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史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1. 藝閣與台灣藝閣的分布 藝閣,又名抬閣(臺閣),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情節,坐在佈置有花草樹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裏,由人抬著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臺灣的藝閣,相傳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成書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連橫的〈詩意〉一文均有記載,台灣竹枝詞中記載更多。 台灣之藝閣分布主要在台中以南,以雲林北港、台南學甲、嘉義朴子、佳里地區和台中海線地區為主。位居台灣北部的景美,元宵節曾盛行的迎閣(「迎囝仔」)活動,在台灣的藝閣活藝中不論就其地點,或內容形式上來看,都有其特殊性。 2.景美地區的藝閣活動:迎閣 迎囝仔,又稱「迎閣」,據聞是一世紀前盛行於景美的元宵節民俗活動,1960年代又再度盛行數年。「迎囝仔」就是將家裏的小孩裝扮成古代忠孝仁義故事中的人物,再坐上類似轎的器具(閣)。每個「閣」由數位力壯的青年輪流扛著遊行,連接數個「閣」結成一蜈蚣形隊伍,前以鑼鼓引導開路,整個活動由數個至數十個蜈蚣形隊伍組成。 閣具是用四支長約八尺的竹木為扛架,中置一只一尺半寛的座椅結合而成,簡單卻堅固。之所以稱為「閣」,一為小,二為尊敬,三為「閣」與登科的「科」發音類似,有金榜題名之意,因此父母爭相為孩子「組閣」遊行,隊伍行進中,父母並在一旁「扶閣」,熱鬧非凡。 由於社會變遷,這項景美地區極富地方民俗色彩的活動逐漸沒落。直至2000年,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逢廣等人,再次結合地方力量,重啟迎閣踩街活動,以嘉年華會形式再現消失了近半世紀的「迎閣」盛事,每個小朋友裝扮各異,有的打扮成格格,也有的打扮成超人,「閣」亦裝飾得各具風格,競創意也比人氣,已為「迎閣」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一、車前路的盛況因鐵路而起: 景美因河運的帶動,在景美頂街渡船口一帶(近景美溪),是景美街最先繁榮的區域,隨著1921年日本時代興建萬新鐵路,陸運取代河運的功能,景美街的發展向下街延伸,景美火車站前的車前路、景文街一帶,逐漸繁榮。 二、景美公路局車站: 車前路不僅是火車站前的道路,同時也是連接景文街上公路局車站的道路。照片中,即是位於車前路與景文街交會口的「景美公路局車站」(今手機配件店的三角窗),車站上方留有車站文字看板。 景文街另一邊為瑠公圳圳道,當時尚未加蓋(1968加蓋),明顯可看見跨在圳道上方的便橋,方便行人穿越,路人坐在便橋上聯天,圳道旁即為今日的景美照相館(鏡頭位置)。當時公路局是由台北到景美,再到新店、木柵、深坑,甚至走北宜公路到宜蘭的交通幹道,即今日台9線的一段。也有乘客會坐火車到景美站下,沿車前路到景文經公路局轉搭巴士。公路局車站提供搭車者上下車,也販售車票及兼賣食品、什貨。
名稱:景美代天宮 廟址:景興路201巷12弄8號 供奉:媽祖 特色:台灣經濟起飛,中南部移民進入景美落地生根 一、廟的興建: 位於景興路景中街交會口後方仙跡岩山邊,供奉天上聖母媽祖。為民國70年,由雲林崙背奉天宮分香而來,於民國80年與建商換地興建,為景美地區規模最大媽祖廟,集道教神祇於一宮,見證民國70-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大量中南部移民進入北台灣工作定居,所帶來的另一波原鄉神明信仰在台北落地生根。 二、恭奉主神: 媽祖,於宋代湄洲莆田人,名默,稱默娘。喜淨禮佛,得道普渡眾生,升天成道。元、明封天妃,清代因施娘攻台,奉為保護神,清帝冊封天后。 每年農曆除夕,廟方舉辦上香團拜與發發財金活動,居民參加踴躍。每年3月,廟方舉辦返回崙背奉天宮進香活動,參加人數眾多。
火車站站名: 景美火車站 位 置:羅斯福六段與車前路交會口 興 建:大正10年(1921年) 拆 除:民國54年(1965年) 一、設站原因 大正10年(1921年),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完成萬華到新店鐵路,稱為「萬新鐵路」,先期設有14站,後調整為11站,萬華--馬場町--古亭--螢橋--水源地--公館--十五分--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文山郡役所,全長10.7公里。景尾站是其中大站,火車站位於今羅斯福六段與車前路交會口(客拉客餐廳前)。火車動力是蒸氣火車頭,一般客運掛兩組車廂。 二、景美火車站的記憶: 景美車站內有鐵軌道6條,係木造平房建築,站體不大,卻是全線軌道數最多的車站,代表景美火車站運量龐大。附近有堆煤場,包括原僑興戲院附近、文山二分局附近皆是。目前景美民眾60歲以上的人,大都有坐過萬新鐵路火車的經驗。景美耆老有人在童年時,步行鐵軌到萬華遊玩,是道地的地方典藏記憶。 三、車站附近: 照片左上角遠處可以看見秀朗橋附近的尖山,火車站附近全是農田。1950年代,景尾主要街屋,在於景美老街渡船口往北延伸到景美集應廟兩邊,景文街是瑠公圳圳道與公路車道,加上景美國小,街屋也陸續增加中,過了火車站往西、景美集應廟以北,就是以農田為主的農村景致。火車站因鐵路癈棄而拆除拓寬成羅斯福路六段。
一、石門宮的繁榮時期 景美石門宮位於景美溪渡船口東側山邊大石上,也是霧裡薛圳穿越石門宮的隧道口;地名稱石門,因大石延伸至溪邊,霧裡薛圳通水時必須在大石鑿門通水而名。1830年代到1920年代,早期河運發達,帶動景美頂街的繁榮,此地是各項貨物轉運站,最多時景美、深坑、石碇、新店有船隻200多艘。 而景美至木柵道路始於1908年霧裡薛圳廢除之後,圳岸拓建為道路,1919年後轉為輕便車道。景美渡口在1921年萬新鐵路通車後,陸運取代河運,於是景美頂街繁榮開始走下坡。 二、石門宮為景美頂街的信仰中心 石門宮建於1839年(道光19年),為頂街信仰中心,並設有以「文義 軒」北管陣頭,與景下街進興宮的「文樂軒」,常有拚場較勁,兩軒社於戰後1950年代合併。 石門宮奉祀神明為盤古帝王,廟前有一對聯,是景美舉人「高選鋒」所題:「石印足痕滿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從前討番、入深山開墾,祈求平安,一時香火鼎盛。照片呈現信眾站滿景美街與木柵路一段口往石門宮拜拜,人潮洶湧、盛況空前,為景美留下珍貴影像。
一、景美溪 發源於雪山山脈二格山,上游有烏塗溪到石碇匯入崩山溪後稱石碇溪,到雙溪口匯入永定溪稱景美溪,一直流到景美溪仔口附近匯入新店溪,新店溪下游與大漢溪匯合即稱淡水河,流入台灣海峽,是大台北的母親之河。 二、石門宮的繁榮時期 景美溪古稱霧裡薛溪,以早期凱達格蘭族霧裡薛社原住民生活領域而名。景美溪流至景美石門宮,即位於景美溪渡船口附近,也是霧裡薛圳穿越石門宮的隧道口,1830年代到1920年代,早期河運發達,帶動景美頂街的繁榮,此地是各項貨物轉運站,最多時景美、石碇、新店有船隻200多艘。 三、景美渡口的衰落與石門宮被拆除 從前討番、入深山開墾,祈求平安,景美人必至石門宮祈求盤古帝王庇佑,照片呈現信眾站在景美街與木柵路一段口位居高處的石門宮廟前,此時遠處世新大學旁已興建房舍,汽車通行於景文街及木柵路一段往木柵。 1982年(民國71年)因交通流量考慮,必須移除大岩石、拆除石門宮,拓建景興路與拓寬木柵路一段,石門宮於是回歸於塵土。
廟名:景美石門宮 始建:道光19年(1839年) 原址: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 主神:盤古大帝 拆除:民國71年(1982年) 遷移:世新加油站上方 結果:法律問題而無法建成 一、見證霧裡薛圳歷史: 台北最早的水圳道-霧裡薛圳,獨立運作大約在1740年-1907年,自木柵鯉魚山邊引景美溪溪水經石門至公館往北,灌溉台北西區農田700甲土地,而石門宮就建在鑿洞通水的的大岩石上方(舊地名為石門)。1907年霧裡薛圳被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廢除公館前的主幹道,但石門宮仍屹立在石門隧道上方,直至1982年,因拓寬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石門宮被拆除。 二、遷移無成: 原先地方人士欲在今景興路世新加油站上方重建,但因山坡地法律問題而無法如願,僅建初坯未完工,留下「石門宮」牌樓照片,見証石門宮存在與遷建過程。
廟 名: 景美石門宮 始 建: 道光19年(1839年) 廟 址: 景興路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 廟內主神: 盤古大帝 一、石門地名歷史由來: 原位於景興路318號與木柵路一段交會口處是圳後山延伸下來的大岩石,大岩石旁原來是景後街的出入口,此處舊地名為「石門」,因霧裡薛圳自景美溪引水至此,遇到橫互在前的大岩石,於是鑿洞成門讓水通行而名。霧裡薛圳是台北最早的水圳,大約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霧裡薛圳已完工通水。圳路自木柵埤腹取景美溪水,經今世新大學前,在石門鑿山洞穿越,再經今景後街到公館,灌溉台北西區古亭、萬華、大安、中正、中山等一帶之農田。此水圳於日治明治40年(1907年),因推動水圳整併計畫,將霧裡薛圳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因而廢除霧裡薛圳景美到公館段主幹線,公館以後的霧裡薛圳被整併為「瑠公圳第二幹線」。 二、建石門宮的意義: 石門宮正建於此水圳隧道上方,供奉「盤古大帝」,廟門傳說有一對聯,是清末舉人高選鋒所題:「石印足痕滿盤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傳說盤古大帝是掌管工程的主神,供奉應與隧道工程艱鉅有關,建廟時間是道光19年(1839年),是景美頂街重要的信仰中心。…
這是一首在景美流傳的打油詩,不論小孩、大人皆能朗朗上口,內容是敘述著當時名人的事蹟,是用閩南語來描述。曾一度失傳,直到1997年耆老座談會時,才由高錦煌先生回憶口述,寫成文字,刊載在「梘尾景尾鄉土專輯」中讓地方故事可以流傳,讓名人軼事得以記載下來。 順序是橫向由左至右,有起頭、有結語,每兩句形容一位人物,共有十九位知名人士被傳誦。人物有職業上的專長、有工藝上的成就,有讀書人、醫生、實業家,可說是職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的縮影。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早期景美地區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 照片是景美地區早期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賣豆漿、米漿、燒餅、油條…或是賣熱豆花的小販。一根扁擔,兩個擔子,服務到家門口附近,人們只要在固定的時間出來,就可以買到早點或豆花。這種沿街叫賣早點的小販,早期似不多見,現也幾已不復存在,轉而以流動攤販或開店的型式來賣早點或豆花。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景美地區早期沿街叫賣的包子小販 照片上是早期景美地區推著攤子沿街叫賣包子的小販,場景是在現在羅斯福路六段與景福街口的台灣銀行前,是在1965年萬新鐵路拆除後的照片,道路還是尚未鋪上柏油泥土路,右側有一部汽車,是當時有錢人家的奢侈品,台灣銀行旁邊可看見竹制鷹架,正在興建大樓。 在筆者的記憶和閱讀經驗裏,叫賣包子的小販,也兼賣饅頭,不知這張圖裏的小販是否也兼賣饅頭?想想似無不賣的理由。不管如何,這張圖片為早期景美地區的生活留下可貴的記錄,也為一個時代的生活留下了生活的見證!
一、從走賣到擺攤、開店 臺灣早期,因為交通不便和經濟不發達,經常可以看到走賣於巷弄間的攤販,他們為了招攬生意,或大聲吆喝叫賣,或利用響器發聲。因為邊走邊賣,靠著苦力,一個巷弄走過一個巷弄,一個村落走過一村落,藉著一支扁擔(或脚踏車或推車)沿途叫賣,所以不論是販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有器具都得藏進小攤子內。 在人們記憶中的走賣攤販有:麵茶攤,水壺裝有氣笛,水燒開時會發出聲響;補鍋補傘攤,攤販使用鐵片做為響器,甩動鐵片時發出「咧、咧」的聲響;賣豆花、賣大餅饅頭、「修理紗窗、紗門」、賣臭豆腐、賣燒肉粽、賣冰棒、提供收破爛服務的小販、更有提供剃頭服務的小販…,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或因為國家規約、社會輿論等因素,有的早已絶跡;有些則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機車、三輪車、小貨車的「流動攤販」;也有的被集中管理,轉而到新式市場、夜市比鄰擺攤,或轉而開店,為了生存再度展現其生命力。 二、早期景美騎單車收廢五金的小販 照片上是早期景美地區騎著單車收廢五金的小販,只要你拿出家裡不用的廢五金,就可以跟他換麥牙糖,也因此總是被小孩子期待著。通常他手上會帶著一支鐵罐和木條製成的「搖竹」,製造出「答!答!答!」的聲音,讓人知道他來了! 這樣的小販現今已幾不復存在,這張照片不僅記錄了景美早期的生活,也為我們保存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殊為珍貴!
第 4 頁,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