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當時稱景尾溪)的橋樑則稱為瑠公橋,瑠公橋完工於1908年( 明治41年),於1963年(民國52年)拆除,一共使用55年,為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由新店快樂旅社旁通往景文街。
瑠公橋橋面供人車通行,橋下有箱涵輸送水源,為水圳系統整併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後所興建的的橋樑,用以提供穩定水源來灌溉台北地區的農田,為一交通與水利雙重用途的橋樑,為紀念郭錫瑠先生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取名「瑠公橋」,為景美街附近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瑠公橋。
有別於第一代橫跨景美溪的木梘(水橋),為單純做為輸水功能的水利設施,第二代的瑠公橋除了輸送水源外,橋面可供人車通行,對當時景美新店兩地交通至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