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社大-方玉如
109-2第十九屆文山美術獎得獎名單
文山美術獎評分已經告一段落囉!
恭喜得獎者,也感謝參賽者們的參與~
作品我們將統一於11/23開放取回,
得獎作品也會同時於線上公開欣賞~
歡迎大家屆時再來看看這些得獎作品哦
西 畫 類 |
特優 |
旅遊繪本速寫-金門文化影像 |
陳招英 |
優選 |
未來…未來? |
吳韶寶 |
|
優選 |
Healer |
葉綺紅 |
|
佳作 |
大步邁進 |
林春燕 |
|
佳作 |
沉思 |
楊惠榮 |
|
入選 |
碧潭水舞 |
楊美貞 |
|
入選 |
雪花飄飄 |
張玲紅 |
|
入選 |
我最美麗的時候 |
陳淑慧 |
|
入選 |
寂寞都市 |
林建學 |
|
入選 |
氣勢宏偉 |
施純林 |
|
入選 |
虎山溪畔 |
黃湘雅 |
|
入選 |
深坑的景美溪畔 |
林素玉 |
|
入選 |
春天來了 |
徐美琪 |
|
入選 |
霞滿 |
洪秀鳳 |
|
入選 |
高美夕照 |
許建德 |
|
入選 |
午後 |
陳昱璉 |
|
|
|||
攝 影 類 |
特優 |
本期從缺 |
|
優選 |
歸 |
周明竹 |
|
佳作 |
人間風情之"瑰磊與過客" |
周淑英 |
|
佳作 |
WHAT'S UP |
吳逢源 |
|
入選 |
大帛斑蝶 |
吳先振 |
|
入選 |
唯我獨尊 |
黃樹倫 |
|
入選 |
孟加拉風情 |
林良楓 |
|
入選 |
九龍五虎梯田 |
高寶貴 |
|
入選 |
文山風雲 |
李東榮 |
書 法 水 墨 類 |
特優 |
杜甫 旅夜書懷 |
邢莉麗 |
優選 |
榴開百子生生不息 |
姜美輪 |
|
優選 |
無題 |
馬叔智 |
|
佳作 |
草書一首(上屆優選改列佳作) |
張紫瑛 |
|
佳作 |
芙蓉翠鳥 |
徐靜慧 |
|
佳作 |
琴賦 |
陳秀燕 |
|
入選 |
石榴 |
朱玉梅 |
|
入選 |
處處有好柿 |
黃淑娟 |
|
入選 |
勵世句 |
任賢 |
|
入選 |
七泡有餘香 |
張炎良 |
|
入選 |
鮮于樞(蘇軾海棠詩卷) |
謝秀慧 |
|
入選 |
松 |
陳淑卿 |
|
入選 |
臨江仙 |
周文琇 |
|
入選 |
人生 |
刁綉芬 |
|
入選 |
墨竹舞春風 |
黃秀麗 |
|
入選 |
詩經 文王 |
葛維新 |
|
入選 |
詩經 文王 |
黃念須 |
|
入選 |
陳姍姍 |
陳姍姍 |
|
入選 | 虎踞 | 李征諭 | |
入選 | 松鶴 | 吳若嘉 | |
入選 | 雲山秀水向其嬌 | 蕭玉文 |
雕 塑 工 藝 類 |
特優 |
豐 |
鄭祖舜 |
優選 |
聚 |
郭宇卿 |
|
佳作 |
人型黏土雕塑(花開月正圓) |
張慧敏 |
|
佳作 |
茶朵 |
周蕙蘋 |
|
入選 |
布農族百寶盒 |
黃寶雲 |
|
入選 |
百花爭妍 |
謝承惠 |
|
入選 |
柴燒竹節杯 |
李垂章 |
|
入選 |
秋之午後 |
奚丹如 |
|
入選 |
等待 |
楊惠榮 |
109年年度成果展表演節目及攤位募集中!
舉辦地點:文山區景華公園(景華街與景興路交叉處)
時間:109/12/19 13:00起,約16:30結束
歡迎填寫線上表單:https://reurl.cc/Xk3QnE
現場班級攤位及舞台表演募集中
我們祈盼貴班以表演、攤位活動、作品展覽等方式呈現這期的學習成果,請老師與同學們討論後填寫調查表。為讓舞台表演活動流程安排順利,如當天班級有校外聚餐,敬請安排於4:30之後,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帳篷攤位==
鼓勵各班級師生設計可與民眾互動的活動具有公益、社區回饋性質的活動,例如修理市集、捐發票義剪、捐發票人像素描、體驗實作、快閃活動等等活動,以便事前協助宣傳。
另外,請注意公園內不能進行現金交易。
我們將盡所能的提供貴班成果展示所須之器材,然若有未盡事宜,敬請貴班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台表演==
同一位老師指導的班級請共同規劃一組表演,一組表演以7分鐘為限。
舞台表演請於12/12(六),請將音樂檔案或CD提供給社大。
音樂檔請寄到: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因表演節目眾多,在節目安排的過程中,如果貴班因故需要更動需求內容或節目安排規劃時,請聯繫辦公室。本校將保留修改表演場地及時間變動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展為一堂正課,請參展班級師生務必確實參與,遲到早退者恕無法參與下期成果展,若貴班成果展當日無法全程參與,歡迎於第18週週間(原上課時段),自行辦理小型成果分享會、或維持正常上課。
若參加成果展可替代為學期間任一門課或視為補課一次。
活動聯絡人:
文山社大 方方 (02)2930-2627#11
服務時間:週一|二|四|五 15:00-21:00 週三 18:30-21:00
109-2公民週線上直播-「慢旅‧台灣」
不好意思久等了,請點選連結收看直播~
沒有臉書的朋友,可以請班代或者同學幫忙留言於臉書喔!
景美1982年木柵路拓寬完工
景美通往木柵的道路始建於日本時代的1899年,由景尾經木柵抵達深坑。1908年因瑠公圳改道景文街,於是填平原是圳道空溝為景美街,並拓寬通往木柵的道路,此段歷史記載於開道碑中。1919年建台車道通往石碇,1926年始有大新汽車通行景尾木柵間,1960年代,廢除台車道。
1969年版的地形圖中,從景文街沿著山邊到溝子口的道路也命名為景美街,並將溝子口路、馬明潭路、木柵路(接深坑)納入木柵路範圍,建立木柵路一段到五段,後來將景興路開始的景美街也併入木柵路一段。現在的分段點:起自景興路口至兆樸之歌社區前為一段,至秀明路口為二段,至萬壽橋頭為三段,至萬芳交流道口為四段,至高速公路下方為五段。1982年打通「景興路後段」,並同時拓寬木柵路一段。
1982年之前木柵路一段到五段路寬僅單車道,會車不易,1968年景美鎮木柵鄉劃入台北市後,交通管道一一打通,也在1982年將木柵路由單車道擴建為雙車道,並在雙邊設紅磚人行道,呈現現在樣貌。由1980年版地形圖呈未拓寬地形,1991版地形圖已呈拓寬後地形,於是在木柵沿線成為木柵地區重要街道,沿途有:世新大學、永建國小、考試院、革命實踐研究院、文山行政中心、木柵國小、木柵高工、木柵捷運站等。
景美1978年闢建懷恩隧道與辛亥路六段七段
辛亥路是景美對外聯絡的重要道路,於1972年闢建辛亥隧道與辛亥路四段五段,再於1978闢建懷恩隧道與辛亥路六段、七段,全線西起汀州路替代役中心前,東北行至新生南路、復行至復興南路口,改東南行辛亥隧道、興隆路、懷恩隧道、木柵路至木新路止,全長6840公尺,兩側紅磚人行道,各段路面寬度不一。分段點為:汀州路至新生南路為一段,新生南路至復興南路為二段,復興南路至辛亥隧道為三段,辛亥隧道至興隆路為四段,興隆路至懷恩隧道為五段,懷恩隧道至木柵路為六段,木柵路至木新路為七段,是台北市分成七段中最短的道路。懷恩隧道穿越景美山,於1977年10月動工,1978年10月完工,全長約490公尺,寬9.4公尺,懷恩隧道的辛亥路六段七段全線僅二線道,抵達景美女中,中間連結木柵路一段「世新管理學院」、「考試院」,及沿木新路至「景美女中」、「寶橋附近通用工業區」。1969年版地形圖中,木柵溝子口到萬芳社區,有景美山橫互,完全無路徑可通行,來往必繞道景美,再經興隆路前往。1980年版地形圖,懷恩隧道已開通,只需行車約5分鐘即可抵達兩端。工程施工單位為榮民工程處,由孫運璿前行政院長題字「懷恩」,以紀念「於1975年逝世的蔣介石總統」之意。
景美1977年拓寬羅斯福路五、六段為八線道
羅斯福路興建於1950年代,為戰略考量,由總統府到公館,興建40公尺大道,那是高玉樹市長的時代,40公尺道路即目前的左右合計八線道。1965年火車停駛,擴寬羅斯福路五段150巷以後及六段到景美、經北新橋到新店,但尚未拓寬為40公尺大道。1977年10月,因颱風帶來豪雨,羅斯福路五段公館附近蟾蜍山,因雨量猛烈衝擊,致山邊土石滑落,多間民房受損,居民傷亡。之後北市府政將土石排除,並將羅斯福路五段、六段拓寬至36公尺左右,計八線道,使羅斯福路一段至六段,全線皆呈八線道道路,是台北市中心通往北市南區重要交通樞紐,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帶動商旅往返,促進台北南區工商發達。在1969與1980地形圖比較中,1969年的公館附近,基隆路及通往永和的高架橋尚未開闢;1980年地形圖中,蟾蜍山的羅斯福路五段已拓寬完成,基隆路及往永和的高架橋也興建完成,這是台北南區道路工程重要里程碑。
景美1974年開通興隆路四段
興隆路一段到木柵路於1964年開通,而興隆路到四段接木新路一直到1974年才串聯完成,前後等待了10年的時間。興隆路一段連結日本時期由羅斯福路五段六段分段點的景隆街往海巡署的台車道,延伸至再興中小學附近馬明潭的木柵路止:於1974年再拓築興隆路四段,可以連結木柵路三段到木新路,這是貫穿景美到木柵的重要關卡,必須剷平過木柵路後下崙尾的山丘,對當地的景觀影響較大。 興隆路北起羅斯福路五段,南至木新路,全長4611公尺,寬11公尺至15公尺,柏油路面,四車道,兩旁紅磚人行道。羅斯福路五段到聖安宮前為一段,由此至辛亥路口為二段,辛亥路以東到再興中小學校門門口左側為三段,之後往南至木新路止為四段。其一二段及三四段的分段點並非在大馬路上,而是以過去地理紋理及庄區分界為其分段點,如興隆路一段二段分段點並非在景興路口,而是往東的聖安宮前,因為這裡是以前萬盛溪溪流流經,當時是萬盛庄與興福庄的分界點,舊地名為橋頭;而興隆路三段四段的分段點並不是在木柵路上,而是往北的再興中學校門口左側,因為這裡是以前山丘橫互並無道路,是景美區與木柵區的分界點。道路分段考量過去的行政劃分及地理紋理,為往後研究地方文史留下伏筆,細膩的思維令另佩服! 在1969地形圖興隆路僅到木柵路三段,1980年地形圖已穿越木柵路三段、安康社區抵木新路。此時,木柵地區進出台北市區,終於不用沿著木柵路繞道景美,可以由興隆路、辛亥路經辛亥隧道到大安區,由興隆路一段接羅斯福路到公館、古亭,交通頓時方便許多。
景美1974年開通景興路前段與景中街
景美區內重要南北向聯絡道路開通,是1974年開闢興隆路一段與景文街間的「景興路前段」,當時反「L型」的新路稱為景興路,連接景文街與羅斯福路六段。
興隆路一段、二段的十五分庄附近與老街景美集應廟附近商圈,早期往來只能行走狹小的三福街舊道斜行通往景美,或走景隆街、羅斯福路六段到景美。景興路打通可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4年,先闢建景興路由興隆路一、二段附到景文街、羅斯福六段(在今捷運景美站2號出口交會),全長1公里的舊景興路,寬19公尺四線道,紅磚人行道,柏油路面,呈反「L型」,當時稱為景興路,景美國中前尚未名為的景中街。
由1969地形圖與1980地形圖做比對,1969年尚未建景興路,在景美國中前尚無道路,景美國中後方的光華新村與景華公園前亦無道路,在1980年地形圖,通往景文街的景興路前段(舊景興路)已闢建完成。第二階段景興路直向連通到木柵路一段,於1982年才沿著景美山西側開闢,此時原來通往景文街橫向的景興路才更名為景中街(因道路在景美國正門中前面)。
景美1972年闢建辛亥隧道與辛亥路四段五段完工
景美對外聯絡第二條重要道路為1972年闢建辛亥隧道與辛亥路四段五段,使景美、萬芳、木柵地區進出台北市內,增加另一條便捷道路。
辛亥路起自汀州路替代役中心往西行、再往南,經第二殯儀館後,穿越中埔山興建辛亥隧道,連結辛亥路四段與興隆路二、三段交會,再經懷恩隧道接辛亥路六、七段,使萬芳、木柵地區在1972年後,可以直接經由辛亥隧道扺台北市大安區。
辛亥隧道1971年2月動工,1972年1月完工,全長487.5公尺,寬9公尺,高6公尺。中間連結「萬芳社區附近萬美街」、「萬芳興隆商圈」、「中國科大」,為景美木柵第二條對外重要連絡道路,可以不必繞道羅斯福路公館的交通瓶頸點。
由1969年地形圖上看,中埔山隧道及辛亥路四段尚未興建,1980年地形圖隧道與辛亥路四段已闢建完成,隧道承包單位是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由嚴家淦前副總統命名為辛亥隧道,以宣揚辛亥革命精神,隧道口的小學也因此隧道而命名辛亥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