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文山十五分庄(興福庄)地景環境變遷研究                                                            一、      前言                                          自十五份遺址(註一)器物出土後,十五分庄(興福庄)的地方歷史可溯及距今約2500年以前。以器物出土地點的地理位置而言,為一背山面河的景觀,往北跨過鄰近的蟾蜍山即可到達公館,當台北盆地曾經是湖泊時(註二),到山頂往北走即是湖邊,即可進行捕魚活動,以獲取食物。在遺址的南方十公尺處就有萬盛溪,可取水供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就生活機能而言,符合人類居住的要件。在漢人未到此地開墾前,十五分庄是一片原始林地(公館一帶當時地名稱為林口庄,乃因地處森林的入口而名),凱達格蘭族秀朗社散居其間。清乾隆初年(約1740年後),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移民合墾闢林地為耕地,建立聚落,開啟十五分庄地景環境變遷的新頁。 二、十五分庄(興福庄)地名的由來     目前在十五分庄所看見最早的土地開墾契約,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胡辛甲和錢亦之、羅克勤所訂的<立杜賣找斷根田契人>,「胡辛甲。今有自置水田壹號,土名興福庄,原計正租壹甲參分參厘參毫貳絲正,每年早冬二季,實納官租柒石玖斗玖升玖合貳勺,親送完纳。…」契約知見人為林布生(註三)。由此契約內容中可得知,興福庄已於1761年以前即有村落形成。而其知見人林布生之名在另一份契約書中出現,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立給山佃批>中之內容記載,「秀霧等庄番業戶君孝。今有承租該管山埔一所,土名十五分山頂。東至林布生山,…」(註四),此契約中出現十五分的名稱。由此兩份契約書中所提及之興福庄及十五分應有其地緣相關性存在。 根據《台北縣志》有關十五分庄的開墾事蹟敘述如下: 「乾隆中葉,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金田鄉人王賢宗、顏衷,山頭鄉人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五股所闢得名。」(註五) 據上所述,此地為合股開墾,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五個不同的鄉,有十個不同姓氏共十二人,分成十五股共同開墾,故興福庄亦慣稱為十五分庄。    至於興福庄地名的由來,乃因乾隆初年至此開墾的移民,皆來自福建省,取名為「興福庄」,地名寓意「福建人在此興盛」(註六)。另根據《台北縣志》記載,乃因「地為蘇興存者所闢,故曰興福。」(註七) 三、十五分庄的區域範圍 由日治時期明治37年(1904)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所調製的「台灣堡圖」中標示,興福庄以橋頭附近劃分與萬盛庄之行政庄界,據此,十五分庄的範圍,西起於橋頭(今興隆路一段底與景興路交口),東至興隆山、馬明潭山(今興隆路三段底、再興中小學前),北以蟾蜍山(亦稱內埔山)、興福山、芳蘭山、中埔山(亦稱十五分後山)為界,南臨溪仔口山(今景美山),為一三面環山的谷地,並有萬盛溪流貫其間。另根據湯熙勇對景美地區各里名稱演變的研究(註八),目前文山區以”興”字開頭的十個里,是由清領時期的興福庄一路演變而來,亦呼應此一說法。…
              桌款待民國甲午年農曆正月24日(民國103年2月23日)木柵集應廟舉辦保儀尊王(尪公)貓空巡境活動,活動緣由是在農業社會時期在農作物易得蟲害影響收成的情況之下,地方會迎請被玉帝敕封「驅蟲害神」的「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目前木柵集應廟也維持此一傳統,每年在農曆正月23日上午至貓空巡境,下午在木柵區域遶境。今年民國103年正值建廟120周年,由於參加遶境的隊伍太多,時間太緊迫,因次將巡境貓空的活動延後一天舉行。       就在早上八點,參加巡境的人員陸續報到,八點半樟山寺夜宿在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二祖、木柵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老祖及申國夫人尪娘從神龕上請出上轎,九點整在北管熱鬧樂聲中巡境隊伍拜廟後正式出發。這次巡境的隊伍依序有前導車、花車、保儀尊王令旗、頭燈頭旗車、風帆車、女子花式樂隊、樟山寺保儀尊王神轎、女子獻花隊、申國夫人神轎、貓空復興團北管團、「八爺(二爺)、七爺(大爺)、雷萬春、南齍雲神將團」、及最後保儀尊王神轎。       巡境以步行及車行交替進行,路線幾乎涵蓋貓空所有產業道路,沿途貓空居民擺設香案、鳴炮接駕,仍可感受信徒虔誠的信仰。由木柵集應廟步行出發,右轉保儀路26巷、右轉保儀路、左轉指南路一段、過道南橋左轉新光路一段、右轉秀明路二段,在秀明路協天宮拜廟之後,隊伍上車,車隊由秀明路左轉萬壽路到指南宮登山口,在此居民商家擺設香案、歡喜接駕,車隊再折回沿萬壽路左轉政大一街,左轉指南路三段進入貓空。沿著指南路三段上山經草湳橋後,在指南路三段40號公車站牌前下車,前方有一半圓形木棧平台,視野非常良好,巡境隊伍在此下車整隊。此時附近信眾在現場已準備好油飯、肉羹及飲料,以款待巡境隊伍的辛勞。用過點心之後,巡境隊伍以步行方式前行,經天恩宮、貓空纜車站、指南路三段38巷及34巷至樟山寺,沿途商家、茶農、信眾擺設香案祭拜,登山遊客也欣喜拍照這難得的山區巡境陣頭,特別是神將團的八爺范將軍(范無救)最受歡迎,也很熱情地與民眾拍照,雖然帶來交通的短暫阻塞,但畢竟也是一年一次的民俗慶典活動,上山的遊客就請擔待一下了。      …
        在興福庄(十五分庄)曾經存在的一塊石碑,是在1926年(日治時期昭和元年)所豎立的"興福浚溝修路記",地點在舊地名橋頭(今興隆路二段頭)的橋邊,已於光復後毀於颱風,今已不復存。根據台北文獻直字第七十二期第91頁記載,碑文內容如下:    『 興福浚溝修路記     興福在文山郡景美之東北方  百餘年前  先開於萬盛  岡巒環三面  中有良田數百頃  溝澮通流灌溉  先民躬稼 …
  景美戲院   1950年代中期,景美鎮上第一家戲院開業,位於景美集應廟後方景後街附近,是一棟增建閣樓的兩層樓建築。售票口寬敞的迴廊,樸拙的水泥牆面,以及獨特的第二層閣樓座位,為典型鄉村戲院的代表。最初搬演傳統歌仔戲及布袋戲,觀眾坐在長板凳上看戲,還可隱約聽到萬新鐵路上(今羅斯福路六段上)傳來隆隆的火車聲;在耆老記憶中,"麥寮拱樂社"在景美戲院演出時,曾轟動一時,劇團苦旦"愛哭妹",更是觀眾的催淚彈,觀眾常被感染隨之落淚;後期歌仔戲會參雜流行歌曲以及一些歌舞劇團登台表演。1960年代景美戲院開始放映電影,主要上演適合鄉村情趣的劇情或閩南語片為主,偶而放映"台北城內"賣座的二輪片作品。1963年五月,放映香港邵氏影業出品由李翰祥導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造成轟動,據說買票隊伍還曾排至景文街口。1973年僑興戲院(原名仙都戲院),1981年佳佳、來來戲院開幕,景美戲院淪為放映三級片的電影院,後因器材老舊、環境陰暗,於1990年初結束營業。目前只能在景後街景豐樓餐廳旁看見景美戲院的拆屋後破舊殘跡來回憶過往。僑興戲院也於2011年結束營業,原地與周邊土地進行都更重建。    
四、迎香隊伍回景美遶境     大約十點遶境隊伍搭車抵達景美,在台師大公館校區下車整隊後,步行遶境回景美集應廟。 遶境隊伍依序是前導景美集應廟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前導轎車、北投集應廟的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香爐車、竹子湖保儀尊王神轎車、淡水玄樂社北管團、北投集應廟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驕。 在景美步行遶境路線是由台師大前羅斯福路五段往南方向行進,後轉入景文街,在文山劇場對面的迎香慶點牌仿進入景美街,經過擁擠熱鬧的景美市場回到景美集應廟。 上圖:陣頭神轎在台師大公館校區下車集合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壬辰年景美集應廟迎香慶典(一)   一、迎香慶典活動背景     去年(辛卯年、民國100年)農曆正月20日(國曆二月22日),由北投集應廟至景美迎回保儀尊王老祖及林氏夫人老媽神尊回北投恭奉一年,並熱鬧舉行北投及淡水地區的遶境活動(詳見本部落格景美集應廟分類中辛卯年北投集應廟迎香慶典的報導)。今年(壬辰年、民國101年)依往例由景美集應廟至北投迎老祖及老媽回鑾,依輪值順序今年由祭祀公業高同記主辦,時間已於去年歲末請示保儀尊王,訂在正月21日(國曆二月12日)。 二、迎香慶點準備出發     連續幾天陰雨濕冷的天氣終於放晴,今天非常難得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大清早,四頂神轎已移出在景美集應廟廟埕(兩頂是二祖二媽的坐轎、另兩頂是準備至北投迎回老祖老媽的坐轎),擇良辰也將保儀尊王分靈的二祖及林氏夫人分靈的二媽神尊由神龕請至神桌上。陣頭陸續到位,六點半將二祖二媽神尊經過香、過火,請至神轎上安置妥當。六點四十分在菁桐聚樂社女子北管團的引領下,步出廟埕,步行至集應廟後方停車場,開始往北投集應廟進行迎香的慶典活動。 這次景美集應廟的迎香隊伍,依序是前導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轎、迎香信徒遊覽車,由景美集應廟後方停車場搭車出發,直接前往北投集應廟。 上圖:將二祖二媽神尊由神龕請出 上圖:四頂神轎在廟埕等待 上圖:保儀尊王神尊過火 上圖:保儀尊王入轎 上圖:由北管團引領出廟 上圖:神轎步出廟埕…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一、難得一見的土地公廟單獨遶境 傳統上土地公廟因神格較低(相當於里長階級),鮮少單獨舉行遶境慶典。往年農曆十月十五日在景美會舉行區域廟宇的聯合遶境活動時,區域性的土地公廟就會積極參與。在民國100年的景美地區的聯合遶境中,在景美集應廟南側的進興宮土地公廟的陣頭排場就相當有看頭。 進興宮建廟於1938年(日治昭和13年)(可參閱本部落格的其它有關進興宮的文章介紹),於2007年廟宇重新。改建後在財力雄厚的信徒資支助下,就開始有積極的慶典儀式,從民國100年起,在福德正神土地公聖誕時(農曆二月初二)就開始單獨舉行遶境儀式,今年(壬辰年、民國101年)是第二年舉辦慶祝土地公生日的遶境祈福的慶典活動。二、遶境區域在景字里內 景美進興宮是景美地區景字開頭的里(包括景美里、景仁里、景行里、景慶里、景東里、景華里,早期是景美街的轄區)中唯一的角頭土地公廟,因此以守護地方平安繁榮為職志。其遶境的路線並沒有印出,但遶境區域就以景字里為範圍,當天遶境路線由總指揮在前導車上指示。 這次遶境路線由景美街的進興宮出發,右轉景文街、右轉景中街集結隊伍,之後沿著景行公園西側接景後街,在景新圖書館前左轉接景興路,陣頭神轎至代天宮媽祖廟參禮,之後再沿著景興路右轉興隆路,在興隆路二段22巷右轉行經會元洞清水祖師廟參禮,之後左轉經巷弄至景華街右轉,沿著景華街經景華公園到景華街3巷右轉,遇三福街左轉直行至羅斯福路六段142巷,再直走至河堤左轉直行,到萬慶街的萬慶巖清水祖師廟參禮,再穿越景福街168巷、175巷,在溪口街107巷右轉至溪口街,直行遇羅斯福路右轉,在聯山開發公司前祈福,再右轉景福街、左轉育英街,沿著育英街穿越羅斯福路左轉,沿著羅斯福路至景中街右轉接景文街,在景美橋前左轉入景美街至景興路左轉,再由景興路 左轉進入景新圖書館入口前之巷道,再右轉進入景美街回到進興宮。 三、遶境的陣頭及其贊助者…
  一、景美開墾史 在文山區公所的網站有關景美的文史敘述如下: 「景美原為平埔族秀朗社民所居,雍正七年(1729年)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由林口庄(今水源地、公館一帶)開墾拳山,,結果與秀朗社發生衝突,有數百人傷亡;又五年,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驅逐粵人,建立公館庄(今師大分部),自此一路向南開墾。乾隆初年(約1740年)溪仔口、三塊厝和十五分庄一帶均已開墾,後來並形成興福及萬盛兩庄。」    當時的移民,從今水源地、公館向南前進,或沿著新店溪右岸前行,來到公館街及溪仔口落腳,開闢了萬盛庄;後翻過蟾蜍山向東開墾,逐漸形成十五分庄(興福庄)。二、景美地名沿革 景美地名是由「梘尾」而來,其來源乃因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瑠(1705~1765)開鑿瑠公圳時,引新店清潭水源灌溉大台北農田,經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架設大木梘輸送灌溉用水,景美位於木梘的尾端,故稱地名為「梘尾」。當時歸淡水堡管轄,嘉慶十七年(1812年)正式設拳山堡管轄;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拳山堡更名為「文山秀氣」的文山堡。 日治時期,因「梘」字少見,日人將「梘尾」更改名稱為「景尾」(梘與景以閩南語發音相同),隸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管轄。光復初年,景尾為台北縣深坑鄉的轄區;至民國三十九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景尾自深坑鄉獨立設鎮、木柵設鄉,設鎮時因景尾的「尾」字不佳,好像是窮途末路、風景最差的意思,當時縣議員林佛國提議更改為「美」字,經大家同意後,定名為「景美」,行政區域為台北縣景美鎮。目前景美地區的在地人以閩南語發音,仍稱景美為「景馬」而非「景米」。 民國五十七年景美與木柵納入台北市,景美成為台北市的景美區;民國七十九年兩區再合併,景美行政區域隸屬於台北市文山區至今。三、興福庄(十五分庄)開墾史  到目前為止,在文山地區所看見最早的土地開墾契約,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胡辛甲和錢亦之、羅克勤所訂的<立杜賣找斷根田契>,從契約中可以得知,此時已有興福庄的村落。另根據《台北縣志》十五分庄的開墾事蹟敘述如下: 「乾隆中葉,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金田鄉人王賢宗、顏衷,山頭鄉人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五股所闢而得名。」 據上所述,此地為合股開墾,共有十二人來自福建安溪縣的幾個不同的鄉,分成十五股共同開墾,故興福庄亦稱為十五分庄。 另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秀朗社番業戶君孝仔<立給山佃批>中提及,「山埔一所,坐落土名十五份山頂,東至林布生山」,此時已出現十五份的地名。 至於《台北縣志》所載,十五分開墾者之一許標勝,與<台灣許氏宗譜>所提其先祖許標重及許標性兩堂兄弟渡台與其他安溪縣人分十五股合力開闢,其中「許標勝」與「許標性」以閩南語發音相同,故應為同一人。另一開墾者劉世棠之四子劉秉盛遷居至新店大坪林發展,開發七張,成為日後在地聲望顯揚的劉氏家族。四、萬盛庄的範圍    東起於橋頭(今興隆路一段底與景興路交口),西至景美溪及新店溪,北與蟾蜍山為界,南臨景美溪。大抵上涵蓋今日以"萬"字開頭及"景"自開頭的里為範圍。…
2013年8月28日,台北市政府新工處已將仙通橋的橋頭重新矗立在在仙岩路六巷口,原來橋樑的位置所。在現址以欄杆圍起來的綠地,就是以前萬盛溪流經的河道,橋樑是因興安宮附近的永豐煤礦運煤台車行經溪流所需而架設。橋樑被拆除後,被附近居民留下來,因棄置地即將興建大樓,於是經過一番努力過程,達到令人欣慰地成果。感謝文山社大校長鄭秀娟積極推動、前社區專員李東寬用心執行、市議員李慶鋒積極居間協調及台北市政府各局處基於保護地方文物的共同努力,讓仙通橋橋頭能重見天日。 以下是預告仙通橋橋碑重現的文章,提供讀者完整的了解來龍去脈。 仙通橋原來橫跨在仙岩路六巷往景華街方向的仙岩路上,是興安宮後方永豐煤礦運煤的台車經過萬盛溪的橋樑。萬盛溪在辛亥路四段及興隆路三段的源頭在福華加油站會合後,流經十五分庄及萬盛庄,在公館寶藏巖前方匯入新店溪。在興隆路二段由國防部法律事務司旁的 巷往仙岩路方向流,由仙岩路16巷頭流向6巷頭(目前以欄杆隔開),再往靜心學校後門繼續流出。仙通橋見證萬盛溪及運煤台車的歷史,是地方發展的重要遺跡。(相關文章請參閱本部落格"十五分庄溪流"分類中) 在都市發展下萬盛溪被加蓋或填平,而仙通橋也被拆除,在拆除時仙通橋橋墩被附近居民保留在景華街204號旁邊的空地上,後來空地鋪上水泥,橋墩就被水泥固定住。而橋墩附近的土地最近幾年建商積極整合都市更新,居民店家已確定在102年6月15日前必須搬遷,而仙通通橋橋墩若無視當處置,就會被當成廢棄物丟棄了。 文山社區大學在102年第一學期的公民周,舉辦「文山水岸」系列活動,於5月 日由版主帶領萬盛溪遺跡踏查活動,當天台北市議員李慶鋒全程參與 ; 活動行經仙通橋橋墩,李議員允諾可以努力予以適當安置 ; 於是由文山社區大學提出申請,建議將橋墩安置到仙岩路六巷頭原址溪流遺跡旁。 行動力強的經李慶鋒議員在市政府召開跨局處的協調會,並於6月15日下午舉行第一次勘查,雖然原本溪流遺跡已變更地目為市府產權的住宅用地,經協調還是將橋墩暫時安置在橋樑原址,並於6月29日上午進行第二次勘查,決議由工務局協助遷移,並由文化局來管理,將來也會在仙通橋橋墩旁設置解說牌,介紹仙通橋的歷史。 如果本案順利進行,仙通橋橋墩能在原址重現,對地方歷史文物保留將是重要成就。屆時文山社大將舉辦盛大揭幕儀式,並進行耆老講古及文史踏查活動,來紀念此一重要的社區營造成果。感謝文山社大校長鄭秀娟積極推動、社區專員李東寬用心執行、市議員李慶鋒積極居間協調及台北市政府各局處基於保護地方文物的共同努力,讓仙通橋橋墩能重見天日。 文山社區大學行文給台北市文化局,有關仙通橋文史解說牌的文案草稿如下:「仙通橋以鋼筋水泥築成,橋墩寬30公分。據地方文史工作者何文賢訪問前興安里老里長許茂仁得知,仙通橋應為仙岩路16巷內興安宮後方的永豐煤礦運煤台車行經的橋樑,台車由興安宮前方通往仙岩路六巷、景華街,再與興隆路二段的台車道相接,將煤礦送到羅斯福路上的萬新鐵路十五分火車站(1955年更名為萬隆火車站)。萬新鐵路是日治時期大正十年(1921年)完工通車,由萬華到新店,依此推算,仙通橋可能於90年前就已存在,該地區小地名也因橋梁而稱為橋仔頭。台車道隨著萬新鐵路於1965年停駛而拆除,在都市發展中萬盛溪被加蓋或填平後,橋墩就被附近居民移至景華街204號旁。仙通橋橋墩的發現,印證十五分庄台車與萬盛溪存在的歷史,是地方發展脈絡的重要遺跡。」 十五分庄的仙通橋歷史…
第 18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