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960年以前景美地景樣貌

1960年以前的景美,歷經清治後期的台北府淡水縣拳山堡、台北府淡水縣文山堡;日治時期的台北縣文山堡景尾辨務所、深坑廳景尾支廳、台北廳新店支廳、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國民政府初期的台北縣文山區深坑鄉、台北縣深坑鄉;直到1950年由深坑鄉重劃分治設台北縣景美鎮,才有地方自治的主體性。

在此期間是以農業為主體及山區開採煤礦的社會型態,其重要的地景變遷為:
   1.1740年左右(清乾隆初年)先民自溪仔口開始開發景美,周氏家族開發霧裡薛圳自景美溪引水,經景後街往北,灌溉台北西區農田。

  2.1761(清乾隆26)年郭錫瑠在景美溪上架設木梘水橋,瑠公圳經由新店經景美街往北,於公館蟾蜍山下往東,灌溉台北東區農田。景美在木梘的尾端,產生「梘尾」的地名,是景美地名的根源。

  3.1800年左右(清嘉慶道光年間)渡口往前移至「梘尾街」前,景美街開始形成街肆。

  4.1831(清道光11)年建立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5.1860(清咸豐10)年景美集應廟在竹圍仔內(金景美國小南側操場)建廟,1867(清同治6)年遷移至景美街現址。

  6.1897(日明治30)年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設立,為景美國小前身,1898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同年9月成立景尾公學校。
   7.1899(日明治41)年為設深坑廳交通之便,開鑿由景美至深坑的道路。

  8.1908(日明治41)年日本政府興建瑠公橋(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橋下有箱涵輸水取代木梘,橋面則可供人車通行,圳道局部改行景文街,景美霧裡薛圳被整併至瑠公圳;南門通往新店的台車(輕便車)也在1908年完工通車。

  9.1909(日明治42)年填平廢棄圳道的景美街為道路,並擴寬修平往木柵的道路。

  10.1919(日大正8)年鋪設景美往木柵、深坑、石碇的輕便車軌道。

  11.1921(日大正8)年萬華至新店的萬新鐵路通車,景美地區先設十五分站及景尾站,後增設製罈會設前站;興建往十五分庄內的輕便車運出煤礦。

  12.1926(日昭和元)年文山郡大新自動車經營景美與木柵間之路線(先於大正年間經營新店至大稻埕路);此年也整治興福庄造成夏旱秋潦的萬盛溪。
   13.1927(日昭和2)年設立台北製罈會社

  14.1934(日昭和9)年於景美萬隆設立台北變電所

  15.1955(民國44)年新建景美橋,與瑠公橋並行;開通十五分到馬明潭的道路,興隆路可以直通木柵路。

  16.1950年代前後隨國民政府來台灣的企業家,在景美地區創設工廠如民生電化工廠、義芳化工廠等,及教育家創辦學校學如滬江中學、世界新聞職校等。義務教育的推廣,景美國小也成立興德分校及隆盛分校。

閱讀 2560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何文賢 / He Wen-hsien

最新自 何文賢 / He Wen-hs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