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3

木柵集應廟

2015年9月20日鄉土踏查「木柵老街」巡禮之主題報告

主題:木柵集應廟

報告人:時嫘璜

壹、祭祀主神之典故: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時,叛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變自稱為燕國。

這是唐朝發生的最大叛亂,史稱為『安史之亂』(西元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為期七年三個月。

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正月)燕軍將領尹子奇率兵十三萬攻打睢陽城,當時

睢陽城郡守許遠向駐守寧陵節度副史張巡求援,張巡率兵入城與許遠共同守城,

因許遠不擅作戰把軍權交與張巡指揮,自己則擔任後勤的補給工作。

睢陽城守軍(6,800名)與燕軍大戰四百回合終於寡不敵眾,彈盡糧絕之下被敵軍破城,於是張巡、許遠及其部將陸續為國捐軀。

因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城之故,使燕軍攻勢拖延而保全江淮一帶,唐朝也因此平亂可說是功績顯赫,於戰亂平息後唐肅宗立雙忠廟祭祀,宋代敕封張巡為東平威列昭濟顯慶靈祐王(尊稱為保儀尊王),許遠為都督(尊稱為保儀大夫),而捨身與士兵吃食張巡愛妾林夫人為申國夫人。

保儀尊王申國夫人

福建泉州安溪地區人民視為鄉土守護神之一,俗稱『尪公』類似於台灣民間信仰之『王爺』。

雙忠是安史之亂中守城殉國的忠臣,亦為武神,自然有防禦寇難的能力,當時之移民皆信奉之。以防備生番(台灣原住民)出草侵擾。

尪公

貳、建廟之緣由:

清聖祖康熙年間,福建泉州安溪縣高、林、張三姓人士恭請尪公(保儀尊王)、夫人媽(申國夫人)渡台開墾,一同奉祀神明。但在頂下郊拚事件三姓決定抽籤分家。高姓人士抽到尪公聖像(今日景美集應廟),林姓人士抽得夫人媽聖像(今日萬隆集應廟),張姓人士抽得香爐(今日木柵集應廟),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在各地建廟祭祀。

香爐

尪公廟

清德宗甲午年(西元1894年)由當地仕紳募款興建。圖示前方稻田之灌溉水埤,則稱為「尪公埤」,圖示右後方建築即為木柵集應廟,亦俗稱為「尪公廟」。

下圖為建廟之初由地方仕紳張德明獻之匾額。

匾額

民國10年(西元1921)整修

木柵集應廟

上圖之木柵集應廟為一樓之建築,前方廟埕即為流動攤販之集散地,為木柵市場之前身。

民國67年(西元1978年)因保儀路擴建工程,遂於原址重建二樓廟宇。新建經費

大多由當地張姓望族仕紳努力籌措。

下圖為廟內牆上竣刻之「民國六十七年重建捐款名錄」

民國六十七年重建捐款名錄

重建落成新廟由當時管理委員另立新匾額。

新匾額

新廟正門立「集多舊宮庭木柵古今成稱聖境」

          「應重新廟貌睢陽忠義永範人間」,頗有承先啟後之意味。

木柵集應廟又配合

木柵集應廟又配合時代變遷及信眾多元化需求,陸續安座

文昌殿-供奉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朱衣夫子、大魁夫子、魁星筆

財神殿-祭拜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和偏財神土地公及太歲星君

...同享馨香。

魚躍龍門魁星筆

文昌殿前的魚躍龍門魁星筆,摸其各處必得金榜題名的好彩頭

參、木柵集應廟的年度大事-繞境:

建廟祭典日為每年農曆二月初五,皆舉行盛大繞境活動,也是木柵地區年度饗宴。

迎老祖

「迎老祖」的迎香遶境

福建省安溪縣張姓渡海移民淡水有2房各建集應廟(義山、坪頂)到木柵迎回老祖個輪駐一年;木柵張再來迎回駐七年,因木柵(街上與山上)共有七房。每次迎老祖後都要在淡水或木柵巡繞,目的是「合境平安」。

參加的繞境隊伍

一、信仰尪公廟宇:木柵集應廟、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義山集應廟、景美集應

    廟、萬隆集應廟、忠順廟。

二、木柵地區有地緣關係廟宇:聖母宮、指南宮、樟山寺 。

三、交情交好的廟宇:松山慈祐宮。

武器1

 

武器2

不管是信仰尪公的或是有地緣關係及其交情友好的廟宇皆派出熱鬧的陣頭及迎神隊伍共襄盛舉,藉著餐與活動祈求尪公及尪公媽等神明護佑居民合境平安。

肆、結語

不管是出錢出力的張姓家族,還是新移民居住在木柵地區的我們,木柵集應廟的神明們將會永遠持續地庀祐這片土地及和善的「木柵人」。

 

閱讀 7864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時嫘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