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光復初期的歷史證物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結束五十年殖民台灣的歷史,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指派陳儀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最高行政長官。當時為了政令能下達地方,招募政令宣導員,施予短期北京話訓練,作為宣導傳達政府政策的傳媒。筆者拜訪現年八十一歲家住仙岩路頂厝許的許仁修老先生,提及當年他擔任台北縣的政令宣導員,並提供當時最高行政長官陳儀所署名發出的委任令影本,作為此段歷史的見證。 此外許老先生也提供民國三十六的身分證,彌足珍貴。
台灣傳統民居簡介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所謂台灣傳統建築,是指由閩粵移民所帶來漢文化的傳統建築,包括多數閩南系建築、少數閩東系建築和廣東建築。 建築反映出一個族群在特定時空下的文化,臺灣傳統建築文化也具地域性特質,居民祖籍與建築風格有互相對應之關係,主要受閩南漳、泉;閩西、粵東客家人等影響。 台灣的傳統建築,多數可以從移民原籍看出建築之風格,但同屬漢文化,基本大同,亦有小異。因長期相處、交流的現象也在建築上發現漳、泉、粵,甚至荷蘭的混合建築。 一、傳統建築基本概念 (一)中軸線(分金線):是擇地建屋時依地理師所定之房屋朝向而設的中心線。 (二)左右位置(龍、虎邊):傳統建築的左右以正殿(正廳)的神明(牌位)的位置來看,以神明(牌位)的左邊為尊。 (三)開間:古建築面寬的計算方式,以兩柱或兩面牆體之間的距離為一「間」、最中間一間稱明間。面寬的總開間數為奇數,取奇數為陽數為吉利數。  (四)明間與次間:又稱中間或中宮,建築物當中之開間。次間:又稱小港間,在明間左右之開間。稍間:再次間左右之開間。盡間:最外開間。 (五)院落:「落」又稱「進」;「院」是「天井」、「埕」。    二、傳統建築的人文特色…
  十五分庄踏查報告(二)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前面一篇介紹了十五分庄開墾史、勘查路線、前五項踏   查地點,本篇將繼續為大家介紹另外九個景點。      6.古道、陰陽山與七十二砌〈階〉:自萬盛街152號對面的山   路而上,很快地翻越山頭,山頭前是茂密的林徑,山頭後整個…
萬和里踏查活動紀錄(一)                   (何文賢老師導覽  邱螢輝整理) 一、查路線如次: 古亭地政事務所→萬隆橋→萬和1、2、3號公園→刺桐樹→市 圖景美分館、游泳池→台大御花園/全聯→萬福國小、台灣欒 樹→公館街、頂公館福德宮→萬新鐵路舊道(羅斯福路四段…
  萬盛庄踏查—古亭地政事務所、萬和公園、溪洲街眷村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古亭地政事務所:   (上圖:古亭地政事務所)   原在汀州路三段時的古亭地政事務所,最早為台北市唯一一所地政事務所,後台北市人口逐漸增加、改制,地政事務所遂漸分為建成、中山、松山、士林、大安,以及古亭等六所。 古亭地政事務所於民國80年間由古亭區汀州路三段遷至現址(位於萬和1、2公園旁),負責愛國西路以南的中正區及文山區全區地政業務。現在所在地的地目有部份為市場用地,故成立之初一樓樓層設立萬和市場,但現已成為台北市農會的物流中心。萬和市場為何結束經營?因眷村未改建前在眷村內有攤商聚集的隆盛市場,為附近村民日常購物之處,買賣雙方熟悉互動密切、可賒帳,充滿人情味;而新建的萬和市場,是為安置遷建及標租的攤位,入駐許多外來攤商,故不敵隆盛市場的競爭,致生意清淡,最後仍由政府收回管理。    古亭地政事務所西側為少康退舍、南面為建新新村,兩處未與隆盛、崇德兩村同步改建,但目前已搬遷完成,正準備改建。  二、萬和公園:  …
溪口街之歷史建築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溪口街,東起羅斯福路六段,西至景福街止,北臨景仁街,南鄰景福街。道路北側有公賣局製瓶廠。路底景美溪畔曾有景美屠宰場,後改為景美瀝青拌合廠,現為「新工處工程隊」。以下針對幾處別有歷史人文意義的地方,加以介紹。 一、台北製罈會社  台北製罈會社坐落在羅斯福路六段142巷,成立於1927年(日治昭和2年),成立的原因是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由令人敬重的景美耆老林佛國先生會同幾位好友捐地數甲,爭取「台北製罈會社」到景美設廠。台灣光復後,在1947年(民國35年)時改稱為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分公司的「景美第一製造廠」,1949年(民國38年)時被菸酒公賣局接收,改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1985年(民國74年)改為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及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類研究所。 據一位八歲即住到羅斯福路六段的許先生回憶說,原來製瓶工廠的大門位於溪口街前端大約三分之一的距離處,工廠大門對面有一間生產煤球的工廠,另外,溪口街靠尾端之處(瀝青拌合場)以前則是私娼寮及屠宰場。小時候,他與溪口街一帶的鄰居小朋友,經常跑到製瓶工廠內撿拾「針筒」充當水槍玩,而且因為玻璃製瓶需要先加熱讓礦砂溶解、成型,經過冷卻的過程,因此,冬天時大家都還會跑去製瓶工廠洗熱水澡。他還提到,當時的萬新鐵路有一小段支線,沿著溪口街直接進入製瓶工廠,是為了輸運產品及原料的需要而設置的。   目前屬於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的土地已由華固建設取得70年土地使用權利,一部分土地將無償建造大樓供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使用,其餘土地已推出僅有房屋使用權70年的建案「華固新天地」出售,工地正施工中。 二、第一代公寓 (上圖:第一代公寓) 位於溪口國小後方(溪口街55巷1弄)有一棟雙拼的三層樓住宅公寓,樓梯設置在樓前屋外空間,可說是公寓住宅的起源,就稱之為第一代公寓。   依陳振明老里長的描述與凃友忠前輩說明:該棟公寓建立的年代,推估屋齡應有五十年以上,因為民國五十年以後建的房子才有瓷磚及磨石子的建材,而該棟建物整棟為水泥建造的,可推估其屋齡。其左邊這棟全為水泥牆,右邊那棟則為瓷磚牆,可能是後來才貼上去的。   這棟有歷史的三層樓公寓屋前種植一棵九重葛,枝幹非常壯碩,樹高已長至三層樓高,推估樹齡約與建築同年代,非常特殊。…
景美高氏上派三房高佛成宗祠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   高佛成宗祠位於文山區溪口街1巷5號,為高氏上派三房的宗祠。高氏系出神農一支,始祖高傒源自山東。唐僖宗時,49世祖高鋼為避黃巢之亂,自河南光州固始率眷入閩,是為「開閩始祖」。其後開閩17世祖高山,為避元末之亂,再徙居安溪大坪,是為「大坪開基祖」。傳至明代,22世、23世之時叔姪分籍:上派叔輩 有佛安 、佛養、 佛成、 佛福、 佛信五房稱上五佛 。下派姪輩有積傳、 積良、 積淵、 積祥、 積賢、 積成…
景慶文化走廊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撰) (上圖:景慶文化走廊標誌)  景慶文化走廊位於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旁,由里長陳振明編列設置經費,凃友忠先生負責規劃完成。照片由吳志榮醫生、張傳生醫生以及熱心地方人士多人提供,於民國91年初設立此文化走廊。但因設置時日既久,展示板老舊,有更新的必要,於是在民國99年重新建置,即是今天所見的新樣貌。而藉由電腦影像處理過程, 照片的呈現更清晰,部分由黑白轉為彩色,版面極富美感,內容也豐富多元,很受好評。十多年來,有許多學校師生前來參觀 ,成為最好的鄉土教材,深具社會教育功能。 文化走廊在景福街入口處,規劃者以世代傳承的構想來製作,將歷史照片分列兩側,以「開啟時光寶盒」為文化走廊名稱 , 用許多珍貴照片串起十個主題。分別是: 一、景美地名的由來 二、歷史人文地圖 三、載來繁榮-景美火車站 四、處處可玩樂的童年 五、憶往生活點滴 六、清水祖師廟的演繹風華…
廢棄屋舍再利用-景美里辦公處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景美里辦公處) 景美里本無固定的辦公處所,直至現任里長(第11、12屆)林賢錡先生為提供里民有個交流空間,於民國100年覓得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廢棄軍眷宿舍,位於育英街57巷7~13號(4戶),經里長帶領里民整理,從荒廢的屋舍整建規劃為「景美里辦公處」和「景美里里民活動中心」。此處佔地約200坪,原始建物建於國民政府來台之初所建,距今應有60年以上,可視為歷史建築。   (上圖:景美里里民活動中心)   一踏入景美里辦公處大門,就讓人覺得清爽。因為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看不到落葉。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棵高大的麵包樹,視其樹齡和樹幹胸圍,應符合老樹條件﹔中庭另有枇杷樹和梅樹各一棵。   四棟建築中,除一棟2樓外,其餘均為平房,建築頗有特色:有八卦型的窗戶、龍柱、透氣窗、黑色覆瓦……等。空間規劃為:里辦公室、接待室、調解室,以及小型圖書館、桌球室、品茗室、電腦教室和才藝教室。里辦公室開辦的多項課程,如:書法班、國畫班、拼布班、烘焙班、瑜珈班、皮帶編織班…..等,里民均可舒適的在才藝教室中上課。另外,在庭院裡頭,闢有小型花圃,內牆上有廢棄的喇叭(擴聲器)製成的花瓶,極有創意。外牆則繪製「景美里行政區域里界圖」,和有關里民資訊看板,處處可見里長之巧思。   (上圖:景美里行政區域里界圖) 值得一提的是,里辦公室和活動中心有里民志工排班,輪流執勤,由此可見里民之熱心參與。…
開道碑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位於景美橋邊的開道碑)   開道碑現址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8年(明治四十二年)所立,碑文由清末台灣最後一位舉人高選鋒所撰寫,記載瑠公圳改道後,舊圳道填平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此石碑原立於瑠公橋橋頭的溪畔,後因加築堤防時,台北市文獻會唯恐遺失,將石碑移往二二八公園保存,1996年在台北市文獻會提供資訊下,景美人至二二八公園將之尋回,隔年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地區的開發歷史。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碑文內容如下: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第 5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