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仙跡巖(巖是漳泉對山上宮廟寺的稱呼)位於海拔一四四公尺的景美山上,建廟以前,信徒於狀若仙人足印的岩石上放置香爐供信徒焚香膜拜。民國三十五年間,在景美頂街行醫的林金水發起建廟提議,鄉民熱烈響應,經善眾公推地方耆老林佛國違建廟主任委員,敦請名醫林黃鐘鎮長規劃興建經多年籌劃、募款興建,終於民國四十年修築完成;後經德高望重的謝木海先生持續投入建設,舊八景於焉形成;之後監察委員許炳南先生繼任主任委員,於登山口建立牌樓,並經多次擴建而成今日廟貌。 仙跡岩廟樓上主祀神孚佑帝君(呂祖純陽仙翁呂洞賓),信眾奉稱為仙公,龍邊恭奉釋迦牟尼佛,虎邊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樓下分別奉祀地藏王菩薩及福德正神。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為仙公聖誕,有慶祝祭典,另外農曆元月七日至九日有拜春斗之祈求平安禮斗法會,農曆九月七日至九日亦有拜秋斗之九皇星君禮斗法會的祈福祭典活動。 仙跡巖經多次增建,前山後山有長壽路、登仙坡、凌雲路、明遠台、消遙嶺、御風亭、抱根石及腳印巨石等舊八大景觀。在廟前正殿石柱上題有多副對聯,其中一副刻上「仙氣此山中風光鍾秀,跡痕留石上雲樹生春」,頗能形容仙跡巖意境。
 1907年(日治明治41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將霧裡薛圳與丄埤併入瑠公圳組合中,並開始投入大量經費整治瑠公圳。原來木梘(水橋)效率不佳,且須經常拆卸及維修,於是日本政府在1908年(明治41年)建造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取直,由景美街局部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 照片中為1943年(日治昭和18年)景文街的街景,拍攝者為文山醫院的 張傳生醫師,1943年為文山醫院在景美開業,張醫師是木柵人,初到景美對水圳風光頗有興致,留下景文街上瑠公圳的珍貴畫面。 照片左方為現今的台北富邦銀行,右邊則為瑠公圳的圳道,景文街東側自1908年起有瑠公圳主幹道流經,西側則為馬路,一直到1968年(民國57年)瑠公圳加蓋,景文街才為現今寬度。照片中居民們悠然行走於水圳旁的街道上,與今日景文街車水馬龍的街景差異極大。
景美新橋於2009年5月動工,2010年9月27日完工通車,新橋採與麥帥二橋相同的「單跨下承式鋼拱橋」設計,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橋面寬15公尺,橋樑長93公尺,相對於景美舊橋,橋面及橋長均再增寬、增長,且採人車分道之設計,並於橋拱外側設置LED景觀燈及照纜燈,每當夜幕低垂,燈光亮起時,無論是景美溪畔散步的人們或路經景美橋的過客均可享受優美的燈光。 景美新橋加大橋面寬度,以期疏解日益繁忙的交通流量,而其造型設計也有助提升當地景觀,為了要與第三代景美舊橋區分之方便,一般都會稱此一第四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為景美新橋。
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稱為景美舊橋,於1955年(民國44年)完工通車,於2009年(民國98年)拆除,一共使用54年,全長80公尺,橋面淨寬7.4公尺,橋身兩邊後來有加設人行步道,是一座傳統的鋼筋水泥橋,連接景美景文街與新店順安街。當時1908年(明治41年)完工瑠公橋橋面太窄,車輛只能單向行駛,而景美新店往來車輛逐漸增加,因此在瑠公橋未拆除前,就已興建景美舊橋解決交通問題。 此一時期的景美橋為一單純的交通橋樑,是為景美街附近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在現今新式景美橋(2010年完工)之前,一般居民都會以景美舊橋來稱呼此一橋樑,用以分辨1965年(民過54年)萬新鐵路鐵道橋拆出改建的北新橋,當時稱北新橋為新橋。
 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當時稱景尾溪)的橋樑則稱為瑠公橋,瑠公橋完工於1908年( 明治41年),於1963年(民國52年)拆除,一共使用55年,為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由新店快樂旅社旁通往景文街。 瑠公橋橋面供人車通行,橋下有箱涵輸送水源,為水圳系統整併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後所興建的的橋樑,用以提供穩定水源來灌溉台北地區的農田,為一交通與水利雙重用途的橋樑,為紀念郭錫瑠先生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取名「瑠公橋」,為景美街附近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瑠公橋。 有別於第一代橫跨景美溪的木梘(水橋),為單純做為輸水功能的水利設施,第二代的瑠公橋除了輸送水源外,橋面可供人車通行,對當時景美新店兩地交通至為重要。
 霧裡薛圳除了又稱內湖陂外,還被稱做周七股圳,而為何會被稱為周七股圳?據說與興建水圳過程中資金籌措有關。 相傳霧裡薛圳在1724年就由佃戶們商議並開始興建,但是在建築的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而停頓,之後經由向十五分庄挖仔內(今萬盛街一帶)的十位周姓人士,募集了七股資金,才得以繼續興建,水圳因此有周七股圳之名。 從1904年台灣堡圖上,在蟾蜍山(內埔山)南麓萬盛庄內有一「控仔內的 」聚落,實為「挖仔內」的 錯誤標示,因該地正位於瑠公圳沿著蟾蜍山南麓大轉彎的內側,在轉彎的內側故名「挖仔內」。此地正是集資興建霧裡薛圳的 周姓家族的聚落,也是周七股圳的源頭。 霧裡薛圳又稱內湖陂,這二個名稱均是因水圳取水源於景美溪而來,而其又被稱周七股圳,則是來自當時興建過程中的一段重大的產權移轉,水圳的名稱蘊含了典故,值得繼續流傳。
先民於清康乾年間到台北盆地開墾,曾開鑿兩大南邊溪流取水的水圳系統:一是霧裡薛圳從埤腹引景美溪水,經石門後北轉走景後街北行;另一是瑠公圳從新店鑿石硿自青潭溪引水,以木梘(水橋)經景美溪後走景尾街〈1908年後改走景文街〉北行,這兩條水圳主幹道都經過景美。昔日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 在今景後街一帶,因為於霧裡薛圳的後方,故稱圳後。景後街原為霧裡薛圳舊圳路,1907年日本政府將霧裡薛圳納入瑠公圳公共埤圳組合系統而廢圳,1908年圳路填平後成為道路。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為了讓區民更親近仙跡岩,於2013年(民國102年)在山上增闢幾處運動場所,並以台灣民間最耳熟能詳的八仙來命名,分別代表八個景點(人生八境—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期能加深印象、增添趣味。惟八仙的故事有部分張冠李戴不無遺憾,原來傳統八仙是以呂洞賓代表男、漢鍾離代表富,新八景卻把兩者弄反了;原來傳統八仙是以韓相子代表少、藍采和代表貧,新八景也把兩者弄反了。茲將新八景重新做修改如下: 一、男:呂洞賓-明遠台(原誤植呂洞賓為富-仙跡岩) 即舊八景中的明遠台,因地勢高,適合遠眺,可以看清楚整個台北盆地 。此情景代表男性遠大的胸襟與志向。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頗有男子氣概。 二、女:何仙姑-桐花林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所以「女」自然由她代表。桐花林緊鄰一等衛星控制點,此處有八棵油桐花,每年五月盛開,雪白的花朵綻滿枝頭,也灑落滿地,就像氣質清新、冰雪聰明的何仙姑。此處設有寬敞的木製平台,也有木桌、木椅。當桐花盛開時,可約三五好友,品茗花下,遙想何仙姑婀娜多姿的舞步,好不愜意! 三、老:張果老-樂活區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恒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鶴髮童顏的張果老,據傳有長生不老之法,由他來代表「老」~長壽,甚是恰當。要長壽,就要多動,放慢生活步調。而樂活區是一處可以安全運動的空間,正可以滿足區民運動健身的需求。遊客來到這裡,可要放慢腳步,停下來活動活動筋骨,才能長命百歲! 四、少:韓湘子-御風台 (原誤指藍采和為少)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是八仙中年紀最輕的,故代表「少」,御風台位於根抱石東側,場地寬闊,地面鋪有彩色磚塊,適合親子一起活動。另有風鈴設施,可隨著風吹吟唱,表示韓湘子拍板高歌的意象。 (P.S.此處之解說牌,已遭不明人士拆除,國人之公德心有待加強) 五、富:漢鍾離-仙跡岩(原誤指漢鍾離為男-明遠台) 漢鍾離(鍾離權)長大之後,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他的父親原是一位王侯,在當時很有勢力,所以鍾離權從小就生長在富裕的家庭裡,也因為父親的關係,使得他有在朝廷表現的機會。後來,更受到皇帝的重用當上了大將軍。呂洞賓成仙之後,喜助善良的貧者,所以留有足跡的仙跡岩就代表「富」。 六、貴:曹國舅-根抱石…
仙跡岩及其步道座落於台北市文山區,大約位於興隆路、木柵路以及景興路所包圍的區域內,地形上屬於台北盆地東南緣丘陵的一部份,與四獸山一脈相連。 由於仙跡岩的山稜線係位於景美地區,其最高的山頭又稱景美山,又因為地處景美溪將要匯入新店溪之溪口附近,故又名溪子口山。其山頂標高144公尺,視野極佳,能見度良好的時候,可以遠眺觀音山及大屯山系。 仙跡岩(景美山)的地質,屬中世紀沈積地層,由1950~1800萬年前沈積的石底層與1800~1350萬年前沈積的南港層組成的厚層砂岩。南港層在此區有兩個砂岩段,在地形上常呈現懸崖峭壁,從台北盆地即可見到它的陡崖,是市民爬山的目標。這裡的地層走向為東北東,向東南傾斜約45度(即背向台北盆地傾斜),所以東南坡面大多為順向坡。 南港層中較老的砂岩段(位於較下部) 稱為暖暖砂岩段, 比較靠近北邊,也就是比較靠近景美地區, 仙跡岩及溪子口山即位於這個砂岩段上。它是由青灰色細粒、石灰質砂岩所組成, 由於很耐侵蝕,所以地形上常呈懸崖陡壁。在其中部及下部則夾有一些薄層的深灰色頁岩,富含海相化石。 南港層中較新的砂岩段稱為新寮砂岩段(位於較上部),新寮砂岩段較靠近南邊,也就是比較靠近世新大學及考試院,它的岩性及地形表現與暖暖砂岩段大致相同,常形成峭壁,但山勢已不如暖暖砂岩段的雄偉。 在暖暖砂岩段與新寮砂岩段之間,夾有一段砂岩與頁岩的互層,因為比較不耐侵蝕,所以在地形上較為凹下而不凸顯,在野外不易見到它的露頭。
仙跡岩的登山步道系統裡有一顆是大家很熟悉的景美山二等三角點,編號1043,它的海拔高度雖然只有144公尺,但是放眼四周視野開闊,別看它只是個100多公尺的小山,卻有測量可達8公里以上的二等三角點,這是日治時期為繪製台灣堡圖所設的三角點,是少數可輕易抵達的二等三角點,可見景美山的重要性。仙跡岩的二等三角點同時也是一等衛星控制點,等級和七星山一樣。台北市區只有四個一等衛星控制點,分別為七星山主峰〈 1120公尺〉、忠義山(小八里分山)〈 233公尺〉 、土庫岳〈389公尺〉、景美山(溪子口山)〈144公尺〉。 仙跡岩為賞景極佳之展望點,登頂鳥瞰,遠山近水景色盡收眼底,美不勝收。站在小山丘上可遠望林口台地和觀音山,也可眺望大屯山群和南邊的大桶山和新店溪,台北盆地盡呈現在腳下。
無論是《淡水廳志稿》或是《淡水廳志》都記載內湖陂又名霧裡薛圳,但時至今日已經很少人會用內湖陂來稱呼這條取水於景美溪的古圳道。 《淡水廳志稿》及《淡水廳志》均描述,內湖溪源出鹿簝窟山,西流南會升高坑,北會萬順簝坑,西北至內湖陂...。《淡水廳志稿》是在清道光年間所編纂,而《淡水廳志》則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當時稱內湖溪就是現今的景美溪,所稱內湖陂就是現在慣稱的霧裡薛圳,而日治時期所繪製的台灣堡圖(1904年),內湖溪名已不復見,改稱為景尾溪。 霧裡薛圳又名內湖陂,取水於景美溪,因為早期景美溪被稱為霧裡薛溪或內湖溪,因此水圳又稱內湖陂。
景興路243巷口登山口,新立了一塊「仙跡岩親山步道.景興路登山口」的小石碑,刻有衛星定位座標以及緊急救援電話。這個石碑的設立,是跟下列的一段故事有關: 2008年5月份,正準備5月20日要上任的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先生偕同夫人,在其住家附近北市萬芳社區140高地公園步道爬山時,突覺身體不適,當場倒下休克,其妻向路過登山民眾大聲呼救,路人協助撥打119報案。但因登山路徑不易形容,因而拖延救援時間,且高地公園的登山步道坡度陡峭,輸送困難,送至萬芳醫院經搶救仍然不治,享年五十七歲。廖風德在攀上從政生涯新高峰的前夕傳出不幸,政壇友人和宜蘭鄉親同感悲傷不捨,感嘆人生無常,並且認為這是國家的損失。 事後,台北市政府為加強各登山步道口的衛星座標標示,產業發展局於2008年6月11日宣布,將於九月底前,全市九十四條登山步道、一百五十五處登山口,加裝登山口辨別牌誌,標明步道編號、登山口名稱、座標,資料同時傳送消防局,讓救援人員接到通報後,迅速抵達現場,縮短救援時間。後續於登山步道內,每隔一百或兩百公尺加裝石牌告示,提醒登山者距離最近的登山口、距離及登山口的座標,一旦山友在步道內發生意外,可迅速掌握地點。
第 13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