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馬明潭、牛山、萃湖 -祭祀公業法人台北市張慶望管理委員會(下崙路張氏宗祠)

一、歷史沿革

 

清康熙派施琅攻克台灣後,開始對台灣實行治權並開放墾拓收取官租,清康雍乾年間福建泉州墾民大量移入。成為今日文山區各主要姓氏宗族的「開台祖」。而原鄉各宗族探究其源流,則多半因唐末因戰爭而由河南大量遷徙至福建成為「開閩祖。

台灣俗諺有云:「唐山過台灣,十去三留六死一回頭」由此可見先民渡海來台開墾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

張氏耆老義隆先生說:早年人們渡台一定要帶上祖先牌位。除了緬懷祖德,他們相信先祖靈魂附在牌位上,可以保佑平安。若船不幸翻覆,先救得不是小孩,而是牌位。因為「小孩再生就有,牌位只有一個」。

先祖白天辛苦開墾,夜晚還須防止原住民的偷襲,如此的苦日子,讓來台的墾民沒空想祭拜祖先的事。由於先祖的開疆闢土將大片土地留給了後代,後代發達了,為了經營祖產團結宗親共同抵禦外侮,相同姓氏便設立了祭祀公業。

 

今日所探討之姓氏源流即是木柵大姓「張」氏,所拜訪的對象即是下崙路上:張慶望、張秀卿祭祀公業祖厝。

圖一:張慶望、張秀卿祭祀公業祖厝現貌

 

二、宗祠介紹

 

根據張氏族譜,,木柵張氏祖先源出清河堂。

張姓家廟由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新康里、大平社(舊地名)橫廂尾厝。張慶望(16世)、張秀卿(17世)之後裔,,於清乾隆13年渡海來台後,,在木柵地區開發各房子孫頗稱昌熾。於清朝時期由樟湖、猴山坑、下崙尾、番仔公館、大竹林等地。

24世裔孫建字輩建仍、建與、建火、建智、建舊、建安、建性等。以開闢就緒,

欲興祀典,圖報祖德。發起組成此一同祖之家廟。現今之建築興建於民國23年(1934)。民國91年(2002)增設開台祖(光經、永晤、永游、永肥)神主牌位一座,於右龕奉祀。(註1)

【註1:台北市文山區志第五章宗祠-第二節 張氏家廟】

 

張氏宗祠建於日治時期(1934),採坐東北朝西南之建築方位,適合台灣海洋型潮濕的氣候。其面寬三開間,建築牆體以實磚牆為主,屋架採擱稟式木構架,屋頂採硬山式兩坡水屋頂,上鋪以紅板瓦。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作法,燕尾翹脊高昂,,為安溪厝的特色。

 

內部陳設:

圖二:正廳上方懸掛於昭和甲戌(1934)年落款的「望愛世澤」匾額

洗石柱兩側對聯

右:「慶花花葉葉祖根深遠」

左:「望繩繩繼繼孫派興隆」字首為慶、望(第16世祖)二字

 

右邊牆上掛有「昭穆」(註2)(安溪房大坪派系昭穆由十三世起編序)

元 宗 漢 慶 卿 允 孟 (從第13代啟用昭穆字輩)

啟 光 延 永 建 迺 家 (承先啟後,勉勵後世效法祖先事蹟,建立汝之家庭)

孫 子 貽 謀 以 克 世 (勉勵後世遵循祖訓,做為做人處事準則)

君 公 侯 伯 代 其 同 (勉勵子孫仕官,做到封爵的地位)

 

【註2:昭穆:是指內堂的歷代祖先輩分,依左昭右穆的世代排列,祖孫同置一方。

禮記.祭統:「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漢書記載:「父為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古之正禮也。」】

圖三:昭穆下方的祖訓

 

民國91年(2002)增設開台祖(光經、永晤、永游、永肥)神主牌位一座,於右龕奉祀。

 

【註3:

光經:下崙尾   永晤:猴山坑  永遊:樟湖   永肥:番仔公館】

 

正大門口對聯(圖四):

 

右:「滿室馨香長守其先興孝道」

左:「進身榮耀克昌厥後接儒風」

橫批:「清名祖德源遠傳承蔭山河」

左右字首為滿、進(第1世祖)二字,橫批:前後為清、河二字

 

右側門口對聯(圖五):

 

右:「慶獲粟黍豐饒自是由勤儉」

左:「望敦詩禮教化無非固本源」

橫批:「安居樂業拓清溪」

左右字首為慶、望(第16世祖)二字,橫批:前後為安、溪二字

 

圖四:正大門口對聯

圖五:右側門口對聯

 

左側門口對聯(圖六)

右:「秀氣綿延此地芳聲崇禰廟」

左:「卿雲燦爛當年美譽勝侯門」

橫批:「文經武略闢拳山」

 

左右字首為秀、卿(第17世祖)二字,橫批:前後為文、山二字。

圖六:左側門口對聯

註4:圖4、5、6之對聯皆為於耆老張義隆著作。

 

三、爐下與派下弟子:木柵張姓家族的廟、祠活動

以宗教信仰論述:木柵人主要的信仰一直為張尪公(木柵集應廟)的爐下弟子,

移民初期由高、林、張三姓共同尊奉雙忠:張巡、許遠,後決定分開祭祀採用抽籤方式:

張姓拈得香爐,而高姓拈得老祖,林姓則拈得尪娘。

這是張姓族人的版本,,這也是移民社會存在的一種敘述模式:對於事背後的緣由,根據其族姓立場有不同的解釋。

而衍生後來木柵張姓子孫視供奉保儀尊王:張巡,法主聖君張慈觀的木柵集應廟為家廟。

張姓木柵人他們日常生活與非日常性的節慶廟會,特別是廟會中的木柵都聚焦於保儀路上的木柵集應廟,所有張家的爐下弟子都出現在張尪公的出巡、過頭的迎送活動中。張姓子弟亦以派下員身分參與宗祠的活動。

祭祀公業張慶望、張秀卿宗祠凡四大房:樟湖房、下崙尾房、猴山坑房、番仔公館房,,四房輪值選出25位委員辦理春秋二祭祭祖典禮。派下員二百餘人按管理章程,需排除外姓血親以直系血親為主亦容納招婿生或養子女冠張姓者才得以想派下員之福利。張家派下就有相當比例參與木柵集應廟的決策。

如此可以理解這是地方社會,如何藉由宗教活動、宗族活動而產生緊密的關聯。

 

四、結論

此次踏查有幸走入下崙路巷弄中的「祭祀公業法人台北張慶望」宗祠,了解了張氏一族如何在大都會中安身立命,如何將祖先的訓是傳承下去。並團結宗族的力量守護著木柵張氏一族,努力參與地區活動造福鄉里,讓我感受到移民社會宗族龐大的力量。

 

五、參考資料

˙台北市文山區志第五章宗祠-第二節 張氏家廟 

˙祭祀公業法人台北市張慶望102年度冬至祭祖暨派下員大會手冊

˙李豐楙-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爐下與派下弟子:木柵張姓家族的祠、廟活動 

文山鄉土教育網,木柵文史工作室

˙張秋蜜 編撰,《尋訪故鄉的歷史記憶:文山區-探討拳山堡、文山保-木柵篇  之景美溪右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人文學程文山學,2015/9。

 

 

閱讀 788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時嫘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