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7

高積淵宗祠

高積淵宗祠

(文山學學員林玉斌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有一間超過百坪的大型祠堂,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一棟四層樓集合住宅的頂樓,它就是景美高氏下派三房的高積淵宗祠。

   由羅斯福路六段的萬慶街走進約20多公尺,在景文復健科診所前,道路就一分為二。在右邊的道路,診所所在地這片樓房公寓的頂樓上,可以看到黃色琉璃瓦屋頂的高積淵宗祠,地址在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高積淵宗祠1

(上圖:高積淵宗祠)

   高積淵宗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景美),又稱祭祀公業高積淵。祭祀公業高積淵,是向政府登記的法人名稱。

  高姓族人,入閩祖高鋼(一世)傳至七世惠連(肇基安平始祖)再傳至十七世高山(肇基安溪大平始祖)。高山字積簣遷安溪卜居大平,子孫繁衍分為上下派十三房(上派22世佛字輩,下派23世積字輩)。高姓族人自稱上五佛下八積,至康熙領臺時各房苗裔(除下派二、五、七房)共十房,乾隆初年相繼渡臺居上淡水各地,隨處開發,舊時拳山堡(今大臺北公館以南區域的景美、新店、深坑、石碇等區),為其開墾主要地區。

   各房於前清時期紛紛成立祭祀基金,放利生息、買田收租,待有規模則購地建祖祠。景美高氏上派 三房、四房與下派長房、三房、四房皆建有各房派之祖祠。高積淵宗祠,為下派三房高積淵之子孫,為崇祀始祖積淵公而設立。

   乾隆初年下派三房派下,相率接踵來臺後,聚族於文山堡萬盛庄、內湖庄、頭重溪、深坑庄等地,隨地開發自謀生計及開闢就緒至嘉慶、道光年間,有裔孫培註、鍾三、派裕、派廣、派汝、派克、標炎、標振、標義、標迪等11名發起。

   為崇祀始祖積淵公,以謀和宗睦族,召集各派下捐金,集腋成裘,將積立金交房長宗親掌管,逐年生息以為歷年祭典之資﹔並彫刻積淵公下總牌一位,定每年冬至日為例祭日期,輪流值當,在爐主住宅舉行,景尾集應廟建成後改至廟裏舉行。

   本房例祭原在景尾集應廟舉行,高氏家族承買萬華學海書院做為宗祠後,1898年,即改在此萬華宗祠(註)舉行,排定農曆11月10日為祭典日期。因派下散處文山各地參與祭典往返不便,1934年經決議擬在派下聚居的地點,自建故選小宗祠一所,故選萬盛庄溪子口祀田之內,於1937年擇日興工,翌年2月19日正殿完工,東、西廳以後再建,主祀積淵公故稱積淵公祖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

高積淵宗祠2

祭祀公業高積淵管理委員會

電話:02-29325085

服務時間:週一 至 週五 09:00 ~ 18:30,休息時間:12:00 ~ 13:30

會務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本公業秉持慎終追遠闡揚祖德之精神,成立宗旨為造福族親、敬老尊賢、關懷社會、永續經營,達成照顧族親之目的。

 

*註:高氏(萬華)大宗祠,原為學海書院,戊申年由高姓人士承買,改為合族宗祠。此高姓大宗祠是由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新康里大平社(舊地名),於清乾隆時渡海來臺後,在大文山地區(為主)、六張犁等地,以開闢就緒,各房子孫昌熾,乏合族宗祠,故於日治時集資購買,改為高氏宗祠。購買學院後因數迭其用,破壞不堪。經明治41年 (1908年)承買後首次翻修、再經大正3年(1912年)、大正10年(1921年)、昭和10(1935年)數次整修,始有今日(高氏大宗祠萬華)之規模。

閱讀 5422 次數

內部討論

留下評論

請登入後再發表評論

民眾意見

請填寫您對文章的觀點或是提出修改內容意見,我們會同老師討修正觀點及内容補遗

Drag and drop files here or Browse
林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