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十五分庄最老的學校—興德國小 在民國37年以前出生的在地人,都有行走田埂小路到景尾國民學校就讀的經驗,一直到民國43年,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於十五分庄成立興德分校,因民國39年景美自台北縣深坑鄉獨立設鎮時,十五分庄劃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此分校屬於興德里範圍,故命名為興德分校(但根據目前興德國小網站中的校史沿革,學校前身是民國44年8月景美國校成立廣福分班,也許景美與興德兩所學校應研討統一一下正確年代及名稱),當時教室就在福興路六號福興宮的旁邊(第二張照片左方的平房建築) ,目前仍留存供福興宮儲物使用。民國51年,景美國校興德分校獨立為台北縣景美鎮興德國民學校(興德國小校史記載是民國49年),當時於原教室右前方蓋學校(即目前興隆路二段的現址),由第二張照片左上方的綠色爬藤即為目前興德國小的教室牆壁。民國57年景美鎮劃入院轄式台北市,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景美區興德國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校地不大的興德國小不敷使用,於是民國64年在隔壁不遠處又成立興隆國小,因此產生兩個國小近在咫尺的特殊現象。民國79年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由學校所屬行政區域變動即可知當地行政區域轄屬的演變。 在興德國小右方圍牆外,有一座於1941年(日治時期昭和16年)就矗立的高壓電塔,因深坑石碇方面的電力是由景隆街的十五分變電所所提供,因此那一帶矗立許多高壓電塔,有空可以去看看五十幾年的教室及六十幾年的電塔。
景美國小及其分校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1898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同年九月三十日成立景尾公學校,1904年於現址購置校地闢建校舍。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改名為台北縣深坑鄉景尾國民小學;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更名為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三年成立興德分校(民國五十一年獨立為興德國小),民國四十八年成立隆盛分校(民國五十三年獨立為隆盛國小,五十四年更名為武功國小因原校地為周家祭祀公會所捐,改以周氏堂號「武功」為校名)。民國五十七年景美鎮改隸台北市,三校皆為台北市景美區的小學,民國七十九年改為台北市文山區的小學。
許興泉商號 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口,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起建於 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於1930年,建地百餘坪,為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房子依山面河,為當時的華麗的豪宅,但於1982年木柵路拓寬時被拆成目前的半璧廢墟,令人惋惜。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後又投資煤礦及地產,家財萬貫號稱文山首富。 許興泉商號補充說明 根據吳政霖先生採訪許碧玉女士(起造人許能才先生之千金)口述有關許興泉商號內部格局及生活景象內容如下: 許興泉洋樓為二層樓建築,約建於民國十五年而於民國十九年完工,建地一百多坪,耗資當時舊台幣約貳萬元,為當時文山地區最美麗的建築洋樓。洋樓是採用鐵筋及水泥建造的,在日治時期以民宅而言,是罕見的建築方式。內部裝潢非常華麗,現代化的格局亦是獨樹一格,一樓有大廳、辦公室、客房、餐廳、廚房,還分設客人用的前樓梯和家人專用的後樓梯。後院是一個大花園,有池塘、小橋、噴泉等庭園造景,還以水泥板架設一層層的花臺,種植很多菊花、茶花的盆栽,當時常有景尾公學校的日籍老師要求到許府來欣賞盆栽園藝呢! 洋樓內還設置自家抽水馬達,自後院抽取井水到三樓水塔再裝設水管、水龍頭到各樓層使用,等於是自設專用的自來水設備,在當時亦是一大創舉,相較於當時普遍使用公共井水的人家,可稱是豪華至極。洋樓二樓分隔有大廳(奉祀祖先牌位) 、客廳及臥房,二樓陽台一是正方形空間,約有3、4坪大,也擺設桌椅,是觀看迎神廟會盛況最好的地點。站在二樓陽台上,看到熙來攘往的遊客在景美車站轉搭公路局到木柵各地,尤其在春節期間,從大年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人穿新衣戴新帽的遊客,專程到木柵指南宮朝拜祈福。 二樓尙有一間和式房間,內舖有榻榻米,三扇落地窗從屋頂直下,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向外望去,可望見景美溪,也可欣賞星空夜色,月光從窗外灑入,再加上陣陣清風,再炎熱的天氣也可以安穩入眠。 三樓是平面露台,地面全部舖上磁磚,是家人休閒的好場所,設有花棚、涼亭以及大型盆景,也曾聘請武術師父在此教導孩子們習拳健身;晚餐後家人們經常在花架下賞月、聊天、玩牌…,度過無數快樂時光。由三樓往四周眺望,景象一覽無遺,甚至可遠望新店附近的山林。離家不遠處有座鐵橋(現今羅斯福路往新店的鳴遠橋),是當時萬新鐵路跨越景美溪的鐵橋,在屋內常可聽見隆隆的火車聲,而在火車上的乘客只要看到許家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
開道碑 現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重新發現,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十五分或十五份 一、前言 在2008年8月23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十五份遺址研討會」中,筆者將近年十五分庄文史研究心得,以比較嚴謹的方式,發表「文山十五分庄(興福庄)地景環境變遷研究」一文。同一場研討會出現同一地名的同音不同字,與會人士有人建議應予釐清。事實上過去皆以口語稱呼地方俗名,文字則容易出現不相同的用法(十五分或十五份)。 筆者試著就過去出現在文件上的地名予以探討,希望有助於史實的呈現。 二、清領時期興福庄又稱「十五分庄」 目前在興福庄所看見最早的土地開墾契約,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胡辛甲和錢亦之、羅克勤所訂的<立杜賣找斷根田契人>,「胡辛甲。今有自置水田壹號,土名興福庄,原計正租壹甲參分參厘參毫貳絲正,每年早冬二季,實納官租柒石玖斗玖升玖合貳勺,親送完纳。…」。由此契約內容中可得知,興福庄已於1761年以前即有村落形成。在清乾隆中葉的台灣輿圖上,早期開發景美地區行政地名就已有萬盛及興福,也印證此種說法。 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立給山佃批>中之內容記載,「秀霧等庄番業戶君孝。今有承租該管山埔一所,土名十五分山頂。東至林布生山,…」(圖一),此契約中出現十五分的名稱。由此兩份契約書中所提及之興福庄及十五分應有其地緣相關性存在。 圖一:《大台北古契字三集》,高賢治編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94年,頁420,頁427。 根據《台北縣志》有關「十五分庄」的開墾事蹟敘述如下: 「地為蘇興存者所闢,故約興福,又稱十五分莊。乾隆中葉,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金田鄉人王賢宗、顏衷,山頭鄉人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五股所闢得名。」(圖二)據上所述,此地為合股開墾,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五個不同的鄉,有十個不同姓氏共十二人,分成十五股共同開墾,故興福庄亦慣稱為「十五分庄」。 由清乾隆時期的古契中出現「十五分」的地名,在盛清沂編撰的《台北縣志》也稱興福庄為「十五分」庄,可知自有文字記錄開始,興福庄的俗名也稱為「十五分庄」。 圖二:《臺北縣志》〈卷5,開闢志〉,盛清沂編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民國49年,頁35。 三、日治時期初期稱「十五份」(或什五份) 根據《深坑廳報》記載深坑廳(深坑廳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立,明治四十二(1909)廢除)設立後,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4月14日公布,同年4月21日施行,進行街庄土名改正,當時將什五份庄、炭窯坑庄、松樹腳庄、保同埤庄與橋頭庄整併為「興福庄」。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成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調製台灣堡圖,在景尾地圖中出現「十五份」的地名,在大正十年(1921)訂正時,將「十五份」改為「十五分」(圖三)…
文字與口語的演變 如大家所熟悉,景美是由於前地名「景尾」,語意不佳,字義為風景的尾端,在1950年單獨設鎮時,由地方大老林佛國先生倡議將鎮名更名為「景美」,意寓風景美麗的地方,但地方仍以舊稱閩南語發音為「景尾(馬)」,而非以新名發音為「景美(米)」。 景美在景尾之前的最早的地名稱為「梘尾」,乃因地處於木梘的尾端而名(木梘是瑠公圳要跨越景美溪所搭設的水橋)。在日治時期因梘字少見,因而將「梘尾」的行政地名易名為「景尾」,但以閩南語發音都一樣,在大多數人都不識字的年代,這只是行政上文字書寫的改變,一般口語稱呼並沒有影響。 另外一個名稱的演變是「拳山堡」更名為「文山堡」,在清領時期梘尾原屬淡水堡管轄,在嘉慶年間改由新設的拳山堡管轄,拳山乃由拳頭拇山簡稱而來(拳頭拇山在清朝乾隆時期的台灣輿圖上,是指目前公館的蟾蜍山(又稱內埔山),因狀似拳頭而名)。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 ,因拳山名稱不雅,有暴力意涵,因而更名為「文山秀氣」的文山,但為何以文山為名?若以閩南語發音「拳山」與「文山」非常相近,如同「梘尾」改成「景尾」,只是文字上的差異,地方口語稱呼並沒有改變,相同的「拳山堡」更名為「文山堡」也只是行政上文字的變更,地方口語稱呼幾乎一樣。1990年台北市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時,又重拾文山堡的文山做為合併後的新名稱,這是在行政名稱上與地方歷史做連結的極佳示範。
萬盛庒的舊地名 ●頂公館:位於萬福國小與羅斯福路五段之間的公館街,為景美較早開發的地區,早期居民已姓許居多,目前仍存有一條紅磚老屋的小巷。在公館街上有「頂公館福德宮」,供奉土地公,已與兩棟公寓緊緊相鄰。 ●半路店:位於汀州路四段23巷師大分部左前方附近,位居頂公館(公館街)與下公館(羅斯福路四段119巷)的半路上,因路旁有兩三家店舖而取名為「半路店」,以前是萬新鐵路的舊路。在此地建有「公館福德宮」,供奉土地公。 ●番婆厝:位於羅斯福路五段211巷萬隆集應廟一帶,因開墾之初,有一原住民老婆婆在此地居住,遂以「番婆厝」為地名。又十五分庒盛產鳳梨,小販經「七十二階」將鳳梨挑至萬盛庄番婆厝、三塊厝一帶販賣,故此地附近的市集稱為「鳳梨店仔」。 ●溪洲仔:新店溪中兩塊沙洲,其中下溪洲有部分與景美相連,有一分支溪流將之隔成半島狀,後因近河床的溪水乾凅,遂成為新生地(在今師大分部一帶),取名為「溪洲仔」。 ●當門頭:位於萬盛街與羅斯福路五段交口一帶,因瑠公圳在此設第二水閘,以調節水量,閩南語稱水閘為「當門(斗門)」,故稱此地為「當門頭」。 ●挖仔內:在今萬盛街一帶,老住戶大都是林口庒(公館、水源地一帶)移入開墾的周氏家族,日治時期此地設有「挖仔內保」(保等同現今的里)。萬盛街為原來瑠公圳的舊圳路,在挖仔內設有小木枧橫跨溪流,將水送往公館。因此地處於瑠公圳轉彎前的內側,故名(閩南語發音為彎仔內)。 ●王五常:在今志清國小附近,清朝時有一王姓人家開墾致富,育有五子,分別以「仁、義、禮、智、信」為五房的代稱,鄉民遂以「王五常」稱呼此地。 ●溪仔口:在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因位於景美溪與新店溪交口,故稱「溪仔口」。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由此渡口登岸開墾,為景美較早開發繁榮的地方。後因河道淤積,渡口改由景美街口的「枧腳潭」上岸,溪仔口就逐漸沒落。 ●頂街、下街:景美街舊稱「景尾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1909年(明治42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遂將景尾街圳路填平。1919年(大正8年)於景尾街設景尾公有市場,位於舊市場豬肉攤以南到溪邊稱「頂街」,為早期最熱鬧的街道,而豬肉攤以北稱「下街」。後因河道廢弛,萬新鐵路及公路相繼開通,下街逐漸聚集人口,形成今日下街比頂街熱鬧的景況。 ●石門:為於景興路與木柵路交口一帶,原為景美山的崙背,因開設霧裡薛圳,自鯉魚山引霧裡薛溪(景美溪舊名)灌溉台北西區一帶農田,圳路於此鑿石通水,故稱此地為「石門」。 ●圳後:在今景後街一帶,因為於霧裡薛圳的後方,故稱。昔日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景後街原為霧裡薛圳舊圳路,1907年日本政府將霧裡薛圳納入瑠公圳公共埤圳組合系統而廢圳。 ●三塊厝:在今景隆街變電所一帶,昔日福建安溪縣積德鄉人林新起與周、陳兩姓至此開墾並築屋而居,故名。 ●竹圍仔內:在景美國小南側,靠近景美溪的地方,因河邊種植竹子當圍籬,故名。為景美集應廟於1860年(清咸豐十年)時最早建廟的廟址所在,現為規劃完善的河濱公園。 興福庄(十五分庒)的舊地名…
根據湯熙勇先生所著《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之內容,有關景美地區從萬盛庄及興福庄以來所衍生之各里名稱之沿革如下表所示。大體而言,以現在行政區域劃分,舊地名「萬盛庄」涵蓋以「景」字開頭的六個里及以「萬」字開頭的六個里為範圍;「興福庄」涵蓋以「興」字開頭的十個里為範圍。 清治時期 日治時期 民國35年 民國39年 民國57年7月 民國62年5月 民國62年12月 民國70年4月 民國79年3月 民國91年9月 萬盛庄 萬盛庄 景美村 景美里…
一、第一代橫跨枧尾溪的木梘水橋 郭錫瑠於1760年(乾隆25年)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瑠公圳主體工程初步完工,1761年建造ㄩ型橋面的木梘橋,將水源引渡物裡薛溪(今景美溪) ; 其子郭元芬於1767年(乾隆32年)改採V型菜刀木梘,防止行人通行,以47根木摏架設在溪床為支柱,由新店今中興路接梘尾頂街(今景美街),木梘一直使用至1909年,直到瑠公圳改道建造瑠公橋為止,為一單純輸水功能的水利設施。 二、第二代橫跨景尾溪的瑠公橋 瑠公橋完工於1908年(明治41年) ,拆於1963年,一共使用55年,為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由新店快樂旅社旁接景文街,橋面供人車通行,橋下有涵洞輸送水源,用以灌溉大台北農田,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取名「瑠公橋」,為一交通與水利雙用途的橋樑。 三、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 景美舊橋於1963年完工通車,預計2009年四月底拆除,一共使用45年,全長80公尺,橋面淨寬7.4公尺,在橋身兩旁加設人行步道,為一傳統的鋼筋水泥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當時瑠公圳改採虹吸式水管送水,景美橋為一單純的交通橋樑。 四、第四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 景美新橋預計2009年五月動工,2010年九完工,新橋設計採與麥帥二橋相同的「單跨上承式鋼拱橋」(亦稱斜吊索拱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橋面淨寬15公尺,採人車分道,並有直接連接景美溪自行車道的規劃,造型頗具現代感。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輸送灌溉用水的木梘須經常維修,且景尾溪(今景美溪)兩岸之間也有人車通行需求的急迫性,於是在日治時期的1909年(明治42年) ,建造一座橫跨景尾溪的橋樑,這座橋樑從新店快樂旅社旁跨越景尾溪接景文街,橋樑下方是輸送灌溉用水的涵洞,橋面則供人車通行,是全台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水利工程,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新橋取名為「瑠公橋」,是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 日治時期之前,台灣灌溉用的水圳,皆屬於私人開發的私有產權,瑠公圳當時產權已由郭錫瑠後代轉售予板橋林本源(林家花園起造人)的先人林益川,日人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乃將私人水權集中管理,從新規劃為公共埤圳,瑠公圳原來以木梘輸水由今中興路至景美街,改成以官方建造之瑠公橋的涵洞輸送,並將圳道改由快樂旅社通至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左前方的上海水煎包店前方流入景美街的圳道。原來由景美溪至集應廟附近的瑠公圳廢棄舊圳道(今景美街),經常積水易滋生蚊蟲,基於公共衛生考量,乃將舊圳道填滿為馬路,並配合木柵路拓寬,而將此段公共工程的過程以碑文記載,矗立於瑠公橋旁,此碑文即為現在放置在景文街景美國小旁的「開道碑」。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如何將水源跨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稱此水橋為木梘,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梘的尾端,地名稱為「梘尾」,新店快樂旅社中興路附近稱為「梘頭」,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梘經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於1765年辭世。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梘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菜刀梘,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梘寮,以放置維修木梘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梘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梘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梘橋下,於是稱為梘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梘,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中興路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織沿革(一) 年代 組織名稱 負責人名稱 1762 瑠公圳 圳主:郭錫瑠 1766 瑠公圳 圳主:郭元芬…
第 21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