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地理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文◎曾美慧 清時稱梘尾,日人轉音為「景尾」,民國三十九年,景尾設鎮,地方士紳認為此地名不雅,乃改名為「景美」,意思為風景秀麗的地方,梘尾街也順勢更名。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八九九公尺 大約三百年前,康熙末年,泉州安溪人高、林、張三姓自台北平原南下開拓,溯新店溪來到霧裡薛溪(景美溪)交會處的溪仔口(今景福街一帶)落腳。溪仔口港闊水深,成為拳山一帶客、貨運輸出入港口,大陸貨船可由淡水河、新店溪直駛溪仔口。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清代已是十分繁榮的街市。早年水運發達,上游的「梘尾」在嘉慶初年設有渡船頭,梘尾街也趁航運之便漸聚人煙,道光年間已成街肆。 「梘尾」地名其來有自,「梘」是古時一種ㄩ形灌溉用水槽,乾隆年間,郭錫瑠開鑿瑠公圳,自新店青潭搭建木梘運水灌溉台北盆地,新店大坪林寶斗厝一帶稱「梘頭」。景美這端則稱「梘尾」。景美街,舊稱「梘尾」。蜿蜒的街道是當年瑠公水圳流澗的舊痕。據說今景美街尾,昔日渡船處設有梘寮。本街一八一、一八三號)維修被行人踩壞的梘板。景美有兩大水圳,瑠公圳開鑿之前,雍正初年先民曾築霧裡薛圳,引景美溪灌溉墾地;兩圳道相鄰,昔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今景後街即是霧裡薛圳圳道,水圳也經景尾街,再往溪仔口流至古亭、艋舺等地。 清末至日據初期,景美水運依然暢通,不過溪仔口因淤淺而走向沒落,來往船隻改停泊上游的梘腳潭(今景美街底溪邊)的渡船頭。景美街規模益發擴大,儼然已是文山地區貨物集散中心。景美公有市場創於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在景美頂街與下街交界處,草創期僅佔地二十坪的四角亭簡陋建築,以豬肉攤聞名。當時公有市場以南至溪邊最熱鬧。昔稱「頂街」,染布坊、茶行、雜貨店、碾米廠、中藥行等商店雲集;市場以北的下街則是外地趕集的攤販聚集處,集應廟以北仍是仟陌縱橫的農田。 大約一百年前,恒茂藥行從木柵遷入頂街定居,和對面的恆德藥行,同時為當時街上唯一兩家中藥行。民國二十五年出生於頂街的張水柳,是恒茂藥行第五代傳人,對於景美溪舟揖往來的畫面,都是來自父執輩的記憶,自他懂事以後,景美水路已由陸路交通取代。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景美街廢為空溝,蚊蟲滋生,有礙市容觀瞻,於是官民共同出資填溝築路,並鑿通木柵路一段;翌年,景美溪上的木梘拆除,改建水泥橋(瑠公橋),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橋,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萬新鐵路運煤、載客的火車在街西的羅斯福路六段轟隆而過;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帶動木柵、新店的繁榮,商販可直接到新店。木柵採購、做買賣,景美街失去貨物轉運中心的地位,商機開始由盛轉衰,街市一度蕭條。 民國四十九年,張水柳成家後搬至下街立業,夫妻倆租相鄰的土埆厝做生意,妻子作洋裁,他經營中藥行,當時下街店舖仍然不多,唯公有市場豬肉攤一帶人氣較旺,入夜後十分冷寂。張水柳回憶,景美街直至民國四、五0年代,仍是成排成列的土埆厝,頂街最前頭眺望景美溪的「許興泉」洋樓為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富商許能才興建,是當時景美、木柵最華麗的洋式建築,可惜因木柵路一段拓寬,洋樓現成半壁廢墟,晚景淒涼。 民國六0年以前,位於下街的集應廟伸出的燕尾,依舊是景美街最美的天際線。集應廟是開發景美的泉州安溪人高、張、林三姓所供奉的廟宇,奉祀泉州安溪人的保護神:保儀大夫張巡和保儀尊王許遠。三姓分立後,咸豐十年(一八六0年)高姓族人先在梘尾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建廟,同治六年(一八七六年)遷至現址,民國七十四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正重新整修中。集應廟廟埕與緊臨的進興宮周邊(昭和九年興建)直到民國六、七0年代熱哄哄的廟口氣氛,才逐漸蔓延開來,而這得歸功於景美湧進一波中南部北上打拼的移民潮,旋即民國六十二年景美街夜市開張,帶動地方繁榮,低矮平房陸續改建為二、三樓的商店。 今日景美街的天空幾乎淹沒在雜亂參差的雨棚中,刻意從細縫中仰望,發現景美街仍保持六、七0年代的街屋樣貌,相較於周邊道路竄起的新穎大樓,彎彎曲曲的景美老街愈顯狹窄,近年打通的東西向防火巷道不僅比舊衝寬敞,也切斷了舊街的連續性。說起景美夜市,自民國七十九年即擔任景行里里長的張水柳充滿感慨,民國七十六年時,景美街原本是台北市四大觀光夜市計畫中的南區代表(東區饒河街、西區華西街、北區士林夜市、南區景美街),但因諸多人為因素無法配合而錯失良機。張水柳一直不曾放棄設立景美觀光夜市的心願,然因老社區街路拓寬不易、無足夠的停車空間等問題,光是統一改善雨棚,房東與商家便無法達成共識,多頭馬車的現狀頗令他有力不從心之慨。 即便如此,景美街從早到晚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上午是販賣魚肉蔬果的傳統市集,黃昏過後,著名的景美夜市登場,人群接踵摩肩,老街擠得水洩不通,並與街東新興的景中街商圈連成一氣。傳統市集與現代大賣場相互輝映,擴展成景美商圈,是今日文山最熱鬧的商業區。
文◎曾美慧 日據時為台北通往新店的重要幹道,景美鎮時代舊名「中正路」,民國五十七年景美併入台北市轄,更名為景文街。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六三0公尺 南北走向的景文街與景美街相鄰,清時皆屬「梘尾」範圍,與景美街發展息息相關。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年),拓寬木柵路一段,瑠公圳拉直,圳道從景美下街進興宮前二十公尺巷口折向景文街,流向萬隆,直至民國四、五0年代景文街仍與波光鄰鄰的水圳相依相伴。 民國四十七年出生於景美街的鄭錦燁,小時候常蹲在景文街的水圳旁看人家釣魚蝦、螃蟹,釣客總不費工夫便滿滿一桶。約有十五公尺寬的清澈圳溝,水流如浪般起伏,訓練出景美人個個泳技矯健。當時,水圳上有一座座小橋連絡兩岸,從門前的小橋便可推測那戶人家的經濟狀況:家境富裕的,門前有座水泥橋;普通一點的就搭木橋;沒有能力搭橋的,就借鄰居的小橋出入。小學時代的景文街只有靠近車前路車站、公有市場一帶最熱鬧,夜晚越往北走,街路越漆黑。 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為運煤需要鋪設景美至石碇間長十多里的輕便鐵道,軌道自深坑、石碇沿木柵路,經景文街瑠公圳西側北上通南門。翌年,即廢南門至景美輕軌,又一年萬新鐵路通車,當運煤火車隆隆進站,今僑興戲院、景美派出所一帶的卸煤場便忙碌了起來,直到民國五十四年,萬新鐵路停駛,卸煤場才走出鄭錦燁的童年畫面。回想與火車為伍的趣事,那時公路局客運班次少,家人等不及了就搭三輪車從公館回景美,車伕常要求與五分仔車競賽,車速之快令他既興奮又害怕,跑贏過火車的三輪車伕得意洋洋的模樣,至今難忘。 景文街一向是景美的政治、行政及教育中心。街頭有景美農會、景美分局、景美派出所、消防隊、景美鎮公所(民國五十七年改景美區公所,七十九年改文山區公所),公有市場旁有戶政事務所,市場對面有衛生所和景美國小。景文街尾的景美國小,年歲最長,前身為明治三十一年正月(一八九八年)設立的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最初借用集應廟右廂房上課。九月正式成立景尾公學校。最初購買景美頂街兩棟高家房屋做為教室,六年後才遷入景文街校舍。 隨著景美行政轄區的變更,景文街上不再機關林立,文山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和衛生所於民國八十三年遷入木柵路三段文山區行政中心新廈,舊區公所改建為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門牌本是景文街一號的景美農會。成立於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年)。是景美第一個機關,現正改建大樓中。景中街是近十多年前才開闢的新路,與景文街、羅斯福路形成三角地帶,高樓群立。 景美地區街路視線開始高低起伏,要上溯至四十年代中期,景文街第一棟四層樓仔厝,也是景美第一棟公寓,位於通往僑興戲院的窄巷口,原址本是一處水塘,民國六十六年,鄰近樓高七層的瑞興大樓竄起,鄭錦燁父親看好景文街未來發展性,翌年從景美老街遷入景文街第一棟有電梯的大樓。鄭錦燁笑說:「當時每天早上開店,門口就有一大堆坐電梯玩的小朋友。」今日景文街店舖近二、三十年聚集了十來家銀樓,別具特色。僑興戲院巷口對面的義興樓餐廳,創業於日據時代,香味遠播海外,道地的台菜不僅景美人讚不絕口,連日本媒體都曾專程報導。 民國五十二年景文街尾銜接景美橋,與新店的順安街相通,民國五十五年,西側的北新橋相繼通車,人車熙來攘往,是新店、中永和、新莊、板橋等地進出台北市南區的重要橋樑。交通日繁,難以迴車的景文街,在民國五十七年填平水圳舖路。近十餘年來,景文街尾景中商圈崛起,有一度公車進出都改走景中街,不再經過景文街,商店生意大受影響,在里、鄰長極力爭取之下,公車單向復駛,人潮再現;緊臨景美夜市的景文街商機愈發蓬勃。 漫步景文街,不妨尋覓殘留歷史餘溫的老街屋和景美國小內那對百年金龜樹,或細讀景美橋頭上的「景尾開道碑」。便可輕輕勾勒出景美百年發展史。
文◎曾美慧 本路一、二段闢建於日據時代,木柵鄉改隸於台北市後,三段山間道路才陸續拓延,目前環 山道路已全部貫通。 ◎段數:三段 ◎分段點:道南橋、張橋 ◎全長:四、八0九公尺 指南路的開端緊挨著塵囂市區,從平地爬坡上山後,伸出雙手將山林攬在懷中,終點竟又連回起點。 指南路一段與木柵老街保儀路相連,當地耆老指出,右側永安街內曾有磚仔窯。直到光復初期仍黑煙梟梟。位於木新路交會口的福安宮,早年是一座山丘,古地名「更寮山」,為防山上的泰雅族突襲,山頂上設有更寮派人守望。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日人為開闢指南路一段,鑿開更寮山,並興建「道南橋」。約莫民國六0年代,這一帶的山坡才悉數夷平,樓房興起。 政治大學校門前的指南路二段,沿路幾乎都是小吃店、速食店、藥妝店、便利商店、百貨連鎖店,近十年愈發密集,成為指南路人車最暄譁的地帶。政治大學是文山區的最高學府,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於民國十六年創校,二年後改制為「中央政治學校」,民國三十五年,合併「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四十三年,在木柵長滿刺竹的窪地復校,校地幅員遼闊,幾乎五分之四為山坡地,校園內有數條登山步道通往蒼蒼雲山。 站在政大的叉路口,屬於城市的風景已在腳下,往左,指南宮的方向,往右經北政國中(民國五十七年成立)的大門前的巷子口,環山綠帶就由這兒開始。不遠處的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創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學生以政大教職員子女為主。對面的教育部宿舍,昔稱「番仔公館」,曾是漢人與原住民交易的市集。我準備搭小10公車上山,拜訪貓空的張朝聘先生。 二百多年前,來自中國茶鄉福建安溪的張姓移民攜帶茶種在貓空落地生根,目前貓空地區仍以張為最大姓。民國三十二年出生的張朝聘,製茶家業傳至他已歷經六、七代興衰。他笑說:「小時候哪裡有指南路三段!從政大上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往仙公廟,路兩旁都是梯田。」居民出入的蜿蜒山徑全靠先人一步一腳印踩踏鋪石而成。山區的孩子大都要等到八、九歲,有力氣跋涉近二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木柵國小就讀。下午放學後走到半路,就得點菜籽油燈或竹筒火把,照亮回家的路。平日農民運輸農產品、茶葉全靠兩肩挑,必須等要到木柵街碾米、採買豬肉、魚肉等奢侈民生用品時才會下山。 民國五0年代初期,為了便利運輸和出入,山區居民自主性發起義務勞動,從政大實小上坡的那段山路,「山區每戶人家,一戶工作十天,自己帶飯包,這樣慢慢開路上來。」張朝聘說。後來,政府陸續編列預算,延伸指南山區產業道路,民國六十八年,指南路三段的環山道路才通暢,民國七十年左右,小型公車才開始在山間奔馳,最早只有九人座小巴士,主要目的是方便運送農產品,現在則成為山區居民和登山遊客便捷的交通工具。 剛上山之際,公車開了老半天的山路,還在三十四巷、三十八巷、四十巷之間盤旋,繞得我東西南北分不清方向,嘖噴稱奇山區的巷弄竟如此舒闊。張朝聘笑著搖頭:「當初道路編整方式不好,光靠住址是找不到人的。天恩宮出去那頭是三十八巷,以前叫做樟湖;天恩宮進來這頭是四十巷,就是貓空。現在大家正在討論,是否要從指南國小起,另命新名叫做貓空路。」 直到民國六十四年,山區終於有第一所小學指南國小,舊地名為「吊叩坑」,清代拓荒時期,先民曾在此地設哨,一遇原住民來襲即敲梆,叩叩聲響傳遍山野。貓空,先民稱呼「了坑」(皺穴),日人轉音為「貓空」。若往貓空停車場或茶展中心指示的步道走下溪谷,你會看見河床被急流侵蝕成凹凸不平的皺摺狀。張朝聘生動的形容小時候只要雙手按住「了坑」,就可以抓到魚蝦的趣事。然而山區開發日甚,許多孩提時常見的鳥類昆蟲都不見蹤影。 一、二十年前,貓空還是一個種茶為生的寧靜山村,今日已成都會人品茗休憩的代名詞,這樣的茶鄉變化,可以從漳湖地區的茶園說起。被視為木柵茶葉特色的鐵觀音茶,是日據時代張迺妙、張迺乾二人從原鄉福建安溪引進,種植於樟湖山上。因土質。環境得天獨厚,木柵鐵觀音一舉成名。張迺妙兄弟潛心鑽研製茶手藝,傳習鄉鄰,讓木柵從粗製茶階段邁入精製茶的領域。參觀坐落於指南路三段三十四巷與三十八巷分界處的「張迺妙紀念館」,可領略傳遞百年的醇厚茶香歷史。…
文◎曾美慧 清乾隆年間即有的舊路,日據時拓築木柵至新店的道路,稱「木柵七張路」,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道路重新整編,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民國六十六年完成東側「木新路」,並重新命名,原保儀路一段保留原名,保儀路二段改為木新路三段。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七五二公尺 「保儀路」的路名源自於兩座廟,一座是保儀路頭的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另一座是中崙路上的忠順廟(主祀保儀大夫)。中崙路曾為保儀路一段二十巷,清時稱「中崙尾」,乾隆十年,泉州張氏、高氏移民已在此山崗開闢建庄,同一時期,張氏率先墾殖景美溪西畔,那時這裡是泰雅族的活動場域,漢人與原住民經常發生衝突,於是漢人在河岸四周以木樁圍柵,防線之內逐漸形成木柵庄,大致是木柵里和木新里的範圍。 保儀路在清時已劃出大致輪廓。大正五年,深坑廳開闢木柵至新店的道路──木柵七張路,道路起點自木柵路三段與保儀路交會口,行經中崙尾(忠順街與保儀路交會處)、新厝(恆光路東側),轉西行經樟腳(恆光路以西)、港墘(樟新街一帶),越過景美溪至新店七張,全長約二公里,一度鋪有台車軌道運輸山區的煤與茶葉等物資。 保儀路二十六巷六弄九號的張氏祖厝,日人初設深坑鄉役場曾借用此處,今只剩正廳門面而已。張家祖厝與舊農會一帶,自清代以降即是木柵最熱鬧的街肆。尤其是大正十三年八月發生大水災後,古渡船頭 (今政治大學渡賢橋前的球場)街市全毀,渡船頭移至昔稱「渡船巷」的道南橋一帶,鄰近的開元街和保儀路更加人聲雜沓。 民國三十九年,木柵鄉成立,道路重新整編,將木柵七張路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今恆光路為分段口。民國四十五年左右,在農會工作的許演隆從陂內坑一家四口騎一部腳踏車,搬到保儀路,十三巷定居。回憶當年,木柵交通仍全憑腳力──步行或騎單車,木柵僅一、二位有錢人家以汽車代步。木柵市場周邊,光復初期尚有農會倉庫、製茶工場和養豬場,十三巷後頭和集英街有成排的法院宿舍,店舖多集中在舊農會附近,保儀尊王廟以南仍是水田仟陌,沿線有散村式聚落,國光新村、司法新村各據一方。當年保儀路、開元街、木柵路一帶的製麵工廠,趁夭睛的日子曬麵,自皙的麵線映照在水塘綠田中,曾是木柵最美的景象之一。 民國五十一年,「北縣私立指南初級中學」成立,坐落在國光新村營區附近的農地,八年後啟用新校名「台北市私立景文中學」。翌年,相鄰的基督教伯大尼育幼院創立,為受虐和孤苦孩童提供一溫暖的堡壘。育幼院對面有一偌大的草地,是未來恆光國小預定地。國光新村於民國五十九年改建公寓,路尾的司法新村眷舍仍維持舊樣,有些眷舍早已人去樓空。 木柵老街雖經數次拓寬,依然不太寬敞,指南路與保儀路交會處一帶(集應廟附近)昔日隘門的所在更顯狹窄。防禦的木柵早已推倒,老街搖身為交通要道,車水馬龍。只有北段第一銀行高樓矗立街頭,其餘多是二、三十年前的樓房,街景甚少變化。
文◎曾美慧 舊時為通往景美車站的道路,光復後命名為車前街,民國七0年左右升格為車前路。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一一七公尺 車前路,僅一百餘公尺長,站在路頭一眼望穿路尾。 車前路,顧名思義,車站前的馬路,起點北側就是日據時代萬新鐵路景美站所在。 興築萬新鐵路與台北盆地南緣的開發有極大的關聯。萬新鐵路沿線有豐富的煤礦、茶葉及農林產地,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最初鋪設輕便軌道,以人力推動台車,台車取代景美溪水路的運輸功能;後來由於煤礦大量開採,運輸需求增加,二年後興築萬新鐵路,正好銜接輕便車道,助長景美溪與新店溪上游的開發。萬新鐵路除了能將木柵、深坑、石碇等地貨物往台北運輸之外,其實也是一條日人防範抗日事件死灰復燃的警備路線,同時,也是休閒觀光路線,直到民國四、五0年代,坐萬新線火車遊碧潭,是台北人一大享受。 籍貫山東的孫治中於民國五十一年來到景美,對景美的第一印象就是個鄉間小鎮,他描述景美站是一木造平房,月台僅二列,當年的車前路跟現在一般寬,街屋大都是一、二樓矮房。路尾設有公路局車站 (年青人眼鏡行現址),候車、坐車的旅客湧進湧出,帶動了車前路與景文街口一帶的繁榮。不過,車前路上大多是高家集應廟的產權,街屋拓建不易。 民國七十一年,孫治中搬到車前路唯一拆屋改建的商業大樓,原址是大台北地區公館以南第一家外科醫院吳志榮醫師於民國四十年開設的吳外科。民國五、六0年代,車前路上尚有二家米店、一家貨運行、一家打鐵店,目前路段上二十餘家店面,竟有六家美髮院,成為街路特色。 現今車站前的馬路,搭火車和公車的旅客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來往於捷運景美站和景美夜市的人潮。
文◎曾美慧 木柵路串連景美和木柵早年開發的重要聚落,如埤腹、溝子口、馬明潭、木柵、炮仔腳、陂內坑、風動石、象頭埔至深坑草地尾。民國五十七年木柵鄉納入台北市之後,重整路名為木柵路一至五段。 ◎段數:五段 ◎分段點:景美橋、再興幼稚園、木柵警察分局、萬壽橋 ◎全長:六、五七九公尺 清代,景美到木柵沒有平地路面可以通行,若不選擇搭船由景美溪進出,就得爬上景美山,沿山頂走到溝子口(木柵路一段)下山。雍正二年,先民開鑿霧裡薛圳,鑿穿岩石,導鯉魚山腳的水源引入景美,自此才有圳岸通往木柵。當日人發現文山豐富的煤礦產地,為了方便運輸,於明治三十六年(一九0三年)將霧裡薛圳岸拓寬,修築景美往深坑的道路,並鋪設台車軌道。今木柵路一至三段即以當年軌道路線做為拓寬基礎。 鯉魚山位於木柵路一段國家考場的後方,鯉魚山以南和興路一帶曾有一大水埤,狀似肚腹,俗稱「埤腹」,墾民曾在今世新大學轉角處設有隘口抵禦原住民,日人統治台灣初期,漢人曾在此處抵抗日軍前進木柵,民國四十五年鯉魚山山麓整地建屋時,曾挖出許多枯骨,推測應是當年戰死的義民骸骨。 國民政府遷台後,利用木柵天險地勢,將許多重要機關疏散到木柵,考試院、銓敘部、台糖、台電、革命實踐研究院(今為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等集中於溝子口一帶,在人口暴增後因排水設施不良,曾讓這塊文教區飽受水患之苦。木柵路二段為「馬明潭」範圍。昔日盡是湖沼泥地,古地名的傳說有二種。有人說舊名原稱「馬能潭」。「馬能」原住民語是「哭泣」之意,據說昔日有位原住民在潭中游泳不幸溺斃,友伴環潭而哭。第二種傳說是日人騎馬經過這片沼澤地時,馬陷爛泥無法動彈不停鳴叫,所以又稱「馬鳴潭」。日人轉音為「馬明潭」。明治三十六年興築台車軌道,填平馬明潭。 過興隆路四段後,雙叉路口右轉即到昔日木柵村。世居木柵「鐵寮」的鄭明哲溯其家譜,祖先鄭克鐵是乾隆年間入墾木柵的移民。民國五十年出生的鄭明哲,由於熱愛文史,對「木柵街」變遷瞭若指掌。他推測,木柵路應是日人開闢台北宜蘭道的主幹道,民國三十九年成立木柵鄉時,木柵路尚未分段,早期一、二段稱溝子口路、馬明潭路;四、五段則以石壁坑、炮仔腳、象頭埔、福德坑等舊聚落命名。今木柵路三段,昔日稱做「木柵街」,範圍大致從今文山區行政中心(舊木柵區公所)至加油站後方的土地公廟止。民國五十七年改隸台北市後,重整路名並分段,木柵街門牌號碼倒轉,舊木柵街路頭變為木柵路三段路底。重整路名後,許多原本有名字的巷道被數字所取代,例如今日三段一0二巷,舊稱「農校巷」,因巷內有一所創立於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的木柵農業學校,為木柵國中的前身(民國五十七年改制)。 民國二十九年出生於木柵市場內的張琴珠,回憶童年時的木柵街,店舖多集中在農校巷以北,以南尚有埤塘、荒地和零星房舍。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裡,木柵市場以魚、豬肉攤最多,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從大陸來的新住民落地生根後,才有菜攤等各類民生必需品,商業活動隨之熱絡起來。尤其是民國四0年初期,公共運輸系統先後在木柵街設站,公路局(麥當勞對面)、指南客運(拔川大樓前)、欣欣客運站(郵局對面)等,吸納大量往返台北、深坑、石碇轉運的人潮,木柵街成為台北至石碇長途客運的中繼站,車站附近人山人海,聞名遐邇的指南宮帶來大批香客,糕餅店、水果店、香鋪、雜貨店生意特別興隆。 鄭明哲說:「木柵街的黃金時期持續到民國七0年左右,當道路四通八達、汽機車普及以後,木柵站失去轉運功能,木柵街就不再像從前那麼熱鬧了。」目前,木柵車站被鐵皮圍籬擋住,雖然公車站牌依然林立,但昔日大排長龍等候公車的盛況早已不復見。 民國六十二年左右,木柵街馬路拓寬,街屋新舊高低變化極大,即便二至四層的老房子幾乎都曾改頭換面,經營小本生意的店鋪起起落落,超過五十年的老店屈指可數。在木柵路、保儀路。開元衝三叉口轉角處,金益香餅店是木柵街公認的老字號。一過三叉口道路就豁然開朗,文山教會隱於開元街上,不遠處即是文山區行政中心,對街的文山公民會館於民國九十一年開幕,原是木柵國小校長日式宿舍,後來蛻變為地方文化展示空間。緊鄰的木柵國小,創建於明治三十九年(一九0六年),原稱景尾公學校「內湖」分校(內湖一名原指木柵區南半部盆地地形),大正元年改名木柵公學校,民國三十五年一度更名指南國民學校,三年後又恢復木柵國民學校。 越秀明路二段後,景美溪河岸的綠帶位於四段東側,西側則是公寓豪宅。木柵路四段開墾史可上溯至乾隆年間,福建晉江許氏族人入墾枹子坑、軍功坑、陂內坑,甚至遠至深坑。閩南語「坑」是小山谷的意思,木柵區北半部山谷間的散村聚落,昔日統稱「陂內坑庄」。民國七十一年,許家農地上設立了木柵高工,不遠處軍功路口,拆除許氏祖厝「晉江厝」徵收興建捷運木柵站。博嘉國小(一五九巷內)山坡下方的欣欣客運保養場,昔日是陂內坑坑口前的大池埤。 再往木柵路五段走,隔河岸與木柵線動物園站並肩,道路中央有一「風動石公廟」硬生生將路一分為二,早年居民從陂內坑往深坑必經風動石的下方,民國七十三年闢路,因路基加高,廟堂竟沒入地底。木柵顯眼的地標──長頸鹿煙囪──木柵垃圾焚化爐聳立於福德坑,福德坑早期主要為鄭姓聚落,民國六、七0年代陸續徵收鄭家土地,山坡地規畫富德公墓。較低的平地則為垃圾掩埋場。福德坑南方古地名「象頭埔」,前年市政府原規畫在象頭埔設置廢土處埋場,經當地保育人士極力奔走,留住了象頭埔谷地多樣性的生態。 粗探木柵路,發現每一段都有先民走過的足跡,有的無聲的滴在時間之河,有的尚在人們的記憶裡發光。
建校基地有「馬明潭」遺跡學者籲搶救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陳瑄喻、邱瓊玉/台北報導】 2013.09.23星期三03:55 pm 永建國小新校址,留有歷史濕地遺跡,物種豐富,元利建設出資調查,盼樹立生態開發新典範。記者鄭朝陽/攝影 永建國小要從試院路二段遷校到木柵路上,最近即將招標發包;但學者調查發現,新校地留有早年「馬明潭」遺跡,且生態豐富,一旦開發建校,馬明潭就走入歷史,呼籲保留,並樹立「生態開發」新典範。 永建國小現址不敷使用,國民黨在2005年出售木柵路「國家發展研究院」土地給元利建設,由元利建設捐出3成土地、約2.27公頃,作為永建國小遷校用地,預計年底前發包,2017年完工。 永建國小新校地在木柵路一段、再興小學旁,基地前就有一支站名「馬明潭」的公車站牌。 台大植物標本館館長郭城孟指出,很多台北人不知道「馬明潭」為何物,清朝時期的「台灣堡圖」記載,原來木柵路二段到再興中學一帶盡是湖沼泥地,積水甚深,當地人稱這塊濕地為馬明潭,也成了在地人俗稱的地名。 台大學者組成團隊調查馬明潭生態,並在潭邊找到湧泉、闢建多處濕地和草溝,預留未來建校時生物避難所。記者鄭朝陽/攝影 歷經百餘年來開發,馬明潭多數被填平,只留一塊歷史遺跡完整保留在校地北邊。 得知馬明潭遺跡後,捐地的元利建設主動找來郭城孟、台大昆蟲系教授楊平世、生物工程系教授張文亮、地質系教授陳文山等學者組成研究團隊,出資調查馬明潭及周邊濕地的生態現況,發現昆蟲多達102種,鳥類15種、兩棲爬蟲類8種、節肢動物4種…。研究團隊在馬明潭遺跡旁找到天然湧泉。 陳文山表示,古代台北盆地是台北湖的一部分,馬明潭附近的生物,是棲息於古台北湖及濕地動物的殘餘族群,是見證台北發展的「活化石」,若遭填平,生物將滅絕,是台生態的重大損失。 「不能為了開發就毀了歷史濕地。」元利建設總經理蔡建生表示,原本地捐出去就沒事了,但看到台北最後一塊珍貴濕地可能滅絕,深感企業責任重大;期待北市府留住馬明潭,元利建設願出錢出力,在建校過程充分保護「濕地區」,樹立台灣「生態開發」的新典範。 ◆馬明潭小檔案…
文山區馬明潭及臺灣馬地名 張秋蜜 ■馬明潭地名由來 ◎「馬能潭」→「馬麟潭」→「馬龍潭」→「馬明潭」: 今文山分局秀明路口至木柵路2段,由涵碧新村及臺北客運停車場至再興中學一帶,昔日曾積水甚深,後築路填土潭雖不復見,但因地勢低窪,早期颱風豪雨,此處即成澤國。 其名由來據傳早期有8名原住民在潭中游泳,1人溺斃,7人環潭而哭,原住民口語中的「哭」為「馬能」,故名「馬能潭」,也有人稱為「馬龍潭」或「馬麟潭」。 日治時期,以哭為地名不雅,遂改稱今名。 (From:文山區志卷一土地篇> 第五章地名) ◆馬明潭(臺北市文山區):地名由來五種說法 1-清乾隆56年契約「十五份馬麟潭」: 馬明潭在清朝時期是沼澤地,積水慎深。 位於木柵路二段由秀明路底北側涵碧新村及台北客運停車場至再興中學、欣欣客運停車場一帶,昔時興隆路三段仍是一整片山連接並未打通(再興中學,仙跡岩尾脊之馬明潭山與興隆山相連,此處為興隆路三、四段分界,也是早期景美和木柵的分界),可想當時先民開墾應仍可見到潭水。 據傳潭水範圍約為現木柵路二段即興隆路至秀明路中間這一帶。(再興中學到秀明路口) 在乾隆至光緒年間從很多相關古契約中可得知當時此地稱為「十五份馬麟潭」,直到日本人在明治三十六年(西元…
張秋蜜 整理 ◆鯉魚山腳的『霧裡薛圳』 ◎霧裡薛圳,在《淡水廳志》稱內湖陂,是第一條大規模引自霧裡薛溪(景美溪)進入臺北盆地的水圳。主要灌溉臺北西南區域。 $1◎根據《臺北市誌》,在清代雍正末年、乾隆初年(說明1),入墾的漢人於鯉魚山腳築霧裡薛圳,引水灌溉木柵、景美至公館,並銜接到昔日古亭、大安庄、陂仔腳(仁愛路2段與忠孝東路2段間)、三板橋(南京東路1段與忠孝東路1段一帶)、下陂頭(中崙一帶)至艋舺街(萬華)一帶農田,灌溉面積達500~700餘甲,是當時重要的水利設施。 $1◎惟墾地日益擴大,陂水供不應求,至雍正末年,周永清招七人合股,開墾水圳,引水自景美霧裡薛溪,經蟾蜍山麓,今水源地附近,在此分渠導流,以灌溉臺北盆地之西南部。此圳稱內湖陂或霧裡薛圳,又稱『七股圳』。 $1◎木柵路一段國家考場後方有一座鯉魚山,山腳下的和興路在初墾時是一大埤,狀似肚腹,因此被,稱作「埤腹」。埤腹東邊入口處有一乾隆年間興建的土地公廟,廟下方因景美溪彎道形成大潭,名『土地公潭』,霧裡薛圳即引此潭水,灌溉台北市南區田地。 $1※以前沒有水圳,埤池散布,下雨時盛水,晴天時用水車打水灌溉。後來排水溝沿忠順街,出口在電力公司、光明戲院一帶,那邊稱「水尾」。內湖地勢最低就是在水尾,下雨時只有那一帶會淹水。(林信男) $1◎霧裡薛圳雖是文山農業最仰賴的溝渠,但在日治初期即無人使用、日漸荒廢、合併為水利組合,取而代之的是供大台北地區灌溉用水的台北市瑠公圳農田水利。… ▲鯉魚山腳的『霧裡薛圳』說明: 1、公元1724年雍正2年,陳元利記和周合軒記合股在霧裡薛溪(景美溪)截流開築霧裡薛圳。然因資金不足致使工程中斷,後來周姓人士招股,股金作七股攤出,合資復工,故又名『七股圳』或『周七股圳』。 2、公元1729年雍正7年,再修築霧裡薛圳。 3、公元1735年乾隆初年,霧裡薛圳已完工通水。 ◆鯉魚山埤腹地理位置 ▲木柵集應廟正門對聯:…
景美古今地形及道路的變遷 由日治時期的瑠公圳圳路圖,與現今路街圖比對,非常難以辨識兩張地圖是在描繪同一地區;但由原始的山丘地形與路邊鑿痕,仍可以將之對照連結。 在1950年代景美還是一個半封閉的區域,地形上屬於三面環山、西向景美溪及新店溪的谷地,還有小溪流貫其中,流入新店溪中。當時對外的交通,主要靠萬新鐵路與公館與新店連結(由今羅斯福路六段通五段接150巷至汀州路三段到萬華);另由景美火車站(今車前路與羅斯福路六段交口),以台車(又稱輕便車或五分車)經木柵(今木柵路一段至五段)與深坑、石碇接連。而內部的運輸,則由萬隆火車站(原稱十五分火車站,在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段交口)以輕便車沿今景隆街及興隆路二段三段,將景美山區礦場的煤礦,運送至萬新鐵路上萬隆火車站的堆煤場。除此之外,皆以山丘與外界阻隔。而三面的山丘,由萬盛街與羅斯福路交口的蟾蜍山(又稱內埔山)與公館相隔,山丘向東往南延伸,依序為興福山(公墓)、芳蘭山(公墓)、中埔山(又稱十五分後山、標高139米,辛亥隧道貫穿其中)、中埔山東峰(標高145米)、140高地(萬芳社區)、興隆山(社區沿山而建、標高118米)、馬明潭山(社區沿山而建、標高110米)、景美山(又稱溪仔口山、標高143米)、接圳後山(標高77米)至景美溪。由中永和往景美山看,山勢有如一條龍,龍頭向著景美溪,是一極佳的風水地形。 後來陸續開通的道路,分別是: (一)將原來萬新鐵路廢除併入原來的公路,拓寬為羅斯福路五段六段,並興建鳴遠橋與新店相通。 (二)將原來往石碇的台車線,擴寬為木柵路一段至五段。 (三)拆除水路並輸的瑠公橋,新建景美橋,並在瑠公圳廢除後,拓寬為景文街。 (四)新闢興隆路一段,接景隆街而來的原來台車線(興隆路二三段),至再興中小學前,剷平山丘接木柵路。 (五)由辛亥路四段開通中埔山的辛亥隧道,經貫穿景美山的懷恩隧道,接木柵路。 (六)由警察學校旁,剷平140高地及興隆山為萬芳路,與木柵路相通。 (七)由興隆路一二段交口,新開闢景興路,直通至圳後山山邊接木柵路。 景美許多現今道路,是剷平緩坡山丘而拓寬或新闢,由許多道路路邊都有檔土牆的工程,可為證明。而景美地區的聯外道路,大都可連接上木柵路,如景文街、景興路、辛亥路六段、興隆路四段、萬芳路等,相當特別。 在景美區域內的舊道路,大部分成彎曲現象,而且越早的道路越窄越彎,如三福街、景美街、萬慶街、公館街內、興隆路二三段、福興路、興德路等,都是地區發展的見證。
第 8 頁,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