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 輸送灌溉用水的木梘須經常維修,且景尾溪(今景美溪)兩岸之間也有人車通行需求的急迫性,於是在日治時期的1909年(明治42年) ,建造一座橫跨景尾溪的橋樑,這座橋樑從新店快樂旅社旁跨越景尾溪接景文街,橋樑下方是輸送灌溉用水的涵洞,橋面則供人車通行,是全台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水利工程,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新橋取名為「瑠公橋」,是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 日治時期之前,台灣灌溉用的水圳,皆屬於私人開發的私有產權,瑠公圳當時產權已由郭錫瑠後代轉售予板橋林本源(林家花園起造人)的先人林益川,日人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乃將私人水權集中管理,從新規劃為公共埤圳,瑠公圳原來以木梘輸水由今中興路至景美街,改成以官方建造之瑠公橋的涵洞輸送,並將圳道改由快樂旅社通至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左前方的上海水煎包店前方流入景美街的圳道。原來由景美溪至集應廟附近的瑠公圳廢棄舊圳道(今景美街),經常積水易滋生蚊蟲,基於公共衛生考量,乃將舊圳道填滿為馬路,並配合木柵路拓寬,而將此段公共工程的過程以碑文記載,矗立於瑠公橋旁,此碑文即為現在放置在景文街景美國小旁的「開道碑」。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如何將水源跨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稱此水橋為木梘,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梘的尾端,地名稱為「梘尾」,新店快樂旅社中興路附近稱為「梘頭」,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梘經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於1765年辭世。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梘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菜刀梘,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梘寮,以放置維修木梘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梘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梘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梘橋下,於是稱為梘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梘,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中興路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組織沿革(一) 年代 組織名稱 負責人名稱 1762 瑠公圳 圳主:郭錫瑠 1766 瑠公圳 圳主:郭元芬…
十四、山洪暴漲水利設施嚴重毀損 ●1914年(大正3)秋連日豪雨,山洪暴漲,新店溪水位突增,瑠公圳圳頭護岸堤偃與攔水壩均遭洪水沖毀,損失頗鉅 ●投入五萬五千元日幣,於1917年(大正6)十月修復 十五、收購私人產權加強管理 ●1914年(大正3)九月,以日幣二千八百元(二十年租金),將霧裡薛圳圳路設施、建地兩甲多全部收購 ●1917年(大正6)六月,以日幣五千五百元(二十年租金),向林熊徵(林本源後代)等七人收買瑠公圳圳路、工寮、及一切水利設施等產權 ●自此瑠公圳組合所有產權,均歸「瑠公圳組合」之組織所有 十六、「瑠公圳水利組合」時期 ●1921年(大正10)十二月,台灣總都府公佈「台灣水利組合令」四十二條,對台灣水利事業的管理達到最嚴謹的階段 ●水利組合設組合長、技術人員、及高級職員,均由日人擔任;另設評議委員會,為組合長的諮詢機構,並傳達政令;評議員由官派及民選組成,任期四年 ●1923年(大正12)依「台灣水利組合令」規定,將「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改為「瑠公圳水利組合」,組合長由台北州內務部地方課長兼任 此時新店的大坪林圳亦改組為「大坪林水利組合」 ●1930年(昭和5)十二月因業務繁重,組合長改由日人專任,台北廳指派小林章接任,出納業務亦由專人辦理,水利組合開始具備獨立自治團體的型態 ●1924年(大正13)八月五日及九月六日兩次豪雨,新店溪洪水氾濫,房屋倒坍,人畜傷亡慘重 ●瑠公圳圳頭堤偃、攔水壩、水門等水利設施均遭洪水沖毀,損失甚鉅,花費39,300元日幣修復並強化…
(瑠公圳的石硿水道) 一、看天吃飯的灌溉 ●未興築水圳之前,以天然池沼改為埤池的水利設施,因儲水有限,天旱即有乾涸之慮 ●郭錫瑠於1736年(乾隆元年)由彰化舉家北上,定居中崙,從事興雅庄一帶荒原開墾(在松山五分埔、基隆路一段、南京東路五段) ●以信義計畫區山邊的柴頭埤為灌溉用水 二、尋找灌溉水源 ●基隆河床低,河水深宏,錫口(松山)為水路交通要塞,無法於河中築堤建壩灌溉農田 ●霧裡薛溪(景美溪)當時已興築霧裡薛圳 ●往南發現新店溪支流青潭溪河床甚高,水量充沛,適合灌溉水圳之水源 三、開鑿青潭溪石硿引水隧道 ●1740年(乾隆5)組「金順興」墾號,開始開鑿百餘公尺的石硿通水圳路,引水源入圳道 ●徒手鑿壁,以油燈照明,不時遭受山胞攻擊,傷亡慘重 ●以聯姻迎娶潘氏白番為妾,聘用山胞隆安、馬研為隨身護衛 ●1753年(乾隆18)大坪林五庄(二十張、十四張、十二張、七張、寶斗厝)以蕭妙興為首的墾戶合組「金合興」墾號,接手開鑿 ●提供大坪林五庄境內土地,供郭錫瑠開鑿圳路,另提供獅頭山旁(今碧潭)土地興建水池蓄水…
瑠公圳大事記 年代 記事 1705(康熙44年) 創辦人郭錫瑠生於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 1736(乾隆元年) 郭錫瑠舉家由彰化遷居台北中崙興雅庄開墾荒地。 1740(乾隆5年) 青潭取水口圳頭開工,成立「金順興」。 1753(乾隆18年) 大坪林五庄蕭妙興等成立「金合興」,與郭錫瑠交換水權,接手青潭口工程,開鑿大坪林圳。 1760(乾隆25年) 青潭取水口石硿工程完工。 1762(乾隆27年) 郭錫瑠開鑿的金順興圳(瑠公圳前身)景美至台北段完工。水圳全線運作。…
景美的瑠公圳 清乾隆五年至二十五年(1740~1760),福建漳州南靖人郭錫瑠(1705~1765)變賣家產,歷經二十年的努力,成功導引新店青潭的水源灌溉大台北一千二百甲的農田,原名「金合川圳」,後人感念郭公開圳恩德,改稱「瑠公圳」。其子郭元芬將取水口由青潭改在碧潭,並將橫跨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原用來運送灌溉用水的「ㄩ形」大木梘,改成「V形」的菜刀梘,以防止行人通行破壞木梘,瑠公圳終能順利運作。 瑠公圳行經景美的圳路,原由新店中興路通過木梘,走景美街直行經武功國小旁接萬盛街至公館;日治時期,於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以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梘,並將瑠公圳拉直,由景美街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民國五十七年,將景美的瑠公圳之圳路加蓋鋪路。
在台北市文化局的網站中,文山區目前所登錄的文化資產有四處,有兩處列為古蹟,分別是國家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及直轄市定古蹟--興庄庄建塚紀念碑;另兩處列為歷史建築,分別是景美賴氏萬壽塔及木柵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茲根據文化局網站有關古蹟建築及歷史建築說明如下: 古蹟名稱:景美集應廟 類別: 三級古蹟創建年代:西元1867年〈清同治6年〉地址:臺北市文山區景美街37號 介紹:景美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俗稱尪公,相傳為唐安史之亂與張巡同守睢陽之許遠。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一帶高、張、林三姓遷往福建安溪,迨移民開墾就緒,乃於大坪鄉建集應廟以祀之。宋時封許遠為保儀王,張巡為保儀大夫。另有兩人尊稱互易之說,謂保儀大夫為許遠,保儀尊王為張巡。 清乾隆初,高、張、林三姓後裔,自閩遷臺乃奉為守護之神。嗣三姓分立,各自建廟,高姓於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建廟於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同治6年〈西元1867年〉遷建於景美現址。現況係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重修,尚保存古建築風貌。格局為兩殿兩廊兩護龍,為清代中型寺廟之代表。 古蹟名稱:興福庄建塚紀念碑類別:直轄市定古蹟 創建年代:約建於西元1929年〈日昭和4年〉地址:臺北市文山區興順街197號附近 介紹:本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喪葬之用地約有三十餘甲規模大。此碑的興築依據碑文記載,係提供台北市民建塚使用,昭和四年在台北州允準捐金購地後,得到北市諸多鄉紳商戶(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捐款,並限於臺北市,並由增用市戶建碑紀念,由倪希昶撰文記載其事。 古蹟名稱:賴氏萬壽塔類別:歷史建築 創建年代:西元1940年〈日昭和15年〉地址: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2段203巷底 介紹: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古蹟名稱: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 類別:歷史建築 創建年代:西元1953年〈民國42年〉地址: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1段290號…
文山區地處台北市的外圍區域,在台北市尚未升格為院轄市之前,屬於台北縣的行政範圍(分屬景美鎮及木柵鄉),是大台北南區進入台北城的門戶。在大台北地區的開發歷史上,有一些重要性的建設,在文山區也留下令人緬懷的記憶。 最早的重大建設,當屬灌溉台北城的水利工程。早在清朝雍正年間(約1725年) ,就有先民開鑿霧裡薛圳,由國家考場後方的鯉魚山引景美溪的水源灌溉台北西區的農田。在乾隆年間(約1760年),郭錫瑠先生開鑿瑠公圳,自新店引青潭溪的水源,以木梘橫渡景美溪,進入台北城灌溉台北東區的農田。之後在日治時期,在景美地區建築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一方面取代木梘來輸送瑠公圳的水源,一方面也取代擺渡做為景美到新店的主要幹道。這項重要的歷史建設,使瑠公圳在景美地區的圳道也有局部的改變,而這段歷史記載於設置在景美橋橋頭的「開道碑」之碑文上。 在交通建設上,最早於1919年由南門開築輕便車軌道,經景美、木柵、深坑、到石碇,除輸送物資外,亦有期戰略性的考量。後來於1921年,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建設由萬華到新店的鐵路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全長10.7公里,在文山區設置十五分站及景尾站,使文山區的物資可經由輕便車輸送至今羅斯福路上的火車站附近集中倉儲,再轉運至台北。此外,由十五分火車站也鋪設一條通至警察學校附近的輕便車,將附近開採的煤礦運出;每至清明掃墓期間,由台北搭乘火車至十五分火車站下車後,再轉乘人力輕便車至公墓區祭祖,輕便車也是扮演區間運輸的功能。除一般運輸功能外,搭乘萬新鐵路到碧潭風景區遊玩,也是當時盛行的休閒活動。可惜不敵陸運競爭,鐵路新店線於1965年停駛,這段重要的交通歷史,也僅能留在耆老的記憶中。 一個地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被保存下來,就會被列為古蹟,由古蹟的了解,就可與過去的地方歷史接軌。在文山區最重要的古蹟,當屬在景美夜市內的景美集應廟,瞭解了景美集應廟的歷史也等於約略了解早期文山區的移民歷史。清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由新店溪進入景美溪,在溪仔口上岸開墾景美,後來三姓各自發展,高氏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在景美街現址興築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古色古香的集應廟於1985年被列為三級古蹟。 另外在民國97年,台北市文化局將位為公墓區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在1929年設置)列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主要是為了紀念地方仕紳捐錢購買墓地供貧窮人家身後使用而設立。在公墓區中還有一處具有沖繩墓葬文化特色的賴氏萬壽塔(約1940年建造),亦於同年被列為台北市的歷史建築。在文山區此兩處與墓葬有關的建築被列為文化資產,也凸顯在台北城外的山區在早期社會土地使用所扮演的角色。 此外在文山區景豐街的景美運動公園也發現「十五分遺址」的相關器物(巴圖形石器及網墬),此段歷史也將文山區的開發歷史推演至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約2000年前),更值得我們一起來了解。
瑞芳老街福德祠-龍安祠的壁飾 (文山學學員楊國光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自從103年12月13日何文賢老師對景美集應廟內外的裝飾作了詳盡的解說並且推介了一本名為「聽台灣廟宇說故事」的大作後,感到台灣各地的廟宇何止千千萬,有精美石刻、泥塑及彩繪的不計其數,每一件都有一個故事,但因欠缺資料以致不知所云,有了這本書及其續作「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之後似乎對於這些故事有了霍然開朗的感覺。 這個月十九日跟隨良友登山隊到瑞芳登了三座小小的山-龍潭山、瑞芳山及秀崎山;下山時在瑞芳老街經過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廟,忽然眼睛一亮發現廟門口的石雕非常精緻,於是告別其他隊友停了下來,再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並不是我厲害而是這個故事太通俗了因此可以一眼看出),再看看他對面的另一石雕發現好像是空城計中孔明坐在城樓上的樣子,這下我的興趣來了,先向主神致敬後就到裏面把牆上的浮雕一一照了下來,回來後就按圖索驥,不料照出來的相片十分不清楚,能够明辨的只有幾張,而且要從這麼多的故中找出來也是有點難度,謹就已能分辨的幾張配合故事簡單的說明一下: 第一張就是「三英戰呂布」,這個題材似乎台灣的匠師很喜歡用,最上方是舞著雙劍的劉備,中間左邊是拿著青龍青龍偃月刀的關雲長,中間右邊手拿方天畫戟跨著赤兔馬的就是以一敵三的呂布了,下方拿著丈八蛇矛的就是猛張飛了,整個雕功十分細膩。 第二張我猜是「空城計」,樓上端坐著諸葛亮,旁邊還有兩個小童,城外則有三個帶著武器的兵將,但因與書上描述的情景不大一樣,沒看到掃地的偽裝士兵,但因與三英戰呂布分別在廟門的左右,姑且就算他是空城計罷。 第三張是王母娘娘蟠桃大會,可看出左方有侍女在後是王母娘娘,右邊則為獻壽的各方神祗,第一個應該是麻姑獻桃,第二位坦胸露肚的是漢鍾離,後面應有福祿壽三仙及八仙等,但因照得十分不清楚無法法辨別,待下回專誠去一趟再把所有的照清楚。 第四張則很明顯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間的是漢鍾離把芭蕉扇放在海面上,他右邊的是把葫蘆投入海中的鐵拐李;再右邊的是手拿花籃腳踩著金蟾的藍采和,再右邊就是踩在魚身上的何仙姑了,回過來漢鍾離右邊的是踩著玉笛的韓湘子,再來是踩著陰陽版的曹國舅,最右邊依打扮應該是張果老;天上有兩隻鳳凰,帶著兩個天兵天將,但不知何故獨缺呂洞賓,希望下回再去遇到廟祝時向他請教。 前面幾個雕塑都是在廟中很明顯的地方,但其他各處也都有不同的浮雕,目前辨認出來的只有底下一個,因為兩位武將用的武器都是雙鎚,而故事中這種情形的只有李元霸大戰裴元慶了,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淵第四子裴元慶是裴仁基的三子,兩人都是英雄出少年,都使數百斤重的雙鎚,兩人見面不由分說就打了起來,大戰數百回合仍不分勝負,兩人英雄相惜,陣前互稱兄弟各自回營繳令。依照一般的作法在兩人旁邊都會配上一名擂鼓助陣的將軍,而此浮雕也符合此特徵,因此就作此判斷了。 在瑞芳的老街有這麼一個充滿了民俗故事精美藝術的福德正神廟,可是好像也沒在其他地方介紹,據旁邊小吃店的女主人說這座土地廟已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了,當然其間經過多次的整建,現在規模比以前大多了;此外這家弓吃店中也有很多已經消失的物品,因為以前是雜貨店,因此留下了很多專賣的招牌,例如鹽、酒、烟等的鐵牌,還有一些香煙的盒子,甚至還有很多以前的飲料瓶連內裝飲料都保存了下來,下面就再貼一張榮冠可樂的照片作為本報告的暫時結束。 廿一日又跟友人赴基隆外木山地區爬山,車停在湖海路旁的大武崙澳仔福德宮旁見此宮雖小但顏色艷麗,結果說是由對岸的王福宮分香而來,後方另有一古樸的小廟才是原有的福德廟,廟前紅磚應是以前台灣煉瓦所製,蓋有年矣。 此福德宮三面外牆均有裝飾色彩鮮艷的浮雕,貼上「祈求」「吉慶」兩張謹請指正。
廟宇屋頂的藝術-剪黏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剪黏只流傳在民間,是一種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它的起源已很難考據,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採用剪黏裝飾寺廟,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 龍、鳳是廟宇中最常見的「剪黏」,相傳青龍有壓制火 神祝融的功能,因此一般廟宇都會放置「剪黏」做成的青 龍。由此可見,中國人相當注重趨吉避凶、祈求平安。 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 從製作過程來看,「剪黏」是一項非常耗時,而且勞心 勞力的工作,匠師們必須把瓷片牢牢的黏貼在屋頂上,所以 工程進行時,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屋頂上作業。   製作過程 一、打稿──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
   103(甲午)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踏查報告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綜述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緣起與意義   保儀尊王為福建安溪人保護神,隨安溪人高、張、林三姓家族來台墾殖而到台北文山地區,「保儀尊王」受玉帝敕封成具有「驅除蟲害神力」的神明,常有地方迎請「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驅除蟲害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雖然社會發展環境已大不同,但此一農業社會習俗仍傳承至今。經國民政府以節約為由,要求各區迎神廟會在統一時間辦理,景美地區決議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定期舉行保儀尊王( 尪公) 及廟宇聯合的景美遶境活動,俗稱景美大拜拜。今甲午年農曆10月15日( 民國103年12月6日) 照例舉行保儀尊王遶境大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參加今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隊伍   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隊伍除主辦景美集應廟外,另有會元洞清水祖師廟、代天宮、興福巖清水祖師廟、木柵集應廟、公館土地公廟、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景美進興宮,還有木柵忠順廟等,主要為景美(昔日萬盛庄及興福庄)地區尪公信仰及地緣關係的廟宇。  (三)景美集應廟慶典遶境活動路線…
第 43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