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歷史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四代景美橋歷史之彙整   年代 說明 備註 第一代 1761年 (木製U型梘) 1767年 (木製V型梘) 單純引新店溪水過景美溪,因常有人行走,導致損毀後改用V型梘 (菜刀梘)…
  鐵路新店線(地方稱萬新鐵路)從萬華到新店,為縱貫鐵路之新店支線,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於1921年(大正十年)完工通車。行經路線由萬華火車站沿著汀州路一、二、三段,過公館接汀州路四段23巷直行,於師大分部前由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尾入、巷頭出,再順著羅斯福路至新店;原長10.4公里,1931年再延長300公尺至新店郡役所前,全長增為10.7公里。在日治時期沿途停靠崛江(貨運站)、馬場町、螢橋、古亭町、仙公廟、水源地、公館、十五分、製罈會社前、景尾、二十張、公學校前、大坪林、七張、新店、郡役所前等站。 光復後,萬新鐵路由台灣省鐵路局收購,結束民營身分,並將停靠站調整為崛江(貨運站)、和平(原名馬場町)、螢橋、古亭(原名古亭町)、水源地、公館、萬隆(原名十五分,1955年更名)、景美(原名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等站,是當時文山、新店對外的交通幹道;一直到民國四、五十年代,搭新店線鐵路遊碧潭,仍是台北人旅遊的熱門路線。後因公路運輸發達及煤礦產量銳減,台鐵不堪虧損,於民國五十四年結束新店線鐵路全線營運,完成歷時四十四年的歷史任務。     景美火車站       景美火車站為鐵路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的大站,站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與車前路交口,是一個木造平房建築,月台有兩列、並有六組鐵軌,火車站前方左右兩側皆為當時的儲煤場。火車站正前方的車前路長83.3公尺,堪稱台北市最短的道路,其路尾與景文街交口現今年青人眼鏡行現址,為當時公路局的景美站,旁邊賣愛玉的攤販經營年代久遠,全程目睹車前路的演變。   十五分火車站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在景美的古亭地政事務所       名稱叫古亭地政事務所卻位於景美。    原來古亭地政事務所在民國58年設立後都在古亭的汀州路上,在於80年11月26日才自汀州路舊址搬遷至景美萬隆街現址(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47之12號) 。    古亭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由原臺北市地政事務所於民國58年4月1分設為臺北市松山、建成、古亭等三個地政事務所,是臺北市最老的地政事務所之一。後來又陸續成立士林地政事務所(民國63年1月1) , 中山地政事務所(民國70年7月1) , 大安地政事務所(民國78年7月1日) 。至民國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重劃,古亭地政事務所轄區調整為文山、中正(愛國東、西路以南)2區迄今。     古亭地政事務所也於80年11月26日自臺北市汀州路舊址搬遷至萬隆街現址,比較接近服務範圍的中心,並於自89年6月15日於臺北市文山行政中心成立「文山地政便民工作站」,就近服務木柵地區的市民。…
  (圖一:興隆路二段88號的舊水塔) 景美的舊水塔     人類取水生活的演進過程,由地利之便取得天然的河水及山泉水開始;之後往內地發展,以人工挖井取得地下水資源,因此在人口聚集的地方都有古井的存在(請參閱"景美現存的古井"一文 說明)。而後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發展至此階段,皆需以人力打水後,提水或挑水回家,儲放在水缸中使用。 (以人工幫浦汲取地下水使用) 工業革命電力產生後,以馬達幫浦抽取地下水使用,抽取地下水需設置蓄水塔儲水,而且必須高於使用地點的位置;於是在平房時期,以水泥建築兩層樓高的高腳水塔來蓄水。在景美地區上尚有兩座平房旁的水塔,一座在興隆路二段  88號國防部軍法司內(圖一),另一座在羅斯福路六段159巷2號交通部公路總局養護工程處景美工務段內(圖二)。隨著透天厝(二樓以上,全屬單一所有權人)起造,一般住家會在頂樓設置水泥蓄水槽。這些水泥製的水塔,是人類用水歷史中由人力過度至電力的產物。 (圖二:公路總局景美工務段的舊水塔) 基於衛生及安全的考量,現代化地區開始使用人工處理過的自來水(透過管線直接輸送至使用單位,故稱自己來的水),而這些原來儲存地下水的水塔,就轉成儲存自來水,原來抽水用的馬達也改變功能,變成加壓馬達。因此,這些水泥製高腳水塔,也變成由地下水轉換成自來水的見證。隨著土地價格高漲,公寓樓房取代透天厝為常民百姓的住宅,每一戶人家會在公寓的頂樓放置塑膠材質或不鏽鋼材質的儲水塔,供自家使用,這也是目前舉目可見的都市景觀。當飛機飛上台灣領空,即可看見許多熠熠發光的物體,就是這些放置於公寓頂留的不鏽鋼水塔反射的奇景。         為了供應地勢較高地區用戶用水所需,自來水事業處也會於高地興建水泥製的大型蓄水塔,以避免水壓不足時山坡地上住戶無水可用之情形,也稱為調節性配水塔。在興隆路二96巷100號對面,靠近仙跡岩登山口50公尺處,即有一座尚在使用的公共水塔(圖三),這是配合下方山坡開發而設置,算來也有超過30年的歷史了。  (圖三:位於興隆路二段96巷100號前的大水塔)
  景美的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 在景美十一號公墓(福興公墓)現為公園預定地,墳墓拆遷工程原預定2007年初動工,但因有一墓塔--「賴氏萬壽塔」深具特色,台北市文化局曾於2006年六月召開古蹟審議會議,審議委員認為,賴氏萬壽塔形制特殊,具民俗意義,但不具歷史價值,因此不指定古蹟、不登錄歷史建物,委員曾建議遷移到他處,但因占地廣大,不易找到適合地點,因此決議將墓塔及周邊地形環境,加以測繪保存。後經文史工作者鄭遠祥向市議員李慶元陳情,希望保留墓區內的「賴氏萬壽塔」,經市議員李慶元協同市府殯葬管理處、公園處和文化局等人員前往會勘,要求應暫緩拆遷,重新啟動古蹟審議會議,由鄭遠祥先生提供研究論文的新事證,以供討論是否有重作審議之必要。歷經波折,終於在2008年9月15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也為文山區再添一筆文化資產。 景美「賴氏萬壽塔」坐落於興隆路二段203巷108號對面,從位於路旁的墓塚外圍,即可看見賴姓的標示,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墓塔在一棵榕樹下,就在排水溝上方的墓塔入口,設有階梯,在入口處左側造墓者為防止後人破壞,特別設置石碑警告,刻著「來觀者得利回家平安、來損者得病回家絕亡」,以嚇阻意圖破壞者。拾階而上,在右側即可看到以混泥土塑造的獅子頭造型,盤據在墓塔上方。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有關此一歷史建築之說明,賴氏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研究墳墓多年的文史工作者鄭遠祥表示,景美福興路底芬蘭山區的幾百座墓塚中,當屬這座最有特色,在台灣、中國與日本研究民俗與葬式的學術圈鼎鼎有名。鄭遠祥指出,「賴氏萬壽塔」興建於1940年,應是在黑潮文化圈內彼此文化交融下的墓塔,極有可能是北台灣唯一一座擁有沖繩葬式特色的家族墓塔。墓塔佔地約三十坪,屬於大型墳墓,前方墓頂混凝土獅子頭塑像,以獅鼻作通氣孔的設計,可能來自沖繩家宅屋瓦上的風獅爺,開門且無墓碑的特徵,也與沖繩雷同。後方的屋頂具有台灣攢尖墓塔的原型,墓塔的後方尖端部分為葫蘆型,葫蘆象徵匯聚天地之氣,屋頂上方接近頂端的琉璃磚為綠色、末端為紅色,具有象徵「煉丹」的風水元素,攢尖屋頂上的屋頂面的洗石子飾面與兩側落水口,也蘊含傳統風水意象,極可能是台灣攢尖屋頂墓塔的始祖。墓塔建材用料精美,工法亦頗精良,值得保存。 在傳統觀念中,公墓陰森避免接近,但經由「賴氏萬壽塔」列為歷史建築,且坐落於未來的公園中,如此可因容易接觸,而能進一步了解墓葬文化,進而減少對死亡的恐懼,也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 鳥瞰賴氏萬壽塔(照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網站文山區的歷史建築) 賴氏萬壽塔入口警語碑文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台北市市政會議於2008年8月19日通過台北市文化局提案,指定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為市定古蹟,累計台北市古蹟數量已達一四四處。    位於文山區興隆路二段文山19號公園(景美運動公園)附近山丘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之三十餘甲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而建。此日治昭和期間所闢之民眾墓塚地,在公墓拆遷後做為公園使用。建塚建念碑現址保存,不僅見證臺北市空間更迭變遷,亦為日治時期集資募款闢建喪葬用地之見證。    建塚建念碑為典型日式建碑形式,其位置位於山丘陵線上,遠觀之地景相當突出。方形的紀念碑造型完整優美,碑頂為一塊自然石,下方曲面向外凸出,結構良好,碑身四面崁入觀音山石碑,碑文雕刻頗深,具有時代性及藝術價值。    清晰的碑文,詳細記載社會各界捐款購地建置興福、大直二庄公墓之經過及捐款人、商號之姓名,其中不乏著名社會賢達,如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從碑文及捐提者姓名中可以看出募建過程與當時社會具有熱心公益者群像,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文章取材至台北市文化局網站)     尋找「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十五分庄最老的學校—興德國小     在民國37年以前出生的在地人,都有行走田埂小路到景尾國民學校就讀的經驗,一直到民國43年,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於十五分庄成立興德分校,因民國39年景美自台北縣深坑鄉獨立設鎮時,十五分庄劃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此分校屬於興德里範圍,故命名為興德分校(但根據目前興德國小網站中的校史沿革,學校前身是民國44年8月景美國校成立廣福分班,也許景美與興德兩所學校應研討統一一下正確年代及名稱),當時教室就在福興路六號福興宮的旁邊(第二張照片左方的平房建築) ,目前仍留存供福興宮儲物使用。民國51年,景美國校興德分校獨立為台北縣景美鎮興德國民學校(興德國小校史記載是民國49年),當時於原教室右前方蓋學校(即目前興隆路二段的現址),由第二張照片左上方的綠色爬藤即為目前興德國小的教室牆壁。民國57年景美鎮劃入院轄式台北市,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景美區興德國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校地不大的興德國小不敷使用,於是民國64年在隔壁不遠處又成立興隆國小,因此產生兩個國小近在咫尺的特殊現象。民國79年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學校名稱改為台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由學校所屬行政區域變動即可知當地行政區域轄屬的演變。     在興德國小右方圍牆外,有一座於1941年(日治時期昭和16年)就矗立的高壓電塔,因深坑石碇方面的電力是由景隆街的十五分變電所所提供,因此那一帶矗立許多高壓電塔,有空可以去看看五十幾年的教室及六十幾年的電塔。
    景美國小及其分校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1898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同年九月三十日成立景尾公學校,1904年於現址購置校地闢建校舍。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改名為台北縣深坑鄉景尾國民小學;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更名為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三年成立興德分校(民國五十一年獨立為興德國小),民國四十八年成立隆盛分校(民國五十三年獨立為隆盛國小,五十四年更名為武功國小因原校地為周家祭祀公會所捐,改以周氏堂號「武功」為校名)。民國五十七年景美鎮改隸台北市,三校皆為台北市景美區的小學,民國七十九年改為台北市文山區的小學。  
許興泉商號   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口,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起建於 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於1930年,建地百餘坪,為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房子依山面河,為當時的華麗的豪宅,但於1982年木柵路拓寬時被拆成目前的半璧廢墟,令人惋惜。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後又投資煤礦及地產,家財萬貫號稱文山首富。    許興泉商號補充說明        根據吳政霖先生採訪許碧玉女士(起造人許能才先生之千金)口述有關許興泉商號內部格局及生活景象內容如下: 許興泉洋樓為二層樓建築,約建於民國十五年而於民國十九年完工,建地一百多坪,耗資當時舊台幣約貳萬元,為當時文山地區最美麗的建築洋樓。洋樓是採用鐵筋及水泥建造的,在日治時期以民宅而言,是罕見的建築方式。內部裝潢非常華麗,現代化的格局亦是獨樹一格,一樓有大廳、辦公室、客房、餐廳、廚房,還分設客人用的前樓梯和家人專用的後樓梯。後院是一個大花園,有池塘、小橋、噴泉等庭園造景,還以水泥板架設一層層的花臺,種植很多菊花、茶花的盆栽,當時常有景尾公學校的日籍老師要求到許府來欣賞盆栽園藝呢! 洋樓內還設置自家抽水馬達,自後院抽取井水到三樓水塔再裝設水管、水龍頭到各樓層使用,等於是自設專用的自來水設備,在當時亦是一大創舉,相較於當時普遍使用公共井水的人家,可稱是豪華至極。洋樓二樓分隔有大廳(奉祀祖先牌位) 、客廳及臥房,二樓陽台一是正方形空間,約有3、4坪大,也擺設桌椅,是觀看迎神廟會盛況最好的地點。站在二樓陽台上,看到熙來攘往的遊客在景美車站轉搭公路局到木柵各地,尤其在春節期間,從大年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人穿新衣戴新帽的遊客,專程到木柵指南宮朝拜祈福。 二樓尙有一間和式房間,內舖有榻榻米,三扇落地窗從屋頂直下,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向外望去,可望見景美溪,也可欣賞星空夜色,月光從窗外灑入,再加上陣陣清風,再炎熱的天氣也可以安穩入眠。                                   三樓是平面露台,地面全部舖上磁磚,是家人休閒的好場所,設有花棚、涼亭以及大型盆景,也曾聘請武術師父在此教導孩子們習拳健身;晚餐後家人們經常在花架下賞月、聊天、玩牌…,度過無數快樂時光。由三樓往四周眺望,景象一覽無遺,甚至可遠望新店附近的山林。離家不遠處有座鐵橋(現今羅斯福路往新店的鳴遠橋),是當時萬新鐵路跨越景美溪的鐵橋,在屋內常可聽見隆隆的火車聲,而在火車上的乘客只要看到許家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
開道碑             現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重新發現,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第 6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