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萬和里踏查活動紀錄(一)                   (何文賢老師導覽  邱螢輝整理) 一、查路線如次: 古亭地政事務所→萬隆橋→萬和1、2、3號公園→刺桐樹→市 圖景美分館、游泳池→台大御花園/全聯→萬福國小、台灣欒 樹→公館街、頂公館福德宮→萬新鐵路舊道(羅斯福路四段…
萬盛庄踏查—古亭地政事務所、萬和公園、溪洲街眷村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古亭地政事務所: (上圖:古亭地政事務所) 原在汀州路三段時的古亭地政事務所,最早為台北市唯一一所地政事務所,後台北市人口逐漸增加、改制,地政事務所遂漸分為建成、中山、松山、士林、大安,以及古亭等六所。 古亭地政事務所於民國80年間由古亭區汀州路三段遷至現址(位於萬和1、2公園旁),負責愛國西路以南的中正區及文山區全區地政業務。現在所在地的地目有部份為市場用地,故成立之初一樓樓層設立萬和市場,但現已成為台北市農會的物流中心。萬和市場為何結束經營?因眷村未改建前在眷村內有攤商聚集的隆盛市場,為附近村民日常購物之處,買賣雙方熟悉互動密切、可賒帳,充滿人情味;而新建的萬和市場,是為安置遷建及標租的攤位,入駐許多外來攤商,故不敵隆盛市場的競爭,致生意清淡,最後仍由政府收回管理。 古亭地政事務所西側為少康退舍、南面為建新新村,兩處未與隆盛、崇德兩村同步改建,但目前已搬遷完成,正準備改建。 二、萬和公園: (上圖:萬和公園內部景色) 萬和1、2、3號公園,是景尾溪舊河道的整建與利用。從古亭地政事務所東面的萬和1、2、3號公園,往北延伸到市圖景美分館、游泳池到萬年公園,連貫呈長條狀,且地勢低漥。此處原本為景尾溪河道,因堤防築起河道斷流乾涸後,原溝渠埋下箱涵,地面整建成公園、機關用地等。萬和1、2、3號公園經多次整修,綠化、增建兒童遊樂及休閒設施、鋪設球場、電塔地下化等工作,已相當完善,但萬和里吳里長認為仍有許多改善空間。 市圖景美分館、游泳池,也是在舊河道上興建的公共設施,曾是附近區民經常使用的文教設施,但現已老舊、游泳池亦非標準池,使用區民漸少,正規畫將游泳池改成多功能的體能運動設施。市立圖書館景美分館及游泳池北面為台大御花園建案,是舊河道的市場用地與民間住宅用地合建的建築,因必須留有供市場使用的空間,早期有台北市農產品運銷公司所經營之萬年超市,因經營不善,後轉租給全聯社經營。 三、溪洲街眷村: (上圖:改建成「隆德天下」集合住宅的隆盛、崇德眷村) 在溪洲街的眷村有隆盛、崇德、建新、少康退舍等四眷村,早期下溪洲種植桑葚,少有人居,民國50年以後才有國防部〈軍醫署〉、陸軍〈示範樂隊〉、聯勤總部〈汽車大隊〉、少康辦公室等單位及其人員、眷屬先後來此落戶,形成隆盛、崇德、建新、少康退舍等眷村。其後隆盛、崇德眷村規畫改建為「隆德天下」集合住宅,原眷戶於96年1月完成遷出,96年4月開始施工,99年竣工,成為現代化住宅大樓,分13棟共有五百五十戶;建新、少康退舍並未與隆盛、崇德眷村的隆德天下同步改建。…
溪口街之歷史建築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溪口街,東起羅斯福路六段,西至景福街止,北臨景仁街,南鄰景福街。道路北側有公賣局製瓶廠。路底景美溪畔曾有景美屠宰場,後改為景美瀝青拌合廠,現為「新工處工程隊」。以下針對幾處別有歷史人文意義的地方,加以介紹。 一、台北製罈會社 台北製罈會社坐落在羅斯福路六段142巷,成立於1927年(日治昭和2年),成立的原因是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由令人敬重的景美耆老林佛國先生會同幾位好友捐地數甲,爭取「台北製罈會社」到景美設廠。台灣光復後,在1947年(民國35年)時改稱為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分公司的「景美第一製造廠」,1949年(民國38年)時被菸酒公賣局接收,改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1985年(民國74年)改為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及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類研究所。 據一位八歲即住到羅斯福路六段的許先生回憶說,原來製瓶工廠的大門位於溪口街前端大約三分之一的距離處,工廠大門對面有一間生產煤球的工廠,另外,溪口街靠尾端之處(瀝青拌合場)以前則是私娼寮及屠宰場。小時候,他與溪口街一帶的鄰居小朋友,經常跑到製瓶工廠內撿拾「針筒」充當水槍玩,而且因為玻璃製瓶需要先加熱讓礦砂溶解、成型,經過冷卻的過程,因此,冬天時大家都還會跑去製瓶工廠洗熱水澡。他還提到,當時的萬新鐵路有一小段支線,沿著溪口街直接進入製瓶工廠,是為了輸運產品及原料的需要而設置的。 目前屬於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的土地已由華固建設取得70年土地使用權利,一部分土地將無償建造大樓供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使用,其餘土地已推出僅有房屋使用權70年的建案「華固新天地」出售,工地正施工中。 二、第一代公寓 (上圖:第一代公寓) 位於溪口國小後方(溪口街55巷1弄)有一棟雙拼的三層樓住宅公寓,樓梯設置在樓前屋外空間,可說是公寓住宅的起源,就稱之為第一代公寓。 依陳振明老里長的描述與凃友忠前輩說明:該棟公寓建立的年代,推估屋齡應有五十年以上,因為民國五十年以後建的房子才有瓷磚及磨石子的建材,而該棟建物整棟為水泥建造的,可推估其屋齡。其左邊這棟全為水泥牆,右邊那棟則為瓷磚牆,可能是後來才貼上去的。 這棟有歷史的三層樓公寓屋前種植一棵九重葛,枝幹非常壯碩,樹高已長至三層樓高,推估樹齡約與建築同年代,非常特殊。 三、劉建記祠堂 (上圖:劉建記祠堂)…
景美高氏上派三房高佛成宗祠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   高佛成宗祠位於文山區溪口街1巷5號,為高氏上派三房的宗祠。高氏系出神農一支,始祖高傒源自山東。唐僖宗時,49世祖高鋼為避黃巢之亂,自河南光州固始率眷入閩,是為「開閩始祖」。其後開閩17世祖高山,為避元末之亂,再徙居安溪大坪,是為「大坪開基祖」。傳至明代,22世、23世之時叔姪分籍:上派叔輩 有佛安 、佛養、 佛成、 佛福、 佛信五房稱上五佛 。下派姪輩有積傳、 積良、 積淵、 積祥、 積賢、 積成…
景慶文化走廊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撰) (上圖:景慶文化走廊標誌) 景慶文化走廊位於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旁,由里長陳振明編列設置經費,凃友忠先生負責規劃完成。照片由吳志榮醫生、張傳生醫生以及熱心地方人士多人提供,於民國91年初設立此文化走廊。但因設置時日既久,展示板老舊,有更新的必要,於是在民國99年重新建置,即是今天所見的新樣貌。而藉由電腦影像處理過程, 照片的呈現更清晰,部分由黑白轉為彩色,版面極富美感,內容也豐富多元,很受好評。十多年來,有許多學校師生前來參觀 ,成為最好的鄉土教材,深具社會教育功能。 文化走廊在景福街入口處,規劃者以世代傳承的構想來製作,將歷史照片分列兩側,以「開啟時光寶盒」為文化走廊名稱 , 用許多珍貴照片串起十個主題。分別是: 一、景美地名的由來 二、歷史人文地圖 三、載來繁榮-景美火車站 四、處處可玩樂的童年 五、憶往生活點滴 六、清水祖師廟的演繹風華…
廢棄屋舍再利用-景美里辦公處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景美里辦公處) 景美里本無固定的辦公處所,直至現任里長(第11、12屆)林賢錡先生為提供里民有個交流空間,於民國100年覓得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廢棄軍眷宿舍,位於育英街57巷7~13號(4戶),經里長帶領里民整理,從荒廢的屋舍整建規劃為「景美里辦公處」和「景美里里民活動中心」。此處佔地約200坪,原始建物建於國民政府來台之初所建,距今應有60年以上,可視為歷史建築。   (上圖:景美里里民活動中心)   一踏入景美里辦公處大門,就讓人覺得清爽。因為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看不到落葉。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棵高大的麵包樹,視其樹齡和樹幹胸圍,應符合老樹條件﹔中庭另有枇杷樹和梅樹各一棵。   四棟建築中,除一棟2樓外,其餘均為平房,建築頗有特色:有八卦型的窗戶、龍柱、透氣窗、黑色覆瓦……等。空間規劃為:里辦公室、接待室、調解室,以及小型圖書館、桌球室、品茗室、電腦教室和才藝教室。里辦公室開辦的多項課程,如:書法班、國畫班、拼布班、烘焙班、瑜珈班、皮帶編織班…..等,里民均可舒適的在才藝教室中上課。另外,在庭院裡頭,闢有小型花圃,內牆上有廢棄的喇叭(擴聲器)製成的花瓶,極有創意。外牆則繪製「景美里行政區域里界圖」,和有關里民資訊看板,處處可見里長之巧思。   (上圖:景美里行政區域里界圖) 值得一提的是,里辦公室和活動中心有里民志工排班,輪流執勤,由此可見里民之熱心參與。…
開道碑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位於景美橋邊的開道碑)   開道碑現址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8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至二二八公園將之尋回,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地區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歷史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四代景美橋歷史之彙整 年代 說明 備註 第一代 1761年 (木製U型梘) 1767年 (木製V型梘) 單純引新店溪水過景美溪,因常有人行走,導致損毀後改用V型梘 (菜刀梘) 郭錫瑠 /郭元芬…
鐵路新店線(地方稱萬新鐵路)從萬華到新店,為縱貫鐵路之新店支線,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於1921年(大正十年)完工通車。行經路線由萬華火車站沿著汀州路一、二、三段,過公館接汀州路四段23巷直行,於師大分部前由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尾入、巷頭出,再順著羅斯福路至新店;原長10.4公里,1931年再延長300公尺至新店郡役所前,全長增為10.7公里。在日治時期沿途停靠崛江(貨運站)、馬場町、螢橋、古亭町、仙公廟、水源地、公館、十五分、製罈會社前、景尾、二十張、公學校前、大坪林、七張、新店、郡役所前等站。 光復後,萬新鐵路由台灣省鐵路局收購,結束民營身分,並將停靠站調整為崛江(貨運站)、和平(原名馬場町)、螢橋、古亭(原名古亭町)、水源地、公館、萬隆(原名十五分,1955年更名)、景美(原名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等站,是當時文山、新店對外的交通幹道;一直到民國四、五十年代,搭新店線鐵路遊碧潭,仍是台北人旅遊的熱門路線。後因公路運輸發達及煤礦產量銳減,台鐵不堪虧損,於民國五十四年結束新店線鐵路全線營運,完成歷時四十四年的歷史任務。 景美火車站 景美火車站為鐵路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的大站,站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與車前路交口,是一個木造平房建築,月台有兩列、並有六組鐵軌,火車站前方左右兩側皆為當時的儲煤場。火車站正前方的車前路長83.3公尺,堪稱台北市最短的道路,其路尾與景文街交口現今年青人眼鏡行現址,為當時公路局的景美站,旁邊賣愛玉的攤販經營年代久遠,全程目睹車前路的演變。 十五分火車站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更名後的十五分火車站,本照片由鄭景隆先生的友人提供) 十五分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簡易站(未設售票亭),原來的站址在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六段分界點交口的萬美大樓前方,萬美大樓為當時的儲煤場,煤礦由景隆街的輕便車將永豐、新益及德豐三大煤礦的產量堆集在此。民國四十四年,十五分火車站更名為萬隆站;民國五十四年萬新鐵路停駛,火車站及鐵軌隨即拆除,火車行使於景美的畫面,就只留在耆老的記憶中。 根據「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有關鐵路新店線的說明如下: 新店線最初於日治中期,此私設軌道為營造業者澤井市造經營,由民間集資成立的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萬華~公館段於1921年1月22日通車;公館~新店段則於同年3月25日通車)、營運。最初的興建目的,原本是為了便於接駁運送自木柵、深坑、石碇等地開採的煤礦(運煤台車線與新店線於當時的景尾驛、十五分乘降場交會)。後來則略為兼具觀光及通勤鐵路的性質—在過去公路運輸尚不發達的情形下,假日經常有不少遊客搭乘列車,前往離新店站不遠處的碧潭風景區,或換搭台車前往烏來遊覽。又,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1924年設校後,校門口亦有水源地車站服務附近居民。 戰後,新店線由台鐵買收,成為轄下的傳統鐵路支線。由於台北~新店公路於1950年代中後期完工,並開行公路局客運路線,使得新店線的載客量逐年下滑,虧損也日漸嚴重;加上路線並非以作為最大轉運站的台北車站為端點站,更註定了新店線沒落的命運。全線最終於1965年3月24日停止營運。…
(圖一:興隆路二段88號的舊水塔) 景美的舊水塔 人類取水生活的演進過程,由地利之便取得天然的河水及山泉水開始;之後往內地發展,以人工挖井取得地下水資源,因此在人口聚集的地方都有古井的存在(請參閱"景美現存的古井"一文 說明)。而後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發展至此階段,皆需以人力打水後,提水或挑水回家,儲放在水缸中使用。 (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使用) 工業革命電力產生後,以馬達幫浦抽取地下水使用,抽取地下水需設置蓄水塔儲水,而且必須高於使用地點的位置;於是在平房時期,以水泥建築兩層樓高的高腳水塔來蓄水。在景美地區上尚有兩座平房旁的水塔,一座在興隆路二段 88號國防部軍法司內(圖一),另一座在羅斯福路六段159巷2號交通部公路總局養護工程處景美工務段內(圖二)。隨著透天厝(二樓以上,全屬單一所有權人)起造,一般住家會在頂樓設置水泥蓄水槽。這些水泥製的水塔,是人類用水歷史中由人力過度至電力的產物。 (圖二:公路總局景美工務段的舊水塔) 基於衛生及安全的考量,現代化地區開始使用人工處理過的自來水(透過管線直接輸送至使用單位,故稱自己來的水),而這些原來儲存地下水的水塔,就轉成儲存自來水,原來抽水用的馬達也改變功能,變成加壓馬達。因此,這些水泥製高腳水塔,也變成由地下水轉換成自來水的見證。隨著土地價格高漲,公寓樓房取代透天厝為常民百姓的住宅,每一戶人家會在公寓的頂樓放置塑膠材質或不鏽鋼材質的儲水塔,供自家使用,這也是目前舉目可見的都市景觀。當飛機飛上台灣領空,即可看見許多熠熠發光的物體,就是這些放置於公寓頂留的不鏽鋼水塔反射的奇景。 為了供應地勢較高地區用戶用水所需,自來水事業處也會於高地興建水泥製的大型蓄水塔,以避免水壓不足時山坡地上住戶無水可用之情形,也稱為調節性配水塔。在興隆路二96巷100號對面,靠近仙跡岩登山口50公尺處,即有一座尚在使用的公共水塔(圖三),這是配合下方山坡開發而設置,算來也有超過30年的歷史了。 (圖三:位於興隆路二段96巷100號前的大水塔)
景美的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 在景美十一號公墓(福興公墓)現為公園預定地,墳墓拆遷工程原預定2007年初動工,但因有一墓塔--「賴氏萬壽塔」深具特色,台北市文化局曾於2006年六月召開古蹟審議會議,審議委員認為,賴氏萬壽塔形制特殊,具民俗意義,但不具歷史價值,因此不指定古蹟、不登錄歷史建物,委員曾建議遷移到他處,但因占地廣大,不易找到適合地點,因此決議將墓塔及周邊地形環境,加以測繪保存。後經文史工作者鄭遠祥向市議員李慶元陳情,希望保留墓區內的「賴氏萬壽塔」,經市議員李慶元協同市府殯葬管理處、公園處和文化局等人員前往會勘,要求應暫緩拆遷,重新啟動古蹟審議會議,由鄭遠祥先生提供研究論文的新事證,以供討論是否有重作審議之必要。歷經波折,終於在2008年9月15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也為文山區再添一筆文化資產。 景美「賴氏萬壽塔」坐落於興隆路二段203巷108號對面,從位於路旁的墓塚外圍,即可看見賴姓的標示,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墓塔在一棵榕樹下,就在排水溝上方的墓塔入口,設有階梯,在入口處左側造墓者為防止後人破壞,特別設置石碑警告,刻著「來觀者得利回家平安、來損者得病回家絕亡」,以嚇阻意圖破壞者。拾階而上,在右側即可看到以混泥土塑造的獅子頭造型,盤據在墓塔上方。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有關此一歷史建築之說明,賴氏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研究墳墓多年的文史工作者鄭遠祥表示,景美福興路底芬蘭山區的幾百座墓塚中,當屬這座最有特色,在台灣、中國與日本研究民俗與葬式的學術圈鼎鼎有名。鄭遠祥指出,「賴氏萬壽塔」興建於1940年,應是在黑潮文化圈內彼此文化交融下的墓塔,極有可能是北台灣唯一一座擁有沖繩葬式特色的家族墓塔。墓塔佔地約三十坪,屬於大型墳墓,前方墓頂混凝土獅子頭塑像,以獅鼻作通氣孔的設計,可能來自沖繩家宅屋瓦上的風獅爺,開門且無墓碑的特徵,也與沖繩雷同。後方的屋頂具有台灣攢尖墓塔的原型,墓塔的後方尖端部分為葫蘆型,葫蘆象徵匯聚天地之氣,屋頂上方接近頂端的琉璃磚為綠色、末端為紅色,具有象徵「煉丹」的風水元素,攢尖屋頂上的屋頂面的洗石子飾面與兩側落水口,也蘊含傳統風水意象,極可能是台灣攢尖屋頂墓塔的始祖。墓塔建材用料精美,工法亦頗精良,值得保存。 在傳統觀念中,公墓陰森避免接近,但經由「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且坐落於未來的公園中,如此可因容易接觸,而能進一步了解墓葬文化,進而減少對死亡的恐懼,也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 鳥瞰賴氏萬壽塔(照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文山區的歷史建築) 賴氏萬壽塔入口警語碑文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台北市市政會議於2008年8月19日通過台北市文化局提案,指定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為市定古蹟,累計台北市古蹟數量已達一四四處。 位於文山區興隆路二段文山19號公園(景美運動公園)附近山丘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之三十餘甲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而建。此日治昭和期間所闢之民眾墓塚地,在公墓拆遷後做為公園使用。建塚建念碑現址保存,不僅見證臺北市空間更迭變遷,亦為日治時期集資募款闢建喪葬用地之見證。 建塚建念碑為典型日式建碑形式,其位置位於山丘陵線上,遠觀之地景相當突出。方形的紀念碑造型完整優美,碑頂為一塊自然石,下方曲面向外凸出,結構良好,碑身四面崁入觀音山石碑,碑文雕刻頗深,具有時代性及藝術價值。 清晰的碑文,詳細記載社會各界捐款購地建置興福、大直二庄公墓之經過及捐款人、商號之姓名,其中不乏著名社會賢達,如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從碑文及捐提者姓名中可以看出募建過程與當時社會具有熱心公益者群像,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文章取材至台北市文化局網站) 尋找「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上圖中間突出物為坐落在芳煙蔓草中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穿越雜草叢生的小徑抵達建塚紀念碑) 尋找「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台北市文化局提案文山區「福庄建塚紀念碑」為第143處市定古蹟,已於2008年8月19日市政會議中通過,並於9月15日正式指定入冊。這是文山區除景美街的景美集應廟為三級古蹟外,新增的直轄市定古蹟,是一則令文山居民雀躍的消息。…
第 20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