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文山學之-古道台灣的古道(從茶米古道說起)

˙古道本身是遺留在地表的歷史陳跡。-楊南郡

 

˙台灣登山界的大前輩:楊南郡在他“台灣百年前的足跡”書中,如此的為古道下定義。書中他從“泰雅”“賽夏”的起居行止談起,一路切入清末,日治初期,台地高山人文和生活。也帶入日治初期研究台地、台人、台灣生態、人文最有影響力的3個人(3人組)-伊能嘉矩、鳥居龍藏、以及影響台灣至深至遠的“間諜2人組”日後日人治台首任總督和民政長官“樺山資紀”和“水野遵”...講寫了許多...祉因上述人等研究時走過的路和日後整理出來的萬千資訊全離不開古道。

 

˙古道既然是遺留在地表上的歷史陳跡

那理論上祇要有人的存在,生活必會留下無數或大或小或長或短的道路吧。不分古今,不分地域,不分人種,生活總不能離群索居,種稻的少不了魚肉互補,種茶的得吃飯穿衣。於是以物易物或等值的金錢貿易便產生。2地貿易親友互訪...走來穿去,日久,田野山林中便自自然然的產出陳跡-古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2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大凡古道,不論高繞、下切、渡河、走陵線...全然為了縮短時間和空間距離,因為在肩挑負販的年代,體力是一切的根本,“近而好行走”,該是古道的首要條件。

 

˙絲路和茶馬古道

漢唐盛世的“絲路”應該是世上最長最久遠最有經濟價值影響力最大的古道之一。從當時最繁華的“長安城”出沙漠一路貫穿,交通新疆(西域)中亞諸多城邦和綠洲,把中國的精華和盛況和中亞的驚奇和新品種互通有無,影響之大無人可及。

而明清民初,盛行在雲貴川藏邊疆一帶,穿山走澗的馬幫把民生所需之物茶、鹽、柴火、布帛之屬入川出藏,豐富邊疆人民的生活,也留下歷史上“馬幫”or“茶馬古道”的美好回憶。

 

˙台灣的古道以時間點來區分:

 

.明鄭時期的古道:

尤其活動範圍多在“安平”為中心的大台南地區,道路著重在官方的軍(公)事調度和民間的商業往返,以及一般人民的迎往送來...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

 

.清領時期:

分為官方和民間2大部分:

現存康熙年間的“澎台海圖”清楚的標示出,清初由南到北的官道,該道主要功能在於官方人員往返(汛兵舖兵派駐汛溏堡壘紅毛城...)文書送達及物資運送,由當時極南之地東港營盤往返鳳山縣往返台灣府往返諸羅縣往返斗六門汛往返半線汛往返竹塹往返南崁往返淡水往返雞籠。

而康熙36年4月7日福州幕賓“郁永河”也是依循這條當時的“高速公路”走走停停,歷經千難萬苦,在當年4月27日。進入北投採硫...費時20天,現今高鐵2小時許就可以抵達,這文明進步真是快速,而當時的“高速公路”可行2輪牛車,由當地平埔族人駕駛兼嚮導,逢山繞道,逢水渡河。現今的公路有許多是由此古道拓寬延伸過來的,這路是官方的代表作之一。

 

民間呢?(台灣北部而言)

最主要的是溝通台北往返噶瑪蘭(宜蘭)2地的“淡蘭古道”,這路最早是原住民的獵徑,然後漢人因2地貿易而加入,陸續加強,拓寬...,然後因“中法戰爭”的興起官方因戰備之需,加入拓寬打通之列,也列入溝通東西向的重要戰備道路。從宜蘭化外之地到“設廳置兵”就可知道當時的國際局勢有多險阻。而間接帶動2地的商業往返和地方繁榮,這路亦是日後“北宜公路”和“蔣渭水高速公路”的前身和延伸。

.還有溝通北台北(士林.北投往返金山.三芝)的魚路古道

甲地產魚和諸多海產和乙地的茶、米、布疋等,互通有無,一來一往,貿易形成了,走著走著古道也有了,經濟也繁榮起來,人們的情感和民生也因古道而再三加強串聯起來。

.及溝通(木柵、深坑、石碇往返台北南區信義、松山)的古道

下文即將提及的“茶米古道”(陂內坑古道)以及“挑米古道”。清初和中葉時古道大多為民間、商業和一般行為而開拓之,而清朝末年自“八國聯軍”之役起,海防和騷擾不斷。1874年(同治10年)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為了防範外敵(日.法)派沈葆楨來台總理防務。1875年獅頭蕃社作亂更加派沈葆楨來台,開山撫蕃,台灣數條東西向的兵備道路,也在此時一一修築。

.北路由福建提督“羅大春”督軍,開鑿蘇澳往返花蓮的兵備道,這亦是蘇花公路的前身,大量招募原住民打工,以長度計價,是責任制的工法,至今蘇花公路上(南澳)仍留有一方“羅大春開道碑”詳記始末。

.中路由提督“吳光亮”督軍,,開林杞埔往返樸石閣(竹山往返玉里)亦是八通關的前身...

.南路由海防同知“袁聞土斥”督軍,由寺山(屏東/萬巒往返卑南(台東市),射寮(枋寮)往返卑南。

上述三路合計長度859里,平地路寬1丈,山地路寬6尺,沿途設兵營派兵駐守之。

.1884年(清光緒10年)劉銘傳入台首任巡撫,也加開數條兵備道(今之古道)

.1885年開烏來往返宜蘭(北宜路)

.1886年開嘉義往返卑南(台東)

.1887開集集(南投)往返瑞穗(花蓮)

此時的戰備道,,日據和國民政府時,也曾大力拓寬使用。

 

日治時期:

1910年成立理蕃署→不服者伐之/同時在山地地區大舉闢路廣設駐在所,由第4任總督(理蕃總督)“佐久間佐馬太”,在1914~1928年間,,開設14條大的理蕃道計有:能高越嶺、太魯閣運路、八通關古道、巴隔越嶺、碓(錐)鹿古道、霞喀羅古道...這些古道有的寬到可以以馬拖〝加農砲〞入山,也有細到僅容1人步行,有的成為日後的柏油大道,有的也成為人們登山健行的山野古道,有的地處偏野,早已荒草滿佈,少人踪跡了。

日治時期的古道,總的來講,以開山撫蕃,也拓寬一些原住民早期的獵徑古道為林道,載運由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大量砍伐的珍貴原木下山運用販賣之。

 

˙我們把眼光和心情再拉回“文山”這塊我們生活中的美好山河

這和我們當下生活有關的“文山區”來,清朝時“文山”(拳山)對外(台北市區)的聯絡孔道除去“河運”(景美溪往返新店溪往返淡水河),大都得翻山越嶺走山道。古人安土重遷不輕易做人口流動2地交通,不外交誼遠親戚和以物易物的貿易行為日積月累的羊腸小徑走成順暢的古道來。“陂內坑古道”也是在如此情況下被走出來?“文山”產茶!當時的台北盆地因圳道已,大量產米稻等,2地互換一來一往“茶米古道”於焉成立;至於何以挑“陂內坑”作為起點?我們都知道:2點之間直線最短,肩挑負販時代,省時、省力是首要之選。

 

至於如何從甲地往返乙地互通有無?

應該各自有商人(中盤)從零星茶戶(米農)處收購,再以牛車載運到甲乙2地的商棧儲放,然後再雇用一批年輕力壯的挑夫和武裝人員(該地清時盜匪出入頗多)甲地送茶去,乙地運米、鹽、日用品回...如此商業形成才合乎經濟效益。單打獨鬥風險大,成本高,而且當時人口不多,農商分野明顯,沿街叫賣幾無可能。

 

根據史料記載:文山茶大量外銷是始於西元1866年(同治5年)英人/杜德在淡水一帶大量種茶,外銷澳、港...而古道彼端的“庇佑宮”旁重修石碑記年1819年(嘉慶年)一來一往離“大銷”差40多年。初時茶葉仍屬奢侈品,台人無法大量消費,可能藉由各項管道,經由淡水到福州,回銷當時的內地(中國)換取外匯。

今日,這古道已失去交通感情,貿易2地的功能。荒草漫漫,一路走來路滑濕到得庇佑宮來,雙褲管沾滿鬼針和疾黎。但不可否認在過往歲月,這條古道上承載住多少企望和需求,在一來一往之間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了。庶民之間的交流也有了,歷史便也因如此,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持續向前走去。古道如血管把養分和生命永續的書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形式、大小不一,但實質卻是亙古不變的。

 

 

指導老師:

文山社大:張秋蜜老師/何文賢老師

 

參考書目:

˙張秋蜜 編撰,《尋訪故鄉的歷史記憶:文山區-探討拳山堡、文山保-木柵篇  之景美溪右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人文學程文山學,2015/9。

˙何文賢,木柵文史資料彙編         

˙楊南郡,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          

˙郁永河,裨海遊記,台灣文獻

˙王存立.胡靖,台灣的明清古地圖,遠足文化 

˙古地圖台北散步(1895年清代台北城),河出圓社/果實出版

˙拳山古道滿載宜蘭人的生意經(清朝時,蘭陽平原的米.迪化街的南北貨

     過去都循古道來往) ,剪報:台北采風錄/楊珮君/年代不詳        

 

閱讀 1160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廖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