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興隆路─昔日黑鄉台車軌道 拓築鋪路

文◎曾美慧

 

清時興福庄對外聯絡道路,日據時發現庄內山區有豐富的煤礦,乃拓築一馬蹄形彎曲道路,並鋪運煤台車軌道,貫通興福庄。民國三十九年一度命名為自強路,民國五十三年道路拓寬更名為興隆路。

◎段數:四段 ◎分段點:景興路、辛亥路、再興中小學 ◎全長:四、四九八公尺

文山區與字頭的里名有十里,皆是昔日興福庄聚落的範圍,漢人開墾之前為霧裡薛社原住民漁獵場所。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年)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裡已有興福庄記載,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福建泉州安溪縣許氏堂兄弟與鄉親共分十五股合力開墾興福庄荒地,嘉慶之後人們慣稱「十五份庄」,日據時稱「十五份保」,光復後又改名興福村。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十五份保分興福、興德兩里,隨著外來移民人口不斷增加,今擴編為十里。

民國三十三年,許茂仁出生於十五份的下厝許,祖先最早在耙形(興隆市場後面)落腳拓墾,子孫代代繁衍後分出頂厝許(景華街二一六巷內)和下厝許(興隆路二段二十二巷)。孩提時站在祖厝往外望,無垠水田綿延,一眼就能看見萬新鐵路上奔馳的火車。當時興隆路一段尚未打通(民國五十三年闢路),一、二段交會處昔日有小溪,溪上有小橋,舊名「橋頭」,橋頭路從萬隆變電所直抵羅斯福路上。

早年興福庄四周圍繞一座座山崙,許茂仁的父親指著遠處的山頭告訴他,今興隆國小後面的山貌似「虎形」、興隆公園附近的山崗則像「獅形」,許家祖厝後的那座山坡像耕田的耙……一覽無遺的地景,視線暢通無阻。他們習慣稱萬新鐵路十五份站(民國四十四年改萬隆站)一帶為「十五份口」,許家厝附近為「十五份」,虎形山腳下興德市場一帶為「十五份內」,以高姓居多。民國三十八年,大批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民進入文山,不少江西人隨部隊落腳於興福庄,買下興隆路二段農地設立小小祠堂,今改建為堂皇的「江西會館」。

「童年的興隆路二段僅有六至十米寬的馬路,路旁舖有運煤的台車軌道。」許茂仁指出,文山五大煤礦之一的永豐煤礦礦坑口位址在興安宮,興安宮至仙岩公園附近為儲煤場,今仙岩路原台車軌道支線,延伸到景華街口與興隆路交會,轉至萬隆車站,再經由火車運輸各地。當年台車軌道平日除了忙碌運輸煤礦之外,也是鄉鎮便利的替代交通工具,每逢清明節,運煤台車拆下四片車板改裝成「輕便車」,運載到興隆路山區掃墓的大批人潮。

民國四十五年,許家農田上興築私立靜心中小學校舍,民國五十九年,許茂仁遷入二段最早的四層樓仔厝,興隆路的農田日漸被住宅取代,連山坡也矗立公寓樓房,在民生需求日增下,剷平筊白筍田,設立興隆市場。隨著學童日益增多,民國四十三年,景美國小興德分校成立(五十一年獨立為興德國小),五年後,在今興隆路一段設立景美國小隆盛分校(武功國小前身),民國六十四年又設立興隆國小,興德和興隆兩校緊緊相鄰。

過辛亥路口,昔日的十五份內多為茅草矮屋,在興德路口中央有一瓦房,古地名叫做「中瓦厝」。民國五十四年,中國技術學院創校(原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九學年改制),兩年後,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民國三十四年於廣州街創校)也遷入興隆路三段,改變了中瓦厝的景觀。警察學校後方山坡地曾飄散茶香,十五份茶一度馳名,但產量不多。評茂仁也曾在祖厝附近山邊種茶,不過都只能自足而已。除了少數的茶園,文山豐富的煤礦就蘊藏在三段的山區,著名的有中山煤礦、朝發煤礦(萬芳醫院附近,曾二度改名萬隆、文山煤礦)、警察學校後方的德豐煤礦,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後方的長興煤礦 (後改名新益煤礦)等。日據時期萬芳一帶的礦區榮景非常,直到民國四、五0年代文山礦業依然風光。

民國五十三年,廢棄的台車軌道終於拆除,開始拓築鋪路。民國八十六年,從警察學校大門彎延至萬芳路的捷運木柵線,象徵新時代的來臨。景華社區、萬芳醫院、捷運站、密集的校區(中國技術學院、萬芳高中、興華國小、警察學校等)皆群聚在興隆路三段,這一帶成為興隆路上人氣最興旺、街市最昌隆的路段。                                                 

日人為了開闢興隆路,將三段、四段相連的山丘一分為二,交會點的私立再興中小學是興隆路上第一所學校,於民國四十二年創立,此處也是昔日景美鎮與木柵鄉的交界。今日安康社區和木柵公園一帶,原是地勢高凸的山丘,農家牧牛之地,土地名叫做「牛埔」,經過木柵路至忠順街路面高低起伏特別明顯。

時代巨輪輾轉而過興隆路,山崙化為平地,鄉村化為城市,街上再也看不到全身黑污污的礦工,只有不時跳入眼簾的樹林無聲見證興隆路的千變萬化。

閱讀 3827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曾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