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景美十一號公墓(福興公墓)為文山19號公園預定地,墳墓已於2018年拆遷完畢,現擬開闢文文山森林公園,在預定森林公園中有一墓園和墓塔被保留下來,這就是「賴氏萬壽塔」,於2008年9月15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列為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坐落於興隆路二段203巷108號對面,從位於路旁的墓塚外圍,即可看見賴姓的標示,此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所興建,做為祖塔之用。墓塔在一棵榕樹下,就在排水溝上方的墓塔入口,設有階梯,在入口處左側造墓者為防止後人破壞,特別設置石碑警告,刻著「來觀者得利回家平安、來損者得病回家絕亡」,以嚇阻意圖破壞者。拾階而上,在右側即可看到以混泥土塑造的獅子頭造型,盤據在墓塔上方。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有關此一歷史建築之說明:賴氏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研究墳墓多年的文史工作者鄭遠祥表示,景美福興路底芬蘭山區的幾百座墓塚中,當屬這座最有特色,在台灣、中國與日本研究民俗與葬式的學術圈鼎鼎有名。鄭遠祥指出,「賴氏萬壽塔」興建於1940年,應是在黑潮文化圈內彼此文化交融下的墓塔,極有可能是北台灣唯一一座擁有沖繩葬式特色的家族墓塔。墓塔佔地約三十坪,屬於大型墳墓,前方墓頂混凝土獅子頭塑像,以獅鼻作通氣孔的設計,可能來自沖繩家宅屋瓦上的風獅爺,開門且無墓碑的特徵,也與沖繩雷同。後方的屋頂具有台灣攢尖墓塔的原型,墓塔的後方尖端部分為葫蘆型,葫蘆象徵匯聚天地之氣,屋頂上方接近頂端的琉璃磚為綠色、末端為紅色,具有象徵「煉丹」的風水元素,攢尖屋頂上的屋頂面的洗石子飾面與兩側落水口,也蘊含傳統風水意象,極可能是台灣攢尖屋頂墓塔的始祖。墓塔建材用料精美,工法亦頗精良,值得保存。
頂公館福德宮位於公館街44號,公館街由羅斯福路五段入口處設有"頂公館福德宮"的牌樓,沿公館街進入位於右邊的福德宮,已被兩棟公寓包夾,為都市發展過程中特有景象。頂公館福德宮建廟於民國五十三年,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此地早期居民以許姓居多,廟內建廟捐款紀念碑上的善心人士皆以許氏為主,足以說明。民國103年因廟體老舊進行重建,於民國104年6月11日新廟落成。公館街所處區域,為景美開發初期即已發展的街道,舊稱頂公館(公館則在公館圓環的東南側,居民稱下公館)。目前在福德宮對面的巷仔內,仍保有一整排磚造紅瓦的老舊建築,為早期聚落留下見證。
福庄(十五分庄)曾經存在的一塊石碑,是在1926年(日治時期昭和元年)所豎立的"興福浚溝修路記",地點在舊地名橋頭(今興隆路二段頭勝安宮前)的橋邊,已於二戰後毀於颱風,今已不復存。根據台北文獻直字第七十二期第91頁記載,碑文內容如下:『興福浚溝修路記 興福在文山郡景美之東北方 百餘年前 先開於萬盛 岡巒環三面 中有良田數百頃 溝澮通流灌溉 先民躬稼 事蓄無憾 潤身潤屋者 相踵而起 曾幾何時 溝土日積而水日乾 山澤之氣不為通 後人坐視夏旱秋潦…
和伯公紀念會館位於興隆路一段271巷4弄3號,由興隆路二段3號旁巷子進入較方便,其前身為和伯公廟,於2010年因都更改建案於已拆除,2014年建物完工後重建於現址,並更名為和伯公紀念會館。進入和伯公紀念會館,在神龕上供奉和伯公的神尊,神尊後方有石造墓碑,神龕下方有石造小屋供奉其骨灰罈。原來的和伯公廟位於興隆路二段25巷1號,最早小廟建於1931年(昭和6年)在25巷口的興隆路上,1964年因興隆路拓寬才由興隆路遷移至巷內,當時因地處低窪地區的農田,因而常遭水患,是於1968年墊高重修,並於2004年再次大事整修。廟中奉祀和伯公,本名為羅阿和,一般民眾尊稱其為和伯公,與客家村落祭祀的伯公(土地公)不同。據說和伯公生前待人和善,熱心公益,因未娶妻生子,死後其土地無人繼承而被人佔據,附近居民感念其善行,將其骨灰收葬並設香爐供人膜拜,後有石碑打造業者奉獻石造墓碑,相傳頗為靈驗,之後信士打造金身供奉於廟中石造墓碑前。
台北江西會館位於興隆路二段116號,為1949年播遷來台的江西人所設。1949年(民國38年),江西省保安團團長鄭執慶率領部署來台,安排在景美定居,並於1953年(民國42年)9月成立台北江西同鄉會。1955年(民國44年)5月於景美興隆路購地500坪,並於1965年(民國54年)籌劃興建江西會館。1971年(民國60年)9月完成一樓工程,並設置萬壽宮供奉江西地方神祇許真君,後陸續增建,於1977年(民國66年)9月全部竣工。萬壽宮由會館旁96巷口進入,一樓主殿供奉許真君(江西治水除妖的地方神),左右兩側為崇孝祠,龍邊祭拜歷次戰爭之烈士英魂,虎邊祭拜江西歷代先哲鄉賢;在崇孝堂外側樑柱上一附對聯刻著「暫奉魂靈安寶島、待隨旗鼓反神州」,可清楚了解當時反攻復國返家鄉的情懷。在二樓懸掛一幅江西省大地圖,三樓設有崇孝祠安置江西同鄉的神主牌,並設有文史館記載保留山西省的人事物。根據熊約翰先生表示,前江西籍立法委員姜伯彰先生為該館貢獻最多的先賢,並創辦「江西文獻季刊」,報導當代人物章贛先賢山水文物等。台北江西會館為少見大規模的同鄉會共同建築,萬壽宮亦是少見的「外省」廟宇,景美的台北江西會館是了解「外省人」心境很特別的地方。
名稱叫古亭地政事務所卻位於景美。原來古亭地政事務所在民國58年設立後都在古亭的汀州路上,在於80年11月26日才自汀州路舊址搬遷至景美萬隆街現址(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47之12號)。古亭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由原臺北市地政事務所於民國58年4月1分設為臺北市松山、建成、古亭等三個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最老的地政事務所之一。後來又陸續成立士林地政事務所(民國63年1月1),中山地政事務所(民國70年7月1), 大安地政事務所(民國78年7月1日)。至民國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重劃,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調整為文山、中正(愛國東、西路以南)二區迄今。 古亭地政事務所也於80年11月26日自臺北市汀州路舊址搬遷至萬隆街現址,比較接近服務範圍的中心,並於自89年6月15日於臺北市文山行政中心成立「文山地政便民工作站」,就近服務木柵地區的市民。
文山興安宮位於仙岩路16巷64號的興安宮,建廟於1917年(大正6年)。當時在仙跡岩山麓下開採煤礦(名為永豐煤礦)時,因應採礦工人入礦坑前需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而設立,建廟之初,為容不下一人的小廟,曾於民國40年重建。永豐煤礦曾停採一段時間,留有賴琳松先生(當時為礦工的工頭)為首等12戶未遷居,繼續管理興安宮。民國63年再次採礦,由賴氏發起於民國68年重建廟宇,並於73年擴建。附近麥田山莊興建時,為使基地完整,經協調廟宇往外遷建,由建設公司出資建造二層樓粗胚,再由信眾集資修飾外貌,於民國83年完工,呈現目前的廟貌。因廟宇外移,目前廟地所在位置,為當時永豐煤礦的礦坑口。興安宮供奉主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左配神為觀世音菩薩,右配神為呂純陽仙公祖(呂洞賓),又陸續供奉三太子、關聖帝君、媽祖、上帝公等,為一民間常見多神祇廟宇,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及廟慶時,皆辦理進香慶典。因所處鄉里住有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廟宇供奉的福德正神特別稱為翰林土地公。
溪洲福德宮位於台灣師大公館院區西南角,即溪洲街與環河快速道路交口的位置,廟址是溪洲街臨16號,所處位置為公共路地,故非永久的戶籍建制。目前所見福德宮,已是第四次重建,根據廟史的記載,內奉土地公係於1741年(清乾隆6年),由陳仲惠與邱煥兩位先民,由福建省同安縣恭請隨行,渡海來台。最早的小廟建於堤防外的新店溪畔,不幸於1927年(昭和2年)遭洪水沖毀,土地公乃由陳江湖先生暫奉家中,嗣與高旺興先生奔走籌資,原址重建。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因防災因素,增建堤防,福德宮又遷建至溪洲街103巷30號前;又因1990年(民國79年/歲次庚午)環河快速道路興築,而落腳於現址。現在外部牌坊雖稱廟名為福德宮,但廟門上方石碑的原始廟名,乃根據廟況的小空間,謙稱為福德祠。福德祠雖小,但因奉祀的土地公年代久遠,為萬盛地區最被敬重的土地公廟,萬隆集應廟保儀尊王出巡時,即以此廟為停留的首站,可見其在信徒心目中的地位。
十五分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簡易站(未設售票亭),原來的站址在今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六段分界點交口的萬美大樓前方,萬美大樓則為當時的儲煤場。輕便車由景隆街直行接興隆路二段至海巡署附近,將新益煤礦、萬隆煤礦運至火車站附近的堆煤場;並有一支線由靜心小學旁經仙岩路六巷至仙跡岩山腳,將永豐煤礦的運出至堆煤場,再由萬新鐵路送。民國四十四年,十五分火車站更名為萬隆站;民國五十四年萬新鐵路停駛,火車站及鐵軌隨即拆除,火車行使於景美的畫面,就只留在耆老的記憶中。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感言篇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莊秀美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施增與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第 17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