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景美古今地形及道路的變遷 由日治時期的瑠公圳圳路圖,與現今路街圖比對,非常難以辨識兩張地圖是在描繪同一地區;但由原始的山丘地形與路邊鑿痕,仍可以將之對照連結。 在1950年代景美還是一個半封閉的區域,地形上屬於三面環山、西向景美溪及新店溪的谷地,還有小溪流貫其中,流入新店溪中。當時對外的交通,主要靠萬新鐵路與公館與新店連結(由今羅斯福路六段通五段接150巷至汀州路三段到萬華);另由景美火車站(今車前路與羅斯福路六段交口),以台車(又稱輕便車或五分車)經木柵(今木柵路一段至五段)與深坑、石碇接連。而內部的運輸,則由萬隆火車站(原稱十五分火車站,在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段交口)以輕便車沿今景隆街及興隆路二段三段,將景美山區礦場的煤礦,運送至萬新鐵路上萬隆火車站的堆煤場。除此之外,皆以山丘與外界阻隔。而三面的山丘,由萬盛街與羅斯福路交口的蟾蜍山(又稱內埔山)與公館相隔,山丘向東往南延伸,依序為興福山(公墓)、芳蘭山(公墓)、中埔山(又稱十五分後山、標高139米,辛亥隧道貫穿其中)、中埔山東峰(標高145米)、140高地(萬芳社區)、興隆山(社區沿山而建、標高118米)、馬明潭山(社區沿山而建、標高110米)、景美山(又稱溪仔口山、標高143米)、接圳後山(標高77米)至景美溪。由中永和往景美山看,山勢有如一條龍,龍頭向著景美溪,是一極佳的風水地形。 後來陸續開通的道路,分別是: (一)將原來萬新鐵路廢除併入原來的公路,拓寬為羅斯福路五段六段,並興建鳴遠橋與新店相通。 (二)將原來往石碇的台車線,擴寬為木柵路一段至五段。 (三)拆除水路並輸的瑠公橋,新建景美橋,並在瑠公圳廢除後,拓寬為景文街。 (四)新闢興隆路一段,接景隆街而來的原來台車線(興隆路二三段),至再興中小學前,剷平山丘接木柵路。 (五)由辛亥路四段開通中埔山的辛亥隧道,經貫穿景美山的懷恩隧道,接木柵路。 (六)由警察學校旁,剷平140高地及興隆山為萬芳路,與木柵路相通。 (七)由興隆路一二段交口,新開闢景興路,直通至圳後山山邊接木柵路。 景美許多現今道路,是剷平緩坡山丘而拓寬或新闢,由許多道路路邊都有檔土牆的工程,可為證明。而景美地區的聯外道路,大都可連接上木柵路,如景文街、景興路、辛亥路六段、興隆路四段、萬芳路等,相當特別。 在景美區域內的舊道路,大部分成彎曲現象,而且越早的道路越窄越彎,如三福街、景美街、萬慶街、公館街內、興隆路二三段、福興路、興德路等,都是地區發展的見證。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位於興隆路一段15號,成立於九十二年四月。隸屬於「有限責任台灣區觀賞植物運銷合作社」,為北市府委託經營的非營利機構,是政府為了全國花農的花卉銷售,特別設立的一處花卉物流集中區,透過電腦資訊系統拍賣或訂貨作業,以及有效率且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平臺,將這些辛苦種植出的美麗花卉銷售到「批發商」、「承銷人」手中。另外還有提供各式各樣的園藝資材販賣、庭園造景服務的景觀設計店家,從室內花卉盆栽設計到綠意空間規劃都涵蓋其中。 「有限責任台灣區觀賞植物運銷合作社」屬於全國性農民組織,由全國專業花農209位組成,其中社員盆花盆栽生產面積占地約250公頃,景觀植物生產面積占地約1000公頃。合作社下轄兩個據點:其一是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臺北花木批發市場,又稱興隆花市;其二是位於新北市泰山區的泰山供銷中心,又稱全國花市。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以觀賞植物(景觀樹及盆花)為運銷對象,它的交易制度有三大類型:展售、預約、拍賣。(一)展售交易:計有樣品展售、主題展覽、現貨展售三項。(二)預約交易:分為盆花預約交易和景觀植木預約交易兩類。(三)拍賣交易:其流程是透過供銷管理→集貨→拍賣→提貨→行情及匯款等五個步驟完成。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的建物配置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面積五千坪,可容汽車五百輛、機車三百八十輛,停車方便。營運空間共三層,一樓為零批商務包含庭園造景,二樓為專業花卉電腦拍賣場和花藝、園藝資材館,三樓為盆花展售室和臺灣蘭花展示中心。除一樓的零批區和二樓的資材館一般民眾可以自由選購外,其他空間僅限專業承銷人或預約入場。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自成立以來,即配合政府的政策積極推動各項活動,如城市花園社區綠美化競賽、繽紛耶誕饗宴、花彩曼波花藝大賽、社區親子花藝大賽、家家綠化教室以及專業教學課程等,深受各界好評。 未來臺北花木批發市場的展望是:(一)台灣專業蘭花與景觀苗木拍賣 (二)網路化電腦即時拍賣訂貨交易 (三)花卉苗木景觀產業商務推廣(四)協助花卉物流資訊化(五)花卉進出口貿易相關業務辦理(六) 花卉文化與消費商品推廣。 (感謝臺北花木批發市場 提供相關資訊)
景美公有市場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第四代景美公有市場全景,一樓是攤販,二樓現在是經營中餐廳) 台北市公有景美市場位於景文街與景興路282巷街的交會處,地址是景文街137號。初設於西元1919年4月(大正8年),最早就是舊市場豬肉攤商,約20坪大小,目前仍有經營販賣豬肉攤位,算來將近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以前景美舊街「頂街」與「下街」的分界點,就是以景美公有市場的豬肉攤商為基準,現今則設置景美觀光商圈的南方入口牌樓。 在日治時期興建的第一代景美公有市場建築逐漸老舊,於1961年(民國50年)重新興建第二代景美公有市場;1992年(民國81年),因配合市府道路拓寬工程,拆除部分市場建物,由攤商自費搭建臨時攤棚,於次年1993年10月(民國82年)重新開業,可說是第三代的景美公有市場最後於2002年8月(民國91年)再次拆除,擴建為目前二層樓的建築,可算是第四代的景美公有市場。 現在景美公有市場一樓白天為市場攤位,以販售獸肉為主,傍晚之後則為夜市小吃,所以景美公有市場也算是景美夜市的一部分;二樓之前是由60名攤商聯合經營的自助式火鍋店,當時是傳統市場自力轉型的案例,但仍無法持續經營,已結束營業,現在二樓則是經營中式菜餚的松滿樓餐廳接手經營。 (上圖:白天販售獸肉的景美公有市場) (上圖:晚上公有市場化身為夜市小吃)
火裡的藝術家 打鐵師謝次郎 文/呂增娣 攝影/楊志雄 臺北畫刊第533期 千度高溫的烈火磚窯前,打鐵師使勁錘打著火紅的鐵塊,伴隨著淋漓的汗水、鏗鏘的敲打聲,迸發出一道道絢麗的火花。眼前這動人的打鐵景象,不在傳統藝術 中心,也不是某個藝術活動的串場,而是位在臺北市羅斯福路旁一間不到三坪大的打鐵鋪。 店外沒有醒目的招牌,牆面上原本鮮艷的打鐵二字,早在歲月磨蝕下褪了色,室內小小的空間裡,老舊卡匣式錄音機裡悠悠的歌聲不時掩沒在鏗鏗的打鐵聲中, 再加上兩只被烈火燻得焦黑的水壺,眼前的場景讓人有種時光錯置的不真實感,彷彿不經意地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然而,對於這些過時的物件,正在埋首凝神的打 鐵師──謝次郎,似乎不太在意,爐火照樣燒得老旺,添炭鍛鐵的動作依舊俐落,時光彷若在此凝結了一般,停在那個打鐵行業興旺的時代。 置身高溫 千錘百鍊方成師 由於早年文山區多以農礦業為主,種稻採礦是重要的經濟活動,幾乎有大半的居民以此維生,而需要用到的工具如鐮刀、柴刀、鐵鏟、鋤頭這些吃飯的傢伙,則 需交給打鐵店來打理。當時不僅不乏客戶上門,更多時候甚至得排隊等候,驚人的工作量自然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回憶起當時的景況,謝次郎說:「當時鋸木、割 草、泥匠等工人,平均一天的工資大約是四、五十元,就算是收入比較好的礦工,一天的收入大約也才150元,而打鐵店通常一天就能淨賺二、三百元,算是十分…
圖一:味自慢居酒屋 味自慢居酒屋 由美食專家焦桐所創辦的飲食雜誌,進行「2010北台灣餐館評鑑」 (二魚文化出版),共評選出309家北台灣星級優質餐廳。評分項目包括菜餚50%、整體環境15%、服務20%、價格10%、配酒或飲料5%,衛生條件不記分,採倒扣制。其中景美地區有兩家餐廳被評選為一顆星的優質餐廳,一家是是老字號的義興樓傳統台菜餐廳(景文街121號),另一家味自慢居酒屋(景興路118號)。其中義興樓已在前文介紹,而味自慢居酒屋書中未有專文報導,但有簡單資料如下: 味自慢基本資料: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興路118號 電話:(02)8663-3383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17:30-22:30週日11:30-14:30、17:30-21:30 固定公休:無 價位:平均每人約NT$500-700 刷卡:無 停車:景美國中旁計次平面停車場、景華公園地下停車場 捷運:景美站出口步行約10分鐘 招牌菜:依季節更換菜單 味自慢居酒屋是一家日式創意料理,因屬居酒屋性質,菜量不多,適合三五好友聚餐。用餐環境佈置頗有日本文化氣氛(圖二),不時播放日本老歌。名為味自慢,表示老闆對自己的料理頗為自傲,也的確吸引許多老客人光顧,經常高朋滿座,若想品嘗,記得先電話預約,免得客滿而掃興。…
義興樓食堂 由美食專家焦桐所創辦的飲食雜誌,進行「2010北台灣餐館評鑑」 (二魚文化出版),共評選出309家北台灣星級優質餐廳。評分項目包括菜餚50%、整體環境15%、服務20%、價格10%、配酒或飲料5%,衛生條件不記分,採倒扣制。其中景美地區有兩家餐廳被評選為一顆星的優質餐廳,一家是味自慢創意日本料理(景興路118號) ,另一家是老字號的義興樓傳統台菜餐廳(景文街121號)。其中義興樓有專文介紹,特別轉載在本文中,至於合不合客倌的口味,就有待自行評價了。 以下為該評鑑專文介紹的內容 (文/賴佳昀): 【 外行人到景美,只會去夜市人擠人,內行人到景美,則會舒舒服服坐在義興樓裡好好吃頓飯。 經營超過80年以上,簡直就是中菜的一級古蹟。早年稱為「義興樓公共食堂」,取自第一代的經營者高義興之名,是文山區屬一屬二的大餐廳。 它的存在,不僅讓地方居民有個外出用餐的地方,同時也是老一輩台灣人人情味的展現。從借地、蓋樓,都受到地方仕紳贊助,甚至答應用「以吃抵債」的方式償還。這對於曾經幾乎要走投無路的高家人來說,是永世難忘的恩情。而最好的答謝方式,就是盡心盡力位人們張羅一桌好,菜讓大家吃了都歡喜。 我最喜歡的是它們的「金錢蝦餅」,裹上玉米粉炸起來香酥金黃,很吉利的感覺。劍蝦、荸薺與三星蔥切碎成內餡,海鮮的甜味與蔬菜的的甜味融合成一種絕妙的好滋味。 義興樓也是一個「學習口味」的好地方。現在的年輕人也許都「不是台滋味」,反而比較常去吃日本料理或是上美式餐廳。諸如「卜肉」、「五香雞捲」這一類得傳統台菜,連聽起來都感到陌生,更別「豬腦煎蛋」、「骨随蛋」這些逐漸被遺忘的古早菜式了。 多來義興樓幾次您也許會發現,其實台菜並不輸給中菜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派,誰說「紅燒魚膘」、「腰子麵線」、「鰻魚油飯」、「大腸滷筍絲」不是自成一格的好味道呢?】 義興樓基本資料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121號…
上圖:景美夜市 景美夜市人氣小吃 根據非凡大探索2008年3月23日的文章報導,景美夜市必吃美食的店家資料轉載於下,讀者也可以自行發掘未被介紹的好店家。 店名:景美燒酒麻油雞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15號對面 店名:景美鄭家碳烤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51號推薦:烤雞腿、七里香、甜不辣、雞翅膀 店名:景美上海生煎包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55號推薦:高麗菜生煎包、豬肉生煎包 店名:巷仔內米粉湯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117號前 推薦:米粉湯、紅燒肉、豬皮 店名:景美夜市油飯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115號推薦:蚵仔麵線、油飯、雙管四神湯 店名:119米粉湯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119號推薦:油粿、米粉湯、肉圓、紅燒肉、豬皮…
台北市市場處自民國九十七年開始定期舉辦「台北市傳統市場節」,藉此賦予全新的面貌與意義,行銷傳統市場。今年是第三屆台北市傳統市場節相關活動,正於五月如火如荼展開,至五月廿四日止,民眾於活動官網進行「市場伴手禮」及「天下第一攤」網路票選,另有「市集新像」攝影比賽、「市集寶寶」繪畫比賽與多場主題宣傳活動,讓消費者感受傳統市場特有的人情味。 文山區入圍「市場伴手禮」的店家有兩家,分別是開幕廿六年的老店鑫龍肉脯行及純手工製作的銘記肉鬆。 「天下第一攤」活動中分為小吃、熟食、魚介肉品、蔬果花卉、麵食烘焙、百雜貨六類。文山區在熟食類入圍的包括木新市場廿六攤的鑫龍肉脯行、木柵市場一樓十二攤銘記肉鬆、木新市場卅八攤嚴選台灣放山雞的三八雞以及興隆市場四十七攤有數十年獨家老滷汁的各式滷菜。另外在麵食烘焙類,則有興隆市場四十六攤堅持傳統手工製作的王記水餃入圍。 台北市公有景美市場卻沒有任何特色伴手禮或攤販入圍。對此,台北市公有景美市場自治會會長吳同戊表示,景美市場的先天條件不好,占地面積太小,競爭力因此不足。 相關報導請參閱由世新大學小世界大文山社區報1980期( 五月7日 出刊)及1981期(五月14出刊)的參篇報導。 票選美食重溫傳統市場魅力 「市場伴手禮」、「天下第一攤」選拔文山區多家攤商入圍 記者潘少翊、侯冠任/綜合報導(世新大學小世界大文山社區報1980期) 台北市市場處舉辦「二○一○台北市傳統市場節」,即日起至廿四日止民眾上網票選最合胃口的「市場伴手禮」和心目中的「天下第一攤」,另有「市集寶寶」繪畫比賽及「市集心像」攝影比賽,讓民眾重溫傳統市場的魅力。 文山區入圍「市場伴手禮」的店家有兩家,分別是開幕廿六年的老店鑫龍肉脯行及純手工製作的銘記肉鬆。 而「天下第一攤」活動中分為小吃、熟食、魚介肉品、蔬果花卉、麵食烘焙、百雜貨六類。文山區在熟食類入圍的包括木新市場廿六攤的鑫龍肉脯行、木柵市場一樓十二攤銘記肉鬆、木新市場卅八攤嚴選台灣放山雞的三八雞以及興隆市場四十七攤有數十年獨家老滷汁的各式滷菜。 另外在麵食烘焙類,則有興隆市場四十六攤堅持傳統手工製作的王記水餃入圍。 鑫龍肉脯行、銘記肉鬆同時入圍「市場伴手禮」、「天下第一攤」兩個項目。鑫龍肉脯行老闆白鑫堃表示,最熱門商品蜜汁肉乾採用獨家研發蜜汁,更增添口感;銘記肉鬆老闆高銘傳同時也是木柵里里長,他表示,卅年老店純手工自製肉乾,肉鬆絕對要求每天現炒現做,並且注重豬肉品質,要讓顧客享用最具口感的風味。 …
順泰玩具食品行 原址位於車前路23號的德順泰玩具食品行,販售台灣民俗童玩及傳統零食抽組,舉凡陀螺、鈴鼓、彈珠、扯鈴、吹泡泡、拉炮、沖天炮、仙女棒、抽組禮盒…等等,皆有販售,是景美地區僅存的傳統童玩零食老店。該店自1960年代初期即開始營業,至今已有40餘年;開始營業時,羅斯福路的萬新鐵路上的火車仍在行駛,景文街的公路局也在營運,車前路連結火車站與公路局,非常熱鬧。以前該店附近有好幾家碾米店,以因應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社會需求,目前則聚集好幾家美髮美容店,以滿足居民及大學生的需要;在該店右前方現為永豐銀行現址,以前是吳志榮外科,為景美第一家外科醫院。 老闆姓官,自彰化北上經營小生意,老闆表示以前來批貨的大都是傳統雜貨店(柑仔店),由於雜貨店日益沒落及生活型態的改變,生意大不如前,經常入不敷出;又該店產權為集應廟管理委員會所有,可能在過幾年即將改建,屆時傳統的台灣古早生活文化又將消失一部分。四五年級生如果想要回味小時候的玩具、零食、抽組等,年輕人想了解父執輩的童年生活的片段,小朋友想了解不同世代的玩意,可把握機會到該店逛逛,說不定過不久該店就結束營業了,傳統童玩零食店將僅留在你我的記憶中。(順泰玩具食品行已於2009年喬遷至羅斯福路六段453號)
在車前路與景文街交叉路口,在年青人眼鏡行旁的愛玉冰攤販,自民國五十三年開始擺攤,當時在景文街的瑠公圳還有潺潺水流(民國五十七年加蓋) ,萬新鐵路的火車還在行駛(民國五十四年停駛) ,而年青人眼鏡行即為當時公路局景美站所在。此地當時是熙來攘往的人潮聚集地,現今亦是熱鬧的路口。葉老闆說,攤販自黃大洲先生當市長時開始管理,愛玉冰攤販亦是合法取得營業許可,每年要繳交綜合所得稅,每三年要更換一次營業許可證。愛玉冰從一碗五毛開始賣起,現在每碗20元,老闆說能夠營業那麼久,主要是料好實在有信用,愛玉是自己做的,檸檬汁是現擠的,糖水也是用二砂糖慢火燉成的。老闆很細心,現場喝的用碗裝(很環保喔!),邊走邊喝的袋口會綁鬆一些,要帶回家的袋口會綁緊一點。愛玉冰攤販以前冬天還賣炸紅豆粿,現在老闆年紀較大體力無法負荷,就單純只賣愛玉冰。此一愛玉冰攤販見證著景美地景的變遷,有機會經過此路口,不妨停下腳步回憶一下瑠公圳、火車路、公路局車站的場景,並品嘗一下景美的古早味。
景美公有市場最早在1919年(日治大正8年) 4月設立於景尾頂街與下街交界處,草創之初,為一處20坪大小的四角亭簡陋建築,以販賣豬肉聞名。當時公有市場以南至景尾溪最熱鬧,稱為頂街,其中染布坊、茶行、碾米廠、中藥行、雜貨店雲集;市場北方的下街一直到及土地公廟進興宮,則是外地趕集的攤販聚集地。 之後景美公有市場於1961年重新興建,後又因道路道路拓寬市場面積縮小而整修又於1993年10月重新開業,最後於2002年8月拆除擴建為目前二層樓的臨時攤棚,也就是景文街、景興路282巷、景美街及北方小巷所圍起來的區域。此處也是景美觀光商圈南方入口,景美夜市由此處的景美街往北延伸一直到景中街,左以景文街右以景後街為界所形成的區域。2010年初,由此處開始搭建型鋼的遮雨棚完工,從此下雨天就不會濕答答的,可以從容買菜及逛夜市,目前已完成一半,另一半仍有店家不同意,尚在協調當中。希望能早日完工,重現景美夜市新面貌。 現在景美公有市場一樓白天為市場攤位,以賣豬肉為主,傍晚之後則為夜市小吃;二樓則由60名攤位聯合經營的自助式火鍋店,是傳統市場自力轉型的案例。在景美公有市場的周圍圍繞幾家夜市人氣小吃,如景美街115號的油飯和蚵仔麵線,117號的巷口米粉湯,119號的的景美米粉湯,119號對面的景美豆花、及蔡家炒羊肉,北邊巷子的祖傳牛肉麵、好吃豆花等,都是在網路上經常有人推薦的人氣小吃攤位。
文山區煤礦大都分布在興隆路的兩側及景美溪兩岸附近,尤其在興隆路至動物園一帶山區,蘊藏量十分豐富。日治時期,因煤礦經營盈利甚豐,吸引私人投入俗稱「黑金」的煤礦開採。 在文山區的五大煤礦,分別是(一)位於木柵高工後方山區(萬芳路48號內)的芳川煤礦﹔(二)位於警察學校後方山區的德豐煤礦 (萬芳路21號,原名為朝發煤礦,後又更名為萬隆煤礦)﹔(三)位於海巡署後方山區的新益煤礦(原為長興煤礦)﹔以及位於仙岩路16巷內興安宮下方的永豐煤礦(1973年復採更名為中山煤礦)﹔(四)芳川煤礦因鄰近木柵路,其煤礦早期是由輕便車石碇線(石碇至景美)運送至景美火車站附近的儲煤場;(五)位於興隆路兩側的德豐(萬隆)、新益、及永豐三大煤礦(此三大煤礦屬景美境內),則由輕便車時十五分線運送至十五分火車站附近的儲煤場,再以萬新鐵路運送出。 據說「萬芳」地名由來,乃因該地區有「萬」隆煤礦及「芳」川煤礦,故稱「萬芳」。
第 38 頁,共 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