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莊秀美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施增與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邱螢輝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范明華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曾慧敏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影像文山 留住記憶」序言篇 --由公民新聞社與文山推廣解說社共同合作
與岸汐140空間結合,將長達一年半的文化社造各項成果於岸汐140(景美街140號)作展出,並搭配活動吸引人潮,達到宣傳活化景美老街的目的。 漫畫人像速寫
設計參考 折頁成品
文山社大x世新觀光系的同學,在7/8規劃了親子組-景美畫傘趣的活動!結合文山區的景點特色的明信片,提供免費的雨傘及蠟筆,讓親子共同自由創作屬於自己的傘! 希望透過親子共創的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進而提升家庭對景美的認識。
1、 經由本校文山學師資協助文山區中小學教師研發地方學教案,將教育與實務面做較為廣泛的結合。 2、 透過教案工作坊結合學習與實踐行動,協助教師強化在地文化脈絡,並引此建立文山區社大及學校的學習共同體。
未來萬和公園將把舊有的景美溪打開,營造親水環境,本次活動文山社區大學與萬和里希望孩子們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一起當小小空間魔法師,透過黏土模型,發想未來的親水萬和公園。
青年學子以直接的行動倡導景美商圈垃圾不落地的訴求,呼籲商家、遊客民眾重視夜市環境,為社區注入能量。
第 30 頁,共 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