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景美應廟值甲傳統說明 一、景美集應廟值甲年份為:表例106-北投,107-深坑,108-木柵、內湖,09-新店、大坪林,110-南區,111-北投,112-頭廷魁,113-十五份,114-北區,115-景美、溪子口…。 二、值甲介紹: 原先高氏家族建集應廟,有分成數個「甲」,各個「甲」輪流當主要祭 的主祀者,或當出錢者,其分法為: (一)高萃記有四甲:分別是內湖(木柵貓空)一甲、頭廷魁(動物園)一甲、十五份一甲、深坑一甲。 (二)高同記有四甲:景美溪仔口一甲(石門宮景興路以西)、大坪林(新店)一甲、台北南區(鐵路為南)一甲、台北北區(鐵路以北)一甲。(三)北投集應廟一甲。總計九甲輪值。 景美集應廟有一些廟的田產,收成也會分給值甲者,由值甲出錢安排 祭典及祭品準備。另外,高萃記一分為四:保儀尊王、高萃記、高集記、高材記。 三、由於信眾範圍變動,目前輪甲範圍如上,形成一種特殊的輪值方式。 另每五年北投集應廟迎景美老祖、尪娘回北投一年,稱「北投迎香」。隔年輪值者「迎香」迎回北投老祖、尪娘回景美集應廟,如「同記迎香」。
景美集應廟匾額 景美集應廟始建於1860年( 清咸豐10年)的竹圍內(在今景美國小南側操場),因近景美溪經常淹水、風水不佳,於1867年(清同治6年)遷建於景美街37號現址。歷經1924年(日治大正13年)、1959年(民國48年)、2013年(民國92年)三次大整修,歷次整修都留下匾額碑文做為記錄。 1867年(同治6年)落成匾額「大平世澤」,因高氏祖先在唐末自河南遷居福建安溪大平,再從大平到台灣,所以所有各集應廟及高氏宗祠中,皆有此「大平世澤」匾額。 1924年(大正13年)修峻匾額「南閩遠服」、「威鎮東瀛」。 1959年(民國48年)匾額為「神靈顯赫」、「澤普黎庶」、「安邦護眾」。 2013年(國92年)匾額「睢陽傳徽」。 每次修建也撰寫碑文或捐款芳名碑,分別嵌在廟內及立在廟前石碑。
景美集應廟繞境隊伍通過石門宮前,景美街臨景美溪道路寬度約為目前的三分之二,當時已不見輕便車道,場景應是1965年(萬新鐵路廢除前後),已行駛汽車的年代,景美街靠近景美溪邊道路,是進出景美木柵主要幹道。 遊行隊伍有舞龍陣頭,由一行陣頭信眾約一二十人負責演出,有執龍珠、有龍首、有龍尾,有負責輪番上陣的接替陣頭成員,石門宮盤古大帝仍然存在,有民眾可站在石門宮前觀看繞境隊伍,也是拍攝照片的好地點。 遠處世新大學再過去不遠處,已見民房建立,此時世新新聞專科學校已經成立(1956年9月遷此),煩忙的木柵路一段,已啟動新時代的運輸功能。
一、 景美集應廟繞境 景美保儀尊王為安溪移民守護神,相傳受玉皇大帝帝敕封為「驅蟲害神格」的神格。於是農業社會時期,台北各地常有迎請景美保儀尊王繞境的活動,稱為「迎尪公」,因信眾都暱稱保儀尊王為尪公(由恩公轉音而來)。政府為以節約為由,要求各區迎神賽廟會在統一時間舉行,景美地區決議以每年農曆10月15日定期舉辦保儀尊王(尪公)與各廟宇聯合繞境,即俗稱景美大拜拜。 二、 場景--景文街49號 照片為1960年代廟會隊伍,正通過景文街49號,當時店家有:景美全祥茶莊、景美獎券行,店名有「景美」字樣,是1950年景美設鎮後的年代;繞境隊伍是當時景美集應廟的義樂軒,陣頭為:七爺、八爺。義樂軒於1980年代因成員老化而解散,這對七爺八爺則供奉在景美集應廟的正殿前方兩側,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景美聯合遶境的日子,也會參與陣頭的繞境。
一、 景美廟會慶典 景美集應廟傳統的迎靈繞境是農曆五月12日,是景美地區的迎尪公,各廟也有其廟會的特定吉日,因配合國民政府要求實施「統一祭典」,景美地區決議以每年農曆10月15日定期舉辦保儀尊王(尪公)與各廟宇聯合繞境,即俗稱景美大拜拜,台北市區稱為南區大拜拜。當時景美集應廟有「義樂軒」北管陣頭(由頂街「文義軒」與下街「文樂軒」合併而來),成員技藝精通,常應全國各地廟會聘請為繞境陣頭,頗獲好評,為地方鄉里爭光。 二、民國50年代景美農會前 照片呈現民國50年代,景文街是由羅斯福路進入景美的主要幹道,當時仍是平房及兩層樓為主體的街道建築。景美農會前身是景美信用購買組合,於1918年(日治大正7年)10月成立,是農民加入社員後的資金存貸的互助機構,是景美地區主要農業機構,照片是在農業時代在景文街農會前留下難得的地方廟會繞境影像。
廟名:景美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始建:道光11年(1831年) 廟址:萬慶街124號 主神:清水祖師 一、建廟歷史: 萬慶街與景福街交會口,離萬慶公園不遠處,即是景美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文山區萬慶街124號)。 相傳清乾隆五年(1740年),先民安溪移民,由福建安溪蓬萊山「清水巖」請來清水祖師三尊,渡海來台,從滬尾(淡水)溯河而上到梘尾(景美)溪仔口靠岸,在河邊建廟供奉,後因溪邊泥沙淤積、水災頻仍,道光7年(1827年)乃遷移到現址,至道光11年(1831年)建峻。 二、廟的前後殿因道路拓寬曾拆除修建: 民國65年(1976年),開闢景福街,部份後殿被拆除,民國68年(1979年)修建完竣,舉辦改建慶成三朝祈安植福清醮。民國78年(1989年),為拓寬堤防環河道路,部份前殿被拆除,於民國79年(1990年)修建竣,於民國81年11月20日啟建慶成三朝祈安植福清醮。因無法保持原來的廟貌,於是無法成為市定古蹟。 三、廟內主神: 廟內供奉福建安溪移民地方保護神清水祖師,俗名陳普足,又名黑面祖師公(昭應祖師),相傳是北宋福建高僧,曾於清水巖修道,稱清水祖師,又稱黑面祖師。又傳說清水祖師靈驗,以落鼻示警,稱落鼻祖師。 四、見証溪仔口渡船口: 安溪人種茶為業,清水祖師以求雨靈驗聞名,在台北信仰蓬勃發展,在台北有三處知名清水祖師廟--淡水、三峽、 萬華,台北移民安溪人比例頗高。此區域原為先民進入景尾開墾之最早渡口,即舊地名溪仔口之由來。廟前堤內的水源高架橋下,就是早期船舶靠岸渡口。
廟名:景美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始建:道光11年(1831年) 廟址:萬慶街124號 廟內文物:鎮廟老祖、古匾、保正陣文物 一、鎮廟老祖: 安溪先民於福建泉州安溪蓬萊山清水巖,奉請祖師神像三尊,即老祖、二祖、三祖,先奉祀在艋舺,後在景尾河邊溪仔口渡船頭供奉,成為鎮廟之寶。(在廟內前殿神龕中間) 二、「門開甘露」古匾: 正殿上匾額「門開甘露」、石製香爐,是道光年間遺留下的接近180多年歷史的寶物。 另外,有珍藏扶鸞的法器,也是寶物之一。 三、保正陣文物: 正殿龍虎邊,有神明繞境的神將神偶,其中有「保正公」、「保正婆」,是日治時期保甲制度下的歷史文物,也是該廟陣頭的特色。
傳統農業社會,每於農閒時節,舉各村落的廟會活動,一來感謝當地守護神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社會祥和;一來舉辦迎神賽會,出動陣頭藝閣,各村落較量一番,彼此連絡感情,也款待親朋好友,是台灣傳統社會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其精神意義,非迷信二字所能簡化。傳統活動當中,陣頭內容南北不同,各地有異,彼此競賽,也互相學習。 景美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保正公保正婆陣頭,是眾多陣頭當中,非常特殊少見的陣頭。神偶有一位「保正公」,一位「保正婆」,流傳至古代地方保甲制度的人物,當時各庄頭設有保正值位,如同今日的村里長,充當各庄頭意見領袖,也擔任政府官令的推動者,庄頭有婚喪喜慶,保正必然到場關心協助。 有趣的是,地方頭人保正為民服務,但在保正家中仍有一位可管得了保正的太太,庄民皆稱之為「保正嬸」或「保正婆」,保正平時在外服務,有時需要透過保正嬸傳達幫忙,於是保正嬸形成是地方保正的中間人、潤滑劑。久而久之,在廟會活動中,保正伯保正嬸的身分有如土地公土地婆般關懷庄頭百姓,於是出現了「保正公保正婆」在景美萬慶巖祖師廟的陣頭中,留存此項非常特殊少見的民間陣頭。
傳統農業社會,每於農閒時節,舉各村落的廟會活動,一來感謝當地守護神庇佑風調雨順、五穀丰收、社會祥和;一來舉辦迎神賽會,出動陣頭藝閣,各村落較量一番,彼此連絡感情,也款待親朋好友,是台灣傳統社會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其精神意義非迷信二字所能簡化。 傳統活動當中,陣頭內容南北不同,各地有異,彼此競賽,也互相學習。其中最為逗趣活動,以「公背婆」最討人歡喜。由一男性拌成「婆相」,穿戴婆裝,濃妝艷抹更形討喜。在婆相前加裝一「公相」布偶,有頭戴帽,有腰部半身穿上衣,連結在婆身,下身穿公裝,形成「公背婆」的俏皮扮相,婆相不斷扇動扇子,似在為公扇涼,其實是男性一人拌二相的可愛陣頭,邊走邊跳,是男人假拌女人的有趣走路相,一投足一舉手,一頻一笑,一閉眼一張眼,皆是眾人觀看焦點。 照片為景美廟會活動時,公揹婆陣頭在街上賣力演出的影像。
景美舊橋建於1955年,歷經54年達到橋樑的使用年限,及行人、自行車需要增加橋樑寬度與汽車分道的安全考量,於是在2009年5月13日封橋,改建新的橋樑。 景美舊橋聯繫景美景文街到新店的順安街的交通,建造時間比羅斯福路六段到北新路三段的北新橋(1965年建造)還早十年,相對北新橋是新建橋樑,景美橋就被稱為景美舊橋。 在景美舊橋封橋拆除改計的期間,特別建造一座臨時便橋,提供給行人、自行車通行,顯示景美舊橋對當地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騎車和機車則可選擇行走北新橋經車前路到景文街,或走景美溪橋經木柵路一段到景文街、景興路。
景美舊橋建於1955年,歷經54年達到橋樑的使用年限,於是在2009年5月13日封橋,改建新的橋樑。當初景美舊橋的建造是因為水陸兩用的瑠公橋橋太窄,無法滿足車輛逐漸增加的路面寬度,於是新建景美舊橋舒緩交通。而景美舊橋的拆除,除了年限超過五十年外,也是因為行人、自行車數量增加,經常與汽車爭道,必須增加橋樑的寬度,滿足行人、自行車、汽車分道的人本友善設計,以確保交通安全。 由於景美舊橋歷經景美都市發展的重要時程,在1955-1963年與東側的瑠公橋並存。在拆橋前,文山區公所特別舉辦「1762水到渠成」的景美舊橋送別儀式,1762年是瑠公圳正是通水的年代,以緬懷瑠公圳對台北盆地開發的 貢獻,來懷念景美舊橋肩負景美新店兩地交通要務的貢獻,別具感恩情愫及人文關懷。
在景後街188之8號是一棟有圍牆、有前庭的二層樓鋼筋混泥土建築,推估應為1950年代的建築,建築主人想必也是有經濟能力的地方仕紳的宅第,根據附近鄰居的說法,這棟宅第是曾經在景美鎮時代擔任鎮長的莊騰輝先生所有。1950年3月,景美地區由深坑鄉獨立出來設景美鎮,第一屆鎮長為名醫林黃鐘先生,不料公務繁重、積勞成疾,於1950年9月辭世,辭世後任命莊騰輝先生繼任第一屆鎮長並連任第二屆的鎮長。 建築圍牆前的小馬路是以前瑠公圳興福支線的遺跡,由此巷往前穿過景美街又可連接一條小巷通道景文街。這條興福支線是將瑠公圳的水源往東北方向引流,灌溉景美山邊的平地農田,最尾端到景興國小附近。 根據新北市議會網站,有關莊騰輝議員的資料記載如下: 莊騰輝為日本國民中學畢業,曾任新生報記者、深坑庄役場雇員、第一、二屆景美鎮鎮長、景美鎮民代表、臺北縣議會第五、六屆議員、台北市臨時市議員。民國50年2月21日起擔任台北縣議會第五屆議員,屬第九選區(新店鎮、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民國53年連任第六屆議員,任期至57年2月20日止。 莊騰輝先生並曾擔任石碇新高煤礦的董事長,有關新高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料如下: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029號,台濟採字第1408號,礦區面積381公頃63公畝45公厘。聽當地人說自日治時期即開採,民國36年6月成立新高煤礦,民國45年2月開第一斜坑,49年改組成立公司,51年6月改選董事長為莊騰輝。
第 8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