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木柵路一段到三段,為景美通往木柵的主要路線,早期靠河運連繫,或爬越景美山到達。直到霧裡薛圳在1740年代開通,有人以圳道堤岸為道路,由景美抵木柵。霧裡薛圳併入瑠公圳後,圳道於1908年廢除,在1919年建輕便車道,由景美抵達木柵、深坑、石碇。1960年代輕便車廢棄後,改闢建為公路,由公路抵達木柵。 相片顯示是1960年代的木柵路一段世新大學轉彎處,緊鄰景美溪邊,曾S 曲線型,當時尚未加強堤岸防護,景美溪每逢大雨,水流湍急,直接沖刷右岸,至多處崩塌,對道路安全衝擊甚大。 直到1982年前後,增建景美溪堤岸及水門抽水站措施,才將景美木柵附近水患平息。
 木梘(水橋)是瑠公圳的水源圳路跨過霧裡薛溪(今景美溪)的重要水利工程,木梘是作為運輸送水源的重要工具,但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架設木梘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若碰到大洪水來時,居民們也有一套防災方法,就是在大洪水來襲前,先將木梘拆下,放置在附近一處固定場所。 在景美溪上架設木梘附近亦即景美街頭設有梘寮(梘寮舊址在景美街181、183號),用來放置拆下木梘的物件及維修所需之器材及工具,等到洪水退去之後,就可與就近將木梘重新組合起來,梘寮的設置地點是有其方便性的考量的。 在張傳生醫師手繪「1943景尾」的文化地圖中,此處呈現景尾街房屋櫛比鱗次中唯一的一處空地,因當時木梘已廢除,原來放置木梘材料的梘寮尚未有建築。
相片顯示是1960年代的木柵路一段緊鄰景美溪與景美街交會口,遠處瑠公橋與1955年所建景美橋並存,瑠公橋一直到1963年才拆除。此時木柵路一段邊的石門宮還在(照片右上角出),一直到1982年開通景興路及拓寬木柵路一段,並增建景美溪堤岸,才將石門宮拆除。 木柵路一段到三段,為景美通往木柵的主要路線,早期靠河運連繫,或爬越景美山到達。直到霧裡薛圳在1740年代開通,有人以圳道堤岸為道路,由景美抵木柵。霧裡薛圳併入瑠公圳後,圳道於1908年廢除,在1919年建輕便車道,由景美抵達木柵、深坑、石碇。1960年代輕便車廢棄後,改闢建為公路,由公路抵達木柵。
《台北縣志》有所記載:仙跡岩位於景美鎮後山巔,海拔140餘公尺,上有大石生紋,長三吋有奇,狀若足蹟,鄉人奇其事,因曰「仙跡岩」。民國35年,信眾建廟於山巔,上憑懸崖,下臨平野,登山步道數百級,砌以青石,直達禪院。憑殿俯視,則台北盆地盡在眼底,蔚為壯觀,地近台北,假日遊人甚多,仙跡巖主祀孚佑帝君,據說孚佑帝君在民間信仰中被奉八仙之一,俗稱「呂祖」或「仙公」。 傳說一:據說以前台北人要到文山堡,當經過公館蟾蜍山時,就會出現一陣煙霧,然後路人就突然消失不見了。呂洞賓認為是妖怪在作怪,於是站在仙跡岩上將蟾蜍釣起來降伏。自此以後,蟾蜍山就沒有再傳出「吃人」怪事。由於仙公站的大岩石上留有「三寸」腳印,所以後人穿鑿附會說是仙公的足跡,因此稱「景美山」為「仙跡岩」。 傳說二:相傳八仙之ㄧ的呂洞賓,在仙界為苦戀八仙之中的何仙姑,但因追求不成一個不留神,卻被仙姑推下凡界,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就是今天公館的蟾蜍山,因不喜歡蟾蜍山的地理位置,便踏出一步來到景美仙跡岩,而今仙跡岩上的足印,就是當年呂洞賓所留下的足跡。不過何仙姑是呂洞賓渡化成仙的徒弟,沒有民間傳說想像中的兒女私情,而三戲白牡丹也另有其人,此人名為「顏洞賓」,和呂洞賓差一個姓,卻一直誤傳是呂洞賓,根本是「岳飛打張飛」,只能說呂洞賓是美男子,民間傳奇難免穿鑿附會、以訛傳訛。 傳說三:八仙之一孚佑帝君,即為我國唐朝時代成道者呂祖純陽仙公(稱呂洞賓仙翁),自萬華飛躍今公館奉山(即蟾蜍山),因不滿意地理環境,便跨出一步來到景美仙跡岩,如今仙跡岩上之“腳印”即是當時呂洞賓仙翁所留下來的痕跡,然再轉身一躍至木柵猴山雲遊。民間相傳呂洞賓施展仙功,從北方的蟾蜍山欲躍往木柵指南宮,結果「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錯誰人無」(閩南語),一不小心失足,就在景美山留下仙跡岩這個足跡。 傳說四: 景美地方父老還傳著有關牧童腹痛隨即跪求拜神而奇蹟似康復的故事,由於人們到處宣揚事跡,爾後及在山上建廟以為念 傳說五:仙跡岩在壬辰年(民國41年)8月24日初建落成典禮時,八仙之一鐵拐仙翁降筆詩:「五百年前到此遊,風光不減舊時秋,青山不老顏容笑,白石無瑕足跡留,學道問誰求指點,了凡由汝可潛修,絕勝景色天然地,客來登臨豈放休」,可見當時仙跡岩上之足跡為李仙翁鉄拐於五百年前所留跡。
 仙跡巖最主要的登山入口,一般遊客多以景興街243巷的牌樓為主。該牌樓有副當年景美子弟,官位最高的監察委員~許炳南所題 「仙駕祥雲爭說文山曾顯聖 跡留古廟是真景美好觀光」,因為對聯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任何間格,所以各式念法都有,試著用下列排句是否較為通順: 「仙駕祥雲 爭說文山曾顯聖 跡留古廟 是真景美好觀光」 對聯內容是述說呂洞賓曾在文山地區顯聖,其足跡確實留在仙跡巖廟的上方。 要來仙跡岩一遊,遊客可搭捷運新店線到「景美」站下車,走2號出口,沿景中街往景美夜市方向步行,到景興路交叉口右轉,循景興路步行至景興路243巷即可見仙跡巖牌樓,此即登山口,附近也有公車「景美國中站」可達。
名稱叫古亭地政事務所卻位於景美。 原來古亭地政事務所在民國58年設立後都在古亭的汀州路上,在於80年11月26日才自汀州路舊址搬遷至景美萬隆街現址(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47之12號)。 古亭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由原臺北市地政事務所於民國58年4月1分設為臺北市松山、建成、古亭等三個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最老的地政事務所之一。後來又陸續成立士林地政事務所(民國63年1月1),中山地政事務所(民國70年7月1), 大安地政事務所(民國78年7月1日)。至民國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重劃,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調整為文山、中正(愛國東、西路以南)二區迄今。 古亭地政事務所也於80年11月26日自臺北市汀州路舊址搬遷至萬隆街現址,比較接近服務範圍的中心,並於自89年6月15日於臺北市文山行政中心成立「文山地政便民工作站」,就近服務木柵地區的市民。
鐵路名稱:台北萬新鐵路 起終站:萬華—新店 興建:大正10年(1921年) 拆除:民國54年(1965年) 一、建造原因: 日治時期,為有效運輸台北南區的煤礦、木材、物資、人員交通,於1921年,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完成萬華到新店鐵路,稱為「萬新鐵路」,經調整最後設有11站,萬華--馬場町--古亭--螢橋--水源地--公館--十五分--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新店郡役所,全長10.7公里,採用窄軌106 .7公分。路線由萬華經現在汀州路一段—二段—三段—四段23巷到羅斯福路五段150巷--五段--羅斯福路六段-北新路-到新店捷運站附近。目前景美民眾60歲以上的人,大都有坐過萬新鐵路火車的經驗。 二、拆除時間: 光復後萬新鐵路由鐵路局繼續營運,到民國54年(1965年),因交通政策變革,及軍事戰略考量,取消萬新鐵路,原鐵道拆除為汀州路一段到三段為公路,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後至北新路,成為羅斯福路-北新路拓寬的路基。
這張照片是了解1960年代景美地區地景很珍貴的照片。 在中間有庭園的平房高級住宅是現在景文街的消防隊,左前方通往景美夜市的道路已廢除,整合在台北市警察局文山二分局內。右邊的大馬路就是現在的羅斯福路六段,是1965年萬新鐵路拆除後形成的道路,左邊與羅斯福路平行的道路是現在的景文街,而路口有永惠大藥局的小馬路是通往景美集應廟的道路,往裡面走五公尺就會遇到Y字形道路,這Y字形道路就是瑠公圳1908年新舊道的會合點。 從照片中來看,1960年代景美地區最熱鬧的街區都還是平房或兩層樓的洋房,還未有三層樓以上的建築。左下角的空地當時是停車場,在萬新鐵路未拆除前是推放煤礦的場所。後來平房陸續改建為大樓,包括左下角空地新建警察局文山二分局、旁邊平房改建為消防隊,消防隊對面的平房改建為住宅大樓。
 文山興安宮位於仙岩路16巷64號,於1917年(大正6年) 建立。據廟前石碑記載,係為當時在仙跡岩山麓下開採煤礦(永豐煤礦)時,因應採礦工人入礦坑前需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所設立。建廟之初,僅為容不下一人的小廟,曾於民國40年重建,為一座因開採煤礦礦工所需而產生的信仰,後來成為地方的信仰中心。 永豐煤礦曾停採一段時間,留有賴琳松(當時為礦工的工頭)為首等12戶未遷居,繼續管理興安宮。民國63年再次採礦,由賴氏發起於民國68年重建廟宇,並於73年擴建。附近麥田山莊興建時,為使基地完整,經協調廟宇往外遷建,由建設公司出資建造二層樓粗胚,再由信眾集資修飾外貌,於民國83年完工,呈現目前的廟貌。因廟宇外移,目前廟地所在位置,為當時永豐煤礦的礦坑口。 興安宮地處前馬英九總統(當時為台北市市長)所屬里居,於建廟90週年慶 (2006年2月)時,馬市長特贈”仁愛為懷”匾額一式。 興安宮供奉主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左祀神為觀世音菩薩,右祀神為呂純陽仙公祖(呂洞賓),其後又陸續供奉三太子、關聖帝君、媽祖、上帝公等,為一民間常見多神祇廟宇。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及廟慶時,皆有進香慶典。
照片是由景文街當文山醫院(張傳生醫師執業)往西北方向拍照,左下角的美加理髮廳是1950年代初期完工的景美地區第一棟四層樓的樓房(就只是中正路73號,新址是景文街82號,已整合在都更大樓),旁邊就是1952年完工的鶴年醫院的前庭,往後視覺延伸可看見車前路頂樓右斜屋頂屋凸的兩層樓建築,是1950年代初期完工的吳外科醫院(1983年改建大樓)。 景文街64號現在的台北富邦銀行所在地的大樓,前身是景美鎮第一屆鎮長林黃鐘長公子林鶴年醫師所開設的鶴年醫院。鶴年醫院是診所兼住宅,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完工於1952年,前方有庭院。1970年代,林醫師自己的建設公司將自家住宅改建成七層樓的瑞興大樓,於1978年完工,是當時景美地區第一棟大樓。 目前照片所看到的三棟指標性的建築現在都已成為現代大樓依序是鶴年醫院、吳外科醫院、美加理髮廳。
在今景興路與木柵路交叉口,原先是有溪仔口山的崙背直抵景美溪邊,雍正年間先民開鑿霧裡薛圳,自鯉魚山埤腹引霧裡薛溪〈景美溪舊名〉灌溉台北西區古亭、萬華一帶農田,圳路自埤腹經木柵路一段到此處,須鑿通岩石以通水,因通水隧道口形似門戶,故稱此地為「石門」。 在石門旁岩石上,有座奉祀盤古大帝的石門宮〈盤古帝王廟〉,建於1839年(清道光19年),為景尾頂街居民的信仰中心。在廟前門楹有清朝末代舉人高選鋒所提一對楹聯 : 「石印足痕滿盤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另原宮廟前一小拱門,鑲有「石門宮」,石柱刻門聯「石鑿王宮固;門開古洞幽」為廖嶸溪先生書作。當時石門宮見證了霧裡薛圳及景美地區的發展。 石門宮盤古帝王廟未遷移前香火鼎盛,為景尾頂街居民的信仰中心,由頂街住戶輪值管理,負責開門、上香、清潔、關門等工作。 當時頂街居民曾自組北管康樂社團"文義軒",以石門宮為聚集地點,利用農閒之餘勤練鑼鼓弦琴,排演北管子弟戲自娛。而下街居民也組"文樂軒",以進興宮為練習據點,於廟會祭典中相互較勁。戰後,地方士紳為促地方和諧,將兩社團合併改組為"義樂軒",經常獲邀至各地廟會現藝,當時名聞全省為鄉里爭光。 民國71年因木柵路道路拓寬,石門宮被拆,計畫要遷建至景興路297巷景美山半山腰,後因廟地為公有土地未能依法取得,屬違建而停頓,留下初胚未完工的三層樓建築,據說原供奉的石刻神像已遭竊;在巷口設立的入口牌坊「石門宮盤古帝王廟」也因廟宇不在而被拆除。石門宮因木柵路道路拓寬被毀消失,殊為可惜。
人力板車,顧名思義,是用木板做成、以人為動力的車子。 其大致製作的方式是:把一塊塊的小木皮,拼接成一塊大的木板,再在大的木板塊下面左右兩邊,分別做兩個卡輪胎橫槓鐵軸的小槽,然後再把輪胎橫槓,卡在板車中間左右兩邊的的卡槽裏,一輛簡單實用的人力板車就成了! 在農業時代,交通工具除了三輪車、脚踏車和牛車外,板車算是短程貨運的主要交通工具。平時,人力板車用來運載大量農作物,迎娶時的嫁妝運送也用板車,甚至喪事棺木的搬運也是用板車來搬運。 人力板車,並非景美地區才有的農事與交通工具。附圖這張在景美地區拍攝、有人力板車的相片,不僅記錄了景美早期的農村生活,也算是為一個時代留下生活的見證。照片上兩位穿著制服的中學生,表情愉悅地與人力板車合照,留下當時的學生服裝及生活情景影像。
第 2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