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一般習慣上,建物可能會以其落座地點的街道名來命名;譬如說萬慶公園,是因為其落座在萬慶街旁而命名為萬慶公園。但萬慶街不一樣,是因為先有萬慶巖清水祖師廟,而將街道命名為萬慶街。 上圖:從萬慶街口回頭望就是捷運景美站一號出口和佳佳戲院的招牌。 從捷運景美站一號出口,越過羅斯福路六段的對面,就是萬慶街街口。萬慶街東與羅斯福路六段相交,西端街尾臨景美溪,舊稱溪仔口,現河岸築有高堤,堤外有河濱公園及自行車道。 西端街尾溪仔口,清領時設船渡,並建有清水祖師廟,名為萬慶巖,萬慶街街名與此有關。萬慶巖建於1838(道光18)年,主祀清水祖師。 萬慶街是在清領時期就存在的道路,從日治時期的萬新鐵路,在景美火車站旁的平交道,到景美溪旁的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就是舊時萬慶街。 上圖:舊時萬慶街 上圖紅實線部分是舊時萬慶街路線,紅虛線部分是人口增加後擴建的萬慶街,而新增添的萬慶街的路段,也稱為萬慶街。萬慶街在此變成新舊路段並存之現象,因為舊道狹窄無法拓寬,但人口驟增必須在旁邊新開闢的道路,卻仍以原來道路來命名,這是保留歷史的古道與都市發展地區開發相互結合的現象。 在萬慶街的路線上,值得去欣賞與探討的地景,有高積淵宗祠、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以及新舊萬慶街附近的雜亂門牌。 由下面的街頭即景,我們可觀察到新舊萬慶街的雜亂街道門牌。 進入萬慶街不久,就會碰到一個叉路,一條萬慶街,變成二條街;哪條才是萬慶街?還是都不叫萬慶街?打答案是都叫萬慶街,這種違背常理的街道命街名,常叫外地人昏頭。 上圖:在一個叉路,一條萬慶街變成二條街都叫萬慶街。 沿著左邊萬慶街走,到了路底,右邊的道路指示牌和正常道路指示牌不一樣,它的道路指示不是直線,而是折線。 上圖:萬慶街的一個折線道路指示牌 由景福街230巷進來,經過萬慶街32巷後,就出現萬慶街38號、36號,接下來牆邊又有萬慶街37巷的指示牌,與萬慶街舊道是相同的道路,原來萬慶街37巷是在萬慶街口附近,37巷已被封閉了,變成有巷指示牌卻無巷體。 在景福街230巷與新舊萬慶街交口,同一條馬路直線20多公尺內,同時出現景福街230巷、萬慶街、萬慶街37巷、育英街等不同的門牌號碼,也應該是世界罕見的現象。…
一、景美老街的發展歷史 清代交通以水運為主,溯景美溪可達景美、木柵、深坑、石碇。景美街毗鄰景美溪下游,約清乾隆後期(1790年代),設渡船頭,嘉慶、道光年漸發展為街肆。 瑠公圳於景美溪上設木梘導引灌溉水源過溪,本街區位於木梘尾端,舊稱梘尾,日治時期改名為「景尾」,戰後1950年更名「景美」迄今。溪岸至公有市場稱頂街,設有市集,非常熱鬧﹔公有市場至土地公廟稱下街。早期交通靠河運,頂街近渡船口較為熱鬧,後來交通依賴鐵路公路下街靠近車站形成人潮匯集,隨著交通的演變,目前下街比頂街熱鬧。 1908年(明治41年),景美溪上的木梘拆除,改建水陸兩用的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橋--瑠公橋,配合橋梁的位置,瑠公圳圳道局部改行景文街,景美街廢為空溝,蚊蟲滋生,有礙市容觀瞻,於是官民共同出資填溝築路,並拓寬木柵路一段的路面,這段歷史被記載在景美橋前的「開道碑」上。 1921年(大正10年)萬新鐵路運貨、載客的火車在街西的羅斯福路六段轟隆而過;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帶動木柵、新店的繁榮,商販可直接到新店。木柵採購、做買賣,景美街失去貨物轉運中心的地位,商機開始由盛轉衰,街市一度蕭條。 二、下街的恆茂藥行 景美街是是一條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發展的街道,在下街(景美街113號)的「恆茂藥行」,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的中藥行,目前為前景行里里長張水柳所經營。 早期恆茂藥行的老闆是張水柳里長的外祖父鄭明賢,他的醫術高明,精於小兒科。因身患重病,只能躺在床上替人把脈、診斷,卻無法起身抓藥,只好出高薪,希望能找到一個精通藥理的人來幫忙抓藥。張水柳的父親在這樣機會,來到恆茂藥行工作學醫,因勤快認真,而受鄭明賢先生欣賞,將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張水柳的父親,並繼承了恆茂藥行的經營。張水柳里長也繼承父業,接手經營恆茂藥行,老家原先也在木柵的張家就因此而在景美落地生根了。 (位於下街的恆茂藥行) 三、下街的文山診所舊址 文山診所剛好位於恆茂藥行斜對面。由張傳生先生所主持,從1943年(昭和18)開業,執業至1998年,一共營業55年,原址至今仍懸掛文山診所的招牌。 (位於下街的文山診所) 張傳生兒時住在木柵保儀路集應廟旁,1940年畢業於台灣帝國大學醫科。在景美行醫一生,80歲那年因不良於行,閒暇時開始手繪故鄉周邊地圖,張傳生第一張手繪地圖就以10歲時的家鄉記憶,描繪「木柵1925年秋天」地圖。不管是老家旁熟黃的稻田、翠綠竹林、清澈的景美溪,或者是小時候上下學的祕密通道,全都入圖;還以藍色屋瓦標示老家古厝還。 (張傳生醫師手繪木柵印象) 83歲那年,張傳生又以初到景美開業執醫時的時空為背景,再動手描繪「景尾1943年」地圖。這張地圖雖不若前一張配色豐富,但對診所周邊道路、鄰居、公共設施的考據卻更為精準,為讓方位更精準,張傳生還再逐戶探訪,重新確認。…
一條街道的名稱如果與地方同名,那麼她與這個地方的發展一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景美街與景美同名,早期因鄰近景美溪的渡口而繁榮,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形成市集。一般俗稱的景美街是一個街廓的概念,是指景文街、景中街、景後街和臨溪的景美街所圍起來的區域,本文要介紹的是景中街往南的景美老街。 從景美捷運站2號出口,往南跨過景中街,映入眼前的是人聲鼎沸的景美老街。不管假日或是平時,一大早景美老街就被買菜的人潮擁擠的佔滿著。狹窄的街道兩旁,擺滿不同的水果攤、菜攤、魚攤和肉攤;還有五金行以及賣花的、賣飾品的、賣衣服鞋子的、賣熟食的……等等,應有盡有,賣東西的和買東西的人,將整個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只要走一趟景美街,就能買足日常所需的用品。 這種熱鬧的景象,一直持續到中午過後。大約下午三、四點左右,另一批做生意的人出場了。起初是零零落落的幾家賣化妝品的、賣飾品的;接著,各種風味的小吃攤也陸陸續續的開張了,諸如:米粉湯、四神湯、紅豆湯、豆花、燒仙草、蚵仔煎、甜不辣、車輪餅、春捲、壽司、肉丸、油飯、鵝肉……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令人難以抉擇。此時,景美老街搖身一變,成為台北南區知名的夜市。從早上的市場到晚上的夜市,景美老街的小攤販一直忙碌著做生意,真是”地盡其利”最真實的寫照啊! 在這麼熱鬧、擁擠的老街中,竟然存在著國家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和土地公廟”進興宮”,且都香火鼎盛,可說是老街中少有的現況。 在西元1762年(清乾隆27年),郭錫瑠開通瑠公圳,並於景美溪上建平底木梘後,景美街成為瑠公圳圳道之ㄧ段。景美街因位於木梘之尾端,故原稱梘尾街,日治時期改稱景尾街,1950年後改為景美街。西元1908年(明治41年),日本人將木梘拆除,興築水陸兩用的鋼筋水泥瑠公橋,將瑠公圳部分圳道改走景文街,把景美街原圳道的渠道填平。 從景美街1919年設立的公有市場內豬肉攤往南直到景美溪邊的景美街,當時稱為頂街,靠著地利之便(較靠近渡口),是往來商旅及貨物的集中地,商業活動非常絡熱。頂街兩旁商店林立,有茶行、染布行、中藥行、糕餅店、雜貨店、五金行和釀酒廠……等,街端的一側有1930年完工的巴洛克式兩層樓建築---許興泉洋樓(已拆除重建)﹔另一側牆面有抿石子店招的南芳食堂,可知早期是一家餐廳(結束營業已久)。 而豬肉攤以北到進興宮的景美街,當時叫下街,是外地人趕集處和攤販聚集的地方,在當時較不熱鬧。直至西元1921年萬新鐵路(鐵路新店線)建造完成,及後續的公路通車後,交通更為便利,有利於人們的往返和貨物的運輸,此時下街反而佔了地利之便,發展得比頂街還要繁榮。 當年頂街上人聲鼎沸的熱鬧景象,物換星移、人事已非,頂街已然蕭條沒落、繁華不再,真可謂”百年河西,百年河東”矣!
有一間超過百坪的大型祠堂,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一棟四層樓集合住宅的頂樓,它就是景美高氏下派三房的高積淵宗祠。 由羅斯福路六段的萬慶街走進約20多公尺,在景文復健科診所前,道路就一分為二。在右邊的道路,診所所在地這片樓房公寓的頂樓上,可以看到黃色琉璃瓦屋頂的高積淵宗祠,地址在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高積淵宗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景美),又稱祭祀公業高積淵。祭祀公業高積淵,是向政府登記的法人名稱。 高姓族人,入閩祖高鋼(一世)傳至七世惠連(肇基安平始祖)再傳至十七世高山(肇基安溪大平始祖)。高山字積簣遷安溪卜居大平,子孫繁衍分為上下派十三房(上派22世佛字輩,下派23世積字輩)。高姓族人自稱上五佛下八積,至康熙領臺時各房苗裔(除下派二、五、七房)共十房,乾隆初年相繼渡臺居上淡水各地,隨處開發,舊時拳山堡(今大臺北公館以南區域)的景美、新店、深坑、石碇等區,為其開墾主要地區。 各房於前清時期紛紛成立祭祀基金,放利生息、買田收租,待有規模則購地建祖祠。景美高氏上派 三房、四房與下派長房、三房、四房皆建有各房派之祖祠。高積淵宗祠,為下派三房高積淵之子孫,為崇祀始祖積淵公而設立。 乾隆初年下派三房派下,相率接踵來臺後,聚族於文山堡萬盛庄、內湖庄、頭重溪、深坑庄等地,隨地開發自謀生計及開闢就緒至嘉慶、道光年間,有裔孫培註、鍾三、派裕、派廣、派汝、派克、標炎、標振、標義、標迪等11名發起。 為崇祀始祖積淵公,以謀和宗睦族,召集各派下捐金,集腋成裘,將積立金交房長宗親掌管,逐年生息以為歷年祭典之資﹔並彫刻積淵公下總牌一位,定每年冬至日為例祭日期,輪流值當,在爐主住宅舉行,景尾集應廟建成後改至廟裏舉行。 本房例祭原在景尾集應廟舉行,高氏家族承買萬華學海書院做為宗祠後,1898年,即改在此萬華宗祠(註)舉行,排定農曆11月10日為祭典日期。因派下散處文山各地參與祭典往返不便,1934年經決議擬在派下聚居的地點,自建故選小宗祠一所,故選萬盛庄溪子口祀田之內,於1937年擇日興工,翌年2月19日正殿完工,東、西廳以後再建,主祀積淵公故稱積淵公祖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 祭祀公業高積淵管理委員會 電話:02-29325085 服務時間:週一 至 週五 09:00…
在萬盛街17-1號旁,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樹木,足足有三層樓高。祂是一棵被列管保護的老樹,編號為1429,樹胸圍被紅色布條包起來,顯示牠已被神格化,讓人們膜拜著。早期的先民,一向有自然崇拜的現象,凡舉巨大的石頭,高齡的樹木…..均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如石頭公、神木等。 而這棵老樹是什麼樹呢?祂叫大葉雀榕,和榕樹、雀榕都是桑科榕屬。但是葉形不同:普通榕樹葉子小,雀榕和大葉雀榕葉形就大多了。後兩者的葉子都是長憜圓形,葉柄都很長,要分辨兩者,可從三個細節看起:其一,大葉雀榕的葉柄較粗大,且明顯比葉面上的主脈粗。其二,大葉雀榕的葉端有凸尖,雀榕的葉端無凸尖,比較圓滑。其三:顧名思義,大葉雀榕的葉子稍大於雀榕,但要同時比較才看得出來。 大葉雀榕是纏勒樹種,與其相鄰的其它樹種,經常會被它的氣生根包圍並纏勒住,以致無法行光合和呼吸作用,然後慢慢死亡。可見大葉雀榕生命力非常強韌,雀榕亦是。 在17-1號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的狹小空間,建有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除了供奉主神之外,還有5、6尊神像。這間廟夾在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看似很穩當、很安全喔!想必可以保佑附近居民。 土地公廟又稱福德正神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是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也是分佈最廣的祭祀建築。土地神是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地方。祂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人們祈福、保平安、求收成的祈求對象。土地神是道教諸神中位階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所以其建築規模不講求壯觀和華麗。
景美里本無固定的辦公處所,直至現任里長(第11、12屆)林賢錡先生為提供里民有個交流空間,於民國100年覓得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廢棄軍眷宿舍,位於育英街57巷7~13號(4戶),經里長帶領里民整理,從荒廢的屋舍整建規劃為「景美里辦公處」和「景美里里民活動中心」。此處佔地約200坪,原始建物建於國民政府來台之初所建,距今應有60年以上,可視為歷史建築。 一踏入景美里辦公處大門,就讓人覺得清爽。因為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看不到落葉。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棵高大的麵包樹,視其樹齡和樹幹胸圍,應符合老樹條件﹔中庭另有枇杷樹和梅樹各一棵。 四棟建築中,除一棟2樓外,其餘均為平房,建築頗有特色:有八卦型的窗戶、龍柱、透氣窗、黑色覆瓦……等。空間規劃為:里辦公室、接待室、調解室,以及小型圖書館、桌球室、品茗室、電腦教室和才藝教室。里辦公室開辦的多項課程,如:書法班、國畫班、拼布班、烘焙班、瑜珈班、皮帶編織班…..等,里民均可舒適的在才藝教室中上課。另外,在庭院裡頭,闢有小型花圃,內牆上有廢棄的喇叭(擴聲器)製成的花瓶,極有創意。外牆則繪製「景美里行政區域里界圖」,和有關里民資訊看板,處處可見里長之巧思。 值得一提的是,里辦公室和活動中心有里民志工排班,輪流執勤,由此可見里民之熱心參與。 可惜此一化腐朽無神奇的廢棄屋舍再利用的空間,僅是暫時向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借用,若日後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執行眷村改建計畫,文山區公所必須將土地騰空歸還。是否有機會將此一有特色的建築申請成為台北市的文化資產呢?
一、景美集應廟 (一)建廟簡史 景美集應廟位於景美街37號,景美夜市內。清咸豐10年(1860)由移墾來台的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始建於竹圍內(現景美國小南側);清同治6年(1867)遷地重建於現址,建有前後兩殿及左右迴廊,20多年後〈1894光緒20年〉才又增建左護龍,今正殿內懸掛建廟當年高氏族人敬獻之紀念匾額「太平世澤」。 此後廟宇曾經三次大整修,歷次均留下匾額或碑刻紀念。1924~26〈大正13~15〉年整修主殿,並增建右側護龍,完成廟宇現貌,留有「威鎮東瀛」、「南閩遠服」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48~49年再次整修,廟埕前方增建戲台名「中正台」,也留下「澤普黎庶」、「神靈顯赫」、「安邦護眾」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92~94年第三次整修,有「睢陽傳徽」匾額及「第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修護工程碑」,石碑立於廟前,碑文略記廟史及此次整修經過、捐款芳名錄〈背面〉。 民國74年因以其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保護得當,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二)保儀尊王、保儀大夫信仰與景美高、張、林三家族關係 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張巡,俗稱尪公或尪元帥,相傳係唐代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壯烈殉難的守將張巡與太守許遠,其忠義精神受人民崇敬,肅宗時建廟祭祀名為「雙忠廟」。唐末中原動亂,河南光州高、張、林三姓族人南遷避難,隨身攜帶尊王神像以求庇護。三姓族人安抵福建安溪落戶後,為感激保儀尊王的一路庇祐,乃建廟供奉,在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乃將廟命名「集應廟」,成為安溪三姓族人保護神。 自古漢人遷移外地發展,為求身家平安、事業順利,攜帶原鄉保護神同行已然成傳統,如媽祖、開漳聖王、清水祖師、三山國王、保儀尊王、城隍爺等都是各不同地域、族群的保護神。康熙末年,三姓族人因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定一同渡海來台發展,在「尪公」的庇祐下平安抵台,安溪人的原鄉保護神集應廟保儀尊王,也隨著安溪人三姓族人渡台到景美。 清咸豐年間高、張、林族人在文山地區墾殖有成,人丁繁衍,三姓意見分歧,乃協議集應廟分立,並以拈鬮分配原供奉寶物各自建廟奉祀:張家獲香爐到木柵另建集應廟、林家得林氏夫人神像於萬隆建廟供奉、高氏獲保儀尊王神像於景美建集應廟奉祀。景美集應廟為單姓家族〈高家〉所興建的廟宇,具台灣傳統廟宇特徵,為有150年歷史的古蹟,廟內仍保存最早建廟時期的木製香爐和尊王座椅,已為鎮廟之寶。 (三)集應廟主祀、配祀神明〈正殿龍側為大德禪師;虎側為林氏夫人〉 景美集應廟主祀神明為保儀尊王,緣於雙忠廟信仰的張巡與許遠。對保儀尊王、保儀大夫各是何人?景美集應廟稱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然民間亦有兩人稱號互置之說,在學界及各自信徒間尚有爭議,未有定論。 集應廟保儀尊王以保護神受供奉,除保護信徒之生命財產安全外,隨環境不同與需求而產生其他功能。相傳玉皇大帝嘉許張巡、許遠之忠義志節,特封祂們為保護農田、能驅疫除蟲的神祇,農業時期在淡水河流域各地區非常注重「迎尪公」的慶典,以保祐人畜平安、五穀豐收。從心理需求言,來台墾民須克服台北盆地開墾艱困環境,又時時需防範原住民的侵擾的情況下,保儀尊王也變演戰神的角色,成為具多元神格的保護神。 保儀尊王信仰隨著安溪三姓族人帶入台灣,開墾地域沿淡水河而到景美溪,集應廟亦遍佈台北的北區與南區。因歷史因素,高、張、林三姓族人與集應廟關係密切,與三姓宗族祭祀有密切關聯,尤其景美、北投集應廟高家之間,以及木柵、淡水集應廟張家之間的宗教祭儀活動,一直互有迎香與送香之往來。 景美集應廟配祀神林氏夫人,原為張巡愛妾,新唐書卷192忠義列傳略載一事蹟:睢陽城遭安史叛軍久圍缺糧,張巡部屬兵士多餓死,殘存者也身殘體弱。張巡帶出林氏夫人對衆屬說,各位軍士守城,長期挨餓仍不失忠義之心,我恨不得割肉給你們吃,不會因愛惜一個愛妾而坐視軍士饑餓!接著便殺了林氏夫人要供兵士食用,衆屬見狀大哭,但張巡仍強令軍士分著吃。林氏夫人獻肉奉軍事蹟,後以其義行受封為「申國夫人」,她生前為張巡愛妾,乃將之配祀於保儀尊王廟中。今每逢尊王出巡時,夫人神輿必然在前,顯示信徒對她的尊重。 景美集應廟另一配祀神大德禪師,相傳為稗史中宋代楊家將的楊五郎,出家後法號「大德」,據聞元末亂局時,曾顯靈指路協助高姓族人逃難,被視為高家恩公而奉祀之。…
許興泉商號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起建於 昭和元年(1926年),完工於昭和五年(1930年)年,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口,依山傍水,建地百餘坪,為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為日治時期文山地區最美麗的建築洋樓。 洋樓內部裝潢非常華麗,現代化的格局亦是獨樹一格,一樓有大廳、辦公室、客房、餐廳、廚房,還分設客人用的前樓梯和家人專用的後樓梯。後院是一個大花園,有池塘、小橋、噴泉等庭園造景,還以水泥板架設一層層的花臺。 洋樓內設置自家抽水馬達的自來水設備。洋樓二樓分隔有大廳、客廳及臥房,二樓陽台一是正方形空間,約有3、4坪大,擺設桌椅,供觀看迎神廟會。 二樓尙有一間和式房間,內舖有榻榻米,三扇落地窗從屋頂直下,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向外望去,可望見景美溪。三樓是平面露台,地面鋪磁磚,設有花棚、涼亭以及大型盆景。由三樓往四周眺望,景象一覽無礙。當時在萬新鐵路火車上的乘客只要看到許家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 許興泉商號的現在地理位置 1982年因開闢景興路及木柵路拓寬,遭到拆除南半邊成為斷垣殘壁,至為可惜。 由被部分拆除後的狀況觀察,二樓前陽臺兩側有一希臘愛奧尼柱式的立柱,柱頭四角各有一秀逸纖巧的渦卷裝飾,其它在樑柱承接轉角處、2樓欄杆、3樓女兒牆及側面弧形山牆等建築外觀,均呈現匠師藝術巧手。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 2012年6月,在這裡獨守洋樓繁華的斷垣殘壁,也被徹底鏟除改建。 改建後的許興泉大樓,猶保留原「許興泉」三字及希臘愛奧尼柱式的立柱,來讓人追思許興泉商號往日風華。 建立文山地區最美麗洋樓的富商許能才,是怎樣致富的呢? 許能才是外地一個礦工的孩子,十多歲時,來到景美當一個雜貨店的學徒,沒受過什麼教育,但許能才小的時候,便十分好學,常利用做學徒的空餘自我充實,使他能有學問的基礎支持他將來的經商生活。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在日治時期釀酒改為專賣制度而獲得補償金,之後投資煤礦及地產,而成家財萬貫文山首富。
一、溪仔口 康熙末年,現居景美地區的許氏家族因家鄉(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生計艱困,於是東渡來台謀生,為克服橫渡台灣海峽凶險的黑水溝,攜帶清水祖師神像同行。他們從淡水上岸落戶開墾,爾後漸漸進入台北盆地並沿淡水河入墾經溪洲仔渡船頭選擇在新店溪和景美溪交會處的「溪仔口」落腳。 上圖:左方紅色區域為溪仔口是最早的渡口,右方是景美老街為後來的渡口 二、萬慶岩清水祖師廟 清水祖師,本名陳普足,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民間俗稱「祖師公」。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祇。 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在臺灣北部,有三峽長福巖、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三大祖師廟,號稱「臺北三大祖師廟」,而大臺北地區因安溪人比例最高,也是清水祖師信仰最興盛之地。 傳說中,安溪清水巖是塊福地,適合修道。而祖師初居清水巖,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將來挑戰,明言此地為其所據,要求祖師離開。清水祖師於是與他們鬥法,四大將失敗逃離,卻在夜半回到清水巖來,把出口悉數封死,縱火燒山,連燒了七天七夜,就正當四大將歡欣鼓舞,自度清水祖師已死,要重新佔據清水巖時,卻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是臉被燻黑了。從此四大將心悅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而清水祖師的塑像,其面部也必為黑色,故有人稱之為「烏面祖師」。又傳說中淡水祖師廟的有一座清水祖師神像非常靈驗,每次只要有天災、人禍,祖師神像的鼻子或下巴就會掉落,以向信徒示警,信眾皆稱之「落鼻祖師」或「落鼻祖」。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建於道光11年(西元1831年),迄今已有183年的歷史,是景美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相傳乾隆5年(西元1740年),先民(安溪人)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蓬萊山張巖(清水巖)奉清水神師三尊渡海來台,從滬尾(淡水)溯河而上到梘尾〔景美〕溪子口靠岸,在河邊興建廟宇供奉。因溪邊泥沙淤積,道光7年(西元1827年)4月乃遷移現址,至道光11年(西元1831年)建竣。 萬慶巖祖師廟是三開間二殿的格局,殿內屋頂為三川脊形式,正脊與垂脊有剪黏裝飾,廟中的磚雕及交趾燒凸顯出寺廟的時代風格,華麗精緻。 廟裡三尊開廟清水祖師神像「老祖、二祖、三祖」都是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巖奉遷,與「門開甘露」扁額、道光年間所遺留下來的「石雕香爐」並稱廟中三寶。 三、河道公園(景美+萬慶公園) 萬慶公園位於景美里育英街45巷旁,開闢面積為16,813平方公尺,屬下凹式的狹長帶狀公園,鄰近羅斯福路六段、景美溪及景美河濱公園。公園附近尚有祖師廟及義民廟,園內短暫駐足時還可發現許多鳥類的蹤跡。 萬慶公園自民國80年開闢後,陸續加入緊鄰其旁之景美公園及堤防用地變更為公園等地,整區合併為萬慶公園,所以在公園中段步道旁仍可見”景美公園”石碑。 此公園是景美溪支流的舊河道而闢建而成,在公園內可看見「景美溪控制椿」及公園成帶狀地形可以了解。
福興宮位在台北市文山區興旺里福興路五號,為一座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土地廟。因位在十五分庄內最早的土地公廟,又名十五分 土地公廟。 福興宮的設立,可以遠推至清代乾隆中葉。當時的福建泉州安溪大量移民播遷來台,其中有五鄉十姓人氏共十二人,分成十五股,在此地合墾,耕田種稻、種茶為生,形成聚落,土名為十五分庄,行政名稱為福興庄。 昔日的十五分庄,岡巒環三面,中有良田數百甲,萬盛溪流貫其間,那是先民兢兢業業,辛勤耕耘才有如此盛景。一切安頓就緒後,於是在1859年〈咸豐九年〉選擇本庄中心地點,即現址,以六塊石板建祠奉祀。前臨萬盛溪,周圍有各姓聚落散居其間。朝朝暮暮護佑著溪流、田園與村莊。這是本宮建廟之始,迄今已有155年的歷史。今天我們在神像桌下猶可見到刻有“福德正神”的長方形石板,俗稱“土地公基”,就是建廟時留下來的古物,彌足珍貴。 1916年〈大正五年〉本宮改建成五坪大的土地廟,由保正許梓矮負責管理。光復後,1950年〈民國39年〉有地方志士高張先進等人倡議改建,除供奉土地、公婆神像外,又增設集會所及簡易戲台。此後本宮成為庄民信仰及活動中心。1975年〈民國64年〉4月,再經地方熱心人士發起重建,1977年〈民國66年〉完工,此次擴建的部分有金亭、戲台台階等。新廟為一座宮殿式的鋼筋水泥建築,設施完備:廟體、 拜亭、廟埕、 戲台與金亭,一應俱全。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中,實屬少見。 值得一提的是本宮的戲台,屋宇高聳,隔著廟埕與本宮三川脊遙相呼應。正面牆壁繪有大幅的福祿壽三仙,線條優美生動,為許連成畫師的作品,是最為可觀之處。戲台每逢農曆正月初二土地公生、八月二十一日宮慶及十月十五日下元節演出歌仔戲敬神;至於信眾還願,則多以布袋戲演出為主。 本宮主祀福德正神,配祀三太子。未來計畫增建,右殿將增設文昌帝君,左殿將增設太歲殿。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宮慶、禮斗法會、中元普渡等重要節日,廟方定時舉行祭拜超渡等儀式,同時舉行誦經科儀,由傳承自福州師的女性專業團隊唱誦,音韻優雅,莊嚴隆重。 本宮百餘年來,向為庄民的信仰中心,四時香火不絕。隨著時代變遷,祭祀圈擴大,護佑的對象不再只限庄民,護佑的類別也由驅蟲除瘟、保護作物,變為各式祈求。範圍更廣,結緣更深,或解厄,或祈福,或問婚姻,或求子嗣,常能如願,是景美地區的重要廟宇。 本宮現由管理委員會掌理掌理各項事務,熱心參與公益活動,每年頒發獎學金,造福地方學子。現任總統馬英九,同為本庄居民,每年除夕親臨本宮發紅包,為民祈福。 福興宮的土地公,陪伴庄民走過無盡的悲歡歲月,而今建物舊損,環境待整。期待未來的改建,能夠融入十五分庄的人文特色,保有舊風之外,也能發揮廟匾所示“福德廣興”的精神,再創新局。 附記:本文參考福興宮重修記略〈1977〉、興福浚溝修路記碑〈林佛國1906〉、福興宮農民曆廟史〈2014〉 感謝:福興宮會計陳慧娟小姐、誦經團隊老師暨全體成員,提供資訊。
高佛成宗祠位於文山區溪口街1巷5號,為高氏上派三房的宗祠。高氏系出神農一支,始祖高傒源自山東。唐僖宗時,49世祖高鋼為避黃巢之亂,自河南光州固始率眷入閩,是為”開閩始祖”。其後開閩17世祖高山,為避元末之亂,再徙居安溪大坪,是為”大坪開基祖”。傳至明代,22世、23世之時叔姪分籍:上派叔輩 有佛安 、佛養、 佛成、 佛福、 佛信五房稱上五佛 。下派姪輩有積傳、 積良、 積淵、 積祥、 積賢、 積成 、積雄、 積和八房稱為下八積。本宗祠即屬上派第三房高佛成的宗祠。 清康熙、乾隆年間,高氏族群繁衍日眾,加以大坪山多田少營生困難。上派三房先祖及其他各房,陸續來台拓墾,定居在北台灣淡水八芝蘭(今士林)、萬盛庄(今景美)、內湖庄(今木柵)、阿泉坑(今政大一帶)、頭廷溪(今動物園一帶)等地。…
位於興隆路二段興德國小旁的「深美-台北山線030」電塔,因應電塔地下化工程,於2010年底拆除。深美-台北山線030,代表深美變電所與台北變電所間高壓電輸電線路。030代表是第30號電塔。 深美變電所完工於1987年(民國76年),深美變電所完工才能有深美-台北海線。台北變電所位於台北市景隆街,完工於1934年,是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工程的一環。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也把原來分散在台灣西部各地的區域小電力系統,利用南北輸電系統連接在一起,讓台灣西部電力可以相互融通,促進島內工商業發達,是讓台灣脫胎換骨由「農業台灣」進入「工業台灣」的關鍵原動力。 日月潭水庫為一無河流流入的離槽水庫,依賴武界壩攔截濁水溪上游的溪水,利用引水水路引入日月潭水庫儲存,然後再引到門牌潭水力發電所發電,流入水里溪,再回流濁水溪。 1888年由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於台北市創立「興市公司」,裝置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在丹麥電氣技師的監督協助下,於台北城內首次裝設電燈照明,點燃「台灣第一盞電燈」。 1905年第一座水力發電所-龜山發電所完工,並完成至古亭庄配電所之輸送電線,供電台北市區、艋舺及大稻埕地區。 後因電力需求甚殷,於1909年完成小粗坑發電所。 因1911及1912年夏季台灣遭受颱風嚴重侵襲,龜山及小粗坑水力發電所受害嚴重,台北與基隆市街停電,最久長達月餘,民怨高漲。 總督府於1913年在目前台北市公館圓環旁的台電綜合研究所所在地興建台北預備火力發電所。在1934年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竣工後隨即撤除。
第 15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