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1960年至1980年景美地景變遷

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及積極在台灣發展工業,景美鎮離台北市近,又有萬新鐵路的火車運輸,成為工廠設置的理想地點,當時也有多處政府單位及眷村遷入此區,從1950年代開始,到1970年代達到高峰,1960-1980年間景美地區由農業生活、轉為工廠設立,再形成為住宅區域,地景有重大改變,主因是1968年台北縣景美鎮併入台北市的景美區。

此期間在羅斯福路五六段兩側工廠林立,許多知名企業皆在景美設廠,如玉兔文具、龍口粉絲、蜜斯佛陀公司、榮民製藥等;公務機關台北製罈會社改為台灣省公賣局製瓶工廠、公路局的養護工程處、國防部軍法局、台灣省政府公共工程局及瀝青拌合場等皆已在此區設立。許多國民教育以外學校也在1960年代在景美鎮時期設校,如靜心中小學、台灣警察專科學校、中國市政專校(中國科技大學前身)等。

隨著1968年台北縣景美鎮併入台北市景美區,景美區在台北市都市計畫中規劃為住宅區,工廠停止設立,原在景美設立的工廠也逐漸搬遷;搬遷後的 土地大都被規劃為住宅使用,少數規劃為公園及市場用地。農地除了變更為住商用地,也有規劃為公園及學校用地。第一批集合住宅的農地開發,是在1966年在景美國中後方的光華新村,為連棟的四層樓公寓,帶來重要改變。

在1960至1980年重要道路開通,改善景美聯外交通,其改變如下:

  1.1963年瑠公橋因易造成淹水而拆除

  2.1963年景美下溪洲由公館到溪仔口興建堤防,減緩與河爭地的水患發生頻率,上方可為車行便道。

  3.1964年接羅斯褔路五段的興隆路一段開通

  4.1965年萬新鐵路拆除,羅斯福路五段六段拓寬,並興建北新橋接新店北新路。

  5.1968年景文街瑠公圳圳道加蓋,成為景文街的東半側。

  6.1972年辛亥隧道開通,開闢辛亥路四段接興隆路。

  7.1974年由興隆路一段接景文街、羅斯福路的景興路開通;此年木柵路到木新路的興隆路也開通。

  8.1977年蟾蜍山因大雨崩坍,借機拓寬羅斯福路五段六段為36米道路。

  9.1978年懷恩隧道開通,開闢辛亥路五段及六段接木柵路,中港路改名為辛亥路七段。

閱讀 4044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