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在社區大學的學習場域中,奠基在對於在地社會與文化的理解逐步發展地方學,將各地方特色串起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認識。這是「文山學」發展的理念。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明確地定義「文山學」必須包羅大文山區(亦即文山堡概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從過去學習,在現在行動,共同塑造美好的未來家園;這是我們建構文山學的積極意據此,我們透過「文山學資訊網」的設立,開展文山學資源的盤點,並且從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開始,培育文山學人才,來集結打造未來家園的力量。短期目標在累積與未來家園有關的主題知識資料,包含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災難頻繁、高齡化、稅賦與產業調整、都市空間發展智慧、民情與生活智慧等。
一、景美高氏宗祠建立歷史: 高姓為景美地區大姓家族,祖先源於山東、後散居渤海、遼東、廣陵、河南、渙陽,於唐代(9世紀)黃巢之亂,陸續遷移福建泉州安溪大平,叔姪拆籍分為上派五房(佛字輩:佛安、佛養、佛成、佛福、佛信),下派八房(積字輩:積傳、積良、積淵、積祥、積賢、積成、積雄、積和)。 康熙末年,生活困頓,高姓13房(除下派2、5、7房外)之10房,陸續於乾隆初年,遷移北台灣之淡水、北投、士林,漸次開拓三張犂、六張犁、景美、木柵、深坑、石碇、新店、坪林等地,並於1860年建景美集廟祭祀守護神--保儀尊王。 二、家族祭祀: 各房大都有小家祠來祭祀個房租先,合族祭祀則在景美集應廟舉行,1908年(明治41年)高氏族人合資承購艋舺的學海書院(環河南路二段93號)作為高氏的大宗祠,從此合族祭祀改在大宗祠舉行祭典。 三、各派宗祠分佈: 上派長房--無宗祠 上派二房--無宗祠 上派三房--位溪口國小旁景福街227巷(即高佛成宗祠) 上派四房--木柵樟樹腳(興隆路四段) 上派五房--無宗祠 下派長房--新店百忍街 下派三房--萬慶街18號頂樓(即高積淵宗祠) 下派四房--木柵溝子口(即高積祥宗祠) 下派六房—假北投集應廟祭祀…
名稱:高佛成宗祠 地址:景福街227巷 特色:開拓景美木柵地方的高姓宗族家廟 舊建築:1926年(昭和元年) 新大樓:1999年(民國88年) 一、高佛成宗祠建築特色 高佛成宗祠為景美上派三房之宗祠,重建於1925(大正14年)冬、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號稱景美最美麗的宗祠。 宗祠為台灣傳統三合院建築,正面五開間,左右護龍。正殿為祭祀中心,三開間,明間祀高家祖先,左右次間祀福德正神、大德禪師與祿位廳。正殿屋頂採硬山式,屋頂兩側揚起燕尾,屋脊上有剪黏、泥塑。步口為石造二根圓柱,全棟共有八根圓柱支撐,樑上有花草、人物雕刻。前簷吊筒底部雕有花萼,花瓣。簷柱上有透雕花鳥雀替,形式古雅美麗。屋身正立面為三關六扇門,中間板門上繪有門神。正殿內部四根圓形點金柱上方,為「三通五瓜」造型,將屋頂高高抬起。祠堂內外共有四對石柱,柱上有祠聯,由內而外: 1、玉棺飛灰報陽生木本水源憶大平 錦繡添紋傳日至共勉祖德慶宗功 2、顓頊高陽至高辛由渤海遷閩大平 吾族如長樂之龍萬戶春風陶禮樂 3、望族氣旺卜必興九天湛露啟春榮 堂上詩畫有繼人萬國同文開世澤 4、唐朝固始遷閩台萬年祖業紹箕裘…
名稱:高佛成宗祠 地址:景福街227巷 特色:開拓景美木柵地方的高姓宗族家廟 舊建築:1926年(昭和元年) 新大樓:1999年(民國88年) 一、高佛成宗祠建築特色 高佛成宗祠為景美上派三房之宗祠,重建於1925(大正14年)冬、1926年(昭和元年)完工,號稱景美最美麗的宗祠。 宗祠為台灣傳統三合院建築,正面五開間,左右護龍。正殿為祭祀中心,三開間,明間祀高家祖先,左右次間祀福德正神、大德禪師與祿位廳。正殿屋頂採硬山式,屋頂兩側揚起燕尾,屋脊上有剪黏、泥塑。步口為石造二根圓柱,全棟共有八根圓柱支撐,樑上有花草、人物雕刻。前簷吊筒底部雕有花萼,花瓣。簷柱上有透雕花鳥雀替,形式古雅美麗。屋身正立面為三關六扇門,中間板門上繪有門神。正殿內部四根圓形點金柱上方,為「三通五瓜」造型,將屋頂高高抬起。祠堂內外共有四對石柱,柱上有祠聯,由內而外: 1、玉棺飛灰報陽生木本水源憶大平 錦繡添紋傳日至共勉祖德慶宗功 2、顓頊高陽至高辛由渤海遷閩大平 吾族如長樂之龍萬戶春風陶禮樂 3、望族氣旺卜必興九天湛露啟春榮 堂上詩畫有繼人萬國同文開世澤 4、唐朝固始遷閩台萬年祖業紹箕裘…
名稱:景美高積淵宗祠 地址:萬慶街18號5樓 特色:開拓景美木柵地方的高姓宗族家廟 建築:昭和12年(1937年) 改建:1989年完工 一、高積淵宗祠建立歷史: 乾隆初年高氏開閩第23世昭穆積字輩相率渡台(論輩份為第23世下派八房之第三房),聚居文山堡萬盛、內湖(今木柵)、頭廷魁、深坑、新店等地。道光年間一切開墾就緒,培註、鍾三、派裕、派廣、派汝、派貞、標炎、標振、標迪等先輩11人,為崇祀開台主積淵公以謀宗族和睦,倡議並捐獻積立金,以公積金之孳息座為歷年祭祀之用,因執事者秉公無私,公積金數目日增,為保值於1901年起陸續購置祀田,並於1937年於溪仔口祀田建立高積淵宗祠。 二、宗祠內特色: 宗祠內奉祀高家歷代祖先,及介紹首創成立公積金之十一位先輩。龍邊則奉有與景美集應廟相同之大德禪師,以大德禪師是宋代楊家將之六郎,後在五台山出家,法號大德,與高家有姻親關係,在高家歷次遷移過程,皆有保佑族人,故高家有奉祀之傳統。 二、設有積立金(祀田),並營運得宜: 祭祀公業早年設有祀田積立金,並營運得宜,民國60年登記成立管理委員會,並設監察人之制度化管理;後土地被徵收、經費充裕、於是成立財團法人確保永續經營。參祭人數年年增加,目前約子孫600戶2000多人,子孫遍佈海外,每年農曆11月10日舉行冬祭,牲禮約600份,每份由積立金公款補助,每年並舉辦國內、外家族旅遊,連絡親族感情,凝聚向心力。 四、改建:因祭祀人數眾多,原祠堂不敷使用,於1987年年改建大樓,1989年完工,1-4樓出租,五樓為宗祠辦公室,宗祠則設置於頂樓。
一、日治時期的景美國小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30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以集應廟龍邊(左側)廂房為為教室,是日本人在文山地區首度設立的教育機構。次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 1898年9月30日依「臺灣公學校令」正式成立「景尾公學校」,派加藤忠太郎先生為首任校長,並購入景尾頂街高家房屋棟,作為教室和宿舍。1901年(明治34年)成立女子部,由於學生人數增加,再次借用集應廟廂房及民宅做為分教室。1904年(明治37年)於現址購置校地,闢建校舍,至新校舍落成後,學生陸續遷回,學校始具規模。1906年(明治39年)於木柵設立「景尾公學校內湖分校」(即木柵國小的前身)。1941年(昭和16年),日本發布國民學校令,將公小學校合併,改稱景尾國民學校。 二、光復後的景美國小 (一)隸屬於臺北縣時期 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因景美隸屬於臺北縣深坑鄉,所以改名為「台北縣深坑鄉景尾國民小學」,派黃墻先生為光復後第一任校長; 1950年(民國39年)行政區重劃,景美獨立設鎮,更名為「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此後數年,分別成立「興德分校」(興德國小的前身)和「隆盛分校」(即武功國小的前身)。 (二)納入台北市時期 1968年(民國57年)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納入臺北縣的木柵鄉和景美鎮為區級單位,景美國小遂更名為「台北市景美區景美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全國一律將「國民學校」改為「國民小學」,所以又再次改名為「台北市景美區景美國民小學」。1973年起陸續改建教室、廁所及綜合活動中心,成為現在之校舍規模。 1990年(民國79年),臺北市政府因調整行政區域,將「木柵區」和「景美區」合併為「文山區」,景美國小遂更名為現在的「台北市文山區景美國民小學」。1993年起陸續收回校地近五千平方公尺,著手規劃並完成新校地為多功能綜合運動區,使學生有更寬敞與設備完善的運動場地,也提供附近市民休閒與活動的空間,真正的使學校與社區結合為一。 景美國小創校迄今(2019)已123年,號稱文山第一校,木柵、興德與武功國小原來都是它的分校,後來才先後獨立出去。隨著教育政策與行政區劃的調整多次易名,校地與設備亦逐漸擴增,為社會、國家孕育人才無數,亦見證了文山區文教歷史的發展。
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景美國小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稱為「景美心・臺北情」,共有四件作品(「生命的搖籃」、「生命的禮讚」、「未來的里程」、「時光的探索」),此為其中一件。 黃耿茂被譽為陶瓷藝術靈魂的追隨者,曾以線繁殖系列作品獲得2009第五屆韓國京畿道世界陶瓷雙年展評審委員獎,亦是文化部第三屆公共藝術奬/最佳環境融合獎的得主。 「未來的里程」置於景美國小鄉土川廊東側牆面,是一件木板浮雕影像作品。藝術家將景美街48號老厝的廢板料,重新進行幾何切割、拼組並賦予顔色,展現出城市日夜更迭的繁華景象及活潑氣息,生生不息,豐富又多元,是對景美未來發展的展望。景美街懷舊影像的融入,則充分表達出過去與未來密不可分,歷史能延續未來形式的創作理念!
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景美國小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稱為「景美心・臺北情」,共有四件作品(「生命的搖籃」、「生命的禮讚」、「未來的哩程」、「時光的探索」),此為其中一件。 黃耿茂被譽為陶瓷藝術靈魂的追隨者,曾以線繁殖系列作品獲得2009第五屆韓國京畿道世界陶瓷雙年展評審委員獎,亦是文化部第三屆公共藝術奬/最佳環境融合獎的得主。 「生命的搖籃」這件作品置於景美國小鄉土川廊西側牆面,是一件陶板浮雕作品。藝術家以宏觀的角度來解釋河流生命的演化,以景美溪意象轉化成時間的軌跡,帶動文明的發展。在創作上以「土」為元素,將古厝磚、瓦、土塊等廢料再轉化為元素融入作品中。畫面中間淡藍色流動曲線呈現出景美溪河流變化的意象,將景美國小師生集體創作及具歷史意義的景美老照片窯燒影像融入其中,表達出景美溪豐富的生命力,是孕育景美地區文明發展的搖籃。
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景美國小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稱為「景美心・臺北情」,共有四件作品(「生命的搖籃」、「生命的禮讚」、「未來的哩程」、「時光的探索」),此為其中一件。 黃耿茂被譽為陶瓷藝術靈魂的追隨者,曾以線繁殖系列作品獲得2009第五屆韓國京畿道世界陶瓷雙年展評審委員獎,亦是文化部第三屆公共藝術奬/最佳環境融合獎的得主。 「生命的禮讚」這件陶瓷作品置於景美橋頭深具歷史意義的開道碑後方牆面上,其設計理念延伸自「生命的搖籃」。藝術家以景美地區的山水和花草鋪陳出整個畫面,中間象徵景美溪的藍色區塊融入製成窯燒影像的景美懷舊照片。內容豐富,設計明亮,鋪陳手法輕鬆。緬懷先民開道精神,亦表達出對先民生命的禮讚。
景美國小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稱為「景美心・臺北情」,共有四件作品(「生命的搖籃」、「生命的禮讚」、「未來的哩程」、「時光的探索」),此為其中一件。 黃耿茂被譽為陶瓷藝術靈魂的追隨者,曾以線繁殖系列作品獲得2009第五屆韓國京畿道世界陶瓷雙年展評審委員獎,亦是文化部第三屆公共藝術奬/最佳環境融合獎的得主。 「時光的探索」放置於景美國小大門前庭左側,融合了雀融及樟木樹的景觀,展現出特別的風味。這件作品在概念上是「生命的搖籃」及「未來的里程」兩件作品的延伸。藝術家認為被堆放了十三年的古厝建料,孕藏著豐富的故事與時光因子,是架構時光的最佳物件。至於標點符號、自然科學教育造型和圖像,以及景美國小師生集體參與之陶板創作的融入,則似乎意味著師生對景美過去的集體探索。整部作品以輕鬆的顏色表達畫面,將原來的蓄水池建構出一部豐富、具童趣思維、可互動的時光機器。
1.1897~1950年代的景美國小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以集應廟龍邊(左側)廂房為為教室,是日本人在文山地區首度設立的教育機構。次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1898年9月30日依「臺灣公學校令」正式成立「景尾公學校」,1901年成立女子部。1904年於景文街現址購置校地,闢建校舍,學校始具規模。並於1941年公、小學校合併,改稱景尾國民學校。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因景美隸屬於臺北縣深坑鄉,改名為「台北縣深坑鄉景尾國民學校」; 1950年(民國39年)行政區重劃,景美獨立設鎮,更名為「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 2.光復初期初等教育晨間的早操活動 光復初期,延續日治時期的做法,每天臺灣國民學校的學習活動都是從一早到校後的晨間活動開始,結束後才進入正式的課堂活動。晨間活動包括朝會升旗儀式、強身(做早操)和打掃清潔等。早操活動一般在升旗典禮結束後舉行,並且光復初期的早操動作和1968年(民國五十七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後的國民小學早操動作,相差並不多。 3.光復後1950年代景美國小做早操的情形 照片中1950年代的景美國小學童,排列整齊,正做著一手上舉側腰的動作,動作劃一。學生普遍身型纖細,亦多數赤脚,已為那戰後物資缺乏、經濟困頓的年代做了註脚。 1950年代景美國小做早操的情形,是那個時代小學教育的普偏現象。這張相片,不僅記錄了景美國小早期的學校生活,也為一個時代留下見證。
第 6 頁,共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