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景美街舊稱「景尾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因在清嘉慶年間渡口由溪仔口遷移至街口的梘腳潭,而使景尾街逐漸繁榮。1908年(明治41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原圳路空溝填平,景尾街由圳道變成往木柵深坑的道路。 1919年(大正8年)日治政府設景美公有市場〈今景美街與景興路282巷交叉口〉,以公有市場為界,舊市場豬肉攤以南到溪邊,這段稱「頂街」,為早期最熱鬧的街道,也多是早期在地人開設的商店,有茶館、南北貨、米穀雜貨、藥房、染房、日用百貨、菸酒…等;而豬肉攤以北到景美集應廟,這段稱「下街」,原本多是到景尾街擺攤的外地攤商,生意也較差。後因河道廢弛,萬新鐵路及公路相繼開通,人流逐漸轉移到下街,也形成今日下街比頂街熱鬧的景況。 隨著時代變遷,現今景美街就是所謂的景美老街,雖已老態龍鍾,但仍是交易熱絡的市集,充滿活力,上午是傳統菜市場,晚間則成為景美觀光夜市,但大都集中在下街的區域,為周邊地區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
自清代以來景美地區開墾後漸形成的萬盛庄〈含後來的景尾〉、興福庄兩庄,其行政隸屬之變遷,分清朝、日治及民國三個時期,如下表。
通常橋都是因地名而命名,然而景美卻是因橋而產生地名。 景美地名是由「梘尾」而來,其來源乃因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瑠(1705~1765)開鑿瑠公圳時,引新店清潭溪水源灌溉大台北東區農田,經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架設大木梘輸送灌溉用水,景美街位於木梘的尾端,故稱地名為「梘尾」。 木梘就是圳路跨越溪流時所架設的木製過水橋。 日治時期,因「梘」字少見,日人將「梘尾」更改名稱為「景尾」(梘與景以閩南語發音相同),1920年後隸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管轄。光復初年,景尾為台北縣深坑鄉的轄區;至1950年(民國39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景尾自深坑鄉獨立設鎮、木柵設鄉,設鎮時因景尾的「尾」字不佳,好像是窮途末路、風景最差的意思,當時縣議員林佛國提議更改為「美」字,經大家同意後,定名為「景美」,行政區域為台北縣景美鎮。目前景美地區的在地人以閩南語發音,仍稱景美為「景馬」而非「景米」。現今台北捷運、公車行經景美,閩南語播報站名時,仍稱景美為「景馬」。
仙跡巖(巖是漳泉對山上宮廟寺的稱呼)位於海拔一四四公尺的景美山上,建廟以前,信徒於狀若仙人足印的岩石上放置香爐供信徒焚香膜拜。民國三十五年間,在景美頂街行醫的林金水發起建廟提議,鄉民熱烈響應,經善眾公推地方耆老林佛國違建廟主任委員,敦請名醫林黃鐘鎮長規劃興建經多年籌劃、募款興建,終於民國四十年修築完成;後經德高望重的謝木海先生持續投入建設,舊八景於焉形成;之後監察委員許炳南先生繼任主任委員,於登山口建立牌樓,並經多次擴建而成今日廟貌。 仙跡岩廟樓上主祀神孚佑帝君(呂祖純陽仙翁呂洞賓),信眾奉稱為仙公,龍邊恭奉釋迦牟尼佛,虎邊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樓下分別奉祀地藏王菩薩及福德正神。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為仙公聖誕,有慶祝祭典,另外農曆元月七日至九日有拜春斗之祈求平安禮斗法會,農曆九月七日至九日亦有拜秋斗之九皇星君禮斗法會的祈福祭典活動。 仙跡巖經多次增建,前山後山有長壽路、登仙坡、凌雲路、明遠台、消遙嶺、御風亭、抱根石及腳印巨石等舊八大景觀。在廟前正殿石柱上題有多副對聯,其中一副刻上「仙氣此山中風光鍾秀,跡痕留石上雲樹生春」,頗能形容仙跡巖意境。
 1907年(日治明治41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將霧裡薛圳與丄埤併入瑠公圳組合中,並開始投入大量經費整治瑠公圳。原來木梘(水橋)效率不佳,且須經常拆卸及維修,於是日本政府在1908年(明治41年)建造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照片中為1943年(日治昭和18年)景文街的街景,拍攝者為文山醫院的 張傳生醫師,1943年為文山醫院在景美開業,張醫師是木柵人,初到景美對水圳風光頗有興致,留下景文街上瑠公圳的珍貴畫面。 照片左方為現今的台北富邦銀行,右邊則為瑠公圳的圳道,景文街東側自1908年起有瑠公圳主幹道流經,西側則為馬路,一直到1968年(民國57年)瑠公圳加蓋,景文街才為現今寬度。照片中居民們悠然行走於水圳旁的街道上,與今日景文街車水馬龍的街景差異極大。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為了讓區民更親近仙跡岩,於2013年(民國102年)在山上增闢幾處運動場所,並以台灣民間最耳熟能詳的八仙來命名,分別代表八個景點(人生八境—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期能加深印象、增添趣味。惟八仙的故事有部分張冠李戴不無遺憾,原來傳統八仙是以呂洞賓代表男、漢鍾離代表富,新八景卻把兩者弄反了;原來傳統八仙是以韓相子代表少、藍采和代表貧,新八景也把兩者弄反了。茲將新八景重新做修改如下: 一、男:呂洞賓-明遠台(原誤植呂洞賓為富-仙跡岩) 即舊八景中的明遠台,因地勢高,適合遠眺,可以看清楚整個台北盆地 。此情景代表男性遠大的胸襟與志向。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頗有男子氣概。 二、女:何仙姑-桐花林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所以「女」自然由她代表。桐花林緊鄰一等衛星控制點,此處有八棵油桐花,每年五月盛開,雪白的花朵綻滿枝頭,也灑落滿地,就像氣質清新、冰雪聰明的何仙姑。此處設有寬敞的木製平台,也有木桌、木椅。當桐花盛開時,可約三五好友,品茗花下,遙想何仙姑婀娜多姿的舞步,好不愜意! 三、老:張果老-樂活區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恒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鶴髮童顏的張果老,據傳有長生不老之法,由他來代表「老」~長壽,甚是恰當。要長壽,就要多動,放慢生活步調。而樂活區是一處可以安全運動的空間,正可以滿足區民運動健身的需求。遊客來到這裡,可要放慢腳步,停下來活動活動筋骨,才能長命百歲! 四、少:韓湘子-御風台 (原誤指藍采和為少)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是八仙中年紀最輕的,故代表「少」,御風台位於根抱石東側,場地寬闊,地面鋪有彩色磚塊,適合親子一起活動。另有風鈴設施,可隨著風吹吟唱,表示韓湘子拍板高歌的意象。 (P.S.此處之解說牌,已遭不明人士拆除,國人之公德心有待加強) 五、富:漢鍾離-仙跡岩(原誤指漢鍾離為男-明遠台) 漢鍾離(鍾離權)長大之後,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他的父親原是一位王侯,在當時很有勢力,所以鍾離權從小就生長在富裕的家庭裡,也因為父親的關係,使得他有在朝廷表現的機會。後來,更受到皇帝的重用當上了大將軍。呂洞賓成仙之後,喜助善良的貧者,所以留有足跡的仙跡岩就代表「富」。 六、貴:曹國舅-根抱石…
景興路243巷口登山口,新立了一塊「仙跡岩親山步道.景興路登山口」的小石碑,刻有衛星定位座標以及緊急救援電話。這個石碑的設立,是跟下列的一段故事有關: 2008年5月份,正準備5月20日要上任的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先生偕同夫人,在其住家附近北市萬芳社區140高地公園步道爬山時,突覺身體不適,當場倒下休克,其妻向路過登山民眾大聲呼救,路人協助撥打119報案。但因登山路徑不易形容,因而拖延救援時間,且高地公園的登山步道坡度陡峭,輸送困難,送至萬芳醫院經搶救仍然不治,享年五十七歲。廖風德在攀上從政生涯新高峰的前夕傳出不幸,政壇友人和宜蘭鄉親同感悲傷不捨,感嘆人生無常,並且認為這是國家的損失。 事後,台北市政府為加強各登山步道口的衛星座標標示,產業發展局於2008年6月11日宣布,將於九月底前,全市九十四條登山步道、一百五十五處登山口,加裝登山口辨別牌誌,標明步道編號、登山口名稱、座標,資料同時傳送消防局,讓救援人員接到通報後,迅速抵達現場,縮短救援時間。後續於登山步道內,每隔一百或兩百公尺加裝石牌告示,提醒登山者距離最近的登山口、距離及登山口的座標,一旦山友在步道內發生意外,可迅速掌握地點。
一般習慣上,建物可能會以其落座地點的街道名來命名;譬如說萬慶公園,是因為其落座在萬慶街旁而命名為萬慶公園。但萬慶街不一樣,是因為先有萬慶巖清水祖師廟,而將街道命名為萬慶街。 上圖:從萬慶街口回頭望就是捷運景美站一號出口和佳佳戲院的招牌。 從捷運景美站一號出口,越過羅斯福路六段的對面,就是萬慶街街口。萬慶街東與羅斯福路六段相交,西端街尾臨景美溪,舊稱溪仔口,現河岸築有高堤,堤外有河濱公園及自行車道。 西端街尾溪仔口,清領時設船渡,並建有清水祖師廟,名為萬慶巖,萬慶街街名與此有關。萬慶巖建於1838(道光18)年,主祀清水祖師。 萬慶街是在清領時期就存在的道路,從日治時期的萬新鐵路,在景美火車站旁的平交道,到景美溪旁的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就是舊時萬慶街。 上圖:舊時萬慶街 上圖紅實線部分是舊時萬慶街路線,紅虛線部分是人口增加後擴建的萬慶街,而新增添的萬慶街的路段,也稱為萬慶街。萬慶街在此變成新舊路段並存之現象,因為舊道狹窄無法拓寬,但人口驟增必須在旁邊新開闢的道路,卻仍以原來道路來命名,這是保留歷史的古道與都市發展地區開發相互結合的現象。 在萬慶街的路線上,值得去欣賞與探討的地景,有高積淵宗祠、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以及新舊萬慶街附近的雜亂門牌。 由下面的街頭即景,我們可觀察到新舊萬慶街的雜亂街道門牌。 進入萬慶街不久,就會碰到一個叉路,一條萬慶街,變成二條街;哪條才是萬慶街?還是都不叫萬慶街?打答案是都叫萬慶街,這種違背常理的街道命街名,常叫外地人昏頭。 上圖:在一個叉路,一條萬慶街變成二條街都叫萬慶街。 沿著左邊萬慶街走,到了路底,右邊的道路指示牌和正常道路指示牌不一樣,它的道路指示不是直線,而是折線。 上圖:萬慶街的一個折線道路指示牌 由景福街230巷進來,經過萬慶街32巷後,就出現萬慶街38號、36號,接下來牆邊又有萬慶街37巷的指示牌,與萬慶街舊道是相同的道路,原來萬慶街37巷是在萬慶街口附近,37巷已被封閉了,變成有巷指示牌卻無巷體。 在景福街230巷與新舊萬慶街交口,同一條馬路直線20多公尺內,同時出現景福街230巷、萬慶街、萬慶街37巷、育英街等不同的門牌號碼,也應該是世界罕見的現象。…
一、景美老街的發展歷史 清代交通以水運為主,溯景美溪可達景美、木柵、深坑、石碇。景美街毗鄰景美溪下游,約清乾隆後期(1790年代),設渡船頭,嘉慶、道光年漸發展為街肆。 瑠公圳於景美溪上設木梘導引灌溉水源過溪,本街區位於木梘尾端,舊稱梘尾,日治時期改名為「景尾」,戰後1950年更名「景美」迄今。溪岸至公有市場稱頂街,設有市集,非常熱鬧﹔公有市場至土地公廟稱下街。早期交通靠河運,頂街近渡船口較為熱鬧,後來交通依賴鐵路公路下街靠近車站形成人潮匯集,隨著交通的演變,目前下街比頂街熱鬧。 1908年(明治41年),景美溪上的木梘拆除,改建水陸兩用的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橋--瑠公橋,配合橋梁的位置,瑠公圳圳道局部改行景文街,景美街廢為空溝,蚊蟲滋生,有礙市容觀瞻,於是官民共同出資填溝築路,並拓寬木柵路一段的路面,這段歷史被記載在景美橋前的「開道碑」上。 1921年(大正10年)萬新鐵路運貨、載客的火車在街西的羅斯福路六段轟隆而過;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帶動木柵、新店的繁榮,商販可直接到新店。木柵採購、做買賣,景美街失去貨物轉運中心的地位,商機開始由盛轉衰,街市一度蕭條。 二、下街的恆茂藥行 景美街是是一條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發展的街道,在下街(景美街113號)的「恆茂藥行」,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的中藥行,目前為前景行里里長張水柳所經營。 早期恆茂藥行的老闆是張水柳里長的外祖父鄭明賢,他的醫術高明,精於小兒科。因身患重病,只能躺在床上替人把脈、診斷,卻無法起身抓藥,只好出高薪,希望能找到一個精通藥理的人來幫忙抓藥。張水柳的父親在這樣機會,來到恆茂藥行工作學醫,因勤快認真,而受鄭明賢先生欣賞,將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張水柳的父親,並繼承了恆茂藥行的經營。張水柳里長也繼承父業,接手經營恆茂藥行,老家原先也在木柵的張家就因此而在景美落地生根了。 (位於下街的恆茂藥行) 三、下街的文山診所舊址 文山診所剛好位於恆茂藥行斜對面。由張傳生先生所主持,從1943年(昭和18)開業,執業至1998年,一共營業55年,原址至今仍懸掛文山診所的招牌。 (位於下街的文山診所) 張傳生兒時住在木柵保儀路集應廟旁,1940年畢業於台灣帝國大學醫科。在景美行醫一生,80歲那年因不良於行,閒暇時開始手繪故鄉周邊地圖,張傳生第一張手繪地圖就以10歲時的家鄉記憶,描繪「木柵1925年秋天」地圖。不管是老家旁熟黃的稻田、翠綠竹林、清澈的景美溪,或者是小時候上下學的祕密通道,全都入圖;還以藍色屋瓦標示老家古厝還。 (張傳生醫師手繪木柵印象) 83歲那年,張傳生又以初到景美開業執醫時的時空為背景,再動手描繪「景尾1943年」地圖。這張地圖雖不若前一張配色豐富,但對診所周邊道路、鄰居、公共設施的考據卻更為精準,為讓方位更精準,張傳生還再逐戶探訪,重新確認。…
一條街道的名稱如果與地方同名,那麼她與這個地方的發展一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景美街與景美同名,早期因鄰近景美溪的渡口而繁榮,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形成市集。一般俗稱的景美街是一個街廓的概念,是指景文街、景中街、景後街和臨溪的景美街所圍起來的區域,本文要介紹的是景中街往南的景美老街。 從景美捷運站2號出口,往南跨過景中街,映入眼前的是人聲鼎沸的景美老街。不管假日或是平時,一大早景美老街就被買菜的人潮擁擠的佔滿著。狹窄的街道兩旁,擺滿不同的水果攤、菜攤、魚攤和肉攤;還有五金行以及賣花的、賣飾品的、賣衣服鞋子的、賣熟食的……等等,應有盡有,賣東西的和買東西的人,將整個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只要走一趟景美街,就能買足日常所需的用品。 這種熱鬧的景象,一直持續到中午過後。大約下午三、四點左右,另一批做生意的人出場了。起初是零零落落的幾家賣化妝品的、賣飾品的;接著,各種風味的小吃攤也陸陸續續的開張了,諸如:米粉湯、四神湯、紅豆湯、豆花、燒仙草、蚵仔煎、甜不辣、車輪餅、春捲、壽司、肉丸、油飯、鵝肉……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令人難以抉擇。此時,景美老街搖身一變,成為台北南區知名的夜市。從早上的市場到晚上的夜市,景美老街的小攤販一直忙碌著做生意,真是”地盡其利”最真實的寫照啊! 在這麼熱鬧、擁擠的老街中,竟然存在著國家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和土地公廟”進興宮”,且都香火鼎盛,可說是老街中少有的現況。 在西元1762年(清乾隆27年),郭錫瑠開通瑠公圳,並於景美溪上建平底木梘後,景美街成為瑠公圳圳道之ㄧ段。景美街因位於木梘之尾端,故原稱梘尾街,日治時期改稱景尾街,1950年後改為景美街。西元1908年(明治41年),日本人將木梘拆除,興築水陸兩用的鋼筋水泥瑠公橋,將瑠公圳部分圳道改走景文街,把景美街原圳道的渠道填平。 從景美街1919年設立的公有市場內豬肉攤往南直到景美溪邊的景美街,當時稱為頂街,靠著地利之便(較靠近渡口),是往來商旅及貨物的集中地,商業活動非常絡熱。頂街兩旁商店林立,有茶行、染布行、中藥行、糕餅店、雜貨店、五金行和釀酒廠……等,街端的一側有1930年完工的巴洛克式兩層樓建築---許興泉洋樓(已拆除重建)﹔另一側牆面有抿石子店招的南芳食堂,可知早期是一家餐廳(結束營業已久)。 而豬肉攤以北到進興宮的景美街,當時叫下街,是外地人趕集處和攤販聚集的地方,在當時較不熱鬧。直至西元1921年萬新鐵路(鐵路新店線)建造完成,及後續的公路通車後,交通更為便利,有利於人們的往返和貨物的運輸,此時下街反而佔了地利之便,發展得比頂街還要繁榮。 當年頂街上人聲鼎沸的熱鬧景象,物換星移、人事已非,頂街已然蕭條沒落、繁華不再,真可謂”百年河西,百年河東”矣!
有一間超過百坪的大型祠堂,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一棟四層樓集合住宅的頂樓,它就是景美高氏下派三房的高積淵宗祠。 由羅斯福路六段的萬慶街走進約20多公尺,在景文復健科診所前,道路就一分為二。在右邊的道路,診所所在地這片樓房公寓的頂樓上,可以看到黃色琉璃瓦屋頂的高積淵宗祠,地址在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高積淵宗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景美),又稱祭祀公業高積淵。祭祀公業高積淵,是向政府登記的法人名稱。 高姓族人,入閩祖高鋼(一世)傳至七世惠連(肇基安平始祖)再傳至十七世高山(肇基安溪大平始祖)。高山字積簣遷安溪卜居大平,子孫繁衍分為上下派十三房(上派22世佛字輩,下派23世積字輩)。高姓族人自稱上五佛下八積,至康熙領臺時各房苗裔(除下派二、五、七房)共十房,乾隆初年相繼渡臺居上淡水各地,隨處開發,舊時拳山堡(今大臺北公館以南區域)的景美、新店、深坑、石碇等區,為其開墾主要地區。 各房於前清時期紛紛成立祭祀基金,放利生息、買田收租,待有規模則購地建祖祠。景美高氏上派 三房、四房與下派長房、三房、四房皆建有各房派之祖祠。高積淵宗祠,為下派三房高積淵之子孫,為崇祀始祖積淵公而設立。 乾隆初年下派三房派下,相率接踵來臺後,聚族於文山堡萬盛庄、內湖庄、頭重溪、深坑庄等地,隨地開發自謀生計及開闢就緒至嘉慶、道光年間,有裔孫培註、鍾三、派裕、派廣、派汝、派克、標炎、標振、標義、標迪等11名發起。 為崇祀始祖積淵公,以謀和宗睦族,召集各派下捐金,集腋成裘,將積立金交房長宗親掌管,逐年生息以為歷年祭典之資﹔並彫刻積淵公下總牌一位,定每年冬至日為例祭日期,輪流值當,在爐主住宅舉行,景尾集應廟建成後改至廟裏舉行。 本房例祭原在景尾集應廟舉行,高氏家族承買萬華學海書院做為宗祠後,1898年,即改在此萬華宗祠(註)舉行,排定農曆11月10日為祭典日期。因派下散處文山各地參與祭典往返不便,1934年經決議擬在派下聚居的地點,自建故選小宗祠一所,故選萬盛庄溪子口祀田之內,於1937年擇日興工,翌年2月19日正殿完工,東、西廳以後再建,主祀積淵公故稱積淵公祖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 祭祀公業高積淵管理委員會 電話:02-29325085 服務時間:週一 至 週五 09:00…
在萬盛街17-1號旁,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樹木,足足有三層樓高。祂是一棵被列管保護的老樹,編號為1429,樹胸圍被紅色布條包起來,顯示牠已被神格化,讓人們膜拜著。早期的先民,一向有自然崇拜的現象,凡舉巨大的石頭,高齡的樹木…..均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如石頭公、神木等。 而這棵老樹是什麼樹呢?祂叫大葉雀榕,和榕樹、雀榕都是桑科榕屬。但是葉形不同:普通榕樹葉子小,雀榕和大葉雀榕葉形就大多了。後兩者的葉子都是長憜圓形,葉柄都很長,要分辨兩者,可從三個細節看起:其一,大葉雀榕的葉柄較粗大,且明顯比葉面上的主脈粗。其二,大葉雀榕的葉端有凸尖,雀榕的葉端無凸尖,比較圓滑。其三:顧名思義,大葉雀榕的葉子稍大於雀榕,但要同時比較才看得出來。 大葉雀榕是纏勒樹種,與其相鄰的其它樹種,經常會被它的氣生根包圍並纏勒住,以致無法行光合和呼吸作用,然後慢慢死亡。可見大葉雀榕生命力非常強韌,雀榕亦是。 在17-1號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的狹小空間,建有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除了供奉主神之外,還有5、6尊神像。這間廟夾在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看似很穩當、很安全喔!想必可以保佑附近居民。 土地公廟又稱福德正神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是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也是分佈最廣的祭祀建築。土地神是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地方。祂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人們祈福、保平安、求收成的祈求對象。土地神是道教諸神中位階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所以其建築規模不講求壯觀和華麗。
第 11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