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辛亥路是景美對外聯絡的重要道路,於1972年闢建辛亥隧道與辛亥路四段五段,再於1978闢建懷恩隧道與辛亥路六段、七段,全線西起汀州路替代役中心前,東北行至新生南路、復行至復興南路口,改東南行辛亥隧道、興隆路、懷恩隧道、木柵路至木新路止,全長6840公尺,兩側紅磚人行道,各段路面寬度不一。分段點為:汀州路至新生南路為一段,新生南路至復興南路為二段,復興南路至辛亥隧道為三段,辛亥隧道至興隆路為四段,興隆路至懷恩隧道為五段,懷恩隧道至木柵路為六段,木柵路至木新路為七段,是台北市分成七段中最短的道路。懷恩隧道穿越景美山,於1977年10月動工,1978年10月完工,全長約490公尺,寬9.4公尺,懷恩隧道的辛亥路六段七段全線僅二線道,抵達景美女中,中間連結木柵路一段「世新管理學院」、「考試院」,及沿木新路至「景美女中」、「寶橋附近通用工業區」。1969年版地形圖中,木柵溝子口到萬芳社區,有景美山橫互,完全無路徑可通行,來往必繞道景美,再經興隆路前往。1980年版地形圖,懷恩隧道已開通,只需行車約5分鐘即可抵達兩端。工程施工單位為榮民工程處,由孫運璿前行政院長題字「懷恩」,以紀念「於1975年逝世的蔣介石總統」之意。
羅斯福路興建於1950年代,為戰略考量,由總統府到公館,興建40公尺大道,那是高玉樹市長的時代,40公尺道路即目前的左右合計八線道。1965年火車停駛,擴寬羅斯福路五段150巷以後及六段到景美、經北新橋到新店,但尚未拓寬為40公尺大道。1977年10月,因颱風帶來豪雨,羅斯福路五段公館附近蟾蜍山,因雨量猛烈衝擊,致山邊土石滑落,多間民房受損,居民傷亡。之後北市府政將土石排除,並將羅斯福路五段、六段拓寬至36公尺左右,計八線道,使羅斯福路一段至六段,全線皆呈八線道道路,是台北市中心通往北市南區重要交通樞紐,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帶動商旅往返,促進台北南區工商發達。在1969與1980地形圖比較中,1969年的公館附近,基隆路及通往永和的高架橋尚未開闢;1980年地形圖中,蟾蜍山的羅斯福路五段已拓寬完成,基隆路及往永和的高架橋也興建完成,這是台北南區道路工程重要里程碑。
興隆路一段到木柵路於1964年開通,而興隆路到四段接木新路一直到1974年才串聯完成,前後等待了10年的時間。興隆路一段連結日本時期由羅斯福路五段六段分段點的景隆街往海巡署的台車道,延伸至再興中小學附近馬明潭的木柵路止:於1974年再拓築興隆路四段,可以連結木柵路三段到木新路,這是貫穿景美到木柵的重要關卡,必須剷平過木柵路後下崙尾的山丘,對當地的景觀影響較大。 興隆路北起羅斯福路五段,南至木新路,全長4611公尺,寬11公尺至15公尺,柏油路面,四車道,兩旁紅磚人行道。羅斯福路五段到聖安宮前為一段,由此至辛亥路口為二段,辛亥路以東到再興中小學校門門口左側為三段,之後往南至木新路止為四段。其一二段及三四段的分段點並非在大馬路上,而是以過去地理紋理及庄區分界為其分段點,如興隆路一段二段分段點並非在景興路口,而是往東的聖安宮前,因為這裡是以前萬盛溪溪流流經,當時是萬盛庄與興福庄的分界點,舊地名為橋頭;而興隆路三段四段的分段點並不是在木柵路上,而是往北的再興中學校門口左側,因為這裡是以前山丘橫互並無道路,是景美區與木柵區的分界點。道路分段考量過去的行政劃分及地理紋理,為往後研究地方文史留下伏筆,細膩的思維令另佩服! 在1969地形圖興隆路僅到木柵路三段,1980年地形圖已穿越木柵路三段、安康社區抵木新路。此時,木柵地區進出台北市區,終於不用沿著木柵路繞道景美,可以由興隆路、辛亥路經辛亥隧道到大安區,由興隆路一段接羅斯福路到公館、古亭,交通頓時方便許多。
景美區內重要南北向聯絡道路開通,是1974年開闢興隆路一段與景文街間的「景興路前段」,當時反「L型」的新路稱為景興路,連接景文街與羅斯福路六段。 興隆路一段、二段的十五分庄附近與老街景美集應廟附近商圈,早期往來只能行走狹小的三福街舊道斜行通往景美,或走景隆街、羅斯福路六段到景美。景興路打通可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4年,先闢建景興路由興隆路一、二段附到景文街、羅斯福六段(在今捷運景美站2號出口交會),全長1公里的舊景興路,寬19公尺四線道,紅磚人行道,柏油路面,呈反「L型」,當時稱為景興路,景美國中前尚未名為的景中街。 由1969地形圖與1980地形圖做比對,1969年尚未建景興路,在景美國中前尚無道路,景美國中後方的光華新村與景華公園前亦無道路,在1980年地形圖,通往景文街的景興路前段(舊景興路)已闢建完成。第二階段景興路直向連通到木柵路一段,於1982年才沿著景美山西側開闢,此時原來通往景文街橫向的景興路才更名為景中街(因道路在景美國正門中前面)。 
景美對外聯絡第二條重要道路為1972年闢建辛亥隧道與辛亥路四段五段,使景美、萬芳、木柵地區進出台北市內,增加另一條便捷道路。 辛亥路起自汀州路替代役中心往西行、再往南,經第二殯儀館後,穿越中埔山興建辛亥隧道,連結辛亥路四段與興隆路二、三段交會,再經懷恩隧道接辛亥路六、七段,使萬芳、木柵地區在1972年後,可以直接經由辛亥隧道扺台北市大安區。 辛亥隧道1971年2月動工,1972年1月完工,全長487.5公尺,寬9公尺,高6公尺。中間連結「萬芳社區附近萬美街」、「萬芳興隆商圈」、「中國科大」,為景美木柵第二條對外重要連絡道路,可以不必繞道羅斯福路公館的交通瓶頸點。 由1969年地形圖上看,中埔山隧道及辛亥路四段尚未興建,1980年地形圖隧道與辛亥路四段已闢建完成,隧道承包單位是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由嚴家淦前副總統命名為辛亥隧道,以宣揚辛亥革命精神,隧道口的小學也因此隧道而命名辛亥國小。
景美對外與臺北市市區聯絡交通重大改變,是在1965年萬新鐵路停駛,並擴寬為羅斯福路五、六段為八線道,更便於連絡往北的公館、台北市市區與往南新店地區。日本時代,景美對外交通以萬新鐵路的鐵道交通為主,可進出台北艋舺與新店之間。隨著公路交通興起,汽車迅速、簡便、有效率,於是在1965年政府決定停駛火車,將鐵道路基拓寬為在鐵道沿線公路的寬度。原和平東路以南的羅斯福路興建於1950年代,為戰略考量,由總統府到公館,興建40公尺大道,那是在高玉樹市長的時代。1965年火車停駛,於是連結由公館到景美,將原先火車道旁公路與鐵道,改建成四線道公路,並於羅斯福路六段連結新店的鐵道橋,改建為北新橋,以連結新店的北新路。原先公館到艋舺火車道,則改建為今汀州路一段到三段。於是,由台北到新店的台9線,不經景文街,而是直走北新橋。由1958年版的地形圖,公館圓環以北的羅斯福路已是八線道,西側有萬新鐵;1969年版,萬新鐵路已拆除,公館圓環以南路羅斯福路有加寬。
景美對外聯絡道路,首推於1964年興隆路一段開通,而興隆路一段到四段木新路的串聯,一直到1974年才完成,前後相差10年的時間。由現在羅斯福路五六段分界處的景隆街舊道延伸至興隆路二三段沿線,原為日本時代台車道,台車道旁也是日治時期的保甲路。隨著公路運輸興起與萬新鐵路即將停駛,政府將台車道改建為興隆路汽車道,並於1964年沿著山邊開闢現在的興隆路一段(由羅斯福路五段武功國小到興隆路二段),道路通達至再興中小學前方馬明潭的木柵路為止,完工時景隆街當時仍稱為興隆路,新闢的道路於1968年併入台北市後分成興隆路一段至三段,在1969年地形圖上,現在景隆街仍標示為興隆路的路名。1974年拓築興隆路三段銜接木新路,興隆路四段的分界點並不是在木柵路上,而是木柵路北側的再興中小學校門口左側,因為這裡是當時景美區與木柵區的分界線。當時興隆路三段經常淹水,於是在1975-1980年間花了五年的時間完成興隆路沿線的地下涵管排水工程,以解決遇雨成災的水患問題。施工期間道路千瘡百孔,風來飛沙走石、雨來泥濘難行,居民苦不堪言,完工時居民燃放鞭炮大肆慶賀。興隆路一段採柏油路面,路寬四線道,兩旁有紅磚人行道,為景美對內首要聯絡道路。目前有公車羅斯福路幹線(原236)行駛,全線由深坑東南科大直通台北火車站,是台北市區、公館、景美、木柵、深坑間重要連絡道路。
「看見萬和里」故事地圖 https://arcg.is/1bm14T 網站建置:陳威凱/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萬盛街  (文山學學員林玉斌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上一篇文章《小木梘-當瑠公圳遇到萬盛溪》,介紹隱藏在城市中的萬盛溪,讓人想起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所說:「這座城市不會訴說它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杆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城市裡的小地方都訴說著過去,就像萬盛溪留下的橋墩、木梘說著過去到現在的地理環境變遷。除了萬盛溪之外,本篇也要以文字搭配圖片的方式,介紹應萬盛溪而得名的萬盛街,看身在城市裡的萬盛街,又刻記著什麼過去。 --------------------------- 萬盛街以萬盛溪來命名,相對於萬盛溪,萬盛街算是短的。目前的萬盛街只有一部分是在舊時萬盛溪旁邊,萬盛街的分佈如下圖,主要街道以咖啡色粗線條表示,巷道以咖啡色細線條表示。 當萬盛溪在萬盛公園,遇到瑠公圳的小木梘後,繼續流動的路徑成為在花木批發市場後方羅斯福路五段97巷口的大水溝。瑠公圳經小木梘後,位置是萬盛街102號100號門前的萬盛街馬路,由102號朝100號方向,繞蟾蜍山朝萬盛街口或公館流去,經挖仔內還可見一棵百年老樹,及舊土地公廟。 (下圖:瑠公圳經過,萬盛街挖仔內附近老樹及被違建擋住的老土地公廟。) (下圖:瑠公圳經過,萬盛街102號及很古老狀奇怪的圍牆。) 萬盛街主要道路,有一特殊三角形環狀道路,是由萬盛街古道、一段瑠公圳,及一段萬盛溪旁的道路形成。地圖紅色部分是萬盛街古道,綠色部分是瑠公圳加蓋鋪成,黃色部分是萬盛溪旁的新道路。 (下圖:右邊較小條是萬盛街古道,左邊較大條是萬盛溪旁萬盛街新道。) (下圖:萬盛街古道上的老房子,以旁邊的沙岩當牆壁。) (下圖:萬盛街古道直接貼著蟾蜍山,蟾蜍山設有軍事重地。)  …
十五分庄舊地名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未有道路名稱前,庄內的聚落名稱皆以地理位置、地形、景物或居住者姓氏來稱呼。以地理位置稱呼之地名如十五分口、十五分、十五分內、湖仔內等,以地形稱呼者如耙形、獅形、虎形、猴形、蜈蚣牙、貢生坳等,以景物稱呼者如橋頭、土地公坡、七十二砌、中瓦厝、炭窯坑等,以居住者姓氏稱呼者如楊厝、翁厝、頂(上)厝許、下厝許等。 茲將在十五分庄內小聚落之舊地名來由及現今位置說明如下: 1.挖仔內: 在今萬盛街一帶,因位居塯公圳轉彎的內側,故名。老住戶大都是林口庄(公館、水源地一帶)移入開墾的周氏家族,日治時期地此設有「挖仔內保」。 2.耙形: 位於今興隆市場後方,因其山勢如耕田用的耙,故名。昔日為許氏家族所有,因此有許氏宗祠建於今興隆市場左後方的山腳下。 3.獅形: 位於今興隆公園靠王者鄉大廈的後方,與華園山莊之間,因其山勢如獅之形貌,故名。昔日此地為劉厝所在地。 4.虎形: 位於今興隆國小後方,因其山勢如虎之形貌,故名。昔日當地居民以蘇、高兩姓為多。 5.猴形:…
第 3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