址是以景美街來編排。
劉軟綢 景尾望族後代,光緒八年 1882年生。 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任國小學教員,在景美公學校。 任教十四年、民國九年時去職務,任深坑庄助理。 民國十一年晉任莊長,次年任信用組合長。 十六年辭莊長職務,十八年被任命台北州協議會員參與州政,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代理臺北縣文山區區長,次年一月卸任嗣後任瑠公水利委員會秘書多年,劉先生行政資歷相當豐富完整,對地方建設及為地方福祉有一定的參與及策劃,是鄉里建設影響重要的士紳。 民國五十八年逝,享年八十六歲。
興隆市場位於興隆路二段97號,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擔任台北市長期間(1978-1981)所建(未改妝前的興隆市場入口上方還留有李登輝市長的題字)。興隆市場於1980年興建完工啟用,以安置原有羅斯福路五段及興隆路2段22巷、黎忠市場附近的流動攤販為主,為臺北市公有傳統零售示範市場之一,也是台北市邁向現代化都是的重要建設。 興隆市場於2010年參加台北市政府「2010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改妝後的興隆市場在「建物立面改善類」奪下金獎。根據評審團發言人、北科大建築系主任蘇瑛敏的說法,興隆市場改造案重新活化30多年老市場,用彩色鋼板打造雙層牆,不但遮陽、通風更能遮醜,入口打造無障礙通道、周邊景觀也同步美化,成功打造友善空間,兼具空間設計及實用性,令評審印象深刻。 臺北市在2007年8月-2010年12月推動「整潔明亮的傳統市場新風貌計畫」,期能提升公有傳統市場的整體形象,培養攤商共同維護環境清潔之意識,並且凝聚攤商們的向心力,建立市場內部現代化經營行銷的理念。興隆市場也在此期間重新拉皮改妝,並於2010年參加台北市政府「2010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在「建物立面改善類」由台灣的蔡世鏗建築師事務所所打造的「興隆市場」奪下金獎,打敗來自以色列藝術大師亞科夫‧亞剛打造的水源市場外牆「水源之心」。
謝木海 民國前三年,生在北投奇里岸,兩歲就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扶養五位兄弟, 畢業於北投小學即考得,台北高等商校(今天的國立台北商專) 日治時期該校是台灣人富裕子弟所讀,費用較高,無力就讀,乃轉成淵中學以徒步往返北投於雙連之間就學, 因家境貧窮,半工半讀到畢業,學業完成後,母親不幸病逝。 由於為人殷實,不久即有相當穩定的工作, 二十二歲與妻潘四結婚,並以甲種優等技能成績,考入日人創辦的自動車貨運株式會社工作,由於當時台灣受日人他族統治,深刻感覺要應付日人的欺壓就必須在工作上有特色,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使日人同事心服,經過多年勤奮努力,因工作表現優異予以被遴選前往日本進修深造。 返台後,因優良的表現而身為景美營業所主任,身為該廠區區長,為當時先進產業地方重要主管。 光復後共創立有貨運公司、汽車材料行、礦業公司、車體營造廠及漁業公司等事業。 他對子女教育也很重視。 常以仁、義、禮、悌、信等啟緬子女做人處世的道理。木海先生晚年和妻子從信佛教,擴大建設仙跡岩廟宇並建休閒活動場所,供早覺會健身晨操,對地方休閒及健康非常重視又創建仙跡巖圖書館,以便青年學子有清幽閱讀場所,進成立慈善委員會,發放實米,施捨棺木給貧困之人,又任景美區調解委員會歷任十餘年,排解紛爭,造福鄰里。 先生生性簡樸慈祥和煦,談吐風趣,一生克己待人,歷盡滄桑體會良多。 常訓示子女們要和睦相處,敦親睦鄰,效法先人以德報怨回饋社會。 先生育有四子三女,逾七十三年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1.藝閣與蜈蚣閣 蜈蚣閣是藝閣行進的一種形式。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成書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連橫的〈詩意〉一文均有記載,台灣竹枝詞中記載更多。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元宵節的藝閣活動--迎閣(「迎囝仔」)及其盛況 1960年代,景美在元宵節的時候曾盛行過幾年以「蜈蚣閣」形式行進的「迎囝仔」藝閣活動,用約八尺長一尺半寛厚板連接好幾節長,形如蜈蚣,上面固定著椅子,端坐著貌美可愛、化粧成威嚴鮮艷、取材忠孝節義歷史故事人物的兒童,由幾拾位力壯青年抬著,以鑼鼓開路。迎閣常以頂、下街互別苗頭的方式進行:頂街的閣陣向下街遊行展現(由圖中可見其閣具極其高大華麗),下街的藝閣也逆向頂街還以顔色,熱鬧非凡。一陣大車拼至正月底人疲力竭,新春漸離方曲終人散,短暫休兵。 雙方之拼場互別苗頭,日治時期早已存在。例如:當時頂街民眾以石門宮為聚點,組織北管社團「文義軒」,下街民眾也以進興宮為聚點,組「文樂軒」,各自用利用農閒工餘,勤練吹打鑼鼓,拉弦彈琴,排演北管子弟戲自娯。兩派社團對各種活動都競爭得非常熱烈,每逢祭典自動參加迎神賽會,繞境遊行,並搭棚演戲一展技藝,尤其在戲碼和戲服上更是各出巧思以求壓倒對方,地方民眾因此得以大飽眼服。
1.藝閣及其類型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迎閣」多閣串聯如蜈蚣行走 「迎閣」是景美地區獨特的藝閣民俗活動,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即以「蜈蚣閣」形式前進。該活動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附圖清楚說明景美地區當時「迎閣」活動多閣串聯行走如蜈蚣的情形。
1.藝閣及其類型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迎閣」多閣串聯如蜈蚣行走 「迎閣」是景美地區獨特的藝閣民俗活動,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即以「蜈蚣閣」形式前進。該活動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附圖清楚說明景美地區當時「迎閣」活動多閣串聯行走如蜈蚣的情形。
霧理薛圳取水於霧理薛溪(現今的景美溪),但是水圳的圳頭到底在哪裡,是從景美溪的哪一段開始引水建水圳?依據文獻記載有二筆資料提及。 一、《淡水廳志卷三》241記載:內湖陂又名霧裡薛圳,在拳山堡,距廳北一百餘里。莊民所置。其水由內湖溝仔口、鯉魚山腳築陂鑿穿石門過梘尾街、後溪仔口、公館街後通流,灌溉大加蠟西畔古亭倉、陂仔腳、三板橋、大灣莊、下陂頭及艋舺街一帶等田七百餘甲,至雙連陂為界。 二、根據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38)出版的《瑠公水利組合概況》有關「霧裡薛水源及灌溉區域」陳述,…本圳是從文山郡內湖庄土名埤腹的東南邊起,向北西彎曲後,朝景尾而走,在景尾溪的彎曲地段修築堰堤,以做為取水的水源,同時為了引水,在溪的東岸開鑿水圳通至景尾街,更穿過街後山巖,出了景尾街就直通公館街的街後,在此與瑠公圳並行…。 霧裡薛圳的取水口在文山區鯉魚山附近的和興路一帶,而根據實地踏查,景美溪堤防邊和興路26巷11弄小巷往北應該是霧裡薛圳取水口最可能的位置了,而由1904年台灣堡圖上仍可以在埤腹西南看到霧裡薛圳引水的 圳道。
霧裡薛圳除了又稱內湖陂外,還被稱做周七股圳,而為何會被稱為周七股圳?據說與興建水圳過程中資金籌措有關。 相傳霧裡薛圳在1724年就由佃戶們商議並開始興建,但是在建築的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而停頓,之後經由向當地的十位周姓人士,募集了七股資金,才得以繼續興建,水圳因此有周七股圳之名。 霧裡薛圳又稱內湖陂,這二個名稱均是因水圳取水源於景美溪而來,而其又被稱周七股圳,則是來自當時興建過程中的一段重大的產權移轉,水圳的名稱蘊含了典故,值得繼續流傳。
無論是《淡水廳志稿》或是《淡水廳志》都記載內湖陂又名霧裡薛圳,但時至今日已經很少人會用內湖陂來稱呼這條取水於景美溪的古圳道。 《淡水廳志稿》及《淡水廳志》均描述,內湖溪源出鹿簝窟山,西流南會升高坑,北會萬順簝坑,西北至內湖陂...。《淡水廳志稿》是在清道光年間所編纂,而《淡水廳志》則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所稱內湖溪就是現今的景美溪,所稱內湖陂就是現在慣稱的霧裡薛圳,而日治時期所繪製的台灣堡圖(1904年),內湖溪名已不復見,改稱為景尾溪。 霧裡薛圳又名內湖陂,取水於景美溪,因為早期景美溪被稱為霧裡薛溪或內湖溪,因此水圳又稱內湖陂。
在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前方高架道路一帶,因位於景美溪匯入新店溪入口,故稱「溪仔口」。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由此渡口登岸開墾,為景美較早開發繁榮的地方。清乾隆嘉慶年間溪仔口舟楫繁忙,可說是台北盆地南方最熱鬧的街肆,後因河道淤積,渡口溪仔口改到上游的景美街口的「梘腳潭」〈即木梘水橋下方一帶〉上岸,溪仔口就逐漸沒落。 此外來台拓墾的安溪先民也恭請家鄉保護神清水祖師神尊來台,在溪仔口興建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奉祀,也是景美地區最早的廟宇。今景美仍有一條名為溪口街的道路,也是早期先民由溪仔口渡口通往三塊厝、景尾街的主要通路。
第 11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