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瑠公圳圳道流經過景美,清澈的溪水除灌溉之外,也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用水,居民的 生活經驗也與瑠公圳密不可分。除了日常生活之外,也提供碾米所需的動力。 林慶豐號米行事景美的名人林永生先生所經營,他曾任日治時期台北州文山郡新店庄的庄長,也投資經營萬新鐵路的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擔任監查役(監事),1950年(民國39年)景美設鎮時擔任景美鎮代表會主席。他在車前路開設林慶豐號,經營米店,碾米工廠設在萬隆變電所附近的 三塊厝,地點就在瑠公圳旁,當時就是利用瑠公圳急速的水流所產生的動力來碾米。 照片中是1910年代,林慶豐號米行設置在瑠公圳圳道的樁米水車,當時跨越瑠公圳的 橋樑是以木材為原料。
在景美街景美集應廟往北十公尺的市場內,有一處Y字形的街道,只要是Y字形的道路,背後都有其過去發展的地景紋理。 照片左側是1908年以前由新店端走木梘水橋經景尾街往公館方向的瑠公圳,這是瑠公圳在景美地區最原始的圳道,也就是現在景美街道路的的前身。而照片右側是1908年後由新店端走瑠公橋經景文街東側往公館的圳道,此一圳道在車前路前方十公尺處由上海生鮮包旁切入景美市場內,與原來舊道會合,再以原來的圳道往北到公館。 景美集應廟的戲台--中正台,在1960年完工,就夾在瑠公圳的舊道與新到的中間,到前方形成會合的Y字路,周邊的商店就以鐵皮臨時搭建或以塑膠傘撐起來當臨時攤位來做生意,市容非常的混亂。 照片右側1908年後的新圳道,因靠近景美文街,是以景文街的 門牌號碼來編排;而舊道則是景美街道路的主幹道,地址是以景美街來編排。
劉軟綢 景尾望族後代,光緒八年 1882年生。 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任國小學教員,在景美公學校。 任教十四年、民國九年時去職務,任深坑庄助理。 民國十一年晉任莊長,次年任信用組合長。 十六年辭莊長職務,十八年被任命台北州協議會員參與州政,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代理臺北縣文山區區長,次年一月卸任嗣後任瑠公水利委員會秘書多年,劉先生行政資歷相當豐富完整,對地方建設及為地方福祉有一定的參與及策劃,是鄉里建設影響重要的士紳。 民國五十八年逝,享年八十六歲。
謝木海 民國前三年,生在北投奇里岸,兩歲就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扶養五位兄弟, 畢業於北投小學即考得,台北高等商校(今天的國立台北商專) 日治時期該校是台灣人富裕子弟所讀,費用較高,無力就讀,乃轉成淵中學以徒步往返北投於雙連之間就學, 因家境貧窮,半工半讀到畢業,學業完成後,母親不幸病逝。 由於為人殷實,不久即有相當穩定的工作, 二十二歲與妻潘四結婚,並以甲種優等技能成績,考入日人創辦的自動車貨運株式會社工作,由於當時台灣受日人他族統治,深刻感覺要應付日人的欺壓就必須在工作上有特色,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使日人同事心服,經過多年勤奮努力,因工作表現優異予以被遴選前往日本進修深造。 返台後,因優良的表現而身為景美營業所主任,身為該廠區區長,為當時先進產業地方重要主管。 光復後共創立有貨運公司、汽車材料行、礦業公司、車體營造廠及漁業公司等事業。 他對子女教育也很重視。 常以仁、義、禮、悌、信等啟緬子女做人處世的道理。木海先生晚年和妻子從信佛教,擴大建設仙跡岩廟宇並建休閒活動場所,供早覺會健身晨操,對地方休閒及健康非常重視又創建仙跡巖圖書館,以便青年學子有清幽閱讀場所,進成立慈善委員會,發放實米,施捨棺木給貧困之人,又任景美區調解委員會歷任十餘年,排解紛爭,造福鄰里。 先生生性簡樸慈祥和煦,談吐風趣,一生克己待人,歷盡滄桑體會良多。 常訓示子女們要和睦相處,敦親睦鄰,效法先人以德報怨回饋社會。 先生育有四子三女,逾七十三年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1.藝閣與蜈蚣閣 蜈蚣閣是藝閣行進的一種形式。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成書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連橫的〈詩意〉一文均有記載,台灣竹枝詞中記載更多。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元宵節的藝閣活動--迎閣(「迎囝仔」)及其盛況 1960年代,景美在元宵節的時候曾盛行過幾年以「蜈蚣閣」形式行進的「迎囝仔」藝閣活動,用約八尺長一尺半寛厚板連接好幾節長,形如蜈蚣,上面固定著椅子,端坐著貌美可愛、化粧成威嚴鮮艷、取材忠孝節義歷史故事人物的兒童,由幾拾位力壯青年抬著,以鑼鼓開路。迎閣常以頂、下街互別苗頭的方式進行:頂街的閣陣向下街遊行展現(由圖中可見其閣具極其高大華麗),下街的藝閣也逆向頂街還以顔色,熱鬧非凡。一陣大車拼至正月底人疲力竭,新春漸離方曲終人散,短暫休兵。 雙方之拼場互別苗頭,日治時期早已存在。例如:當時頂街民眾以石門宮為聚點,組織北管社團「文義軒」,下街民眾也以進興宮為聚點,組「文樂軒」,各自用利用農閒工餘,勤練吹打鑼鼓,拉弦彈琴,排演北管子弟戲自娯。兩派社團對各種活動都競爭得非常熱烈,每逢祭典自動參加迎神賽會,繞境遊行,並搭棚演戲一展技藝,尤其在戲碼和戲服上更是各出巧思以求壓倒對方,地方民眾因此得以大飽眼服。
1.藝閣及其類型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迎閣」多閣串聯如蜈蚣行走 「迎閣」是景美地區獨特的藝閣民俗活動,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即以「蜈蚣閣」形式前進。該活動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附圖清楚說明景美地區當時「迎閣」活動多閣串聯行走如蜈蚣的情形。
1.藝閣及其類型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 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2.景美「迎閣」多閣串聯如蜈蚣行走 「迎閣」是景美地區獨特的藝閣民俗活動,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即以「蜈蚣閣」形式前進。該活動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附圖清楚說明景美地區當時「迎閣」活動多閣串聯行走如蜈蚣的情形。
1907年(日治明治41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將霧裡薛圳與上埤併入瑠公圳組合中,並開始投入大量經費整治瑠公圳。原來木梘(水橋)效率不佳,且須經常拆卸及維修,於是日本政府在1908年(明治41年)建造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瑠公圳位從景美街局部改道景文街的原因有四: (一)灌溉用水不能停止供應,原來輸水的木梘沒有替代設備,所以必須另外擇地興建輸水橋樑工程。 (二)原走景美街的圳道,到下街偏左轉入景美集應廟前方直行流向公館,把圳道拉直是有其必要性。 (三)景美老街人口密集、商業繁忙,在水圳兩邊僅供人員通行的 騎樓,而將景美老街的水圳轉變成一般道路道路勢在必行。 (四)景美新店往來頻繁,亟需有一座聯繫兩方的陸運交通橋樑,以供人車通行,取代在景美溪的擺渡。 基於以上四原因,就從原本在新店快樂旅社東側往景美街的圳道,改行快樂旅社的 西側,並新建水陸兩用的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瑠公橋--下方箱涵通水,上方橋面供人車通行),圳道則改行景文街,但至車前路前方50公尺流入景美街西側,在集應廟北方在街上原來景美街的 就圳道直行往公館。
瑠公圳的圳道水路分布,到了日治時期有了重大的轉變,1901年(日治明治34年)實施公共埤圳政策,將私人產權經營的水圳,開始以政府公權力介入來管理水圳。但有些水圳重疊、灌溉效率不佳,於是在1907年(日治明治40年)再實施公共埤圳組合,開始進行水圳整併,其中最早將瑠公圳、霧裡薛圳與上埤等三圳埤,規劃合併組成「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 在景美地區,由景美溪取水灌溉台北盆地西區農田的 霧裡薛圳被整併後,公館以南的主幹線就被廢除,原來圳道被填平為道路,而公館以北的霧裡薛圳系統則被併入瑠公圳水利組合的第二幹線。 之後陸續併入台北盆地各地的灌溉埤塘,改為「瑠公水利組合」,而依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其圳道幹線及支線分布如下: (一)幹線、第一幹線、第二幹線。 (二)支線十二條(興福支線、第一霧裡薛支線、第二霧裡薛支線、第三霧裡薛支線、林口支線、大安支線、東支線、西支線、西新庄子支線、牛埔支線、五份埔支線、舊里族支線)。
 景美溪在舊時稱「霧裡薛溪」,又稱「內湖溪」,其上源為永定溪與石碇溪,流經新北市石碇、深坑兩區與台北市文山區。溪流經石碇與深坑之後,過頭廷魁(動物園所在地),溪流向西南走,開始有較寬闊平坦之河段,到政大附近,有指南溪(大坑與小坑溪匯合下游)匯入,到了樟腳附近,出現倒S形之曲流,過景美後,在溪仔口附近流入新店溪。 溪仔口港闊水深,位居景美溪與新店溪的交會口,是為景美客貨運輸出入的港口,當時行駛景美溪與新店溪上行駛船隻有二百艘之多。清代駛至溪子口附近的船上常有來自大陸的福州杉、石料、唐山磚、酒缸等,而由新店、宜蘭、烏來、石碇、坪林等地出產的貨品,也以溪仔口為對外轉運中心,因而在清代乾隆年間就發展成街肆,溪仔口街上有輾米廠、雜貨店、染房、肉攤等,非常繁榮。而後因為泥沙淤積,進而逐漸沒落,到了日治初期,溪仔口的船隻已漸減少,市況大不如前。 上圖是1950年代從萬慶巖清水祖師廟眺望溪仔口的情景,一葉扁舟航行於景美溪中。
景美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秀朗社所居,根據日學者伊能嘉矩的《大日本地名詞書續篇¬¬—臺灣》所述,雍正七年(1729)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由林口庄(今水源地、公館一帶)開墾拳山〈臺北盆地東南盆緣丘陵一部分,外形如拳頭,即公館蟾蜍山一帶〉,結果與秀朗社發生衝突,有百餘人遭殺害;後5年,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建立公館庄(今公館街)。 當時的移民,從今水源地、公館翻過蟾蜍山向東、向南開墾,或沿著景美溪右岸前行,來到公館街及溪仔口落腳,開闢了萬盛庄、逐漸形成十五分庄(興福庄)。也就是說到乾隆初年(約1740年)今景美地區的溪仔口、三塊厝和十五分庄一帶均已開墾,後來並形成興福及萬盛兩庄;到嘉慶道光年間,梘尾漸成聚落及市集,才成為景尾街。 清乾隆年間,先民開墾時期,景美轄屬於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淡水堡;嘉慶年間在拳山附近再設「拳山堡」,光緒年間更名為「文山堡」,取其「文山秀氣」之意,其範圍包括今日之臺北市文山區(景美、木柵)、深坑、石碇及新店、坪林等地區,約是景美溪、新店溪流域。今台北市文山區之名稱,即是拳山堡、文山堡的緣由。
景美溪在舊時稱「霧裡薛溪」,又稱「內湖溪」,其上源為永定溪與石碇溪,流經新北市石碇、深坑兩區與台北市文山區。溪流經石碇與深坑之後,過頭廷魁(動物園所在地),溪流向西南走,開始有較寬闊平坦之河段,到政大附近,有指南溪(大小坑溪匯合之下游)匯入,到了樟腳附近,出現倒S形之曲流,過景美後,在溪仔口附近流入新店溪。 早期的景美溪很深,船隻可由基隆、淡水通道艋舺再到景美,由於有水運渡口功能才使景美街於嘉慶道光年間成為市集,當時有煙館、茶館、染房、食堂、小吃攤、肉攤、雜貨店等,異常熱鬧,各地民眾,如木柵、新店、深坑、石碇等地,都會到景美採購用品,早期的景美可說是一個日常貨物的集散地。而後隨著1908年水陸兩用的瑠公橋的完竣、景美通往木柵道路的拓寬、1921年萬華新店鐵道相繼通車等因素,景美溪的運輸功能終被公路與鐵路所取代。 除了河運交通外,景美溪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照片中婦女成群於景美溪中洗衣與聊天,景美溪也形成了 另一種社交場所!
第 10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