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樟樹、樟湖環湖步道-談相思樹

一、化作焦炭也相思-相思樹

 

韭菜花開心一枝,花正黃時葉正肥。願郎摘花連葉摘,到死心頭不肯離。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時?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斷做柴攀。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離樹何時還。

郎槌大鼓妾打鑼,稽首天西媽祖婆。今生夠受相思苦,乞求他生無折磨。

綠陰陰處打檳榔,蘸得蒟醬待勸郎。願郎到口莫嫌澀,箇中甘苦郎細嘗。

 

                  -台灣竹枝詞   梁啟超

 

二、淺談相思樹

 

相思樹又名臺灣相思、香絲樹、相思仔、假葉豆,為豆科含羞草亞科金合歡屬植物。原種於臺灣南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一帶。臺灣日治時期被日本人廣泛種植至全臺各地。

 

.特徵:

      相思樹屬常綠喬木,樹枝摸起來較平滑無刺。在種子及幼苗階

      段,可發現它的“真葉”(真正的葉子,有別於稍後的葉柄變態

      葉子形狀的“假葉”,真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在相思樹長大後

      ,葉子會退化成假葉。因相思樹生長在較乾旱的地區,為了減 

      少水分的蒸發量,必須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就跟仙人掌一樣。假

      葉是鐮刀狀且互生,花金黃色,聞起來有清淡的香味,花萼約為

      花冠的一半長,有淡綠色的花瓣長約2mm,其果實為莢果。

 

相思樹圖像:

.用途:

相思樹的樹幹非常堅硬,可作為薪炭材,故稱為「相思炭」,而且可燃許多時間。

 

木材可製火車路軌的枕木,礦坑用材;臺灣北部礦坑用的支撐木材幾乎均用相思樹幹,亦可做家具、農具。

 

由於它的根部分化非常多,能夠緊抓土壤,再加上能禁得起強風、旱災和可生長於貧脊之地的優點,所以常用做綠化荒山、水土保持。

 

4.根部長有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將其轉化為植物       可直接吸收氮元素,而相思樹則提供根瘤菌所需的養分。有助       於改善貧脊土地缺氮的情況。

 

相思樹的時尚用途:實木地板、砧板、樂器(烏克麗麗、吉他)

 

.逸事錄:

相思樹的果莢內有5至8粒咖啡色種子,其種子和嫩果莢含有劇毒,誤食會造成頭痛、噁心、腹痛、心跳加快,甚至死亡,需格外小心。

 

一般俗稱的相思豆並不是相思樹,而是指小實孔雀豆的種子,王維

“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其中

所說的紅豆亦指小實孔雀豆的種子。  

 

相思樹名稱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搜神記」中所描寫被宋康王拆散的韓憑夫婦,兩人因相愛卻被迫拆散相繼跳河,雖死後不能同葬,但自跳何處迅速長出兩大樹相抱在一起,後人將其稱作「相思樹」

 

.經典浪漫:

南朝良任昉(述異記)卷上:

  「昔戰國時,魏國苦秦之難。嘗有民從政戌秦,久不返返,妻思而卒。 

   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謂之相思木」

 

南朝梁武帝(歡聞歌)之二:

  「南有相思木,含情復用心」

 

知名作家張曉風(曉風散文集-相思樹)

  「化作焦炭也相思」來描述那至死不渝的愛情。

 

 

三、相思木炭炭香濃濃憶舊情

 

.臺灣早期炭業風華

    火炭又稱「木炭」,其實中原時代的漢語就稱之為「火炭」。漢許慎說文:「木炭成灰,謂之炭」。木炭由於質料輕,燃燒易又耐久,不產生黑煙,又便於運輸的種種優點,在當年農業社會中物資匱乏的時代,是相當受歡迎的燃料,除了木柴、蔗葉、木屑外其用量甚大。

    火炭曾經是苗栗縣的重要地方產業,燒火炭所需的「土窯」,就因地制宜的設在山林區間,火炭燒成後再運下山販售。除了觸目可見的一大片相思樹林,也處處散佈著煙霧裊裊的「火炭窯」,到處呈現一股熱鬧騰騰的繁榮氣氛。因為成本低,木炭價格又好,因此燒木炭的行業也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經濟產業。

    早期製作火炭的材料種類很多,根據史載,民間最早是以九荊木(別名九芎木)燒製,依「諸羅縣志」記載:「炭,以九荊木者為佳,質堅難燼,雜木次之。」不過,九荊木量少價昂,加上生長緩慢,因此來源不易,只好退而求其次,改用數量較多的相思木或龍眼樹、白樹仔及其他果樹來取代。

    苗栗山區燒製木炭的樹材以相思樹為主,此一樹種廣泛分布於三義山區,跟樟木林、楠木和油桐木等優勢樹種混合生長。相思樹燒成火炭可以存放很久,耐燃,燃燒時不易出油,冒煙亦不會刺激眼睛,還有熱量大,香氣濃的種種優點,因此早期又稱它為「香炭」,在市場上成為頗受歡迎的搶手貨,銷售量一直穩定成長。

 

.炭燒製程

木柵貓空「木炭窯」

興建木炭窯時,首先須選擇背風的山坡地,然後整理出一塊平坦的台地,分層堆疊具有黏性的土塊至預定的土窯的高度,其頂部呈現圓錐形,然後在窯身正中央挖開約寬3台尺,高6台尺的窯門,內部為中空的圓形,在窯壁的周圍則挖出2或3條直達窯身底部且與窯身內不相通的煙道,此煙道就是以後燒木炭時預留的排煙孔。窯邊另設一小火口,可用來送柴火燒製的入口,完工後,窯頂須加蓋屋頂,以防日曬雨淋。

    燒木炭窯從裝窯、起火、封口、燒火、封窯、出窯等步驟,前後約需20餘天至1個月。通常燒至時先加熱到一段溫度,再封閉窯口,運用窯內的餘火燜上數日,目的使樹材徹底脫水,最後才成為完全炭化的木炭。

    木炭燒煉的過程中,窯壁四周都必須用黏土拌石塊封閉,不得有空氣漏出來,如有漏氣就要以水攪拌灰泥,用稻草束沾灰泥將漏氣處填補,如此燒製完成的木炭才能均勻,香氣保存長久,確保品質完整

,賣得好價錢。

     依照此一行業流傳的規矩習俗,通常在起火燒窯前,業主一定要先祭拜薪炭業的鼻祖大師-孫臏,祈求燒炭窯過程中順利圓滿。一般在封窯日夜窯燒時,窯內溫度高達數百度,其辛苦勞累的程度亦可見一斑。

    約過1星期左右,直到樹材陰燒完成,熄火,然後使窯內冷卻2星期後,窯內即全部變成烏黑乾硬的火炭,即可開窯入內,以炭籠裝載,一籠籠接踵而出,辛苦了1個月的心血,總算有了豐碩的收穫,燒炭人的臉上也總算露出滿意的笑容。

 

 

木炭的淬鍊過程圖:

.有趣的臺灣俗諺

相思炭窯:「尪顧七眠火,某顧七日火,尪某七日沒作伙,二人歸腹肚全火。」這是為在貓空相思炭窯前的解說牌。找了報告資料了解了先民-燒炭人的辛苦過程,對文中「相思炭窯」臺灣俗諺有了會心微笑的理解。

四、結語

2016.03.24在一個老天爺安排又濕又有冷氣團來襲的天氣,我們拜訪了貓空的「樟樹樟湖步道」,沿途看到一片片的魯冰花海,一層層一心二葉的茶田,在秋蜜老師詳盡的導覽與解說讓我們文山學的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在地的人文,特有的植物…獲益良多。接下來回到教室挑戰了「相思樹」主題報告,更讓我對相思樹、相思樹木炭…有更深的了解。

感謝造物主,感謝走過這片土地的先民,感謝同行的同學,一切一切的感動,化成一句「感謝老天」。

 

伍、參考資料

.「探討文山堡-木柵篇  之景美溪左岸」    編撰:張秋蜜

.相思樹  維基百科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網站-園藝小學堂

.台灣傳產-炭香濃濃懷舊情                 文:詹瑞蕙

 

 

 

 

 

 

 

 

 

 

 

 

 

 

 

 

 

 

 

 

 

 

 

 

 

 

 

 

 

 

 

 

 

 

 

 

 

 

 

 

 

 

 

 

 

 

 

 

 

 

 

閱讀 2312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時嫘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