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貓空玩樂全日通 文=鐘文萍 攝影=楊智仁 春茶陸續上市囉!綠蔭春深的四月天,找個晴天好日,到木柵走走仙跡岩自然步道,眺望遼遠的北市全景,漫步盛開遍野的杏花林,到茶園細品一杯剛採下來的新鮮好茶,一日暢遊下來,惬意無限。 「自然步道」是這幾年很流行的旅遊新觀念──不必上高山,只要市郊一座小山頭,就有無盡的自然生態景觀和四季多變的生命現象可以觀察,位於景美地區的仙跡岩自然步道就是其中一處。 仙跡岩步道幽潔雅靜 登山入口很多,但以位於景興路243巷口的牌樓目標較為明顯。仙跡岩又稱景美山,海拔雖然只有144公尺,但四周沒有其他山頭遮檔,視野開闊的不得了。 步道全長約650公尺。由牌樓拾級而上,一長段登仙坡叫人望而生畏,這段石階約有百來階,走一趟下來氣喘吁吁汗流挾背,保證有益身心,所以又叫「長壽梯」。坡頂接上綠色步道,沿路植物景觀為典型的自然殘留林,層次分明,先是生長在邊坡旁和林蔭下的眾多蕨類,接著是鬚根的榕樹世界,其他含笑、相思樹、筆筒樹等數十種植物沿步道兩側依次分佈,是認識臺灣低海拔自然植物的絕佳天然教室。尤其是蕨類,隨便一處石壁上,往往群聚了六、七種蕨附生共存,整座山頭蕨類種類多達44種,是就近認識這類古老植物生長方式的好所在。 鳥況也十分豐富,常見的約有二、三十種。春天以後,昆蟲紛紛出籠,扁鍬形蟲、象鼻蟲、星天牛等常在此地出沒,斯文豪攀晰、麗紋石龍子等也是常見的爬蟲類。不趕時間的話慢慢走,帶著圖鑑、望遠鏡仔細觀察,會是一趟收穫豐碩的生態之旅。 步道終點就是仙巖廟,可遠眺臺北盆地及對面的蟾蜍山,居高望遠,視野遼闊。此地也是一睹「仙跡」風采的重要據點。傳說當年呂洞賓曾打算追求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卻不被接受,還一個不小心被何仙姑推下凡界,他一個跟蹌,一腳踩在今日公館的蟾蜍山上,另一腳就重重地踩在景美仙跡岩上,由於用力過猛,在石頭上留下了一個大足印,「仙跡岩」之名因此而來,這塊大石頭就位於仙巖廟後方,順著步道往上走,可以一探究竟。 來去動物園看大明星 木柵另一座高知名度的廟宇,就是指南宮,俗稱「仙公廟」,供奉呂洞賓,為臺灣道教聖地之一,終年香客不斷。從指南路山腳停車場往上走,得經過1,200個石階才能抵達廟門,曾有人說「多爬一個階梯可以多活20秒」,那麼登頂指南宮一趟,將近可以多活7個小時!這兒有個特別傳說,據傳呂洞賓當年追求何仙姑失敗,因此特別見不得別人感情好,因此情侶最好避免相偕到指南宮,以免被眼紅的呂洞賓拆散。這雖是民間奇談,卻也是信者恆信呢!…
荒地變綠洲 文=陳慧瑩 攝影=王能佑 4年前,這裡被棄置的貨櫃車、工程車所淹沒,荒煙蔓草,行人只能在黑暗的夾縫中與垃圾爭道,非有必要,沒人願意在此出入,然而,它卻又位居交通的三角要塞,成群凌亂、缺乏照顧的樹木擋住來車視線,以致大小車禍頻傳,這個場景,被一群「不怕跌入山谷,只為幫社區找山蘇」的志工改變,譜出一段綠色奇蹟……。 雞婆派看不慣 垃圾堆變後花園 走進萬寧街與軍功路交接處的「芳寧公園」,裡面種滿了植栽,有土生土長的枹柚樹、球狀的金露花,迷你的筆筒樹、山蘇,腳底下踩著透水性極佳的鋪面,隱約可以感受到土壤快樂的心跳聲,造型簡約的路燈因為靠著太陽能發電而生生不息;公園週邊的花兒盛開著迎接春天,櫻花凋謝了,卻也出現粉嫩新枝。偶爾,會看到松鼠在樹林間出沒,也會目睹不到3公分大的小青蛙騰空跳躍。 4年前,它是一處名實不符的「文山47號公園」,因為雜草長得比人高,擋住人車視線而交通事故頻傳;放眼望去盡是廢棄的石堆、貨櫃車、工程車,儼然是片垃圾場,行人只能弓著身體穿梭其間。如今,它宛如社區的後花園,而且,在去年成為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所選定的「全國植樹綠美化模範社區」。 林美蘭,一位7、8年前移居此地的新住民,早就「看不慣」這塊被荒置多年的枯萎林地,2001年成立「芳寧杜區發展協會」,試圖改變歷史。他們的第一步是向市政府認養這座人人聞之色變的「三角錐」,開始變臉計畫。當時市府已開始有系列地鼓勵地方進行社區改造,文山社區規畫師楊致祥於次年向都市發展局提細部設計,並向內政部申請到10萬元經費,展開「除污行動」,以十多輛大卡車清走累積多年的雜草、垃圾及廢棄車輛。 颱風天大淹水 爛泥巴變營養劑 當大家開始改造公園,正愁沒有土壤來源時,那年因為一場颱風造成萬芳抽水站淹水,剷出33卡車的爛泥巴,結果變成公園邁向新生之路的最佳營養劑,於是,大家開始以最經濟的方式找植栽、植草皮,使得近300坪的公園開始有了一絲新綠。不過附近並無水源可澆花、澆樹,林美蘭就動員協會會員,從幾百公尺的住家或騎摩托車、或挑水、或開著發財車,一趟又一趟地,為節省人力,甚至把長長的水管接她家中,平均每2個月得花上一、二千元的水費,直至l年後申請到補助,裝了相關設施,才告別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 終於,在2004年尾,芳寧社區趕走一座「公園垃圾場」,而誕生了一處美麗的後花園。林美蘭說,當地擁有豐富的自然綠地,但過去住戶只能用眼睛看而無法親近及使用,集合志工力量催生出來的「芳寧公園」,除了有可親近的綠意外,公園裡的活動廣場,成為居民跳舞、練氣功、辦跳蚤市場的好所在。 厝邊菜好鄰居 …
文◎曾美慧 清時興福庄對外聯絡道路,日據時發現庄內山區有豐富的煤礦,乃拓築一馬蹄形彎曲道路,並鋪運煤台車軌道,貫通興福庄。民國三十九年一度命名為自強路,民國五十三年道路拓寬更名為興隆路。 ◎段數:四段 ◎分段點:景興路、辛亥路、再興中小學 ◎全長:四、四九八公尺 文山區與字頭的里名有十里,皆是昔日興福庄聚落的範圍,漢人開墾之前為霧裡薛社原住民漁獵場所。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年)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裡已有興福庄記載,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福建泉州安溪縣許氏堂兄弟與鄉親共分十五股合力開墾興福庄荒地,嘉慶之後人們慣稱「十五份庄」,日據時稱「十五份保」,光復後又改名興福村。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十五份保分興福、興德兩里,隨著外來移民人口不斷增加,今擴編為十里。 民國三十三年,許茂仁出生於十五份的下厝許,祖先最早在耙形(興隆市場後面)落腳拓墾,子孫代代繁衍後分出頂厝許(景華街二一六巷內)和下厝許(興隆路二段二十二巷)。孩提時站在祖厝往外望,無垠水田綿延,一眼就能看見萬新鐵路上奔馳的火車。當時興隆路一段尚未打通(民國五十三年闢路),一、二段交會處昔日有小溪,溪上有小橋,舊名「橋頭」,橋頭路從萬隆變電所直抵羅斯福路上。 早年興福庄四周圍繞一座座山崙,許茂仁的父親指著遠處的山頭告訴他,今興隆國小後面的山貌似「虎形」、興隆公園附近的山崗則像「獅形」,許家祖厝後的那座山坡像耕田的耙……一覽無遺的地景,視線暢通無阻。他們習慣稱萬新鐵路十五份站(民國四十四年改萬隆站)一帶為「十五份口」,許家厝附近為「十五份」,虎形山腳下興德市場一帶為「十五份內」,以高姓居多。民國三十八年,大批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民進入文山,不少江西人隨部隊落腳於興福庄,買下興隆路二段農地設立小小祠堂,今改建為堂皇的「江西會館」。 「童年的興隆路二段僅有六至十米寬的馬路,路旁舖有運煤的台車軌道。」許茂仁指出,文山五大煤礦之一的永豐煤礦礦坑口位址在興安宮,興安宮至仙岩公園附近為儲煤場,今仙岩路原台車軌道支線,延伸到景華街口與興隆路交會,轉至萬隆車站,再經由火車運輸各地。當年台車軌道平日除了忙碌運輸煤礦之外,也是鄉鎮便利的替代交通工具,每逢清明節,運煤台車拆下四片車板改裝成「輕便車」,運載到興隆路山區掃墓的大批人潮。 民國四十五年,許家農田上興築私立靜心中小學校舍,民國五十九年,許茂仁遷入二段最早的四層樓仔厝,興隆路的農田日漸被住宅取代,連山坡也矗立公寓樓房,在民生需求日增下,剷平筊白筍田,設立興隆市場。隨著學童日益增多,民國四十三年,景美國小興德分校成立(五十一年獨立為興德國小),五年後,在今興隆路一段設立景美國小隆盛分校(武功國小前身),民國六十四年又設立興隆國小,興德和興隆兩校緊緊相鄰。 過辛亥路口,昔日的十五份內多為茅草矮屋,在興德路口中央有一瓦房,古地名叫做「中瓦厝」。民國五十四年,中國技術學院創校(原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九學年改制),兩年後,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民國三十四年於廣州街創校)也遷入興隆路三段,改變了中瓦厝的景觀。警察學校後方山坡地曾飄散茶香,十五份茶一度馳名,但產量不多。評茂仁也曾在祖厝附近山邊種茶,不過都只能自足而已。除了少數的茶園,文山豐富的煤礦就蘊藏在三段的山區,著名的有中山煤礦、朝發煤礦(萬芳醫院附近,曾二度改名萬隆、文山煤礦)、警察學校後方的德豐煤礦,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後方的長興煤礦 (後改名新益煤礦)等。日據時期萬芳一帶的礦區榮景非常,直到民國四、五0年代文山礦業依然風光。 民國五十三年,廢棄的台車軌道終於拆除,開始拓築鋪路。民國八十六年,從警察學校大門彎延至萬芳路的捷運木柵線,象徵新時代的來臨。景華社區、萬芳醫院、捷運站、密集的校區(中國技術學院、萬芳高中、興華國小、警察學校等)皆群聚在興隆路三段,這一帶成為興隆路上人氣最興旺、街市最昌隆的路段。 …
文◎曾美慧 昔日有一山澗上引馬明潭潭水,在此地出口,故舊名溝子口。民國四十年,設立考試院,道路乃命名為試院路。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五七八公尺 試路南起木柵路一段,隔考試院分成單號與雙號兩路,此一奇特景況,或可上溯昔日地理變遷。考試院大門口原有兩埤塘相連,狀似一條褲子,土地名為「褲腳埤」,買到民國七十一年木柵路拓寬,考試院拓建,才將埤池填平。考試院一帶舊名溝子口,臨近景美溪,土地肥沃適合耕種,早在乾隆年間,就留下泉州人開墾的紀錄。但溝仔口發展較木柵各地遲緩,除了日據時代部分機關、宿舍遷入木柵之外,要等到民國四十年全國最高考選機關考試院,在溝子口現址設立(遷台初期一度暫借大龍峒孔廟),才漸蛻去鄉野面貌。 試院路雙號路頭的永建國小建於民國四十一年,原為考試院附屬小學,斜對面是考選部大樓(民國八十三年完工)。沿路是寧靜住宅區,東側有數條坡道,有的緩平、有的陡峭,通往山坡上的別墅社區,綠樹紅花掩映其間,爬上路底最峻的坡道,住宅區中藏有一座真脩寺(民國四十九年創立,七十年重新整建),偶有孩童的嘻笑聲打破寧靜。西側世新大學傳播大廈、籃球場、活動中心、舍我大樓等校舍橫瓦於試院路上。民國四十五年,成舍我先生創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創校當年溝子口一片荒地雜草,學生僅六十三人,民國四十九年改制為專科學校,八十年改制為新聞傳播學院,八十六年升格為大學,遼闊校園魏魏聳立於山坡,不可同日而語。 試院路單號入口殘留幾處日式平房宿舍,經過世新大學停車場,銓敘部即在眼前。有趣的是停車場前寬敞的巷道劃歸於木柵路,試院路的門牌要沿著銓敘部大門旁的消防通道才找得到。這兒多是一至三樓的舊房舍,彷彿走入民國四、五0年代樸實封閉的眷村,時空錯置,與雙號氣派的別墅住宅形成強烈對比,大異其趣。 淡淡三月天拜訪試院路,濡濕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單號道和雙號道兩樣風情,同樣有大隱於市的幽靜,唯一的人聲來自世新大學籃球場上打球的學生,為寧靜的街路注入活潑生氣。
文◎曾美慧 本路闢建於清治時期,原為繞山道路,沿景美溪東邊而行,東至猴山岳魚衡子止,與深坑為鄰。 ◎段數:二段 ◎分段點:秀明路 ◎全長:一、七八0公尺 新光路自道南橋起,依傍在景美溪東側,一路迤邐至深坑,往昔墾民、商旅的足跡絡繹於途。自乾隆十年間,鄭、謝等氏族先後渡過景美溪,開墾今日政大一帶,新光路一段昔日是地勢較高的丘陵地,古稱「崁頂」,墾民引大坑溪(指南溪)灌溉指南路與新光路一帶的水田。 民國四十一年,謝啟峰出生於萬壽路四十巷祖厝,小學一年級搬至新光路頭,當時新光路一段除了政大宿舍(南苑、新苑)之外,新家是路上最早的民房,放眼望去盡是綠油油的水田。童年的新光路只是一條石頭小路,新光路與秀明路轉角口,人們習慣稱「頂圳」,家門口正對面的指南路一帶稱「下圳」,直到國中時代,恬靜的鄉村田舍仍末退出街景。民國五十七年劃入台北市後,新光路一段水田上開始興屋築樓,民國六十八年動物園遷至新光路二段,周邊道路進行拓寬工程,巷道裡的住宅才簇擁起來。 新光路自清代開始即是頭廷魁、魚衡子聚落的對外聯絡道路。乾隆年間,安溪高氏族人來到今木柵動物園一帶開拓,早年稱此地景美溪段為「頭前溪」,又名「頭重溪」,日人轉音為「頭廷魁」。當年水路運輸獨領風騷,又位居木柵往深坑陸運要道,自然形成商業中心,高氏曾在此建立顯赫家世。然而,隨著景美溪泥沙淤積,頭廷魁的繁華也落盡。 自民國六十二年起,政府為了規畫木柵動物園,徵收頭廷魁土地,原本聚集在今捷運、動物園門口和園外Zoo Mall商圈的頭廷村全部散光。由於徵收土地範圍過大,徵收費用遲至六十七年才發放,時逢國內物價飛漲,徵收補償費用大幅縮減,引發不滿,全村前往總統府前抗爭。為補償地主損失,動物園外興設商店讓地主優先承租作生意,但因離動物園區有段距離,後繼無力,連帶影響自秀明路二段口至動物園兩側的住宅商店。原本看好動物園會帶來商機,拆除古厝沿路兩排興建公寓店舖,房價租金一度居高不下,日後發現動物園人潮並無外擴效應,對地方繁榮幫助不大。 二十多年前,景美河堤生產的綠竹筍相當出名,萬壽橋下整片青翠竹林和菜園綿延至二段尾的猴山坑。當年景美溪河畔徵收為行水區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剷平農人的心血,令謝啟峰心痛不已。新光路農村景象目前僅剩新光路二段七十四巷清龍宮山區,和二十三巷北二高深坑交流道附近一、二十戶人家。二十三巷巷口文和橋一帶,有一因景美溪而興的魚衡子聚落,據說乾隆年間,泉州人來到此地拓墾,築水壩捕魚,此一捕魚法就叫做「魚衡子」。小時候謝啟峰曾和舅舅一起到猴山坑向筍農收購綠竹筍,再轉載去木柵市場叫賣,民國五0年代的魚衡子,石子路兩側盡是竹林和菜圃,左鄰右舍彼此熟識,農村人情味濃。 昔日良田不再,新光路除了前頭感染指南路二段熱鬧的街市氣息之外,民國八十五年通車的捷運木柵線動物園站並未將人潮帶入街衢,寬廣馬路中央成為停車場,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園外新商圈開幕,冀盼能恢復昔日頭廷魁門庭若市的景象。不過,除了動物園假日遊客蔓延開來之外,長長的新光路,平日依舊扮演著昔日聯絡道路的角色。
文◎曾美慧 清時稱梘尾,日人轉音為「景尾」,民國三十九年,景尾設鎮,地方士紳認為此地名不雅,乃改名為「景美」,意思為風景秀麗的地方,梘尾街也順勢更名。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八九九公尺 大約三百年前,康熙末年,泉州安溪人高、林、張三姓自台北平原南下開拓,溯新店溪來到霧裡薛溪(景美溪)交會處的溪仔口(今景福街一帶)落腳。溪仔口港闊水深,成為拳山一帶客、貨運輸出入港口,大陸貨船可由淡水河、新店溪直駛溪仔口。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清代已是十分繁榮的街市。早年水運發達,上游的「梘尾」在嘉慶初年設有渡船頭,梘尾街也趁航運之便漸聚人煙,道光年間已成街肆。 「梘尾」地名其來有自,「梘」是古時一種ㄩ形灌溉用水槽,乾隆年間,郭錫瑠開鑿瑠公圳,自新店青潭搭建木梘運水灌溉台北盆地,新店大坪林寶斗厝一帶稱「梘頭」。景美這端則稱「梘尾」。景美街,舊稱「梘尾」。蜿蜒的街道是當年瑠公水圳流澗的舊痕。據說今景美街尾,昔日渡船處設有梘寮。本街一八一、一八三號)維修被行人踩壞的梘板。景美有兩大水圳,瑠公圳開鑿之前,雍正初年先民曾築霧裡薛圳,引景美溪灌溉墾地;兩圳道相鄰,昔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今景後街即是霧裡薛圳圳道,水圳也經景尾街,再往溪仔口流至古亭、艋舺等地。 清末至日據初期,景美水運依然暢通,不過溪仔口因淤淺而走向沒落,來往船隻改停泊上游的梘腳潭(今景美街底溪邊)的渡船頭。景美街規模益發擴大,儼然已是文山地區貨物集散中心。景美公有市場創於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在景美頂街與下街交界處,草創期僅佔地二十坪的四角亭簡陋建築,以豬肉攤聞名。當時公有市場以南至溪邊最熱鬧。昔稱「頂街」,染布坊、茶行、雜貨店、碾米廠、中藥行等商店雲集;市場以北的下街則是外地趕集的攤販聚集處,集應廟以北仍是仟陌縱橫的農田。 大約一百年前,恒茂藥行從木柵遷入頂街定居,和對面的恆德藥行,同時為當時街上唯一兩家中藥行。民國二十五年出生於頂街的張水柳,是恒茂藥行第五代傳人,對於景美溪舟揖往來的畫面,都是來自父執輩的記憶,自他懂事以後,景美水路已由陸路交通取代。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景美街廢為空溝,蚊蟲滋生,有礙市容觀瞻,於是官民共同出資填溝築路,並鑿通木柵路一段;翌年,景美溪上的木梘拆除,改建水泥橋(瑠公橋),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橋,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萬新鐵路運煤、載客的火車在街西的羅斯福路六段轟隆而過;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帶動木柵、新店的繁榮,商販可直接到新店。木柵採購、做買賣,景美街失去貨物轉運中心的地位,商機開始由盛轉衰,街市一度蕭條。 民國四十九年,張水柳成家後搬至下街立業,夫妻倆租相鄰的土埆厝做生意,妻子作洋裁,他經營中藥行,當時下街店舖仍然不多,唯公有市場豬肉攤一帶人氣較旺,入夜後十分冷寂。張水柳回憶,景美街直至民國四、五0年代,仍是成排成列的土埆厝,頂街最前頭眺望景美溪的「許興泉」洋樓為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富商許能才興建,是當時景美、木柵最華麗的洋式建築,可惜因木柵路一段拓寬,洋樓現成半壁廢墟,晚景淒涼。 民國六0年以前,位於下街的集應廟伸出的燕尾,依舊是景美街最美的天際線。集應廟是開發景美的泉州安溪人高、張、林三姓所供奉的廟宇,奉祀泉州安溪人的保護神:保儀大夫張巡和保儀尊王許遠。三姓分立後,咸豐十年(一八六0年)高姓族人先在梘尾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建廟,同治六年(一八七六年)遷至現址,民國七十四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正重新整修中。集應廟廟埕與緊臨的進興宮周邊(昭和九年興建)直到民國六、七0年代熱哄哄的廟口氣氛,才逐漸蔓延開來,而這得歸功於景美湧進一波中南部北上打拼的移民潮,旋即民國六十二年景美街夜市開張,帶動地方繁榮,低矮平房陸續改建為二、三樓的商店。 今日景美街的天空幾乎淹沒在雜亂參差的雨棚中,刻意從細縫中仰望,發現景美街仍保持六、七0年代的街屋樣貌,相較於周邊道路竄起的新穎大樓,彎彎曲曲的景美老街愈顯狹窄,近年打通的東西向防火巷道不僅比舊衝寬敞,也切斷了舊街的連續性。說起景美夜市,自民國七十九年即擔任景行里里長的張水柳充滿感慨,民國七十六年時,景美街原本是台北市四大觀光夜市計畫中的南區代表(東區饒河街、西區華西街、北區士林夜市、南區景美街),但因諸多人為因素無法配合而錯失良機。張水柳一直不曾放棄設立景美觀光夜市的心願,然因老社區街路拓寬不易、無足夠的停車空間等問題,光是統一改善雨棚,房東與商家便無法達成共識,多頭馬車的現狀頗令他有力不從心之慨。 即便如此,景美街從早到晚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上午是販賣魚肉蔬果的傳統市集,黃昏過後,著名的景美夜市登場,人群接踵摩肩,老街擠得水洩不通,並與街東新興的景中街商圈連成一氣。傳統市集與現代大賣場相互輝映,擴展成景美商圈,是今日文山最熱鬧的商業區。
文◎曾美慧 日據時為台北通往新店的重要幹道,景美鎮時代舊名「中正路」,民國五十七年景美併入台北市轄,更名為景文街。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六三0公尺 南北走向的景文街與景美街相鄰,清時皆屬「梘尾」範圍,與景美街發展息息相關。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年),拓寬木柵路一段,瑠公圳拉直,圳道從景美下街進興宮前二十公尺巷口折向景文街,流向萬隆,直至民國四、五0年代景文街仍與波光鄰鄰的水圳相依相伴。 民國四十七年出生於景美街的鄭錦燁,小時候常蹲在景文街的水圳旁看人家釣魚蝦、螃蟹,釣客總不費工夫便滿滿一桶。約有十五公尺寬的清澈圳溝,水流如浪般起伏,訓練出景美人個個泳技矯健。當時,水圳上有一座座小橋連絡兩岸,從門前的小橋便可推測那戶人家的經濟狀況:家境富裕的,門前有座水泥橋;普通一點的就搭木橋;沒有能力搭橋的,就借鄰居的小橋出入。小學時代的景文街只有靠近車前路車站、公有市場一帶最熱鬧,夜晚越往北走,街路越漆黑。 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為運煤需要鋪設景美至石碇間長十多里的輕便鐵道,軌道自深坑、石碇沿木柵路,經景文街瑠公圳西側北上通南門。翌年,即廢南門至景美輕軌,又一年萬新鐵路通車,當運煤火車隆隆進站,今僑興戲院、景美派出所一帶的卸煤場便忙碌了起來,直到民國五十四年,萬新鐵路停駛,卸煤場才走出鄭錦燁的童年畫面。回想與火車為伍的趣事,那時公路局客運班次少,家人等不及了就搭三輪車從公館回景美,車伕常要求與五分仔車競賽,車速之快令他既興奮又害怕,跑贏過火車的三輪車伕得意洋洋的模樣,至今難忘。 景文街一向是景美的政治、行政及教育中心。街頭有景美農會、景美分局、景美派出所、消防隊、景美鎮公所(民國五十七年改景美區公所,七十九年改文山區公所),公有市場旁有戶政事務所,市場對面有衛生所和景美國小。景文街尾的景美國小,年歲最長,前身為明治三十一年正月(一八九八年)設立的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最初借用集應廟右廂房上課。九月正式成立景尾公學校。最初購買景美頂街兩棟高家房屋做為教室,六年後才遷入景文街校舍。 隨著景美行政轄區的變更,景文街上不再機關林立,文山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和衛生所於民國八十三年遷入木柵路三段文山區行政中心新廈,舊區公所改建為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門牌本是景文街一號的景美農會。成立於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年)。是景美第一個機關,現正改建大樓中。景中街是近十多年前才開闢的新路,與景文街、羅斯福路形成三角地帶,高樓群立。 景美地區街路視線開始高低起伏,要上溯至四十年代中期,景文街第一棟四層樓仔厝,也是景美第一棟公寓,位於通往僑興戲院的窄巷口,原址本是一處水塘,民國六十六年,鄰近樓高七層的瑞興大樓竄起,鄭錦燁父親看好景文街未來發展性,翌年從景美老街遷入景文街第一棟有電梯的大樓。鄭錦燁笑說:「當時每天早上開店,門口就有一大堆坐電梯玩的小朋友。」今日景文街店舖近二、三十年聚集了十來家銀樓,別具特色。僑興戲院巷口對面的義興樓餐廳,創業於日據時代,香味遠播海外,道地的台菜不僅景美人讚不絕口,連日本媒體都曾專程報導。 民國五十二年景文街尾銜接景美橋,與新店的順安街相通,民國五十五年,西側的北新橋相繼通車,人車熙來攘往,是新店、中永和、新莊、板橋等地進出台北市南區的重要橋樑。交通日繁,難以迴車的景文街,在民國五十七年填平水圳舖路。近十餘年來,景文街尾景中商圈崛起,有一度公車進出都改走景中街,不再經過景文街,商店生意大受影響,在里、鄰長極力爭取之下,公車單向復駛,人潮再現;緊臨景美夜市的景文街商機愈發蓬勃。 漫步景文街,不妨尋覓殘留歷史餘溫的老街屋和景美國小內那對百年金龜樹,或細讀景美橋頭上的「景尾開道碑」。便可輕輕勾勒出景美百年發展史。
文◎曾美慧 本路一、二段闢建於日據時代,木柵鄉改隸於台北市後,三段山間道路才陸續拓延,目前環 山道路已全部貫通。 ◎段數:三段 ◎分段點:道南橋、張橋 ◎全長:四、八0九公尺 指南路的開端緊挨著塵囂市區,從平地爬坡上山後,伸出雙手將山林攬在懷中,終點竟又連回起點。 指南路一段與木柵老街保儀路相連,當地耆老指出,右側永安街內曾有磚仔窯。直到光復初期仍黑煙梟梟。位於木新路交會口的福安宮,早年是一座山丘,古地名「更寮山」,為防山上的泰雅族突襲,山頂上設有更寮派人守望。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日人為開闢指南路一段,鑿開更寮山,並興建「道南橋」。約莫民國六0年代,這一帶的山坡才悉數夷平,樓房興起。 政治大學校門前的指南路二段,沿路幾乎都是小吃店、速食店、藥妝店、便利商店、百貨連鎖店,近十年愈發密集,成為指南路人車最暄譁的地帶。政治大學是文山區的最高學府,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於民國十六年創校,二年後改制為「中央政治學校」,民國三十五年,合併「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四十三年,在木柵長滿刺竹的窪地復校,校地幅員遼闊,幾乎五分之四為山坡地,校園內有數條登山步道通往蒼蒼雲山。 站在政大的叉路口,屬於城市的風景已在腳下,往左,指南宮的方向,往右經北政國中(民國五十七年成立)的大門前的巷子口,環山綠帶就由這兒開始。不遠處的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創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學生以政大教職員子女為主。對面的教育部宿舍,昔稱「番仔公館」,曾是漢人與原住民交易的市集。我準備搭小10公車上山,拜訪貓空的張朝聘先生。 二百多年前,來自中國茶鄉福建安溪的張姓移民攜帶茶種在貓空落地生根,目前貓空地區仍以張為最大姓。民國三十二年出生的張朝聘,製茶家業傳至他已歷經六、七代興衰。他笑說:「小時候哪裡有指南路三段!從政大上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往仙公廟,路兩旁都是梯田。」居民出入的蜿蜒山徑全靠先人一步一腳印踩踏鋪石而成。山區的孩子大都要等到八、九歲,有力氣跋涉近二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木柵國小就讀。下午放學後走到半路,就得點菜籽油燈或竹筒火把,照亮回家的路。平日農民運輸農產品、茶葉全靠兩肩挑,必須等要到木柵街碾米、採買豬肉、魚肉等奢侈民生用品時才會下山。 民國五0年代初期,為了便利運輸和出入,山區居民自主性發起義務勞動,從政大實小上坡的那段山路,「山區每戶人家,一戶工作十天,自己帶飯包,這樣慢慢開路上來。」張朝聘說。後來,政府陸續編列預算,延伸指南山區產業道路,民國六十八年,指南路三段的環山道路才通暢,民國七十年左右,小型公車才開始在山間奔馳,最早只有九人座小巴士,主要目的是方便運送農產品,現在則成為山區居民和登山遊客便捷的交通工具。 剛上山之際,公車開了老半天的山路,還在三十四巷、三十八巷、四十巷之間盤旋,繞得我東西南北分不清方向,嘖噴稱奇山區的巷弄竟如此舒闊。張朝聘笑著搖頭:「當初道路編整方式不好,光靠住址是找不到人的。天恩宮出去那頭是三十八巷,以前叫做樟湖;天恩宮進來這頭是四十巷,就是貓空。現在大家正在討論,是否要從指南國小起,另命新名叫做貓空路。」 直到民國六十四年,山區終於有第一所小學指南國小,舊地名為「吊叩坑」,清代拓荒時期,先民曾在此地設哨,一遇原住民來襲即敲梆,叩叩聲響傳遍山野。貓空,先民稱呼「了坑」(皺穴),日人轉音為「貓空」。若往貓空停車場或茶展中心指示的步道走下溪谷,你會看見河床被急流侵蝕成凹凸不平的皺摺狀。張朝聘生動的形容小時候只要雙手按住「了坑」,就可以抓到魚蝦的趣事。然而山區開發日甚,許多孩提時常見的鳥類昆蟲都不見蹤影。…
文◎曾美慧 清乾隆年間即有的舊路,日據時拓築木柵至新店的道路,稱「木柵七張路」,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道路重新整編,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民國六十六年完成東側「木新路」,並重新命名,原保儀路一段保留原名,保儀路二段改為木新路三段。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七五二公尺 「保儀路」的路名源自於兩座廟,一座是保儀路頭的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另一座是中崙路上的忠順廟(主祀保儀大夫)。中崙路曾為保儀路一段二十巷,清時稱「中崙尾」,乾隆十年,泉州張氏、高氏移民已在此山崗開闢建庄,同一時期,張氏率先墾殖景美溪西畔,那時這裡是泰雅族的活動場域,漢人與原住民經常發生衝突,於是漢人在河岸四周以木樁圍柵,防線之內逐漸形成木柵庄,大致是木柵里和木新里的範圍。 保儀路在清時已劃出大致輪廓。大正五年,深坑廳開闢木柵至新店的道路──木柵七張路,道路起點自木柵路三段與保儀路交會口,行經中崙尾(忠順街與保儀路交會處)、新厝(恆光路東側),轉西行經樟腳(恆光路以西)、港墘(樟新街一帶),越過景美溪至新店七張,全長約二公里,一度鋪有台車軌道運輸山區的煤與茶葉等物資。 保儀路二十六巷六弄九號的張氏祖厝,日人初設深坑鄉役場曾借用此處,今只剩正廳門面而已。張家祖厝與舊農會一帶,自清代以降即是木柵最熱鬧的街肆。尤其是大正十三年八月發生大水災後,古渡船頭 (今政治大學渡賢橋前的球場)街市全毀,渡船頭移至昔稱「渡船巷」的道南橋一帶,鄰近的開元街和保儀路更加人聲雜沓。 民國三十九年,木柵鄉成立,道路重新整編,將木柵七張路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今恆光路為分段口。民國四十五年左右,在農會工作的許演隆從陂內坑一家四口騎一部腳踏車,搬到保儀路,十三巷定居。回憶當年,木柵交通仍全憑腳力──步行或騎單車,木柵僅一、二位有錢人家以汽車代步。木柵市場周邊,光復初期尚有農會倉庫、製茶工場和養豬場,十三巷後頭和集英街有成排的法院宿舍,店舖多集中在舊農會附近,保儀尊王廟以南仍是水田仟陌,沿線有散村式聚落,國光新村、司法新村各據一方。當年保儀路、開元街、木柵路一帶的製麵工廠,趁夭睛的日子曬麵,自皙的麵線映照在水塘綠田中,曾是木柵最美的景象之一。 民國五十一年,「北縣私立指南初級中學」成立,坐落在國光新村營區附近的農地,八年後啟用新校名「台北市私立景文中學」。翌年,相鄰的基督教伯大尼育幼院創立,為受虐和孤苦孩童提供一溫暖的堡壘。育幼院對面有一偌大的草地,是未來恆光國小預定地。國光新村於民國五十九年改建公寓,路尾的司法新村眷舍仍維持舊樣,有些眷舍早已人去樓空。 木柵老街雖經數次拓寬,依然不太寬敞,指南路與保儀路交會處一帶(集應廟附近)昔日隘門的所在更顯狹窄。防禦的木柵早已推倒,老街搖身為交通要道,車水馬龍。只有北段第一銀行高樓矗立街頭,其餘多是二、三十年前的樓房,街景甚少變化。
文◎曾美慧 舊時為通往景美車站的道路,光復後命名為車前街,民國七0年左右升格為車前路。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一一七公尺 車前路,僅一百餘公尺長,站在路頭一眼望穿路尾。 車前路,顧名思義,車站前的馬路,起點北側就是日據時代萬新鐵路景美站所在。 興築萬新鐵路與台北盆地南緣的開發有極大的關聯。萬新鐵路沿線有豐富的煤礦、茶葉及農林產地,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最初鋪設輕便軌道,以人力推動台車,台車取代景美溪水路的運輸功能;後來由於煤礦大量開採,運輸需求增加,二年後興築萬新鐵路,正好銜接輕便車道,助長景美溪與新店溪上游的開發。萬新鐵路除了能將木柵、深坑、石碇等地貨物往台北運輸之外,其實也是一條日人防範抗日事件死灰復燃的警備路線,同時,也是休閒觀光路線,直到民國四、五0年代,坐萬新線火車遊碧潭,是台北人一大享受。 籍貫山東的孫治中於民國五十一年來到景美,對景美的第一印象就是個鄉間小鎮,他描述景美站是一木造平房,月台僅二列,當年的車前路跟現在一般寬,街屋大都是一、二樓矮房。路尾設有公路局車站 (年青人眼鏡行現址),候車、坐車的旅客湧進湧出,帶動了車前路與景文街口一帶的繁榮。不過,車前路上大多是高家集應廟的產權,街屋拓建不易。 民國七十一年,孫治中搬到車前路唯一拆屋改建的商業大樓,原址是大台北地區公館以南第一家外科醫院吳志榮醫師於民國四十年開設的吳外科。民國五、六0年代,車前路上尚有二家米店、一家貨運行、一家打鐵店,目前路段上二十餘家店面,竟有六家美髮院,成為街路特色。 現今車站前的馬路,搭火車和公車的旅客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來往於捷運景美站和景美夜市的人潮。
第 16 頁,共 3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