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社區大學
景美開道碑
開道碑
現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重新發現,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十五分或十五份
十五分或十五份
一、前言
在2008年8月23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十五份遺址研討會」中,筆者將近年十五分庄文史研究心得,以比較嚴謹的方式,發表「文山十五分庄(興福庄)地景環境變遷研究」一文。同一場研討會出現同一地名的同音不同字,與會人士有人建議應予釐清。事實上過去皆以口語稱呼地方俗名,文字則容易出現不相同的用法(十五分或十五份)。
筆者試著就過去出現在文件上的地名予以探討,希望有助於史實的呈現。
二、清領時期興福庄又稱「十五分庄」
目前在興福庄所看見最早的土地開墾契約,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胡辛甲和錢亦之、羅克勤所訂的<立杜賣找斷根田契人>,「胡辛甲。今有自置水田壹號,土名興福庄,原計正租壹甲參分參厘參毫貳絲正,每年早冬二季,實納官租柒石玖斗玖升玖合貳勺,親送完纳。…」。由此契約內容中可得知,興福庄已於1761年以前即有村落形成。在清乾隆中葉的台灣輿圖上,早期開發景美地區行政地名就已有萬盛及興福,也印證此種說法。
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立給山佃批>中之內容記載,「秀霧等庄番業戶君孝。今有承租該管山埔一所,土名十五分山頂。東至林布生山,…」(圖一),此契約中出現十五分的名稱。由此兩份契約書中所提及之興福庄及十五分應有其地緣相關性存在。
圖一:《大台北古契字三集》,高賢治編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94年,頁420,頁427。
根據《台北縣志》有關「十五分庄」的開墾事蹟敘述如下:
「地為蘇興存者所闢,故約興福,又稱十五分莊。乾隆中葉,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金田鄉人王賢宗、顏衷,山頭鄉人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五股所闢得名。」(圖二)據上所述,此地為合股開墾,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五個不同的鄉,有十個不同姓氏共十二人,分成十五股共同開墾,故興福庄亦慣稱為「十五分庄」。
由清乾隆時期的古契中出現「十五分」的地名,在盛清沂編撰的《台北縣志》也稱興福庄為「十五分」庄,可知自有文字記錄開始,興福庄的俗名也稱為「十五分庄」。
圖二:《臺北縣志》〈卷5,開闢志〉,盛清沂編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民國49年,頁35。
三、日治時期初期稱「十五份」(或什五份)
根據《深坑廳報》記載深坑廳(深坑廳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立,明治四十二(1909)廢除)設立後,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4月14日公布,同年4月21日施行,進行街庄土名改正,當時將什五份庄、炭窯坑庄、松樹腳庄、保同埤庄與橋頭庄整併為「興福庄」。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成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調製台灣堡圖,在景尾地圖中出現「十五份」的地名,在大正十年(1921)訂正時,將「十五份」改為「十五分」(圖三) 。由此可推論在日治時期初期,興福庄的俗名以「十五份」(或什五份)作為文字的呈現。
圖三: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7調製,大正10年訂正,台灣日日新報社,
昭和6年5月15日出版。
四、日治大正十年(1921)之後地名都以「十五分」來呈現
台灣堡圖景尾地圖在大正十年(1921)訂正時將「十五份」改為「十五分」,從此開始正式地名以「十五分」稱之,甚至在使用上比興福庄還被重視。
如昭和六年(1931)印製的台灣鳥瞰圖中,標示台灣省鐵路分布,在鐵路新店線中在公館站與景尾站中就出現「十五分」站(圖四) 。
圖四:台灣俯瞰圖,1996年遠流出版公司複製發行。
在日治昭和時期,台灣地區發現巴圖形石器,昭和十四年(1934)移川子之藏發表的「有關巴圖與太平洋文化關聯到的問題與台灣所發現的類似石器」論文,在當時的考古地圖上也出現「十五分遺址」的名稱(圖五) 。
圖五:昭和時期台灣北部考古地圖,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鄭景隆撰著,頁45。
因此,自大正十年(1921)後,皆以「十五分庄」來稱呼興福庄(圖六)。
圖六:<文山郡管內圖>大台北古契字三集,高賢治編著,台北市文獻會, 民國94年,頁414。
五、民國三十九年(1950) 「十五分庄」不再使用
國民政府來台,先期將日治時期的庄改為村,後來再依人口數調整行政區域。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轄區內的地方基層單位由村改為里。根據湯熙勇先生所著《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之內容,當時興福村就畫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自此「十五分」就不在為行政名稱,甚至鐵路新店線「十五分」站也在民國四十四年(1955)更名為「萬隆站」。
六、結論
由以上的探討得知,興福庄在清領時期被稱為「十五分庄」,在日治初期被稱為「十五份庄」,於大正十年(1921)年後於台灣堡圖上將「十五份」改為「十五分」,由此開始文字記載統一稱為「十五分」,除了地圖上的名稱為「十五分」外,鐵路新店線上的火車站也稱為「十五分」,在昭和時期的台灣考古地圖上也稱為「十五分遺址」的名稱。
根據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下,專門研究漢字中有關異體字的網站「國際電腦漢字及異形字知識庫」中,「份」與「分」的相關字義解釋內容如下:「份」是整體裏的一部分;「份」是量詞,用於搭配成組的東西。而「分」的字義較廣有三十種用法,其中與「份」相同者有二。「分」是所分之物,整體中的一部分;也作「份」。「分」是量詞,今也作「份」。可見在整體中的一部分或是量詞的用法,「份」與「分」兩字是通用的。
因此,若僅是口語上的表達,「十五份」或是「十五分」意思都相通。但若嚴謹考究,自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古契上出現「十五分」的名稱開始,至日治時期大正十年後的地圖、或是火車站站名、亦或昭和時期考古地圖上的地名,都以「十五分」為其正式名稱。是以筆者以為,應該以「十五分」為舊地名的文字名稱較為適宜。
文字與口語的演變
文字與口語的演變
如大家所熟悉,景美是由於前地名「景尾」,語意不佳,字義為風景的尾端,在1950年單獨設鎮時,由地方大老林佛國先生倡議將鎮名更名為「景美」,意寓風景美麗的地方,但地方仍以舊稱閩南語發音為「景尾(馬)」,而非以新名發音為「景美(米)」。
景美在景尾之前的最早的地名稱為「梘尾」,乃因地處於木梘的尾端而名(木梘是瑠公圳要跨越景美溪所搭設的水橋)。在日治時期因梘字少見,因而將「梘尾」的行政地名易名為「景尾」,但以閩南語發音都一樣,在大多數人都不識字的年代,這只是行政上文字書寫的改變,一般口語稱呼並沒有影響。
另外一個名稱的演變是「拳山堡」更名為「文山堡」,在清領時期梘尾原屬淡水堡管轄,在嘉慶年間改由新設的拳山堡管轄,拳山乃由拳頭拇山簡稱而來(拳頭拇山在清朝乾隆時期的台灣輿圖上,是指目前公館的蟾蜍山(又稱內埔山),因狀似拳頭而名)。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 ,因拳山名稱不雅,有暴力意涵,因而更名為「文山秀氣」的文山,但為何以文山為名?若以閩南語發音「拳山」與「文山」非常相近,如同「梘尾」改成「景尾」,只是文字上的差異,地方口語稱呼並沒有改變,相同的「拳山堡」更名為「文山堡」也只是行政上文字的變更,地方口語稱呼幾乎一樣。1990年台北市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時,又重拾文山堡的文山做為合併後的新名稱,這是在行政名稱上與地方歷史做連結的極佳示範。
景美的舊地名
萬盛庒的舊地名
●頂公館:位於萬福國小與羅斯福路五段之間的公館街,為景美較早開發的地區,早期居民已姓許居多,目前仍存有一條紅磚老屋的小巷。在公館街上有「頂公館福德宮」,供奉土地公,已與兩棟公寓緊緊相鄰。
●半路店:位於汀州路四段23巷師大分部左前方附近,位居頂公館(公館街)與下公館(羅斯福路四段119巷)的半路上,因路旁有兩三家店舖而取名為「半路店」,以前是萬新鐵路的舊路。在此地建有「公館福德宮」,供奉土地公。
●番婆厝:位於羅斯福路五段211巷萬隆集應廟一帶,因開墾之初,有一原住民老婆婆在此地居住,遂以「番婆厝」為地名。又十五分庒盛產鳳梨,小販經「七十二階」將鳳梨挑至萬盛庄番婆厝、三塊厝一帶販賣,故此地附近的市集稱為「鳳梨店仔」。
●溪洲仔:新店溪中兩塊沙洲,其中下溪洲有部分與景美相連,有一分支溪流將之隔成半島狀,後因近河床的溪水乾凅,遂成為新生地(在今師大分部一帶),取名為「溪洲仔」。
●當門頭:位於萬盛街與羅斯福路五段交口一帶,因瑠公圳在此設第二水閘,以調節水量,閩南語稱水閘為「當門(斗門)」,故稱此地為「當門頭」。
●挖仔內:在今萬盛街一帶,老住戶大都是林口庒(公館、水源地一帶)移入開墾的周氏家族,日治時期此地設有「挖仔內保」(保等同現今的里)。萬盛街為原來瑠公圳的舊圳路,在挖仔內設有小木枧橫跨溪流,將水送往公館。因此地處於瑠公圳轉彎前的內側,故名(閩南語發音為彎仔內)。
●王五常:在今志清國小附近,清朝時有一王姓人家開墾致富,育有五子,分別以「仁、義、禮、智、信」為五房的代稱,鄉民遂以「王五常」稱呼此地。
●溪仔口:在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因位於景美溪與新店溪交口,故稱「溪仔口」。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由此渡口登岸開墾,為景美較早開發繁榮的地方。後因河道淤積,渡口改由景美街口的「枧腳潭」上岸,溪仔口就逐漸沒落。
●頂街、下街:景美街舊稱「景尾街」,原為瑠公圳舊圳路,1909年(明治42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遂將景尾街圳路填平。1919年(大正8年)於景尾街設景尾公有市場,位於舊市場豬肉攤以南到溪邊稱「頂街」,為早期最熱鬧的街道,而豬肉攤以北稱「下街」。後因河道廢弛,萬新鐵路及公路相繼開通,下街逐漸聚集人口,形成今日下街比頂街熱鬧的景況。
●石門:為於景興路與木柵路交口一帶,原為景美山的崙背,因開設霧裡薛圳,自鯉魚山引霧裡薛溪(景美溪舊名)灌溉台北西區一帶農田,圳路於此鑿石通水,故稱此地為「石門」。
●圳後:在今景後街一帶,因為於霧裡薛圳的後方,故稱。昔日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景後街原為霧裡薛圳舊圳路,1907年日本政府將霧裡薛圳納入瑠公圳公共埤圳組合系統而廢圳。
●三塊厝:在今景隆街變電所一帶,昔日福建安溪縣積德鄉人林新起與周、陳兩姓至此開墾並築屋而居,故名。
●竹圍仔內:在景美國小南側,靠近景美溪的地方,因河邊種植竹子當圍籬,故名。為景美集應廟於1860年(清咸豐十年)時最早建廟的廟址所在,現為規劃完善的河濱公園。
十五分庄入口處,在十五分火車站往內靠今景隆街一帶。
● 十五分
十五分庄的中心位置周圍,在今興隆路二段一帶。
● 十五分內
十五分庄村落的內側,在今興隆路三段與興德路交口往內一帶。
● 三塊厝
在今景隆街變電所一帶,昔日福建安溪縣積德鄉人林新起與周、陳兩姓至此開墾並築屋而居,故名。
● 橋頭
昔日在興隆路一、二段交界處(在今聖安宮前)有小溪流過,在此有一便橋,故稱地名為橋頭。
● 土地公坡
在今福興路興隆國小對面一帶,因有一土地公廟(今名福興宮)及其後方有一小山坡,故名。
● 湖仔內
在今福興路興福國中一帶,因位於盆地內側而名(閩南語稱盆地為「湖」)。
● 七十二階
在今興福國中對面福興路九十五巷底的山坡上,是昔日由十五分庄通往萬盛庄的捷徑,因兩庄交界處舖有七十二級台階,故名。
● 中瓦厝
在今興隆路三段與興德路口附近,昔日其週遭大都為茅草屋,因有一屋屋頂覆蓋瓦片且位於路中央,故名。
● 蜈蚣牙
在今中國科技大學往內側一帶,因附近山勢如蜈蚣吐牙,故名。
● 炭窯(坑)
在興隆路三段行政院海洋巡防署後方,因昔日有人在此興窯製炭,故名。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即標有「炭窯坑」之地名,為當時長興煤礦(後更名為新益煤礦)所在地。
● 耙形
位於今興隆市場後方,因其山勢如耕田用的耙,故名。許氏宗祠建於今興隆市場左後方的山腳下。
● 獅形
位於今興隆公園靠王者鄉大廈的後方,因其山勢如獅之形貌,故名。昔日此地為劉厝所在地。
● 虎形
位於今興隆國小後方,因其山勢如虎之形貌,故名。昔日當地居民以蘇、高兩姓為多。
● 猴形
位於今公訓中心下方的興德路旁,因其山勢如猴之形貌,故名。昔日此地最初為高姓人家所居。
● 貢生坳
位於猴形山區,有許多低漥小山谷,昔日因其地為周貢生所有,故稱貢生坳。
● 楊厝
位於今興德國小右方,居民以楊姓為主,故名。
● 翁厝
位於今福興路九十五巷內,居民以翁姓為主,故名。
● 頂厝許
位於今景華街二一六巷內一帶,居民以許標性的後代為主。
位於今興隆路二段二十二巷內會元洞清水祖師廟前方一帶,居民以許標重的後代為主。
萬盛庄與興福庄行政地名的沿革
根據湯熙勇先生所著《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之內容,有關景美地區從萬盛庄及興福庄以來所衍生之各里名稱之沿革如下表所示。大體而言,以現在行政區域劃分,舊地名「萬盛庄」涵蓋以「景」字開頭的六個里及以「萬」字開頭的六個里為範圍;「興福庄」涵蓋以「興」字開頭的十個里為範圍。
|
景美橋的歷史沿革
郭錫瑠於1760年(乾隆25年)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瑠公圳主體工程初步完工,1761年建造ㄩ型橋面的木梘橋,將水源引渡物裡薛溪(今景美溪) ; 其子郭元芬於1767年(乾隆32年)改採V型菜刀木梘,防止行人通行,以47根木摏架設在溪床為支柱,由新店今中興路接梘尾頂街(今景美街),木梘一直使用至1909年,直到瑠公圳改道建造瑠公橋為止,為一單純輸水功能的水利設施。
二、第二代橫跨景尾溪的瑠公橋
瑠公橋完工於1908年(明治41年) ,拆於1963年,一共使用55年,為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由新店快樂旅社旁接景文街,橋面供人車通行,橋下有涵洞輸送水源,用以灌溉大台北農田,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取名「瑠公橋」,為一交通與水利雙用途的橋樑。
三、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
景美舊橋於1963年完工通車,預計2009年四月底拆除,一共使用45年,全長80公尺,橋面淨寬7.4公尺,在橋身兩旁加設人行步道,為一傳統的鋼筋水泥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當時瑠公圳改採虹吸式水管送水,景美橋為一單純的交通橋樑。
四、第四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
景美新橋預計2009年五月動工,2010年九完工,新橋設計採與麥帥二橋相同的「單跨上承式鋼拱橋」(亦稱斜吊索拱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橋面淨寬15公尺,採人車分道,並有直接連接景美溪自行車道的規劃,造型頗具現代感。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輸送灌溉用水的木梘須經常維修,且景尾溪(今景美溪)兩岸之間也有人車通行需求的急迫性,於是在日治時期的1909年(明治42年) ,建造一座橫跨景尾溪的橋樑,這座橋樑從新店快樂旅社旁跨越景尾溪接景文街,橋樑下方是輸送灌溉用水的涵洞,橋面則供人車通行,是全台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水利工程,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新橋取名為「瑠公橋」,是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
日治時期之前,台灣灌溉用的水圳,皆屬於私人開發的私有產權,瑠公圳當時產權已由郭錫瑠後代轉售予板橋林本源(林家花園起造人)的先人林益川,日人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乃將私人水權集中管理,從新規劃為公共埤圳,瑠公圳原來以木梘輸水由今中興路至景美街,改成以官方建造之瑠公橋的涵洞輸送,並將圳道改由快樂旅社通至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左前方的上海水煎包店前方流入景美街的圳道。原來由景美溪至集應廟附近的瑠公圳廢棄舊圳道(今景美街),經常積水易滋生蚊蟲,基於公共衛生考量,乃將舊圳道填滿為馬路,並配合木柵路拓寬,而將此段公共工程的過程以碑文記載,矗立於瑠公橋旁,此碑文即為現在放置在景文街景美國小旁的「開道碑」。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最早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木梘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如何將水源跨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稱此水橋為木梘,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梘的尾端,地名稱為「梘尾」,新店快樂旅社中興路附近稱為「梘頭」,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梘經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於1765年辭世。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梘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菜刀梘,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梘寮,以放置維修木梘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梘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梘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梘橋下,於是稱為梘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梘,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中興路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織沿革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織沿革(一)
年代 |
組織名稱 |
負責人名稱 |
1762 |
瑠公圳 |
圳主:郭錫瑠 |
1766 |
瑠公圳 |
圳主:郭元芬 |
1782 |
瑠公圳 |
圳主:郭文龍 |
1828 |
瑠公圳 |
圳主:郭章璣 |
1830 |
瑠公圳 |
圳主:林益川 |
1901 |
公共埤圳瑠公圳 |
管理人:官方指派 |
1907 |
公共埤圳瑠公圳 |
管理人:台北廳長兼任 |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織沿革(二)
年代 |
組織名稱 |
負責人名稱 |
1923 |
瑠公水利組合 |
組合長:台北州地方課長兼任 |
1930 |
瑠公水利組合 |
組合長:台北廳長指派專任 |
1946 |
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協會 |
會長:會員選任 |
1948 |
台灣省瑠公水利委員會 |
主任委員:委員選任 |
1956 |
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 |
會長:會員選任 |
1968 |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
會長:會員選任 |
偉大的水利工程—瑠公圳(下)
十四、山洪暴漲水利設施嚴重毀損
●1914年(大正3)秋連日豪雨,山洪暴漲,新店溪水位突增,瑠公圳圳頭護岸堤偃與攔水壩均遭洪水沖毀,損失頗鉅
●投入五萬五千元日幣,於1917年(大正6)十月修復
十五、收購私人產權加強管理
●1914年(大正3)九月,以日幣二千八百元(二十年租金),將霧裡薛圳圳路設施、建地兩甲多全部收購
●1917年(大正6)六月,以日幣五千五百元(二十年租金),向林熊徵(林本源後代)等七人收買瑠公圳圳路、工寮、及一切水利設施等產權
●自此瑠公圳組合所有產權,均歸「瑠公圳組合」之組織所有
十六、「瑠公圳水利組合」時期
●1921年(大正10)十二月,台灣總都府公佈「台灣水利組合令」四十二條,對台灣水利事業的管理達到最嚴謹的階段
●水利組合設組合長、技術人員、及高級職員,均由日人擔任;另設評議委員會,為組合長的諮詢機構,並傳達政令;評議員由官派及民選組成,任期四年
●1923年(大正12)依「台灣水利組合令」規定,將「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改為「瑠公圳水利組合」,組合長由台北州內務部地方課長兼任
此時新店的大坪林圳亦改組為「大坪林水利組合」
●1930年(昭和5)十二月因業務繁重,組合長改由日人專任,台北廳指派小林章接任,出納業務亦由專人辦理,水利組合開始具備獨立自治團體的型態
●1924年(大正13)八月五日及九月六日兩次豪雨,新店溪洪水氾濫,房屋倒坍,人畜傷亡慘重
●瑠公圳圳頭堤偃、攔水壩、水門等水利設施均遭洪水沖毀,損失甚鉅,花費39,300元日幣修復並強化
十七、日治時期「瑠公圳水利組合」成果
●幹線(新店景美到公館)一條14,091公尺
●支線十二條共37,609公尺(福興支線、第一霧裡薛支線、第二霧裡薛支線、第三霧裡薛支線、林口支線、、大安支線、東支線、西支線、西新庄子支線、牛埔支線、五分埔支線、舊里族支線)
●小水路延線共225,934公尺
●儲水埤池有四處,中埤、蝴蝶埤、永春埤、頂埤共4.9甲
●灌溉面積2,500餘甲,組合員(會員)2,398人
十八、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的瑠公圳組織
●1946年(民國35、昭和20)日本戰敗投降,「瑠公圳水利組合」於1946年(民國35)二月,由台北接管委員會指派地方人士黃逢時接管,並擔任組合長
●1946年(民國35)台灣省農林處制訂「台灣省農田水利協會章程」三十五條,將組合員改為會員,組合長改為會長(由評議員選出),評議員由會員選舉產生
●「瑠公圳水利組合」由1946年11月30日改組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協會」,會長由黃逢時繼任
●1947年(民國36)二月評議委員會成立,會長由評議員劉鐵甲當選
●1948年(民國37)一月台灣省省政府頒布「台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設置辦法」,組織章程,及辦事細則,為改組水利協會之依據
●1948年(民國37)二月改組為「台灣省瑠公水利委員會」,設置委員二十七人,任期四年,新店鎮長、景美鎮長、台北市大安、松山、中山三區長共五人位當然委員,另由全體會員分十一區選出二十二人(地主佃農各半) ,由劉鐵甲任第一、二屆主任委員
十九、配合耕者有其田之水利組織改造
●1955年(民國44)依修正的水利法,研訂「台灣省各地農田水利會組織章程」及「台灣省各地農田水利委員會改進辦法」,將原來全省四十個水利委員會調整合併為二十六個農田水利會,1956年(民國45)六月公佈施行
●1956年(民國45)七月將瑠公及文山兩水利委員會,合併改組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
●水利會設會員代表大會,由分區選舉代表,任期三年,會員代表名額為三十七人,三分之二應為自任耕作之會員,會長由會員代表選出,並設評議委員會七人,司監察職能
二十、瑠公橋拆除,改虹吸管輸水過景美溪
●瑠公橋因上游砂石下流,河床增高,橋底與溪床甚近,每逢溪水暴漲,圳橋成為溪中的堵水牆,經常造成圳橋上游地區嚴重水患
●1963年(民國52)台北縣防洪治標計畫,經防洪小組實地勘查,認為水 陸兩 用橋對景美溪的溪水排洩妨礙甚大,決定與以拆除,改設虹吸管埋於溪底,做為圳路通水渠道
二十一、改隸「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1967年(民國56)七月一日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
●1968年(民國57)七月一日「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之組織改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第一屆會長為陳炯松
二十二、人工攔水壩經常損毀,改為電動馬達抽水入圳
●1969年(民國58)六月十二日攔水壩被沖毀三十六公尺
●1969年(民國58)六月二十七日攔水壩被沖毀超過六十公尺
●1969年(民國58)九月十日攔水壩被沖毀超過兩百公尺
●經數月搶修,始將攔水壩沖毀狀況修復,此時攔水壩改用半固定式的鐵蛇籠混擬土築壩,但若洪水下洩,水位增高,造成新店溪下游的大災難
●1970年(民國59)七月至1971年(民國60)二月,完成瑠公圳抽水廠以電動馬達抽水入圳,徹底解決供水問題
二十三、1970年代瑠公農田水利會圳路
●瑠公幹線(新店溪取水)
第一幹線(興福支線、大安支線、五分埔支線、舊里族支線、西支線、第一東支線、第二東支線、第三東支線)
第二幹線(第一霧裡薛支線、第二霧裡薛支線、西新庄子支線)
●大直幹線(基隆河取水)
(東之線)
●大坪林圳(新店溪取水)
東支線、西支線、十四張支線、二十張支線(二十張東分線、二十張西分線、十二張分線)
●木柵圳(景美溪取水)
●灣潭圳(新店溪取水)
●廣興圳(新店溪取水)
二十四、碧潭圳頭瑠公紀念碑
●1975年(民國64)完成圳頭美化工程,建瑠公紀念牌樓一座(高11.15公尺、寬10.30公尺),瑠公紀念碑一座
●1976年(民國65)建碧潭大橋前方之攔水壩,提高河床,振興碧潭觀光人氣,及保持大坪林圳正常供水
二十五、瑠公圳功成身退
●1985年(民國74)十二月,「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第三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將瑠公圳抽水廠及瑠公圳幹線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