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景美溪河道變公園

在景美地區沿著景美溪的河堤外,有三處長條型帶狀公園,分別是育英街萬慶街附近的景美公園、景慶公園,萬隆街底附近的萬和一、二、三號公園,以及萬福國小與汀州路四段間的萬年一、二、三號公園。一般公園都是近似方形,少有長條形的,所以景美這三處長條型的帶狀公園就值得深入了解了。

   從日治時期的1926年台灣地形圖上,景美溪流到鳴遠橋(橫跨景美溪台北往新店的橋樑)就一分為二。在溪仔口附近(萬慶街底一帶)由兩條分流中間夾著兩塊沙洲地,在溪仔口前的沙洲叫頂溪洲,在頂公館(今公館街)附近的沙洲稱下溪洲。先民由淡水河新店溪到景美開墾時,由兩塊沙洲間的景美溪上岸,就稱此地為溪仔口(因景美溪匯入新店溪的入口而名)。後來因景美溪經常氾濫成災,因此興築堤防,以避免水災發生。堤防沿著河邊興建,在頂溪洲的分流處,將頂溪洲留在河堤內,右邊的分流則變成在河堤外,到下溪洲時堤防建在下溪洲的左側,把下溪洲(當時已有居民入住開墾)及其右邊的分流都留在河堤外,在堤防外的分流已無河水流入,逐漸乾涸後將河道填土植樹,而形成現在的長條型帶狀公園。

   在未築堤防前,下溪洲已有居民入住,當時溪州街就是通往下溪洲的道路,此路因行經景美溪的分流,當時還要經過一座橋樑才會通達下溪洲。下溪洲的位置就是汀州路四段與堤防之間的陸地,包括台師大公館校區及眷村改建大樓的區域(由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與當今地圖比對及一目瞭然)。

   當筆者在景美圖書館介紹景美地方文史,提到此段地型的改變時,有一位學農的朋友會後告訴版主,在這些帶狀公園中,她經常看到水黃皮(註)的植物,在她專業領域的知識中,水黃皮大多生長在河流旁邊,所以一直無法理解為何在這些帶狀公園內有那麼多水黃皮,經版主說明後她才恍然大悟。這也進一步印證,這些堤防外的帶狀公園的確是曾經是景美溪下游的水域。

註 : 水黃皮也稱水流豆,因其生長在水邊,故以水字為開頭來命名。在四、五月開花,七、八月結果,扁平的果夾於夏天成熟後,常漂流在溪流上,故稱水流豆。其葉搓揉後會產生異味,故又稱臭腥仔。

閱讀 3529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何文賢 / He Wen-hsien

最新自 何文賢 / He Wen-hs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