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文山學之-茶路古道(陂內坑(溪)之旅)

前言

 

˙2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最短。

這數學定理千古不變,,也適用在“古道”之上!

古人的交通除去獸力(牛、馬、駱駝之類)之外,都得靠雙腳肩挑負販;中國雲貴一 帶的“茶馬古道”便是結合馬和人力。(馬駝物人趕馬)

 

而清代:台灣的馬不多也不好養,牛則是荷蘭人由印尼(巴達維亞)引進的水牛,巨大有力適合耕田、拉車,....用在古道上駝帶商品則顯得巨大,台灣多變脆弱的山林無法負荷,況且速度和駝重上不合經濟效益。所以往來2地,最主要的載具仍以人力為主。而在追求省時省力之下,往往採用最短最省力的距離。這是經濟學上的考量,也是心理上的衡量。當然也有,那則不在討論之列。

 

˙而通常  甲地出產多於餘的產物(如茶、米、魚之屬)便會設法運到甲地之外的任何有需求之地....換取了當時的貨幣,再買入甲地所欠缺的物品回甲地販賣,取得該有的利益,如此一來一往,便是“貿易的產生”。

譬如,清朝年間,交通不便“金山”靠海,捉魚賣魚是想當然耳,而千辛萬苦挑到不靠海之地,賣魚買其他日用品及民生物品,再挑回金山販售。這條來往翻山越嶺的便道,久之便是魚路古道。賣茶則是茶路古道,賣米便是〝糶米〞古道,往來兵丁交通要道便是xx兵備道...而“台北”四面環山,對外交通除去河運之外,全得憑靠如血管般的往來古道,溝通營生互通有無。而近日,因科技便捷之故,開山修橋,大馬路小馬路...不停的開通,90%以上的古道早已荒草叢生,而剩下的則淪為登山健行之用。古人那種開山闢野的墾拓時光,也隨著時代的腳步而遠去,留下只是後人偶而去踏查時的無限感佩和追憶。

(文山學另課程便是文山往返臺北盆地、古道之探查和探索...)

陂內坑古道(拳山古道or茶路古道)(木柵路4段159巷←→台北信義區)。

 

˙這古道由陂內坑進入,沿著陂內坑溪走去台北(萬芳社區)。

古人藉由古道來互通2地之有無。“文山”古來產茶葉和若干山產,而有些民生必需物品(如米、鹽、日常用品....)皆須靠外地補給,而台北四郊皆是淺山丘陵,限於科技和規模,大道未闢之前,古之能人皆由雙腳探查出往返甲乙兩地之最短最合於經濟的路線的路線,爬山越嶺做起貿易和通商的活動。

 

今日(2015.11.29)風和日麗-

我們在捷運木柵站前集合,一起去踏查陂內坑古道(拳山古道)...。

 

˙這所在地(木柵站)本身亦有歷史可尋,,遺跡亦然點滴可尋。

西元1755年(乾隆20年)番害暫緩,而之前(1745年)便入木柵開墾的許姓人家(許宗關為主),便大舉招兵買馬,從原鄉(福建晉江)找來家族兄弟(許宗琴...等)深入文山(深坑.土庫...)開墾,而他們的大本營“晉江厝”便是在木柵捷運站現址,1983年被徵收,200多年的原鄉寄託,從此沒了。1988年許氏族人在陂內坑內另建心靈故鄉“許太嶽宗祠”...反正舊的去了新的再來,來回穿梭歷史便形成之,形貌隨著時代改變,而本質是一樣的存在。

 

˙現在的“陂內坑”之陂已被填平,建屋再拆屋,留下荒草遍野,起因是人們的無知和貪心,和對大自然的漫不經心。

1956年,民國45年,大量的人口壓力,逼得人們填海剷山,到處找空地蓋房,而這民生灌溉的池水也被填平做保修廠。現在雖然人去樓空,空留半月型的大大片草地野埔,用牆圍住內外,告示為保留地,但已不復往日的水波漫漫調節民生的功能。陂內的民宅多為30年左右的老公寓,附近也有家宅和學校,少去池水的調節滋潤失色頗多。我們將順路沿著陂內坑溪上溯古道走向台北市(信義區)。

(博嘉國小+運動公園,159文創園區,陂內坑公園)

 

˙土地公廟

有2間,由陂內坑入口處有1...古道出口亦有1間(信義端)

除了後人拉雜增建的附屬品(雨棚、他廟、公廁...),這土地公廟頗有古味,小巧的單廟身石雕的屋脊和廟,小小的土地公...和草嶺古道上的土地公廟頗神似,該是當時的“販厝”同一張設計圖?小廟風雅,附加物則俗但實用。難怪後人加之。

昔時,古道上風險大,山高水長自然的危害,還有荒年時的山賊土盜支流橫行,入山之前,大伙集結人多壯膽之外,也得向土地公祈求平安,下得山來,再謝神恩,上山祈拜,下山拜謝,一來一往之間神明也不會太寂寞,民眾也心安,這廟宇的存在天地之間實值名歸。

 

 

˙今道與古道糾結的今山古道

“蔣渭水高速公路”有一大段路是2路併走,1古1今,1大1小,1上1下的在拳山堡裡,相互輝映,從路徑相疊來看“2點之間直線最近”這古人今人有志一同...,從生態面看,滿山檳榔和茶樹(淺根性無法涵養水土),這高高架起的路基,充滿危機。台灣的山嶺仍在天天長大中,站在古道看,一柱柱直聳雲霄的路基,心想..天佑台灣...。

 

˙植物之屬

張秋蜜老師博學多聞,除去古道、古蹟、人文史略之外,植物學也一把罩,從木柵站前的“狀元紅”一路介紹各個淋漓盡致。例:水麻→救荒年、月桃仔→可生津止渴、蘭嶼山馬茶(夾竹桃科→有毒)、五節芒的花和果該如何區分?什麼是芒「花」?什麼是芒「果」?

資質愚魯,無法一一記住,全部吸收。

但今日的古道之旅收獲良多。

(更加瞭解腳下這塊美好的山川大地)

 

閱讀 157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廖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