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2020年後景美地景變遷的期待

景美地區未來20年存在改變的利基,主要的機會是幾處大面積的公有土地,未來開發時若善加規劃符合區域發展的需求,將為景美來新的面貌。而已經存在的歷史紋理也須妥善規劃,讓地方文化可以永遠流傳。

未來20年可以想像的改變,分幾個面向說明:

  • 交通方面
     (一)捷運環狀線的完工
     從新店大坪林往木柵動物園的捷運環狀線,中間設有溝子口、馬明潭、文山行政中心、政治大學等站,為文山區木柵帶來便捷的交通。
     (二)景文街混亂交通改善
     目前景文街未設有全線行人道專用道,景文街的騎樓因建築年代不同無法全部依法強制開放,加上各戶騎樓高低落差大,以致無法提供行人安全通道,行人必須行走在車道上與汽機車爭道,險象環生。未來道路應重新規劃,以人本交通為考量,優先畫設行人專用道,縮減汽機車寬度,以解決長久以來景文街的交通亂象。公館汀州路、士林文林路、淡水中正路都是成功改善案例,可供參考。
     (三)改善山水串連的行人空間
     目前連結景美山與景美溪的幾條橫向道路人行道,大都只景1米或1.5米寬,加上路燈及電線桿設置,行人行走空間相當狹窄。未來道路應重新配置,增加人行道寬度到2米,配合電線桿地下化,還給行人友善的路權,也讓山水容易串聯,展現景美地景的特色。
  • 文化方面
     (一)景美集應廟古蹟保存區的整頓
     目前景美集應廟已將廟埕戲台拆除,廟埕廣場空間已大致清空,未來將在景文街設置山門,由捷運景美站1號出口即可看見優美的市定古蹟;其周邊臨第一橫街進興宮兩側都已規畫為古蹟保存區,目前仍是臨時搭建的攤位,未落實保存區的政策。未來由捷運1號出口到景美集應廟的廟埕廣場,應整體規劃為廟埕文化廣場空間,將來許多文化活動可在此廣場舉行,成為進入景美市集的門面,帶動景美街風華再現的契機。
     (二)景美老街再造
     景美老街原是瑠公圳的圳道,目前是商業區的既定道路(並非都市計畫道路),由公有市場延伸出來的早市、夜市與店家所組成的商業街,環境衛生、街道市容30年來如一日,未見任何改變,在評比上經常是最後一名的常客。如何規範景美老街都市更新建築樣貌、如何處理多數沿街擺設的非法攤位、如何能保留老街的記憶及提供友善的購物環境,為未來重要的課題。
     (三)保留瑠公圳沿線的文化路徑
     由景美溪到公館蟾蜍山,在羅斯褔路東側的平行巷道,以前是灌溉台北盆地農田的瑠公圳舊圳道,目前是瑠公圳填平或加蓋後形成的既定道路,其路徑可明顯貫通,同一條路徑由九段不同的路名所組成。此巷道應可規劃為瑠公圳文化路徑,舖設水圳相關的元素、路標及解說牌,永久保留瑠公圳的歷史紋理。另外萬盛溪全線遺跡空地明顯可串聯,亦應建立開發準則,以保存重要生活紋理。

大面積空有空地方面

 在羅斯福路六段142巷財政園區公有地已開發完成,對地方發展帶來重大改變。在景美及萬隆地區仍有幾處大面積土地,可配合地方產業發展所需積極開發,以強化生活機能,帶動地方繁榮。這幾處基地分別是:

 (一)景隆街台電變電所地下化及土地開發

 (二)羅斯福路六段159巷及三福街12號兩側的交通部公路總局土地

 (三)羅斯福路六段142巷底的營建署工程材料實驗室及台北市工務局養護工程隊的低度使用的土地,連同北側的機關用地亦應一併規劃。

 (四)興隆路二段90號的萬隆東營區,原軍法司已搬遷,舊建築已拆除,目前基地開放為臨時公園,已規劃為多用途的社福大樓,即將動工。

閱讀 4240 次數