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地理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景美橋稱為景美舊橋,於1955年(民國44年)完工通車,於2009年(民國98年)拆除,一共使用54年,全長80公尺,橋面淨寬7.4公尺,橋身兩邊後來有加設人行步道,是一座傳統的鋼筋水泥橋,連接景美景文街與新店順安街。當時1908年(明治41年)完工瑠公橋橋面太窄,車輛只能單向行駛,而景美新店往來車輛逐漸增加,因此在瑠公橋未拆除前,就已興建景美舊橋解決交通問題。 此一時期的景美橋為一單純的交通橋樑,是為景美街附近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在現今新式景美橋(2010年完工)之前,一般居民都會以景美舊橋來稱呼此一橋樑,用以分辨1965年(民過54年)萬新鐵路鐵道橋拆出改建的北新橋,當時稱北新橋為新橋。
 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當時稱景尾溪)的橋樑則稱為瑠公橋,瑠公橋完工於1908年( 明治41年),於1963年(民國52年)拆除,一共使用55年,為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由新店快樂旅社旁通往景文街。 瑠公橋橋面供人車通行,橋下有箱涵輸送水源,為水圳系統整併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後所興建的的橋樑,用以提供穩定水源來灌溉台北地區的農田,為一交通與水利雙重用途的橋樑,為紀念郭錫瑠先生開鑿瑠公圳的豐功偉績取名「瑠公橋」,為景美街附近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瑠公橋。 有別於第一代橫跨景美溪的木梘(水橋),為單純做為輸水功能的水利設施,第二代的瑠公橋除了輸送水源外,橋面可供人車通行,對當時景美新店兩地交通至為重要。
 霧裡薛圳除了又稱內湖陂外,還被稱做周七股圳,而為何會被稱為周七股圳?據說與興建水圳過程中資金籌措有關。 相傳霧裡薛圳在1724年就由佃戶們商議並開始興建,但是在建築的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而停頓,之後經由向十五分庄挖仔內(今萬盛街一帶)的十位周姓人士,募集了七股資金,才得以繼續興建,水圳因此有周七股圳之名。 從1904年台灣堡圖上,在蟾蜍山(內埔山)南麓萬盛庄內有一「控仔內的 」聚落,實為「挖仔內」的 錯誤標示,因該地正位於瑠公圳沿著蟾蜍山南麓大轉彎的內側,在轉彎的內側故名「挖仔內」。此地正是集資興建霧裡薛圳的 周姓家族的聚落,也是周七股圳的源頭。 霧裡薛圳又稱內湖陂,這二個名稱均是因水圳取水源於景美溪而來,而其又被稱周七股圳,則是來自當時興建過程中的一段重大的產權移轉,水圳的名稱蘊含了典故,值得繼續流傳。
先民於清康乾年間到台北盆地開墾,曾開鑿兩大南邊溪流取水的水圳系統:一是霧裡薛圳從埤腹引景美溪水,經石門後北轉走景後街北行;另一是瑠公圳從新店鑿石硿自青潭溪引水,以木梘(水橋)經景美溪後走景尾街〈1908年後改走景文街〉北行,這兩條水圳主幹道都經過景美。昔日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 在今景後街一帶,因為於霧裡薛圳的後方,故稱圳後。景後街原為霧裡薛圳舊圳路,1907年日本政府將霧裡薛圳納入瑠公圳公共埤圳組合系統而廢圳,1908年圳路填平後成為道路。
仙跡岩及其步道座落於台北市文山區,大約位於興隆路、木柵路以及景興路所包圍的區域內,地形上屬於台北盆地東南緣丘陵的一部份,與四獸山一脈相連。 由於仙跡岩的山稜線係位於景美地區,其最高的山頭又稱景美山,又因為地處景美溪將要匯入新店溪之溪口附近,故又名溪子口山。其山頂標高144公尺,視野極佳,能見度良好的時候,可以遠眺觀音山及大屯山系。 仙跡岩(景美山)的地質,屬中世紀沈積地層,由1950~1800萬年前沈積的石底層與1800~1350萬年前沈積的南港層組成的厚層砂岩。南港層在此區有兩個砂岩段,在地形上常呈現懸崖峭壁,從台北盆地即可見到它的陡崖,是市民爬山的目標。這裡的地層走向為東北東,向東南傾斜約45度(即背向台北盆地傾斜),所以東南坡面大多為順向坡。 南港層中較老的砂岩段(位於較下部) 稱為暖暖砂岩段, 比較靠近北邊,也就是比較靠近景美地區, 仙跡岩及溪子口山即位於這個砂岩段上。它是由青灰色細粒、石灰質砂岩所組成, 由於很耐侵蝕,所以地形上常呈懸崖陡壁。在其中部及下部則夾有一些薄層的深灰色頁岩,富含海相化石。 南港層中較新的砂岩段稱為新寮砂岩段(位於較上部),新寮砂岩段較靠近南邊,也就是比較靠近世新大學及考試院,它的岩性及地形表現與暖暖砂岩段大致相同,常形成峭壁,但山勢已不如暖暖砂岩段的雄偉。 在暖暖砂岩段與新寮砂岩段之間,夾有一段砂岩與頁岩的互層,因為比較不耐侵蝕,所以在地形上較為凹下而不凸顯,在野外不易見到它的露頭。
仙跡岩的登山步道系統裡有一顆是大家很熟悉的景美山二等三角點,編號1043,它的海拔高度雖然只有144公尺,但是放眼四周視野開闊,別看它只是個100多公尺的小山,卻有測量可達8公里以上的二等三角點,這是日治時期為繪製台灣堡圖所設的三角點,是少數可輕易抵達的二等三角點,可見景美山的重要性。仙跡岩的二等三角點同時也是一等衛星控制點,等級和七星山一樣。台北市區只有四個一等衛星控制點,分別為七星山主峰〈 1120公尺〉、忠義山(小八里分山)〈 233公尺〉 、土庫岳〈389公尺〉、景美山(溪子口山)〈144公尺〉。 仙跡岩為賞景極佳之展望點,登頂鳥瞰,遠山近水景色盡收眼底,美不勝收。站在小山丘上可遠望林口台地和觀音山,也可眺望大屯山群和南邊的大桶山和新店溪,台北盆地盡呈現在腳下。
無論是《淡水廳志稿》或是《淡水廳志》都記載內湖陂又名霧裡薛圳,但時至今日已經很少人會用內湖陂來稱呼這條取水於景美溪的古圳道。 《淡水廳志稿》及《淡水廳志》均描述,內湖溪源出鹿簝窟山,西流南會升高坑,北會萬順簝坑,西北至內湖陂...。《淡水廳志稿》是在清道光年間所編纂,而《淡水廳志》則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當時稱內湖溪就是現今的景美溪,所稱內湖陂就是現在慣稱的霧裡薛圳,而日治時期所繪製的台灣堡圖(1904年),內湖溪名已不復見,改稱為景尾溪。 霧裡薛圳又名內湖陂,取水於景美溪,因為早期景美溪被稱為霧裡薛溪或內湖溪,因此水圳又稱內湖陂。
一、 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也可引出一些話題,這也算是我們10月18日戶外踏查課的意外收獲吧。 二、 戶外行程來到了一再因道路拓寬隄防修建而向內退縮的內湖水尾福德宮,在這廟的後方有一座標高52公尺的鯉魚山,因為太矮又沒基點而且附近也沒什麼有名的山頭,因此成了登山界的棄嬰,幾乎九成九的山友都沒爬過這座小山,老師在介紹完了福德宮後起意要登上這座山頭,在幾位同學的附和下於是就開始了今日的唯一爬山活動,這座山路徑算來還清楚,也有山水雲山友的路條與指示牌,因此走起來不會茫然不知所之,但一開始就遇到了一些不太好處理的較大落差的土階,再上去就走進了比較原始一些的土徑,大約六七分鐘就到了這座山的最高點了,只見到地上有一個由台北市水建會埋的小小的水泥柱編號隧三角007大家在此攝影留念後原路退回下到福德宮與大家會合再前往下一個踏查點。 三、 這麼一座小山加上一個小小的水泥柱却也隱藏了一些玄機,現在就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四、 第一個要探討的問題是台灣到底有幾座鯉魚山?結果在網路上找到的有六座,但獨缺我們造訪的這一座,分別說明如下:第一座最有名的首推花蓮縣壽豐鄉名列小百岳位在鯉魚潭旁的鯉魚山,高度為601公尺,山頂有一顆編號4302的三等三角點,這座山算來是花蓮很熱門的旅遊地點,山頂附近有氣象設施,算是很好親近的山頭。第二座是台北市內湖碧山巖旁的,高度為222公尺,立有一顆土地調查局的圖根點,這也是一座很容易到達的山頭,但大部份人都只是從他的旁邊走過去而不查,問起到底基點在那兒好像都十分茫然。後四座我都沒去過因此僅就標高及基點作簡單陳述,第三座座落在屏東縣新園鄉,標高29公尺,立有三等三角點925號,第四座位於高雄市內門區,標高130公尺,立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第五座位於台東縣台東市,標高75公尺,原有三等三角點1142號,但在整地時不見了。第六座位在澎湖縣望安鄉,標高21公尺,無基點。現在把網路上找到的基點照片貼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五、 第二個探討的問題是到底有幾座「隧三角點」?可惜的是這種所謂的三角點沒有人作過研究,登山者及測量人員也不把他看在眼裡,因此其用途為何尚待後續追踪,而目前在網路上也僅僅找到四顆,分別說明如下第一顆是新店灣潭山編號002,第二顆是木柵鯉魚山編號007,第三顆是土地公坡編號010,第四顆是大安芳蘭山編號013,謹將這幾顆水泥柱的照片貼在下面: 六、 第三個問題是什麼叫水建會?也是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簡單陳述如下: 劉銘傳在台北城內開鑿水井過濾消毒供公共飲用是為台北市公共給水之發軔。 1898年英人巴爾頓應聘來台勘察水源,但因經費問題並未施工,而巴爾頓亦在台染病去世。 1907年在新店溪旁引水興建水廠是為供應自來水之始。…
現稱的木柵公園,位於北市文山區興隆路4段50號。從這裡興隆路4段看木柵公園的門面,像下圖相片所顯示的氣勢,可以查覺到它是一座山區公園。它氣勢雄偉的壁,並不是一片牆,而是一片坡坎;1974民國63年拓築興隆路4段時,切削成的坡坎。(來源:中 木柵公園及附近因地勢高不易灌溉,形成一片草木叢生不適耕作的荒原高地,只能放牛放羊,所以,以前被叫為「牛埔」。又因「木柵集應廟」的大門對聯,有「牛山」一詞,也有些人稱「牛埔」為「牛山」。而有木柵公園在牛山的說法,也有木柵公園在牛埔的說法。 「木柵集應廟」的大門對聯: 『分鯤島鎮鯉湖集安百姓。面牛山背猴嶺應接群峰』簡短地把廟的地理位置展現了出來。。「鯉」指的是國家考場後方的鯉魚山, 「湖」指的是木柵的舊地名「內湖庒」;「牛山」是木柵公園明道國小附近一帶,「猴嶺」則是猴山岳 猴山坑。 使用「牛山」或「牛埔」,何者較為恰當?在木柵集應廟應作解說時,使用「牛山」這名稱是方便的;但實際上,「牛埔」才是正名。 依文山區志內容,並沒有「牛山」這名稱,卻有「牛埔」這名稱,並有明確的描述,描述如下: 『牛埔(崙仔尾):馬明潭南側的山崙,昔日因地勢較高,灌溉不易,未開發成農田,雜草叢生成為牧牛之地,故名牛埔。後形成公墓地,但隨都市發展,墓地遷移改建安康社區。此山崙總名崙仔尾,昔日區分為頂、中、下3個崙尾地段。自明道國小運動場,向南至忠順廟為頂崙尾,向西至興隆路為中崙尾,再向西至光明路為下崙尾。約於乾隆10年(1745),泉州人張光經等至下崙尾開墾。日治時編地籍地目,改頂崙尾地段改為中崙尾,原中崙尾及下崙尾地段合併為下崙尾。下崙路以北,木柵路2段2巷以東之地,編入馬明潭地目。』 (註:民國57 年木柵、北投鄉併入臺北市,因與北投區的光明路同名,木柵光明路更名光輝路;木柵光明戲院沉默地落坐在光輝路上,無聲地訴說這段往事。) 一般對聯文字的創作,會考慮對聯的對稱性、壓韻與格式,其用字會因修辭而有改變。木柵集應廟對聯「面牛山背猴嶺應接群峰」,「猴嶺」應該指的是「猴山岳」這片山嶺,同樣「牛山」應該指的是「牛埔」這片山崙。對聯雖有「猴嶺」名詞出現,但在一般正式討論裡面,我們會使用正式名稱「猴山岳」,而不使用「猴嶺」。因此,本文裡我們會使用木柵公園位於「牛埔」,而不使用木柵公園位於「牛山」的敘述方式。 使用最新的臺北市政府-整合搜尋引擎wisearch.taipei.gov.tw,搜尋「牛山」,無法找到符合「牛山」的任何資料;相反的,搜尋「牛埔」,可以找到符合「牛埔」的二筆資料,一筆關於移民與拓墾於文山區公所 >> 卷二、住民篇,一筆關於地名…
一、前言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入海不復還(返)... 同樣的小坑溪的流水也來自天際(下雨的匯集),也同樣的注入溪中(景美溪),再注入淡水河,最後流進大海。大小不一,但它們的源頭是一致的,行徑和行為也相同,最後的歸途也是大海。也許,我們可以如此大膽的假設,〝黃河〞是放大版的〝小坑溪〞,而〝小坑溪〞是縮小自我的〝黃河〞吧! 炎熱的初夏上午,陽光十分熱情的披灑在木柵上空,午前近10時, 「忽-忽-忽溜-忽溜」的叫聲,好像在提醒地上的凡夫俗子一般,高空飛翔盤旋的〝大冠鷲〞準點的上工。一樣的天空,一樣的飛鳥高鳴的五月天,一樣火熱的太陽的初夏之際,卻有不一樣的標的。上週(5/19四)我們去指南宮踏查,看它的起落人生。今天要去它的山腳下一訪小坑溪和沉靜喚醒內心深處原已死寂的心靈的生態工法,以及文學洋溢的溪邊步道。行前,先在校門旁的原木平台〝行前講解〞一番。 風和日麗,微微的薰風由樹梢陣陣吹拂,令人心神舒暢。今日的踏查從完美中出發了。春季班的文山學第5堂戶外課,GO! 二、淡水河的小股東-小坑溪 淡水河的流水亙古以來,便也在北臺灣的大地兀自流呀流著,這條臺灣唯一可資航運利用的大河,十分奇特。明末清初之際,來自閩粵的漢人,便依附淡水河成長壯大。河口的八里,便印記著成長的軌跡,十三行文化遺跡。而翻開史頁,歷歷在目的開發史和人文、古蹟,順著河口上溯內陸,細數如下: ˙八里→淡水→蘆洲→三重→新莊→艋舺(萬華)→板橋→三峽→更深的北部山區 ˙景美→木柵→深坑→石碇→另一旁支流匯集 每個成熟壯大的城市都有一條偉大的河流來培養滋潤,例如 ˙泰晤士河→倫敦 ˙塞納河→巴黎 ˙黃河→鄭州、開封 ˙淡水河→臺北…
劉芊薰、甘家忠 一、前言 流水雕琢如聚寶盆的石面桶或稱金面桶之壺穴,是頗令人著迷的小地形景觀。臺灣河川、海岸岩石的組成特性,通常在河谷的河床上或是岩石海岸邊,常呈現出的是許多圓形的坑洞,大大小小的順著地層排列。壺穴英文學名為PotHoles,一種圓柱形狀的窪穴,穴深從數公分到數公尺不等,穴口直徑大者可達數公尺,因為它形似臉盆,所以也俗稱「石面(臉)桶」。壺穴之珍貴,在於它必須經過數百年、甚或千萬年的長時間才可形成,它更需要多種條件如氣候、水流、岩石、...等等,交互作用,而非單一因素造成。 壺穴可分為河成壺穴與海成壺穴,河成者是指受到河床岩層,受河水的侵蝕作用所形成的壺穴,以基隆河中上游以及木柵景美溪流域一帶較有名;海成者是受海水波浪作用造成,出現在岩石海岸地區如野柳、基隆和平島、花蓮石梯坪、臺東三仙台與石雨傘等地。兩者形成時期,均為水流挾帶砂礫對堅硬岩石鑽蝕的結果,呈現出大自然神奇的力量,雕鑿成千變萬化、多采多姿的壺穴自然景觀。 二、形成壺穴的岩石特性 在不同的岩石構造特性下,都會影響壺穴生成與否。例如在泥岩或頁岩等較軟弱的岩石,便不會出現壺穴的小地形,在較堅硬的砂岩,才可能成現壺穴。其他如岩石的節理、層理與破碎程度以及岩石中是否有易被侵蝕的泥團等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以基隆河上游河床上的壺穴來看,大都是地質上的大寮層中的塊狀砂岩,其質地稍微堅硬、均質及塊狀膠結良好的岩石(如鈣質砂岩)河床,比起膠結不良(如泥質砂岩)或岩性較弱的岩石(如泥岩、頁岩)較有機會形成壺穴。另外一些極堅硬、抗風化、不易侵蝕的岩石(如花崗岩或玄武岩等),也就因此不容易遭流水挖鑿形成壺穴。另外一些不連續面岩層發育成的岩石,如層理、節理或斷層發達的河床,它由於岩石質地容易風化與破碎,即使產生壺穴也不易保存,因此在砂頁岩互層的地層、板岩或片岩地區,就難有壺穴情況出現。 三、壺穴的成因 美國地形學者蓋伯表示:急流河川挾帶砂石在岩石河床上磨蝕而成的圓形凹穴稱為壼穴 (Potholes),我們在壼穴底部常可以發現一個或數個圓形磨石。由於河流的渦狀移動,促使磨石不斷磨蝕河床的力量,使漸漸露出岩層的層理、節理、結核團塊等慢慢不斷地脫離、再加上軟硬岩性的差異、不均勻的溶蝕現象以及生物作用等因素,造成不平整的凹陷,久而久之,小坑洞不斷地擴大鑽蝕而形成大型坑洞,直徑可由數十公分至數公尺。而堅硬岩層因抗蝕力強,亦使其中的坑洞易於留存。 國際上對河床壼穴甚早研究者該推法國地理學者馬東尼(Emm.de Martonne),他曾任國際地理學會會長逾十年,他認為河床壼穴的成因:壼穴法文 marmites(鍋子之意)為河岸壁上的凹穴,英文pot-holes 為河床凹穴,二者稍有不同,今日稱壼穴均採用 potholes…
壹、前言 要了解一個地方,應該從它的「地名」開始,因為「地名」通常可顯示當地的自然環境,如地形、地物、地貌等景觀的特徵,也可能反映一個住民的文化與人文發展軌跡。臺灣自然環境複雜、族群多元,又是一個移民社會,因此地名除原住民原有者,更經歷西洋荷西、明鄭、清朝、日本及民國治理時期的多次改變,越深入研究越了解每一個地名都有一個,甚至許多有趣的或血淚故事,也訴說先民從閩粵來臺胼手胝足,由登陸、轉進、開發以至於落戶安居的許多歌可泣的傳奇和拓荒血淚史。臺灣不少這種從平埔族語→閩南語→日語→國語的地名,少數的地名甚至還源自於荷西時代,如三貂角,來自西班牙語的Santiago。臺灣地名的源由與變遷自有其原則與邏輯,有時一樣的地名,卻因為不同的族群變成不同的名字,從它的沿革也看得出臺灣歷史的變遷。 日人之治臺初期,臺灣的地名大概沿用原有聚落名,西元1920 年〈大正9年〉進行地方行政改制並改名,才將鄉鎮級地名簡化、雅化或改正成二字,如田中央簡化為田中,二八水簡化為二水、新創「臺中」地名,並將「打狗」改「高雄」、「艋舺」改「萬華」,都依原閩南音改以吉祥之日語近似音的漢字,例如茄苳腳改為花壇。又像錫口改名為松山,卻不是因為諧音而改,至於純日式地名陸續出現在花蓮,臺東和彰化為主的日本農人移民村、市街則移日式「町名」。光復以後改的一些地名,則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 台語「湳 lamʟ 」是指爛泥淤積很深的低窪地,或形容泥濘、泥坑、泥塘、泥淖等地形,在閩南地區早就有湳仔地名。臺灣各地有很多這種地貌,先民到臺開墾時以「湳仔」為地名,是隨著閩南移民,從閩南移殖過來的。文山區也有一名為草湳的地方,在木柵貓空大坑溪上源,二格山系圍繞形成的山丘及谷地,早期先民開發此處初時,涉溪進入此峽谷,溪澗內草長及腰、溪石嶙峋、淤泥及膝,落足滑溜陷淖難行,即呼說-「亂!亂!〈濫!濫!〉」〈草長及亂之意〉,故名草湳。 因此,「湳」字的地名在臺灣各地並不少見,謹就查出者簡列如下表: 貳、臺灣各地「湳」地名簡表 現今名稱 古名 名稱來源、演變及其他說明 臺北市文山區貓空草湳 草湳 貓空大坑溪上游谷地,早期先民開發此處初時,涉溪進入此峽谷,溪澗內草長及腰、溪石嶙峋、淤泥及膝,落足滑溜陷淖難行,即呼說--「亂!亂!」〈草長及亂之意,也可能是台語發音濫或湳的別寫〉,故名草湳。…
第 2 頁,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