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民國101年)景美聯合遶境慶典 一、景美聯合遶境的歷史 景美聯合遶境活動之原由,乃源於農業社會在秋收後正值農閒時刻,景美人擬舉辦活動,一起熱鬧一下,一方面感謝五穀豐收,一方面互相聯誼、增進情感。 於是選定農曆十月十五日三界公生(註一)當日,舉辦景美地區各廟宇的聯合遶境活動,也就是過去所說的景尾大拜拜。 在早期以景、興、萬字開頭的各里(註一)廟宇的陣頭,會先在景美集應廟集合,由景美集應廟提供便當、礦泉水及毛巾給參加的人員,在良時出發遶境。由景美集應廟出發後,景、興、萬字開頭之各里廟宇,再到各里區域進行繞境活動。到後期就統一路線,各廟宇陣頭在景美集應廟報到後,一起出發在景美地區遶境。 民國99年,正值景美集應廟建廟一百五十週年,總共有十六個廟宇(註三)的各式陣頭參加,場面盛大,鞭炮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常。由於陣頭參與太過盛大,以致交通大亂,到處鑼鼓聲天噪音太大,也引起民眾投訴,怨聲四起;加上景美集應廟本身也為了打開廟埕直通景文街之願景,遭遇許多阻礙,甚至在進行訴訟,就無心力再籌辦大型聯合遶境活動。民國100年(辛卯年)農曆十月十五日不同於往年之聯合遶境,景美集應廟自行舉辦境大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今年恢復景美聯合遶境 由於去年場面陽春不體面,今年又恢復各廟宇聯合遶境。 當天景美集應廟在後方廣場設臨時神壇,擇良時將保儀尊王、林氏夫人請至神壇,以為各陣頭報的聚集點,以及拜廟後的出發起點。…
「田頭田尾土地公、厝前厝後土地公」是台灣民間諺語形容土地公廟的普遍性,土地公正式名稱為福德正神,其神格位階不高,類似現今之里長,但與一般百姓卻是最親近,可祈求生活平安、財富增加、農耕順利。一般而言,農耕村落中都有土地公廟的興建,一般家中亦常供奉土地公,而在景美地區有煤礦開採,也會在礦坑口興建土地公廟,供礦工入坑前祈求平安。在景美地區就筆者所知,有十間土地公廟,茲將廟況彙總於下,若有讀者知道還有其它土地公廟,請留言告之,以祈資料完整性。 一、景美福興宮 位於興隆國小對面、福興路六號巷內,為十五分庄最早的廟宇,始於1859年(清咸豐九年),原為供奉「福德正神」石碑的小廟;光復初年,重建廟宇,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民國六十四年再次擴大廟宇規模,於六十六年完工,供奉更大尊的土地公及興建美輪美奐的戲台;目前神殿下方仍保有「福德正神」的石碑供信眾敬拜。 二、進興宮 位於景美街、緊鄰集應廟,建於1934年(昭和九年)。建廟當時景尾街的下街仍少有人居,外地人沿著進興宮的周邊聚集,逐漸形成熱鬧的市集。2007年9月11日(農曆八月初一),新建的進興宮安座落成,原是景美保存最久的土地公廟,現在搖身一變成為景美最新的土地公廟。進興宮一直以來香火鼎盛,據說許多生意人得到庇祐而飛黃騰達,此次新建工程就是由聯山開發公司捐獻。 三、文山興安宮 位於仙岩路16巷64號,建於1917年(大正6年),當時在仙跡岩山麓下開採煤礦(名為永豐煤礦)時,因應採礦工人入礦坑前須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而設立。設廟之初,為容不下一人的小廟,曾於民國40年重建。煤礦曾停採一段時間,留有賴琳松為首等12戶未遷居。民國63年再次採礦,並於民國68年由賴氏發起新建廟宇,且於73年擴建。附近麥田山莊興建時,為使基地完整,經協調廟宇往外遷建,並由建設公司出資建設二層樓粗胚,再由信眾集資修飾外貌,於民國83年完工,呈現目前的廟貌。因廟宇外移,目前廟地所在位置,為當時永豐煤礦的礦坑口。興安宮地處馬英九市長所屬里居,於建廟九十週年慶(2006年2月)時,馬市長特贈”仁愛為懷”匾額一式,2016年建廟一百年時,是否會邀請馬總統再贈匾額誌慶,讓我們拭目以待。 四、頂公館福德宮 公館街由羅斯福路五段入口設有頂公館福德宮的牌坊,沿公館街進入為於右邊的福德宮,已被兩棟公寓包夾,為都市發展過程中特殊景象。公館街所處區域,為景美開發初期即已發展的街道,舊稱頂公館,在福德宮對面巷仔內,仍保有一整排磚造紅瓦的老舊建築,為早期聚落留下見證。頂公館福德宮建廟於民國五十三年,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此地早期居民以許姓居多,廟內建廟捐款紀念碑的人士中皆以許氏為主,足以說明。…
瑞芳老街福德祠-龍安祠的壁飾 (文山學學員楊國光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自從103年12月13日何文賢老師對景美集應廟內外的裝飾作了詳盡的解說並且推介了一本名為「聽台灣廟宇說故事」的大作後,感到台灣各地的廟宇何止千千萬,有精美石刻、泥塑及彩繪的不計其數,每一件都有一個故事,但因欠缺資料以致不知所云,有了這本書及其續作「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之後似乎對於這些故事有了霍然開朗的感覺。 這個月十九日跟隨良友登山隊到瑞芳登了三座小小的山-龍潭山、瑞芳山及秀崎山;下山時在瑞芳老街經過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廟,忽然眼睛一亮發現廟門口的石雕非常精緻,於是告別其他隊友停了下來,再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並不是我厲害而是這個故事太通俗了因此可以一眼看出),再看看他對面的另一石雕發現好像是空城計中孔明坐在城樓上的樣子,這下我的興趣來了,先向主神致敬後就到裏面把牆上的浮雕一一照了下來,回來後就按圖索驥,不料照出來的相片十分不清楚,能够明辨的只有幾張,而且要從這麼多的故中找出來也是有點難度,謹就已能分辨的幾張配合故事簡單的說明一下: 第一張就是「三英戰呂布」,這個題材似乎台灣的匠師很喜歡用,最上方是舞著雙劍的劉備,中間左邊是拿著青龍青龍偃月刀的關雲長,中間右邊手拿方天畫戟跨著赤兔馬的就是以一敵三的呂布了,下方拿著丈八蛇矛的就是猛張飛了,整個雕功十分細膩。 第二張我猜是「空城計」,樓上端坐著諸葛亮,旁邊還有兩個小童,城外則有三個帶著武器的兵將,但因與書上描述的情景不大一樣,沒看到掃地的偽裝士兵,但因與三英戰呂布分別在廟門的左右,姑且就算他是空城計罷。 第三張是王母娘娘蟠桃大會,可看出左方有侍女在後是王母娘娘,右邊則為獻壽的各方神祗,第一個應該是麻姑獻桃,第二位坦胸露肚的是漢鍾離,後面應有福祿壽三仙及八仙等,但因照得十分不清楚無法法辨別,待下回專誠去一趟再把所有的照清楚。 第四張則很明顯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間的是漢鍾離把芭蕉扇放在海面上,他右邊的是把葫蘆投入海中的鐵拐李;再右邊的是手拿花籃腳踩著金蟾的藍采和,再右邊就是踩在魚身上的何仙姑了,回過來漢鍾離右邊的是踩著玉笛的韓湘子,再來是踩著陰陽版的曹國舅,最右邊依打扮應該是張果老;天上有兩隻鳳凰,帶著兩個天兵天將,但不知何故獨缺呂洞賓,希望下回再去遇到廟祝時向他請教。 前面幾個雕塑都是在廟中很明顯的地方,但其他各處也都有不同的浮雕,目前辨認出來的只有底下一個,因為兩位武將用的武器都是雙鎚,而故事中這種情形的只有李元霸大戰裴元慶了,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淵第四子裴元慶是裴仁基的三子,兩人都是英雄出少年,都使數百斤重的雙鎚,兩人見面不由分說就打了起來,大戰數百回合仍不分勝負,兩人英雄相惜,陣前互稱兄弟各自回營繳令。依照一般的作法在兩人旁邊都會配上一名擂鼓助陣的將軍,而此浮雕也符合此特徵,因此就作此判斷了。…
廟宇屋頂的藝術-宮殿式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這種建築的屋頂看到的是簡單的線條,整個屋頂使用同一個顏色的琉璃瓦,如黃色、綠色(故宮博物院)、藍色(中正紀念堂),特別是黃色因為是五色中的正色,也是明清以後皇帝的代表顏色,故國家級的建築用的很多。 宮殿式建築的屋頂裝飾構件較常看到的四種: (一)正吻:宮殿式建築的屋頂最頂端是一條水平的屋脊線,稱為正脊,而正吻又稱龍吻,就是在在正脊兩端的大型龍形裝飾,據說是古代一種吉祥水生動物,經古代建築師加以美化設計而成。正吻背上插著留有劍把的寶劍,有坐鎮脊端,寄託不要發生火災的祈望。 (二)垂獸:位於垂脊的盡端,仙人走獸的後方,為龍頭形的裝飾,又稱垂首。 (三)仙人走獸:位於垂脊的檐角,有一列順序裝飾子獸,由下而上排列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俊猊( ㄋㄧˊ) 、狎( ㄒㄧㄚˊ)魚、懈豸( ㄓˋ) 、斗牛、行什」共十種,以及最前端騎鳳的仙人。 仙人走獸的使用在清朝時有嚴格規定,故只有等級最高的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可使用十種小獸,其他建築依其等級的大小分別使用九、七、五、三或僅有一種(一種為龍,若三種則為龍、鳳、獅,依此類推)。在台灣高等級的建築如國家戲劇院及忠烈祠大殿亦僅使用九個。 (四)寶頂:如中正紀念堂或各地可見的涼亭上面的大圓球即是。
廟宇屋頂的藝術-剪黏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剪黏只流傳在民間,是一種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它的起源已很難考據,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採用剪黏裝飾寺廟,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 龍、鳳是廟宇中最常見的「剪黏」,相傳青龍有壓制火 神祝融的功能,因此一般廟宇都會放置「剪黏」做成的青 龍。由此可見,中國人相當注重趨吉避凶、祈求平安。 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 從製作過程來看,「剪黏」是一項非常耗時,而且勞心 勞力的工作,匠師們必須把瓷片牢牢的黏貼在屋頂上,所以 工程進行時,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屋頂上作業。 製作過程 一、打稿──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
103(甲午)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踏查報告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綜述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緣起與意義 保儀尊王為福建安溪人保護神,隨安溪人高、張、林三姓家族來台墾殖而到台北文山地區,「保儀尊王」受玉帝敕封成具有「驅除蟲害神力」的神明,常有地方迎請「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驅除蟲害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雖然社會發展環境已大不同,但此一農業社會習俗仍傳承至今。經國民政府以節約為由,要求各區迎神廟會在統一時間辦理,景美地區決議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定期舉行保儀尊王( 尪公) 及廟宇聯合的景美遶境活動,俗稱景美大拜拜。今甲午年農曆10月15日( 民國103年12月6日) 照例舉行保儀尊王遶境大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參加今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隊伍 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隊伍除主辦景美集應廟外,另有會元洞清水祖師廟、代天宮、興福巖清水祖師廟、木柵集應廟、公館土地公廟、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景美進興宮,還有木柵忠順廟等,主要為景美(昔日萬盛庄及興福庄)地區尪公信仰及地緣關係的廟宇。 (三)景美集應廟慶典遶境活動路線…
福興宮/十五分土地公廟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撰) 福興宮位在台北市文山區興旺里福興路五號,為一座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土地廟。因位在十五分庄內最早的土地公廟,又名十五分土地公廟。 福興宮的設立,可以遠推至清代乾隆中葉。當時的福建泉州安溪大量移民播遷來台,其中有五鄉十姓人氏共十二人,分成十五股,在此地合墾,耕田種稻、種茶為生,形成聚落,土名為十五分庄,行政名稱為福興庄。 昔日的十五分庄,岡巒環三面,中有良田數百甲,萬盛溪流貫其間,那是先民兢兢業業,辛勤耕耘才有如此盛景。一切安頓就緒後,在1859年(咸豐九年)選擇本庄中心地點,即現址,以六塊石板建祠奉祀。福興宮前臨萬盛溪,周圍有各姓聚落散居其間,朝朝暮暮護佑著溪流、田園與村莊。 1916年(大正五年)本宮改建成五坪大的土地廟,由保正許梓矮負責管理。光復後,1950年(民國39年)有地方志士高張先進等人倡議改建,除供奉土地、公婆神像外,又增設集會所及簡易戲台。此後本宮成為庄民信仰及活動中心。1975年(民國64年)4月,再經地方熱心人士發起重建,1977年(民國66年)完工,此次擴建的部分有金亭、戲台台階等。新廟為一座宮殿式的鋼筋水泥建築,設施完備:廟體、 拜亭、廟埕、 戲台與金亭,一應俱全。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中,實屬少見。 值得一提的是本宮的戲台,屋宇高聳,隔著廟埕與本宮三川脊遙相呼應。正面牆壁繪有大幅的福祿壽三仙,線條優美生動,為許連成畫師的作品,是最為可觀之處。戲台每逢農曆正月初二土地公生、八月二十一日宮慶及十月十五日下元節演出歌仔戲敬神;至於信眾還願,則多以布袋戲演出為主。 本宮主祀福德正神,配祀三太子。未來計畫增建,右殿將增設文昌帝君,左殿將增設太歲殿。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宮慶、禮斗法會、中元普渡等重要節日,廟方定時舉行祭拜超渡等儀式,同時舉行誦經科儀,由傳承自福州師的女性專業團隊唱誦,音韻優雅,莊嚴隆重。 本宮百餘年來,向為庄民的信仰中心,四時香火不絕。隨著時代變遷,祭祀圈擴大,護佑的對象不再只限庄民,護佑的類別也由驅蟲除瘟、保護作物,變為各式祈求。範圍更廣,結緣更深,或解厄,或祈福,或問婚姻,或求子嗣,常能如願,是景美地區的重要廟宇。 本宮現由管理委員會掌理掌理各項事務,熱心參與公益活動,每年頒發獎學金,造福地方學子。現任總統馬英九,同為本庄居民,每年除夕親臨本宮發紅包,為民祈福。 自建廟之始,迄今已有155年的歷史,今天我們在神像桌下猶可見到刻有「福德正神」的長方形石板,俗稱「土地公基」,就是建廟時留下來的古物,彌足珍貴。福興宮的土地公,陪伴庄民走過無盡的悲歡歲月,而今建物舊損,環境待整。期待未來的改建,能夠融入十五分庄的人文特色,保有舊風之外,也能發揮廟匾所示「福德廣興」的精神,再創新局。…
萬盛街上的大葉雀榕和土地公廟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萬盛街17-1號旁,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樹木,足足有三層樓高。祂是一棵被列管保護的老樹,編號為1429,樹胸圍被紅色布條包起來,顯示牠已被神格化,讓人們膜拜著。早期的先民,一向有自然崇拜的現象,凡舉巨大的石頭,高齡的樹木…..均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如石頭公、神木等。 而這棵老樹是什麼樹呢?祂叫大葉雀榕,和榕樹、雀榕都是桑科榕屬。但是葉形不同:普通榕樹葉子小,雀榕和大葉雀榕葉形就大多了。後兩者的葉子都是長憜圓形,葉柄都很長,要分辨兩者,可從三個細節看起:其一,大葉雀榕的葉柄較粗大,且明顯比葉面上的主脈粗。其二,大葉雀榕的葉端有凸尖,雀榕的葉端無凸尖,比較圓滑。其三:顧名思義,大葉雀榕的葉子稍大於雀榕,但要同時比較才看得出來。 大葉雀榕是纏勒樹種,與其相鄰的其它樹種,經常會被它的氣生根包圍並纏勒住,以致無法行光合和呼吸作用,然後慢慢死亡。可見大葉雀榕生命力非常強韌,雀榕亦是。 在17-1號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的狹小空間,建有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除了供奉主神之外,還有5、6尊神像。這間廟夾在房屋與大葉雀榕之間,看似很穩當、很安全喔!想必可以保佑附近居民。 土地公廟又稱福德正神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是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也是分佈最廣的祭祀建築。土地神是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地方。祂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人們祈福、保平安、求收成的祈求對象。土地神是道教諸神中位階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所以其建築規模不講求壯觀和華麗。…
高積淵宗祠 (文山學學員林玉斌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有一間超過百坪的大型祠堂,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一棟四層樓集合住宅的頂樓,它就是景美高氏下派三房的高積淵宗祠。 由羅斯福路六段的萬慶街走進約20多公尺,在景文復健科診所前,道路就一分為二。在右邊的道路,診所所在地這片樓房公寓的頂樓上,可以看到黃色琉璃瓦屋頂的高積淵宗祠,地址在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上圖:高積淵宗祠) 高積淵宗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景美),又稱祭祀公業高積淵。祭祀公業高積淵,是向政府登記的法人名稱。 高姓族人,入閩祖高鋼(一世)傳至七世惠連(肇基安平始祖)再傳至十七世高山(肇基安溪大平始祖)。高山字積簣遷安溪卜居大平,子孫繁衍分為上下派十三房(上派22世佛字輩,下派23世積字輩)。高姓族人自稱上五佛下八積,至康熙領臺時各房苗裔(除下派二、五、七房)共十房,乾隆初年相繼渡臺居上淡水各地,隨處開發,舊時拳山堡(今大臺北公館以南區域的景美、新店、深坑、石碇等區),為其開墾主要地區。 各房於前清時期紛紛成立祭祀基金,放利生息、買田收租,待有規模則購地建祖祠。景美高氏上派 三房、四房與下派長房、三房、四房皆建有各房派之祖祠。高積淵宗祠,為下派三房高積淵之子孫,為崇祀始祖積淵公而設立。 …
景美老街三座廟宇 (文山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 (上圖:景美集應廟) (一)建廟歷史 景美集應廟位於景美街37號,景美夜市內。清咸豐10年(1860)由移墾來台的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始建於竹圍內(現景美國小南側);清同治6年(1867)遷地重建於現址,建有前後兩殿及左右迴廊,20多年後〈1894光緒20年〉才又增建左護龍,今正殿內懸掛建廟當年高氏族人敬獻之紀念匾額「太平世澤」。 此後廟宇曾經三次大整修,歷次均留下匾額或碑刻紀念。1924~26〈大正13~15〉年整修主殿,並增建右側護龍,完成廟宇現貌,留有「威鎮東瀛」、「南閩遠服」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48~49年再次整修,廟埕前方增建戲台名「中正台」,也留下「澤普黎庶」、「神靈顯赫」、「安邦護眾」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92~94年第三次整修,有「睢陽傳徽」匾額及「第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修護工程碑」,石碑立於廟前,碑文略記廟史及此次整修經過、捐款芳名錄〈背面〉。 民國74年因以其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保護得當,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二)保儀尊王、保儀大夫信仰與景美高、張、林三家族關係 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張巡,俗稱尪公或尪元帥,相傳係唐代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壯烈殉難的守將張巡與太守許遠,其忠義精神受人民崇敬,肅宗時建廟祭祀名為「雙忠廟」。唐末中原動亂,河南光州高、張、林三姓族人南遷避難,隨身攜帶尊王神像以求庇護。三姓族人安抵福建安溪落戶後,為感激保儀尊王的一路庇祐,乃建廟供奉,在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乃將廟命名「集應廟」,成為安溪三姓族人保護神。…
第 13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