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31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輸送灌溉用水的木梘須經常維修,且景尾溪(今景美溪)兩岸之間也有人車通行需求的急迫性,於是在日治時期的1909年(明治42年) ,建造一座橫跨景尾溪的橋樑,這座橋樑從新店快樂旅社旁跨越景尾溪接景文街,橋樑下方是輸送灌溉用水的涵洞,橋面則供人車通行,是全台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水利工程,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新橋取名為「瑠公橋」,是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

        日治時期之前,台灣灌溉用的水圳,皆屬於私人開發的私有產權,瑠公圳當時產權已由郭錫瑠後代轉售予板橋林本源(林家花園起造人)的先人林益川,日人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乃將私人水權集中管理,從新規劃為公共埤圳,瑠公圳原來以木梘輸水由今中興路至景美街,改成以官方建造之瑠公橋的涵洞輸送,並將圳道改由快樂旅社通至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左前方的上海水煎包店前方流入景美街的圳道。原來由景美溪至集應廟附近的瑠公圳廢棄舊圳道(今景美街),經常積水易滋生蚊蟲,基於公共衛生考量,乃將舊圳道填滿為馬路,並配合木柵路拓寬,而將此段公共工程的過程以碑文記載,矗立於瑠公橋旁,此碑文即為現在放置在景文街景美國小旁的「開道碑」。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閱讀 4392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何文賢 / He Wen-hsien

最新自 何文賢 / He Wen-hs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