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 景美山-龍吃水景觀
地 點:景美山與景美溪交會(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與景美溪邊)
特 色:山水連成一體
一、南港山系餘脈:
景美山早期稱為溪仔口山,民眾稱為仙跡岩,是南港山系延伸出的餘脈。南港山系是由南港東往西至蟾蜍山、寶藏巖,在中埔山附近支脈進入木柵景美的興隆山、馬明潭山、景美山,尾稜延伸到景美老街附近的圳後山。
二、圳後山與景美溪交會:
圳後山古代與景美溪相連,也就是山脈直下溪水中,形成所謂地理上的「龍吃水」景觀。一般民間以為龍能吃到水,是地靈人傑寶地風水。
三、龍吃水景觀的改變:
早期景美往木柵,因山脈橫阻,通行路徑一為舟船往返,一為必須攀越景美山,出入費時。
首次變動:龍吃水景觀是乾隆年間「霧裡薛圳」的開闢(約1740年代),水圳沿世新大學山邊架設,水圳兩岸成為人行路徑。
第二次變動:為1908年(明治41年),景美街水圳填補為道路及拓寬往木柵道路開通,事件記載在「開道碑」上。1919年(大正8年),以路基架設「輕便車道」,自景美通往木柵、深坑、石碇,自此奠定景美成為台北南區交通的樞紐。輕便車隨萬新鐵路拆除而癈弛,變更為公路。
第三次變動:1982年(民國71年),因景興路開闢與木柵路一段之拓寬,將大岩石上石門宮與石門宮下之水圳隧道拆除,自此景美木柵連成一片,龍吃水景觀已不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