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社區大學
開道碑
開道碑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位於景美橋邊的開道碑)
開道碑現址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8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至二二八公園將之尋回,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地區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歷史
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歷史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四代景美橋歷史之彙整
年代 |
說明 |
備註 |
|
第一代 |
1761年 (木製U型梘) 1767年 (木製V型梘) |
單純引新店溪水過景美溪,因常有人行走,導致損毀後改用V型梘 (菜刀梘) |
郭錫瑠 /郭元芬 |
第二代 |
1908年 (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
橋下為輸送灌溉用水涵洞,橋上則供人車通行,橋面低影響景美溪流而拆 |
台灣第一座 、工程扎實 |
第三代 |
1963年 (鋼筋水泥橋) |
因橋樑老舊狹窄於2009年拆除 |
加設人行道 |
第四代 |
2010年 (鋼拱橋) |
避免影響水流、LED夜間照明公共藝術 |
人行道、自行車道 |
二、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1907年瑠公圳(當時稱「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合併霧裡薛圳、上埤,而以原來的瑠公圳為主幹;該年11月,開始整修工程,包括興建景尾溪水道橋、取水口水門、堤堰改造、延長圳路等工程,至1909年4月30日竣工,竣工典禮於5月9日在瑠公圳水源地新店溪畔舉行,由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主持,八百餘名官民與會。瑠公圳整修工程總經費13萬5千元,其中,以而景尾溪水道橋4萬餘元耗費最高,係將原本通水用的木梘,改為鋼筋混凝土造,是台灣及日本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造的水橋,由總督府技師十川嘉太郎設計,他是將鋼筋混凝土建造技術引進台灣的先驅,與瑠公圳整修工程同時期的台北水道工程,也是由他設計。
景尾水道橋長374尺、寬15尺,為水陸兩用橋,橋面可通人車,橋面下方設涵管通水。木梘舊水橋通水量的灌溉力為七百甲,新橋通水量加倍,灌溉面積可達二千多甲,農作產值大為提高。
三、第三、四代景美橋比較表
項目 |
改建前 |
改建後 |
型式 |
鋼筋混凝土橋 |
鋼拱橋 |
橋墩 |
4座 |
無 (減少阻水斷面) |
防洪 |
達100年防洪標準 |
達200年防洪標準 |
尺寸 |
長80公尺;寬7.4公尺 |
長93公尺;寬15公尺 |
車道寬 |
雙向各3.7公尺 |
雙向各5公尺 |
人行道 |
另附掛於橋護欄外、上下游側各1.5公尺寬 |
上下游側各1.5公尺寬 |
自行車道 |
無 |
下游側增設2公尺寬 |
景觀 |
無景觀設施 |
增設景觀燈、照纜燈 |
四、四代景美橋與景美橋現況圖
(一)第一代景美橋
(二)第二代景美橋
(三)第三代景美橋
(四)第四代景美橋
(五)景美橋現況
萬新鐵路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有關鐵路新店線的說明如下:
新店線最初於日治中期,此私設軌道為營造業者澤井市造經營,由民間集資成立的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萬華~公館段於1921年1月22日通車;公館~新店段則於同年3月25日通車)、營運。最初的興建目的,原本是為了便於接駁運送自木柵、深坑、石碇等地開採的煤礦(運煤台車線與新店線於當時的景尾驛、十五分乘降場交會)。後來則略為兼具觀光及通勤鐵路的性質—在過去公路運輸尚不發達的情形下,假日經常有不少遊客搭乘列車,前往離新店站不遠處的碧潭風景區,或換搭台車前往烏來遊覽。又,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1924年設校後,校門口亦有水源地車站服務附近居民。
戰後,新店線由台鐵買收,成為轄下的傳統鐵路支線。由於台北~新店公路於1950年代中後期完工,並開行公路局客運路線,使得新店線的載客量逐年下滑,虧損也日漸嚴重;加上路線並非以作為最大轉運站的台北車站為端點站,更註定了新店線沒落的命運。全線最終於1965年3月24日停止營運。
新店線廢止後,大部分路基改建為公路。萬華~公館間路段大部分修建為今天的汀州路,路幅窄小;萬隆~新店間路段則配合既有道路(台北~新店公路)拓寬,成為今天的羅斯福路五、六段和北新路(編號為台九線)。當時原本有意以汀州路作為台北~新店間替代道路。但根據當時擔任台北市長的高玉樹於回憶錄中的敘述:景美附近有居民透過陳情取得原鐵路用地作為己用,造成汀州路末端無法連接羅斯福路五段,因而作罷。
原路線自萬華車站後站起沿現今汀州路一、二、三段、四段前段、汀州路四段23巷、羅斯福路150巷、羅斯福路五、六段、北新路三、二、一段,抵達新店站(站址於現今光明街47、49號)。新店站場站軌道最遠延伸至碧潭堤防邊(現今捷運新店站旁之新店路)
30多年後完工通車的台北捷運新店線,路線正是沿台九線地下而行。而且萬隆站~新店站段大致與台鐵新店線路線相同,站名亦多重覆,但部分車站位址與現今同名捷運站不相同。
車站一覽
(包括1965年停駛前已廢站者)
車站名稱 |
停駛時英譯 |
營業里程 |
備考 |
所在地 |
|
Wanhua |
0.0 |
可轉乘縱貫線 |
|||
Chuehchiang |
0.5 |
貨運站,未辦理客運 |
|||
Hoping |
1.1 |
啟用時稱為「馬場町」;汽油車招呼站 |
|||
Yingchiao |
1.9 |
啟用時稱為「螢橋驛」;三等站 |
|||
Kuting |
2.6 |
啟用時稱為「古亭町」 |
|||
(仙公廟) |
--- |
3.4 |
戰後廢止 |
||
Shuiyuan Ti |
3.9 |
三等站 |
|||
Kungkuan |
4.5 |
||||
Wanlung |
5.8 |
啟用時稱為「十五分」;簡易站 |
|||
製罈會社前 |
--- |
6.5 |
戰後廢止 |
||
Chingmei |
6.8 |
啟用時稱為「景尾驛」;三等站 |
|||
(二十張) |
待考 |
7.6 |
戰後廢止 |
||
--- |
8.0 |
戰後廢止 |
|||
Ta Pinglin |
8.5 |
簡易站 |
|||
Chichang |
9.0 |
啟用時稱為「七張犁」 |
|||
Hsintien |
10.4 |
啟用時稱為「新店驛」 |
|||
郡役所前 |
--- |
10.7 |
戰後廢止 |
在景美的古亭地政事務所
在景美的古亭地政事務所
名稱叫古亭地政事務所卻位於景美。
原來古亭地政事務所在民國58年設立後都在古亭的汀州路上,在於80年11月26日才自汀州路舊址搬遷至景美萬隆街現址(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47之12號) 。
古亭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由原臺北市地政事務所於民國58年4月1分設為臺北市松山、建成、古亭等三個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最老的地政事務所之一。後來又陸續成立士林地政事務所(民國63年1月1) , 中山地政事務所(民國70年7月1) , 大安地政事務所(民國78年7月1日) 。至民國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重劃,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調整為文山、中正(愛國東、西路以南)2區迄今。
古亭地政事務所也於80年11月26日自臺北市汀州路舊址搬遷至萬隆街現址,比較接近服務範圍的中心,並於自89年6月15日於臺北市文山行政中心成立「文山地政便民工作站」,就近服務木柵地區的市民。
以下是由古亭地政事務所及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的網站有關歷史研格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古亭地政事務所前身為臺北市地政事務所,因臺北市政府於民國56年7月1日奉命改制為院轄市,行政區域擴大,地政業務日趨繁重,經奉行政院57年12月27日人政貳字第8782號令核定,將原臺北市地政事務所分設為臺北市松山、建成、古亭等3個地政事務所,於民國58年4月1正式成立。
為策進全面實施平均地權及貫徹耕者有其田政策,民國60年5月5日臺北市地政事務所核准升格為臺北市政府地政處,仍下轄建成、松山、古亭等3個地政事務所及測量隊。民國63年1月1日陽明山管理局改制,其地政事務所劃歸前地政處並變更組織為士林地政事務所。民國70年7月1日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因應成立;民國78年7月1日增設臺北市大安地政事務所。民國94年9月6日將「土地重劃大隊」及「測量大隊」合併成立「臺北市政府地政處土地開發總隊」,掌理區段徵收、市地重劃及測量業務。
至此下轄建成、松山、古亭、士林、中山、大安等6個地政事務所及臺北市政府地政處土地開發總隊。臺北市政府地政處民國100年12月20日配合組織自治條例修正,從民國60年起用至今已40年餘之「臺北市政府地政處」之名稱,正式更名為「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古亭地政事務所成立之始,轄區為古亭、大安、景美、木柵4區。鑑於臺北市土地、建物之產權變遷頻繁,登記及勘測業務快速成長,民國70年7月1日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因應成立,古亭地政事務所行政區域調整為古亭、景美、木柵、龍山、雙園5區。因人口不斷成長,經濟急遽發展,嗣於民國78年7月1日增設臺北市大安地政事務所,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配合調整為古亭、景美、木柵3區。至民國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重劃,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調整為文山、中正(愛國東、西路以南)2區迄今。古亭地政事務所於80年11月26日自臺北市汀州路舊址搬遷至萬隆街現址。
景美的舊水塔
(圖一:興隆路二段88號的舊水塔)
景美的舊水塔
人類取水生活的演進過程,由地利之便取得天然的河水及山泉水開始;之後往內地發展,以人工挖井取得地下水資源,因此在人口聚集的地方都有古井的存在(請參閱"景美現存的古井"一文 說明)。而後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發展至此階段,皆需以人力打水後,提水或挑水回家,儲放在水缸中使用。
(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使用)
工業革命電力產生後,以馬達幫浦抽取地下水使用,抽取地下水需設置蓄水塔儲水,而且必須高於使用地點的位置;於是在平房時期,以水泥建築兩層樓高的高腳水塔來蓄水。在景美地區上尚有兩座平房旁的水塔,一座在興隆路二段 88號國防部軍法司內(圖一),另一座在羅斯福路六段159巷2號交通部公路總局養護工程處景美工務段內(圖二)。隨著透天厝(二樓以上,全屬單一所有權人)起造,一般住家會在頂樓設置水泥蓄水槽。這些水泥製的水塔,是人類用水歷史中由人力過度至電力的產物。
(圖二:公路總局景美工務段的舊水塔)
基於衛生及安全的考量,現代化地區開始使用人工處理過的自來水(透過管線直接輸送至使用單位,故稱自己來的水),而這些原來儲存地下水的水塔,就轉成儲存自來水,原來抽水用的馬達也改變功能,變成加壓馬達。因此,這些水泥製高腳水塔,也變成由地下水轉換成自來水的見證。隨著土地價格高漲,公寓樓房取代透天厝為常民百姓的住宅,每一戶人家會在公寓的頂樓放置塑膠材質或不鏽鋼材質的儲水塔,供自家使用,這也是目前舉目可見的都市景觀。當飛機飛上台灣領空,即可看見許多熠熠發光的物體,就是這些放置於公寓頂留的不鏽鋼水塔反射的奇景。
為了供應地勢較高地區用戶用水所需,自來水事業處也會於高地興建水泥製的大型蓄水塔,以避免水壓不足時山坡地上住戶無水可用之情形,也稱為調節性配水塔。在興隆路二96巷100號對面,靠近仙跡岩登山口50公尺處,即有一座尚在使用的公共水塔(圖三),這是配合下方山坡開發而設置,算來也有超過30年的歷史了。
(圖三:位於興隆路二段96巷100號前的大水塔)
景美的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
景美的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
在景美十一號公墓(福興公墓)現為公園預定地,墳墓拆遷工程原預定2007年初動工,但因有一墓塔--「賴氏萬壽塔」深具特色,台北市文化局曾於2006年六月召開古蹟審議會議,審議委員認為,賴氏萬壽塔形制特殊,具民俗意義,但不具歷史價值,因此不指定古蹟、不登錄歷史建物,委員曾建議遷移到他處,但因占地廣大,不易找到適合地點,因此決議將墓塔及周邊地形環境,加以測繪保存。後經文史工作者鄭遠祥向市議員李慶元陳情,希望保留墓區內的「賴氏萬壽塔」,經市議員李慶元協同市府殯葬管理處、公園處和文化局等人員前往會勘,要求應暫緩拆遷,重新啟動古蹟審議會議,由鄭遠祥先生提供研究論文的新事證,以供討論是否有重作審議之必要。歷經波折,終於在2008年9月15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也為文山區再添一筆文化資產。
景美「賴氏萬壽塔」坐落於興隆路二段203巷108號對面,從位於路旁的墓塚外圍,即可看見賴姓的標示,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墓塔在一棵榕樹下,就在排水溝上方的墓塔入口,設有階梯,在入口處左側造墓者為防止後人破壞,特別設置石碑警告,刻著「來觀者得利回家平安、來損者得病回家絕亡」,以嚇阻意圖破壞者。拾階而上,在右側即可看到以混泥土塑造的獅子頭造型,盤據在墓塔上方。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有關此一歷史建築之說明,賴氏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研究墳墓多年的文史工作者鄭遠祥表示,景美福興路底芬蘭山區的幾百座墓塚中,當屬這座最有特色,在台灣、中國與日本研究民俗與葬式的學術圈鼎鼎有名。鄭遠祥指出,「賴氏萬壽塔」興建於1940年,應是在黑潮文化圈內彼此文化交融下的墓塔,極有可能是北台灣唯一一座擁有沖繩葬式特色的家族墓塔。墓塔佔地約三十坪,屬於大型墳墓,前方墓頂混凝土獅子頭塑像,以獅鼻作通氣孔的設計,可能來自沖繩家宅屋瓦上的風獅爺,開門且無墓碑的特徵,也與沖繩雷同。後方的屋頂具有台灣攢尖墓塔的原型,墓塔的後方尖端部分為葫蘆型,葫蘆象徵匯聚天地之氣,屋頂上方接近頂端的琉璃磚為綠色、末端為紅色,具有象徵「煉丹」的風水元素,攢尖屋頂上的屋頂面的洗石子飾面與兩側落水口,也蘊含傳統風水意象,極可能是台灣攢尖屋頂墓塔的始祖。墓塔建材用料精美,工法亦頗精良,值得保存。
在傳統觀念中,公墓陰森避免接近,但經由「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且坐落於未來的公園中,如此可因容易接觸,而能進一步了解墓葬文化,進而減少對死亡的恐懼,也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
鳥瞰賴氏萬壽塔(照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文山區的歷史建築)
賴氏萬壽塔入口警語碑文
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台北市市政會議於2008年8月19日通過台北市文化局提案,指定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為市定古蹟,累計台北市古蹟數量已達一四四處。 位於文山區興隆路二段文山19號公園(景美運動公園)附近山丘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之三十餘甲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而建。此日治昭和期間所闢之民眾墓塚地,在公墓拆遷後做為公園使用。建塚建念碑現址保存,不僅見證臺北市空間更迭變遷,亦為日治時期集資募款闢建喪葬用地之見證。 建塚建念碑為典型日式建碑形式,其位置位於山丘陵線上,遠觀之地景相當突出。方形的紀念碑造型完整優美,碑頂為一塊自然石,下方曲面向外凸出,結構良好,碑身四面崁入觀音山石碑,碑文雕刻頗深,具有時代性及藝術價值。 清晰的碑文,詳細記載社會各界捐款購地建置興福、大直二庄公墓之經過及捐款人、商號之姓名,其中不乏著名社會賢達,如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從碑文及捐提者姓名中可以看出募建過程與當時社會具有熱心公益者群像,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文章取材至台北市文化局網站)
(上圖中間突出物為坐落在芳煙蔓草中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穿越雜草叢生的小徑抵達建塚紀念碑)
尋找「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台北市文化局提案文山區「福庄建塚紀念碑」為第143處市定古蹟,已於2008年8月19日市政會議中通過,並於9月15日正式指定入冊。這是文山區除景美街的景美集應廟為三級古蹟外,新增的直轄市定古蹟,是一則令文山居民雀躍的消息。
文化局發出的新聞稿中,說明此一古蹟的地點是在文山19號公園,也就是在景豐街底的景美運動公園內,但無論在公園的任何角落,皆遍尋不著紀念碑的身影。筆者詢問台北市文化局第二科的官員,得到紀念碑位置的訊息,是在地號興隆段二小段235號部分,面積為44平方公尺,但無法給予紀念碑的確定地址,在筆者鍥而不捨的查訪下,終於找到了這塊日治時期約昭和四年(1929)所建置的紀念碑。
建塚紀念碑位於面對景美運動公園右後方的山丘公墓的稜線上,但無法由公園直接抵達,必須沿著興順街往東走,在興順街197號附近有一間叫萬善堂的民間廟宇,在廟宇對面的山路往稜線走,約莫50公尺處,即是紀念碑所在地。但目前小路被雜草覆蓋,無明顯小徑可供步行,故不易發現,而紀念碑四周也被野草雜木包圍,目前只能遠觀,無法接近觀看。既已列為市定古蹟,市政府應積極闢建抵達紀念碑的通路,並於道路入口明顯處立牌說明,並指引方向,否則紀念碑矗立在芳煙蔓草中,一般民眾無法接近了解,恐怕也是失去市定古蹟的意義。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對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的說明如下:
「建塚建念碑為典型日式建碑形式,其位置位於山稜線上,遠觀之地景相當突出。方形的紀念碑造型完整優美,碑頂為一塊自然石,下方曲面向外凸出,結構良好,碑身四面崁入觀音山石碑,碑文雕刻頗深,具有時代性及藝術價值。
清晰的碑文,詳細記載社會各界捐款購地建置興福、大直二庄公墓之經過及捐款人、商號之姓名,其中不乏著名社會賢達,如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從碑文及捐款者姓名中可以看出募建過程與當時社會具有熱心公益者群像,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建塚建念碑現址保存,不僅見證臺北市空間更迭變遷,亦為日治時期集資募款闢建喪葬用地之見證。」
最近興福庄(十五分庄)運勢很旺,首先於2007年9月7日,在面對景美運動公園的左側,約2500年前石器出土的十五份遺址所在地,被台北市政府暫定為疑似遺址﹔不到一年內的2008年8月19日,在芳煙蔓草中的「福庄建塚紀念碑」,又被列為市定古蹟,讓原本早期屬於農業區的興福庄(十五分庄)的文化資產,瞬間豐富起來,真是可喜可賀。
十五分庄最老的學校--興德國小
十五分庄最老的學校—興德國小
在民國37年以前出生的在地人,都有行走田埂小路到景尾國民學校就讀的經驗,一直到民國43年,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於十五分庄成立興德分校,因民國39年景美自台北縣深坑鄉獨立設鎮時,十五分庄劃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此分校屬於興德里範圍,故命名為興德分校(但根據目前興德國小網站中的校史沿革,學校前身是民國44年8月景美國校成立廣福分班,也許景美與興德兩所學校應研討統一一下正確年代及名稱),當時教室就在福興路六號福興宮的旁邊(第二張照片左方的平房建築) ,目前仍留存供福興宮儲物使用。民國51年,景美國校興德分校獨立為台北縣景美鎮興德國民學校(興德國小校史記載是民國49年),當時於原教室右前方蓋學校(即目前興隆路二段的現址),由第二張照片左上方的綠色爬藤即為目前興德國小的教室牆壁。民國57年景美鎮劃入院轄式台北市,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景美區興德國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校地不大的興德國小不敷使用,於是民國64年在隔壁不遠處又成立興隆國小,因此產生兩個國小近在咫尺的特殊現象。民國79年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由學校所屬行政區域變動即可知當地行政區域轄屬的演變。
在興德國小右方圍牆外,有一座於1941年(日治時期昭和16年)就矗立的高壓電塔,因深坑石碇方面的電力是由景隆街的十五分變電所所提供,因此那一帶矗立許多高壓電塔,有空可以去看看五十幾年的教室及六十幾年的電塔。
已拆除的許興泉豪宅
許興泉商號
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口,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起建於 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於1930年,建地百餘坪,為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房子依山面河,為當時的華麗的豪宅,但於1982年木柵路拓寬時被拆成目前的半璧廢墟,令人惋惜。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後又投資煤礦及地產,家財萬貫號稱文山首富。
許興泉商號補充說明
根據吳政霖先生採訪許碧玉女士(起造人許能才先生之千金)口述有關許興泉商號內部格局及生活景象內容如下:
許興泉洋樓為二層樓建築,約建於民國十五年而於民國十九年完工,建地一百多坪,耗資當時舊台幣約貳萬元,為當時文山地區最美麗的建築洋樓。洋樓是採用鐵筋及水泥建造的,在日治時期以民宅而言,是罕見的建築方式。內部裝潢非常華麗,現代化的格局亦是獨樹一格,一樓有大廳、辦公室、客房、餐廳、廚房,還分設客人用的前樓梯和家人專用的後樓梯。後院是一個大花園,有池塘、小橋、噴泉等庭園造景,還以水泥板架設一層層的花臺,種植很多菊花、茶花的盆栽,當時常有景尾公學校的日籍老師要求到許府來欣賞盆栽園藝呢!
洋樓內還設置自家抽水馬達,自後院抽取井水到三樓水塔再裝設水管、水龍頭到各樓層使用,等於是自設專用的自來水設備,在當時亦是一大創舉,相較於當時普遍使用公共井水的人家,可稱是豪華至極。洋樓二樓分隔有大廳(奉祀祖先牌位) 、客廳及臥房,二樓陽台一是正方形空間,約有3、4坪大,也擺設桌椅,是觀看迎神廟會盛況最好的地點。站在二樓陽台上,看到熙來攘往的遊客在景美車站轉搭公路局到木柵各地,尤其在春節期間,從大年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人穿新衣戴新帽的遊客,專程到木柵指南宮朝拜祈福。
二樓尙有一間和式房間,內舖有榻榻米,三扇落地窗從屋頂直下,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向外望去,可望見景美溪,也可欣賞星空夜色,月光從窗外灑入,再加上陣陣清風,再炎熱的天氣也可以安穩入眠。
三樓是平面露台,地面全部舖上磁磚,是家人休閒的好場所,設有花棚、涼亭以及大型盆景,也曾聘請武術師父在此教導孩子們習拳健身;晚餐後家人們經常在花架下賞月、聊天、玩牌…,度過無數快樂時光。由三樓往四周眺望,景象一覽無遺,甚至可遠望新店附近的山林。離家不遠處有座鐵橋(現今羅斯福路往新店的鳴遠橋),是當時萬新鐵路跨越景美溪的鐵橋,在屋內常可聽見隆隆的火車聲,而在火車上的乘客只要看到許家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