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萬新鐵路於1965年拆除,原鐵道及鄰近公路拓寬為汀州路一至三段,及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後)、六段、北新路三段到一段。原萬新鐵路在景美跨越景美溪的鐵道橋,拆除改建為公路的「北新橋」,是台北通往新店的主要公路幹道。 使用鋼筋混凝土的北新橋取代了鐵道橋,由於是交通要道,當時附近有軍隊駐守。剛開始是由北新橋進入順安街,再接上北新路三段;後來在北新橋之後增建陸橋--鳴遠橋,公路就直行進入新店的北新路三段,北新橋與鳴遠橋分屬於台北市與新北市不同的養護單位。
乾隆初年(1740年)由萬盛庄挖仔內周氏族人完成了霧裡薛圳,灌溉臺北盆地西畔農田;乾隆25年 (1760年) 後,郭錫瑠完成了瑠公圳,灌溉臺北盆地東區錫口、興雅一帶農田。 1907年(日明治40年)日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組合政策,整併瑠公圳、霧裡薛圳及上埤,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同時進行各項圳道整併、整治措施。 在景尾地區的措施包括:廢除霧裡薛圳景尾到萬盛段主幹道,改由瑠公圳供水;瑠公圳景尾街圳道廢除,改走景文街新開圳道到景美集應廟前接上原圳道北行;廢除木梘水橋,改建為水陸兩用鋼筋混泥土的瑠公橋。 1908年(明治41年)景文街圳道及瑠公橋完工,留下的景尾街舊圳道的空溝造成了環境髒亂,日治官府決定與地方人士共同出資、將舊圳道填平、改善環境衛生,形成今日之景美街的道路〈頂街及下街〉。同時又打通石門,將沿景美溪小徑拓建成通往木柵道路,即木柵路一段前身,改善了往木柵深坑之交通。 事成後1909年(明治42年)日政府將事件經過及捐款人銘刻紀念,碑文由清末舉人高選鋒(景美高氏族人)所撰寫,名為開道碑,立於瑠公橋邊,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記載著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1909年〈明治42年〉原立於瑠公橋邊景美溪畔。民國70年代因木柵路拓寬、加築堤防時,臺北市文獻會將它移往二二八公園暫時保存,但久而久之被人遺忘。 1996年(民國85年〉元月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籌辦「景美五十年老照片回顧展」活動過程中,在「臺北市文獻」雜誌發現了開道碑碑文,但石碑下落遍尋不著。 同年中秋節前夕,在「景美耆老座談會」上,文獻會林萬傳組長得知後,提供線索:「可能被置於二二八公園急公好義牌坊附近」。第二天協會高理事長及陳榮二監事兩人頂著颱風天,直奔現場,好不容易才在垃圾車旁找到失落將近20年的開道碑。 尋回石碑後須進行安置,透過區公所行文索回、申請經費,同時與景美國小協調,獲洪良一校長同意安置於景美國小操場東南角圍牆外,此處在景美橋頭,也正是原來立碑位置的斜對面。在地方人士努力下,1997年配合景美國小10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重新矗立於景美橋頭,舉行「尋回景美開道碑」揭幕典禮繼續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遺失許久的景美開道碑,在景慶社區發展協會努力下,於1996年9月在228公園內垃圾車旁尋獲,並將開道碑迎回景美。在景美國小100周年校慶於1997年6月22日舉行隆重的揭幕典禮。 尋回石碑後需進行安置,透過區公所行文索回、申請經費,同時與景美國小協調,獲洪良一校長同意安置於景美國小操場東南角圍牆外,此處在景美橋頭,也正是原來立碑位置的斜對面。在地方人士努力下,1997年配合景美國小10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重新矗立於景美橋頭,舉行「尋回景美開道碑」揭幕典禮繼續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揭幕儀式別請到原撰文者高選鋒(景美聞人)之孫前警政署長高松壽蒞臨參加典禮,具有特別意義。
開道碑現位在景美橋橋頭,景美國小南側圍牆轉角處,最初是在1909年(明治42年)立於離公橋邊(景美溪畔)。碑體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由清末舉人高選鋒(景美高氏族人)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背面刻有當時捐款人名錄。由於年代久遠,石碑風化嚴重,所刻字體有些模糊不清,正面碑文內容如下: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新鐵路興建於1921年,為台北萬華到新店間人員、物資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公路運輸不發達年代,一般民眾對鐵路運輸依頗深,也發生許多搭乘火車逃避列車長查票的有區生活經驗。 1960年代,汽車開始通行於街道上,景美附近也有公路穿越鐵道的火車平交道。當火車要通過時,平交道會響起警鈴及燈號,並放下柵欄。總是有心急的汽車駕駛人,搶在柵欄未放下前,強行通過,至被急駛而來的火車撞上。車禍發生,路人圍觀,並齊力要將故障車排除,這是相片中呈現的景象。 由照片上清楚可見,萬新鐵路只有雙軌,只能是單向通行,會車必須在火車站等待,還好當時班次不多,並不會造成太多問題!
一、從「萬新鐵路」到現代「捷運新店線」 萬新鐵路完工於1921年通車,載運台北萬華到新店間的人員、物資,於戰後1965年,因軍事及交通考量,拆除改建為汀州一至三段及羅斯福路五段150巷以後到羅斯福路六段,及新店的北新路三段到一段。由公路取代鐵路,一直到1999年新店線捷開通,已過了34年。而捷運新店線的車站,與萬新鐵路的車站頗為接近,如新店站、新店區公所站、七張站、大坪林站、景美站與萬隆站等。 二、景美火車站內鐵道 景美火車站內有六組鐵道,以景美是重要煤礦運輸的轉運站,從石碇、深坑經輕便車運送出來的煤礦,先暫時推放在景美火車站附近的推煤場,在景美集中後再轉運至台灣各地。當1965年拆除鐵路的時候,留下珍貴在景美火車站站內拆除照片,由人力將鐵軌拆下,裝上載運機具,先拆一邊,留一邊軌道運輸後送,說明景美火車站是六組軌道的萬新鐵路大站的身影。
一、 從「萬新鐵路」到現代「捷運新店線」 萬新鐵路完工於1921年通車,載運萬華到新店間的人員、物資,於戰後1965年,因軍事及交通考量,拆除改建為汀州一至三段及羅斯福路五段150巷以後到羅斯福路六段,及新店的北新路三段到一段。1999年通車的捷運新店線的車站,與萬新鐵路的車站頗為接近,如新店站、新店區公所站、七張站、大坪林站、景美站與萬隆站等。 二、 景美國小路段拆除鐵道 景美國小路段即現在羅斯福六段(近北新橋頭),與滬江中學之間的公路。在景美國小圍牆邊即是早期萬新鐵路的鐵道,在景美火車站內有六組鐵道,遠處仍在拆除鐵道施工中,即是原景美火車站站體,而1960年代景美國小的教室仍維持最早的平房建築。 而當時公路仍以景文街為主幹線經木柵路進入木柵,及通過景美橋舊橋到新店,拆除鐵道時並未影響到當時的交通狀況。
萬新鐵路興建於1921年,為新店到台北間人員、物資運輸的主要功能,在公路運輸不發達年代,是艋舺、景美、新店地區重要交通工具。 1950年代,有美國白雪滑水團在新店碧潭表演,台北人也相約前去觀賞,將火車擠滿人潮,甚至不顧生命爬上火車頂搭乘,這種在現在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地才能看見的景觀,其實在60-70年前,台灣經濟未發達年代,也曾經有過。 照片呈現在景美火車站月台,有人爬上車頂,有人從窗戶爬入車內,有一堆人擠滿車門,前方似乎有位站務人員也無可奈何站立著,這些是當年的不良示範,留下珍貴生活記錄,但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在農業時代水圳提供灌溉用水,也帶來居民生活上的便利。隨著時間的流轉,都市不斷的發展,景美人口漸漸增加,瑠公圳的水質不再乾淨,交通用路的需求也迫切需要。 由景文街經景美舊橋到新店,或景文街經木柵路到木柵,都必須經過經過原本一半是水圳圳道,另一半才是交通道路的景文街,特別是自1965年萬新鐵路停駛後,交通完全仰賴公路運輸,景文街形成交通壅擠、馬路過窄的狀況,於是要求景文街的瑠公圳加蓋成為道路,是景美居民的迫切需求,特別是從車前路到景美舊橋這一段。 1968年台北市長高玉樹任內,先撥款施作車前路到景美舊橋這段的景文街東側的瑠公圳圳道,第二次再撥款往北加蓋到三福街,經過多次分批施作,在景美地區的瑠公圳才全部加蓋,從此生活美好記憶的瑠公圳生活情景,就不見天日了! 照片是當時景文街瑠公圳正在進行加蓋工程,為瑠公圳名群留下最後的身影!
瑠公圳開圳後,引來清澈的溪水,除了解決了景美地區的灌溉需求外,也解決了當時民生用水的各項需要。1907年(日治明治41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將霧裡薛圳與上埤併入瑠公圳組合中,並開始投入大量經費整治瑠公圳。原來木梘(水橋)效率不佳,且須經常拆卸及維修,於是日本政府在1908年(明治41年)建造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當時的水圳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每逢夏天天氣酷熱,跳進水圳游泳是小孩常有的生活經驗,但也因水流快速,偶而也會發生被水沖走身亡的意外。在秋收之後,水圳需放水清淤,這時候是最熱鬧的時刻,因為圳水放掉,居民會進入圳道中抓魚抓蝦,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為家庭加菜的好時節。 照片中是1950年代瑠公圳流經景文街的狀況,在水圳上常見方便通行的橋樑,有馬路交會的 是政府的建設,其他的便橋則是有錢人家居民為求方便自行建照的橋樑 。
自1740年(清乾隆5年)開始,郭錫瑠先生為了灌溉台北市信義松山一帶的農田,用其一生心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經過20年的努力不懈,成功從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築圳引水灌慨大台北一千二百甲多的農田,但最終仍因無法順利解決圳水渡過景美溪的問題,而鬱抑以終。 而後其子郭元芬先生將取水口由青潭改在碧潭,並將橫跨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原用來運送灌溉用水的「ㄩ形」大木梘,改成「V形」的菜刀梘,以防止行人通行破壞木梘,瑠公圳終能順利運作。 瑠公圳行經景美的圳路,原從新店中興路通過木梘,走景美街直行經武功國小旁接萬盛街至公館;日治時期,於1908年(明治41年)以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水圳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其潺潺的流水,美麗的景緻,亦成為當年民眾取景留影之重要處所,照片中左一為在景文街上開設文山診所(當時名為文山醫院)的張傳生醫師,拍攝地點景文街診所前的瑠公圳旁。
第 9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